朗格表是非常精準的德國機械鐘錶品牌,它的主要特色在於:無與倫比的精湛技術和高水準的完美手工。
少見的非瑞士名表品牌,它是地道的東部德國產品,曾經因前東德的專制統治而消失過,但兩德統一後再度煥發青春。朗格堅持只做機械貴金屬腕錶,使得它的品質和價位都居高不下,一般均在10萬元以上,而且國內一般商場買不到。
1845年:Ferdinand Adolph Lange(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在靠近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的格拉蘇蒂小城建立Saxon精緻制表工業。當時朗格打造的懷表即已質量出眾,今天,這樣的懷表已極其稀有,在拍賣會中均叫價極昂貴。
1898年:凱瑟-威廉二世(Kaiser William II)向朗格表訂製一隻高貴的懷表,作為造訪奧圖曼帝國時贈送給阿布杜勒-哈米德二世(Sultan Abdul Hamid II)的禮物。
1924年:Walter Lange出生於德勒斯登,他將繼前人腳步,學習鐘錶製造藝術。
1945年:二次大戰的最後一天,朗格表廠主要的生產部門遭到炸毀
1948年:戰後,朗格家族企業被東德政府沒收充公,制表廠沉默了40年,朗格之名不復見於錶盤上。家族企業成為全民共同資產,朗格表的商標化為烏有,朗格制表廠成為傳奇。正因如此,鐫有朗格商標的懷表在收藏家圈子裡更具傳奇色彩。
1990年:東、西德統一後,朗格表廠創始人的曾孫瓦爾特·朗格(WalterLange)先生回到格拉蘇蒂。同年12月7日,他重新註冊登記朗格表的傳統商標,重建先祖家業,重新投入朗格表生產,並為此一品牌傳統注入新生命。
1994年:東山再起,當新世紀第一款朗格表在德勒斯登展示時,正是德國重建高級鐘錶美譽的時機。
2000年:朗格表加入歷峰集團。
A. Lange & Sohne的崛起,除了以傳統德式機芯的優雅風格一新表壇氣象之外,還創造出一個接近完美的視覺印象,代表了對制表技藝和美學境界絕對專注的宣誓。由透明表背觀賞到這些機芯的玩家,鮮少有不會沉迷其中的。重生的A. Lange & Sohne 為頂級制表領域建立了一套非常高的新標準,迫使很多瑞士大廠必須在產品上對它有所回應,而它對「完美工藝」的詮釋手法也為表廠與玩家帶來反思的契機∶A. Lange& Sohne 只製造機械錶,只使用自製的機芯 (In House Movement),而且不同的表款系列必定使用不同的基礎機芯。A. Lange & Sohne 手錶的所有機件都須經人工仔細精美打磨才算完工,因而成就出令人驚豔的機芯素質。
朗格手錶的設計受到包浩斯哲學的影響,採用極簡主義的方法,形式遵循功能。重點放在簡潔性,對稱性,清晰度和實用性上。所涉及的工藝精湛,銳利和獨特,並且可以輕鬆地與瑞士最好的工藝相抗衡。鵝頸式微調系統、手工雕刻的擺輪橋板等特色,也是朗格十分耐人尋味的細節。這些細節說明了朗格如何追求完美,也造就了這個來自德國格拉蘇蒂小鎮的品牌在鐘錶世界裡的地位。
鵝頸式微調系統
鵝頸式微調系統用於調整朗格腕錶的速度,從而達致高度的精準性。此裝置裝嵌在機芯的擺輪夾板上,由一根刻度指針、一顆微調螺絲與拋光精美、狀似鵝頸的不鏽鋼彈簧組成。不鏽鋼彈簧會向橫靠著微調螺絲的刻度指針施壓,從而精確地微調擒縱系統。
手工雕刻擺輪夾板
就像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終其一生的堅持一樣,朗格腕錶的擺輪夾板至今仍由手工精心雕出令人愛不釋手的圖案。因為這樣的堅持,每一隻薩克森表廠製造的時計都會是獨一無二的。即使跨越數個世代,手工雕刻的圖案百年如一日,其刻劃深淺與線條曲度的變化不一而足,彷彿是藝術家的個人籤名,令每個擺輪夾板都自成一格。因此,即使經過一段時日之後,朗格雕刻大師仍能根據擺輪夾板的裝飾輕易認出作品是出自哪位同事之手。
