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唐詩宋詞元曲有其精彩的篇章,它們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共同展示文人特有的情感。特別是宋詞中婉約一派,語言柔美,情感細膩,抒情深刻獨特。很多婉約派詞人的優美詞作,抒寫了真情實感,寫出對自然的讚美,通過精美的意象展現優美的意境。宋朝有名的張先,其詞作很具特色,特別是他的《畫堂春》堪稱一絕。
張先,字子野,烏程人,北宋著名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管郎中。晚年退隱湖杭之間。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柔柳搖搖,墮輕絮無影「,世稱張三影。
畫堂春
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出鷗飛。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鑑中移。
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小荷障面避斜暉,分得翠陰歸。
霽,雨後天晴,詞人從處近著筆先寫外湖,長滿了蓮蓬,從遠處看去,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很有韻致。雨過天晴的青山格外乾淨很綠,處處翠綠;在滿是翠綠的青山上,有幾點鷗鳥在碧水藍天間自由飛翔。山是靜,飛為動,動靜結合,互為映襯。這是一幅美妙的畫面,賞心悅目。詞人還沒有完,進一步刻畫景色,讓你盡情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你感受自然的絕妙魅力。
極目遠望,廣袤天際,天光水色,水天相接,綠水蕩漾。和諧完美,蔚為壯觀。畫橈,是畫船。遊人坐在精美的畫船上,任船在綠波中暢遊蕩漾,船慢慢地蕩漾,人盡情地欣賞水天美景。湖水清澈如鑑,人影倒在水中,宛如在明鏡中遊動,非常優美。自然之美在張先的筆下顯得如此曼妙,如此逗人喜愛。
當我們正迷戀於自然山水時,忽然傳來優美的歌聲,女子雙雙唱起動聽的歌,輕柔的,婉轉的,清脆的,甜甜的,久久在空中迴蕩。,聲音之美,讓人聽覺得以享受,與此同時詞人又進一步從視覺效果來打動讀者。女子穿的杏紅衫子,桃葉的微紅,在青山、綠水、藍天的交相映襯下,更加深了她的鮮豔色彩,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偏西的陽光照射到遊船上面,女子都採了一支荷葉用來遮擋在嬌羞的臉上,來躲避斜日的餘暉,直到遊船歸去時,自己還感覺到分得了一份綠荷扇子帶來的涼意。
詞作巧用聽覺、視覺多角度全方位的刻畫女子的美麗,並將女子融入在這優美的自然當中,不能不說詞人構想與設計的獨到。張先又被人稱為」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夢中人「。此次中女子如此動人,應該符合」夢中人「的標準。據傳他八十歲時娶一十八歲女子為妾,張先得意賦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整首詞用動靜結合的手法讓整幅畫面於靜謐中透著動感,多種感官結合方式讓自然美和女性美得到完美融合,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絕妙好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