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初年,有兩位大名鼎鼎的國師,推演天地神機妙算,保住大唐國運,深得唐太宗信任,他們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風。後世關於兩人的野史傳說數不勝數,也常把兩人作比較,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但兩人的關係卻始終非比尋常。
袁天罡生於隋朝末期,四川成都人,是唐初著名相士、易學大師,精通面相、大六壬及五行等術數。他更有一手絕活「風鑑」,僅憑風聲風向就能斷吉兇,官至縣令,著有《太白會運逆兆通代記圖》、《推背圖》。同時他還獨創了稱骨算命法,影響後世許多年。
李淳風生於隋朝末期,陝西鳳翔人,是唐初的政治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他早年學道於天台山,道號黃冠子,尤善觀測天文星象,是隋煬帝的司監官,貞觀年間官至太史令,著有《天文大象賦》、《麟德歷》、《推背圖》等。
既然談到袁李兩人,就不得不提曠世奇書《推背圖》了。據說唐王李世民想知道大唐國運,於是命令袁李兩人一起推算後世的事,兩人各顯神通,袁天罡使用六壬神數,李淳風則夜觀天象,沒想到兩人一入迷,竟推算到唐朝以後數千年了。袁天罡知道再算下去洩露天機太多,不是好事,但李淳風沒有停下的意思,於是袁天罡推了推李淳風的後背提醒他該停下了,這就是「推背圖」名字的由來。
《推背圖》作為中華預言第一奇書,融合了易學、天文學、詩詞、謎語、圖畫等元素,以幹支為序號涵蓋了六十象,預言了唐後數千年即將發生的重大事件。目前流傳的至少有六個版本,原版已不可考,但該書依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本奇書。
作為當時的玄學翹楚,兩人可謂是英雄惜英雄啊,因為袁天罡比李淳風大了19歲,所以李淳風拜他為師,但兩人一直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係,甚至在許多事上互相競爭。比如袁李二人跟隨唐太宗出遊,看見河對岸有兩匹馬,一匹黑馬一匹紅馬,於是唐太宗要他們推算哪只馬先入河。袁天罡佔出一個離卦,離為火,火是紅色的,便猜紅馬先過河。李淳風則認為離卦屬火不差,但是黑煙在火之上,便猜黑馬先過河。結果李淳風猜對了,確實是黑馬先過河。
兩人也都預測出了武則天的事情。袁天罡曾幫扮作男童的武則天相面,並說出:「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後當為天下之主矣!」不久後袁天罡夜觀星宿,忽然大驚失色,說出了八個字:「帝傳三代,武代李唐。」意思是李唐三代後會被武氏取代。雖然袁天罡很低調,但這話還是傳到李世民耳朵裡,他又叫來李淳風再算一次。李淳風算出來也絲毫不差,還指出武氏已經在宮中了,李世民很驚慌,不過李淳風勸誡他「天命難違,但此人可保大唐後三百年基業」現在看來確是不差。
轉眼間,袁天罡和李淳風已到晚年,兩人相約生做師徒,死做鄰居,所選陵墓竟然只相差幾百米,葬在了同一處風水寶地。不過師父終究是師父,百年後戰亂紛飛,李淳風的墓被盜掘多次,而袁天罡的墓卻一次也沒被破壞。
原來自宋朝起,袁天罡的墓就一直被劃入軍營範圍,新中國建立時都有駐軍,盜墓賊自然不敢去招惹軍隊了,所以只能去破壞軍營外的李淳風墓。不過也有說李淳風墓不在此處的,這就見仁見智了,況且李淳風一個從五品小官,墓葬也不會太豪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