螺絲固定黃金套筒
螺絲固定黃金套筒是朗格機芯之所以美麗的重要因素之一。黃金套筒、紅寶石軸承與藍鋼螺絲的組合,在夾板與橋板的格拉蘇蒂圓紋背景的襯託之下,格外引人注目,彷彿彈奏一曲悠揚的色彩進行曲。昔日,只有最珍貴的機械腕錶才會使用螺絲固定黃金套筒。其原意是為了方便更換損壞的寶石軸承,而不必改變機芯夾板的孔徑。不過今日寶石軸承已標準化,黃金套筒的關鍵功能不復存在,不過純粹的美感與悠久的傳統,卻能增添此傳統元素的保存價值。
3/4夾板
3/4夾板堪稱是朗格腕錶最重要的傳統元素之一。3/4夾板於1864年由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所創製,從此成為格拉蘇蒂非凡制表工藝的特色。3/4夾板的作用是承載走時輪系,在組裝過程中,必須同時對準多個心軸的位置,唯有小心謹慎與耗費大量時間心血才能完成。比起以數個橋板構成的傳統結構,3/4夾板大大改善了機芯的穩定性。此外,3/4夾板不僅降低齒輪的軸距公差,也讓機芯更抗汙——這點看朗格古董懷表就是最好的證明。
未經處理的德國銀
朗格的其中一項傳統,便是使用這種合金製造夾板與橋板。其成分包括銅、鋅和鎳,比一般用於夾板與橋板的黃銅堅固。鎳的作用在於其氧化程度相當低。因此,德國銀接觸到空氣中的氧氣時只會緩慢地起作用,同時合金表面會隨著時間日久而覆蓋一層美麗的黃金鏽色,避免進一步氧化,因而可以不經電鍍工序。正因為這個原因,德國銀表面可以「不經處理」。
藍鋼螺絲
就像150多年前一樣,朗格至今仍使用藍鋼螺絲,不只因為其高度防蝕的特性,為機芯增添美感也是原因之一。 在藍化處理的工序當中,必須小心地將不鏽鋼螺絲緩慢地加熱至300°C,螺絲的金屬表面才會產生一層超薄的菊藍色閃亮磁鐵礦。
貴金屬材質
說到材質選擇,朗格自有一套獨有的標準。 所有時計的表殼、錶冠和表扣只採用鉑金或18K金。面盤只以銀或琺瑯製作,機芯的夾板與橋板則選用未經處理德國銀製造。使用這些高貴材質不僅呼應朗格追求盡善盡美的精神,更象徵著朗格腕錶的悠久價值。此外這也證明,唯有使用珍貴的材質,才可達到技術與美學兼具的高端制表工藝。
說到德系表,現在很多人腦中出現的第一反應就是兩個:朗格和格拉蘇蒂同樣優秀的制表工藝,唯美的3/4夾板,鵝頸微調裝置,黃金套筒,偏心大日曆。不管是朗格還是格拉蘇蒂都充滿了德系表迷人的風採。在很多人心目中,朗格充滿了歷史與傳承,而格拉蘇蒂更像是一個後起之秀奮力直追。
格拉蘇蒂小鎮的制表歷史起始於19世紀中葉。格拉蘇蒂在德文裡的意思是銀礦盛產之地,最初是一個產銀大鎮,但是隨著過度的開採,在18世紀末,格拉蘇蒂的銀礦已經開採殆盡,原本繁榮的小鎮迅速蕭條。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位鐘錶奇才,就是費迪南多·朗格。朗格先生師從著名鐘錶大師古特凱思,並成為了撒克遜王朝的御用鐘錶師。在撒克遜皇帝的支持下,朗格先生來到格拉蘇蒂,立志將格拉蘇蒂變成德國的鐘表重鎮。在格拉蘇蒂最初的鐘表歷史中,朗格先生的四位學生佔有幾乎和朗格先生同等的地位和分量,他們對於德國鐘錶事業的貢獻無與倫比,他們是朱麗葉·阿斯曼,阿爾多夫·施耐德,莫裡茨·格羅斯曼和朗格先生的小兒子理察朗格。
同時,朗格先生還在格拉蘇蒂小鎮上設立了格拉蘇蒂鐘錶學校(即現在的斯沃琪集團格拉蘇蒂鐘錶師培訓學校和格拉蘇蒂鐘錶博物館),以培訓和培養新一代的制表大師們。隨後的二三十年裡,格拉蘇蒂當地的鐘表行業如雨後春筍般萌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朗格先生和他的兒子創立的公司——朗格父子制表,而朗格先生的其他三位學生也分別開設了自己的制表工坊。此外,還有專門從事錶盤、錶針、機芯部件、錶帶等製作的各類公司不下一百多家。這一百多家公司合力撐起了格拉蘇蒂小鎮的制表業。
