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扯什麼靈魂、涵養、思想這樣的問題太虛了。
那我們不如說一個非常關鍵但常常別人忽略的事情,就是——在重大抉擇上兩個人的想法是否一致。
倘若你要以『完全契合』這個標準,來定義靈魂伴侶。很現實地說,沒有人能夠找到,因為完全契合這個詞,太過於宏大了,以至於當你們落到一些很細小的事情時,難免會產生衝突。
很多時候,我看過很多探討「靈魂伴侶」的文獻也好、觀點也罷,總是會給我一種感覺——太機械、太虛無縹緲了。
讀完之後,感覺自己是似懂非懂了,但運用到實際情況上,很容易走向兩種極端——要麼太過於籠統,明明不合適,卻覺得彼此靈魂契合;要麼是概念太寬泛,所以根本無法用在實際情況上。
所以,何為兩性關係中的靈魂伴侶?
主要是結合各個階段伴侶的實際問題,整理出來了一個問題清單——倘若這些觀念上的問題,有八成以上能夠達成共識,剩下兩成即使有衝突,但雙方能夠平衡各自需求。
那麼我們就可以定義——這個人就是自己的靈魂伴侶。
1、你們是否有足夠的經濟來源,來保證二人關係的平穩運行、以及雙方所期待的生活質量?
2、兩個人對於未來規劃是否能夠達成一致統一?如果可能面臨異地,你們願意等對方多久?
3、雙方是否在一起真實生活過一段時間?彼此生活習慣和態度上是否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4、雙方是否有共同話題或是共同的興趣圈?同時,雙方在交往中又是否有自己獨立的洞穴空間?
5、兩個人的婚戀觀是否一致?是不婚主義、閃婚主義、還是正常的結婚模式?如果有結婚的打算,雙方期待的結婚年齡是怎樣的?
6、兩個人、乃至各自家庭之間,是否在彩禮和嫁妝上達成一致?所謂的嫁妝和彩禮,是用在小家庭上、還是歸哪一方父母持有?
7、雙方在儲蓄觀上能否達成一致?財政大權掌握在誰的手上?如果是共同帳戶管理,每個人每月要在共同帳戶上存多少錢?每個人剩餘自由支配的資金又是多少?
8、你們在生育觀上是否能夠達成一致?要還是不要?如果要,要幾個?跟誰姓?是由雙方共同帶、還是交給哪一方老人來帶?
9、雙方的原生家庭,是否給彼此造成過重大的心靈創傷?(例如家暴、父母出軌、重大事件等)如果有,雙方是否已經治癒、或是對方願意和解?
10、兩個人的工作性質彼此是否能夠接受?誰主內、誰主外?或是誰的家庭負擔重一些、誰的經濟壓力大一些?
11、雙方老人是否有獨立贍養自己的能力?哪一方老人需要額外補貼和照顧?如果需要,兩個人在贍養老人方面可動用的最大資金是多少?
12、雙方有哪些不曾說出口的癖好?是否能夠坦誠面對自己的缺點,主動和伴侶講述藏在心裡的角落?
13、結婚必須要有房子麼?如果必須,那麼雙方對於房產的規劃是怎樣的?如果結婚時不必須,婚後在什麼階段是必須的?
14、雙方二人在交往中的話語權是否由二人平分?雙方父母會幹預兩個人做出的決定麼?或是彼此之間是否存在著「媽寶男/女」的性格偏好?
15、倘若意外不幸降臨在某一方身上,那麼伴侶能夠陪伴到什麼程度?又在何種突發情況下,伴侶有權離開自己、開始新的生活?
16、雙方的社交透明度在什麼範圍之內是都能接受的?又有哪些方面是彼此各自的隱私空間?
17、雙方是否在過去存在著嚴重的精神疾病史?或是在感情或身體機能方面,是否有過重大的創傷?是否又存在著家族遺傳病史?如果有,雙方是否能夠接受?
18、雙方在過去的情感中,是否存在著歷史遺留的問題?彼此真的對伴侶滿意嗎?有什麼難言之隱是一直是自己厭惡的、卻沒有機會和伴侶溝通的?
19、雙方在情感中有哪些是不可逾越的底線問題?(一旦發生,伴侶就會不留情面地離開自己)
20、對方真的是你想迫切攜手一生的人麼?你們有信心和責任去扮演好未來的夫妻、子女和父母的身份麼?
以上這二十個問題,是我結合上千個真實案例而總結出來的,覆蓋了戀愛和婚姻的絕大部分可以遇到的問題。
因此,什麼叫做靈魂伴侶?
並不僅僅是兩個人聊得來、或是在一起很開心,更多的在這些重大問題產生了之後,彼此仍然能夠共同承擔、相互成長。
我承認,有些問題未免有些世俗和物質,但反過來想一下:倘若這些極大可能的問題,雙方都無法做到統一思想、共同解決,那麼又何談靈魂伴侶呢?
既不要對自己的伴侶要求過於苛刻,認為「這個人必須是自己肚子裡的蛔蟲」,這才能配得上「靈魂」二字;也沒有必要過於膚淺,覺得在一起很開心,就可以上升到靈魂的高度。
天作之合的伴侶少之又少,而真正羨煞旁人的情侶,往往是戀愛中一項項抉擇中培養出來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