這些輝煌的歷史,幾乎終結於1945年。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蘇聯紅軍對納粹德國發起最後的總攻時,鐘錶重鎮格拉蘇蒂以及其上一級城市,被譽為易北河上的明珠的德勒斯登被完全摧毀。一百多家制表工廠無一倖存,制表師只剩下不足1/5。在蘇聯佔領東德之後,格拉蘇蒂在蘇聯人的命令下,重新建立了格拉蘇蒂人民制表公社,專門為蘇聯供應腕錶和座鐘。很多現在可以見到的二手錶,錶盤上寫著originalglashuette的卻明顯帶著俄國特徵的,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由於一切收歸國有,所以當初幾乎所有的格拉蘇蒂小鎮上的鐘表師和過去的技術圖紙全部歸格拉蘇蒂人民制表公社所有。其中包括了朗格先生在百年前遺留下的那些文檔和資料。以及那些最優秀的制表大師們。
歷史的車輪不停的轉動,終於,隨著柏林圍牆倒塌和蘇聯解體、東西德合併。格拉蘇蒂的制表業迎來的第三個篇章。由於蘇聯解體及東西德合併的影響,所有東德的人民公社轉為私有化,而格拉蘇蒂人民制表公社也被私有化,成為了格拉蘇蒂原創製表有限公司(也就是後來的格拉蘇蒂原創品牌)。
格拉蘇蒂原創
其時,這個未來的格拉蘇蒂原創有限公司還擁有著朗格父子、阿斯曼、施耐德、格羅斯曼等眾多重要品牌的使用權。此時,朗格先生的後代瓦爾特·朗格在格拉蘇蒂註冊了Lange Uhren Gmbh(朗格工業有限公司),這時,這家公司還沒有Lange & Sohne的品牌使用權。在1997年,格拉蘇蒂原創製表公司由於持續經營不善,不得不出賣一部分品牌和設備以求存活。這時,Lange Uhren Gmbh看準了時機,高價買下了Lange & Sohne的使用權,並在數年後整體加入了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憑藉歷峰強大的財力支持快速的復興了品牌,並打響了知名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Lange & Sohne品牌和過去的朗格父子制表唯一的關係,僅僅是名字而已了。但是如今,朗格的品質和地位,與朗格先生父子的那個年代,只高不低。成為了德國最頂級的鐘表品牌。
時間推到了2001年,在持續虧損下,格拉蘇蒂原創有限公司不得不尋求整體轉讓。這時,來找到格拉蘇蒂的,是瑞士鐘錶業的復興者,也是斯沃琪集團CEO,老海耶克先生。憑藉斯沃琪集團的強大財力和機芯研發能力,很多過去朗格、阿斯曼等鐘錶大師們的創意被逐一實現。公司也在經歷了很多年的沉澱和變遷後,以格拉蘇蒂原創的名義重生。同時,老海耶克先生還出資重整了格拉蘇蒂鐘錶學校,並在學校的一層和二層分別建立了格拉蘇蒂鐘錶博物館和古董表修復車間。
至今,凡是在1990年以前生產的古董表,無論是朗格、格羅斯曼、格拉蘇蒂等腕錶,都由該古董表修復車間進行維修,當一些持有朗格古董表的表友需要查詢這塊表的歷史時,朗格也會到格拉蘇蒂的鐘表博物館借閱朗格先生過去的手稿。如今,朗格的復興已經完全成功,而格拉蘇蒂也在開始慢慢的使用其他沒有被出售的品牌使用權作為頂級腕錶的系列名稱:例如朱麗葉·阿斯曼陀飛輪,格羅斯曼世界時等等。
德國的鐘表業,也會在兩大巨頭的互相競爭下越變越好。
所以朗格是德國最好的手錶品牌嗎?似乎沒有高下之分,朗格經歷了嚴重的斷代,而格拉蘇蒂也難逃收購命運,在歷豐和斯沃琪兩大龍頭旗下的德系腕錶真的是難分高下,看個人見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