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羊育種養殖基地 成功引入首批300多隻原種青山羊

2021-01-08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0日訊日前,青山羊育種養殖基地——菏澤市單縣青山羊保種育種創新示範基地,首批引入的300多隻原種青山羊已經成功入欄。目前基地青山羊的養殖育種等工作正式啟動,整齊運行情況良好。

在菏澤市單縣青山羊保種育種創新示範基地內,技術場長屈中鋒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他先是精心地調製綠色養殖飼料,再把飼料運送到基地的青山羊羊舍中去。在幾個羊舍裡,首批引入的300多隻原種青山羊正在那裡等待餵食。

菏澤市單縣單養千秋青山羊養殖地基技術場長屈中鋒介紹說:「目前我們從國家級青山羊原種場引進了300多隻原種青山羊,目前健康狀況非常良好,有的已經開始懷孕,有的已經開始生產。」

10月20日,記者在基地現場發現,每隻青山羊的耳朵上都鑲嵌著一個神秘的東西。技術場長屈介紹說,這些東西叫電子耳表,是羊的身份識別器,相當於羊的身份證。通過這些耳表,基地實現了對羊的信息化和精細化管理。屈中鋒告訴記者:「電子耳表能實現每隻羊信息化管理,包括系譜、防疫、配種及生產情況,做到全過程精細化管理。」

據悉,菏澤市單縣青山羊保種育種創新示範基地,總投資7.7億元,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共分為青山羊飼料加工基地、世界優質羊基因庫和保種育種基地和養千秋羊肉湯產業園等三個部分,是當地藉助青山羊和羊肉湯品牌優勢而策劃實施的鄉村振興產業項目,項目建成後可形成10萬隻養殖規模,可帶動養殖戶收入5000萬元。

單縣臺 胡北國

相關焦點

  • 青山羊的「守望者」
    青山羊是我市特有的優良品種,早在30年前,單縣即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青山羊之鄉」。上世紀八十年代,青山羊是單縣畜牧產業經濟的主角。2000年以來,隨著農民增收渠道的不斷拓寬,加上「外來」品種的替代及生長慢、體重輕等因素的影響,青山羊養殖規模每況愈下,目前已瀕臨「滅絕」。
  • 青山羊養殖流程:養殖青山羊需要準備什麼?有哪些條件
    青山羊養殖流程:養殖青山羊需要準備什麼?有哪些條件?準備羊舍。在養殖青山羊之前,首先要建造羊舍,而且還要涉及羊舍,青山樣非常怕潮溼,也很喜歡乾燥,因此羊舍應該堅設在地勢比較高的背風向陽的地方,建立羊舍的地方排水性能也必須良好才符合。
  • 不能讓菏澤青山羊成為「瀕危物種」
    ,純種的青山羊少之又少,其種群大有成為「瀕危物種」的態勢,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保留住菏澤純種青山羊,一些人仍在默默付出著,不為金錢,只為一種情結,他們不希望我們的後代再提及青山羊的時候,只是一種記憶。   菏澤魯西南青山羊保種場位於黃河東路牡丹人民醫院楓葉正紅院區北側,偌大的場區內沒幾個人影,顯得有點冷清。負責場區後勤工作的佟麗告訴記者,保種場目前只有8位工作人員,除了她和技術員李松江還有6名老人負責餵羊,而他們的平均年齡都近70歲。
  • 肉雞育種,從進口依賴走向自主創新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統計,2020年,我國年出欄肉雞110.2億羽,合計年人均消費7.87隻雞。  這110.2億羽出欄肉雞中,白羽肉雞49.2億隻,黃羽肉雞44.2億隻,小型白羽肉雞(817肉雞)16.7億隻。中國人餐桌上的肉雞品種,已從原先的進口依賴走向自主創新。白羽肉雞「進口依賴」已經破局  白羽肉雞,隨著改革開放從國外進入中國,20世紀80年代形成引種熱潮。
  • 有的竟然能產9隻
    立馬收到養羊信息 羊一次產幾個小羊,一般情況下在1~4隻之間,見過的最多的羊有產9隻的,但非常罕見,產羔的多少和品種、年齡、膘情、配種時間有很大關係。
  • 犍為梅花鹿養殖基地在哪梅花鹿養殖幼崽苗批發
    湖北梅花鹿養殖基地在哪裡,基地是什麼,成都的鹿夥伴們對梅花鹿養殖有哪些的誤解?在1998年養殖到現在,在北方的梅花鹿全年能繁殖1700頭左右,超過東南亞主要***,遠遠超過日本的梅花鹿數量。在經過11年多的發展,農民朋友開始了養殖梅花鹿的習慣,養殖梅花鹿的好處還是很多的,首先是人們把長期累積下來的梅花鹿種多數是運送到人們手裡,養殖梅花鹿當年是其基本成熟的標誌之一。 養殖梅花鹿很多人認為是為了家庭養殖為了夫妻的健康,門面多價格便宜,之所以養殖梅花鹿比較好。
  • 益生股份:公司現有的原種豬場為國家核心育種場 目前種豬供不應求
    公司始終以高代次畜禽種源供應為核心競爭力,種雞規模不斷擴大,雞苗銷量大幅增加;公司現有的原種豬場為國家核心育種場,目前種豬供不應求,在建的種豬場投產在即,隨著各地新建豬場的增加,市場對種豬的需求量將增加,另外,目前市場上很多的種豬採用三元種豬,這部分種豬需要替換和更新,也將增加對種豬的需求。
  • 湖南推進畜禽水產產業升級 上市公司多點開花共保民生
    高質量發展,推進湖南省畜禽水產養殖轉型升級。產品,還將海外優質資源攬入懷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有力促進了湖南省畜禽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為保障民生做出相應貢獻。今年9月份,我們從千裡之外的丹麥迎來第一批GGP原種種豬,單頭母豬年產子可達30頭以上,大幅度超過國內現有母豬對應指標。目前,我們已經擁有兩大種豬資源,分別是新美系美神種豬、新丹系種豬。」
  • 廣東擬建全國首個林木航天育種科技示範基地
    本次交接的航天育種搭載實驗種子有珍貴樹種與生態造林樹種種子5份和木本花卉種子4份。這批種子經歷「太空旅行」後回到廣東後,將由中國林科院熱林所和廣東省林科院組織在惠州市華南珍貴林木航天育種科技創新示範基地開展科研實驗,培育大徑材珍貴樹種和選育航天誘變優良品種,力爭建成我國第一個林木航天育種方向的科技示範基地。
  • 雲南21個地方品種,茶花雞將成為首個地方雞配套系成功範例
    但多年來種質資源開發研究主要集中在資源評價與調查,沒有形成有效的育種制種技術和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種(系)。茶花雞2號配套系成為目前第一個選育成功的雲南地方雞資源化利用範例,具有重要意義。雲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葛長榮(左)指導工作據悉,雲嶺廣大於2012年11月在西雙版納景洪成立西雙版納雲嶺茶花雞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從2013年至今先後投資3000多萬元,改造和投資建設了嘎灑茶花雞原種場(國家級保種場),新建普文茶花雞育種中心。
  • 國內首家工廠式智能珍珠養殖基地開蚌 經驗可複製推廣
    3月27日,浙江百瑞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於諸暨的淡水珍珠養殖基地正式開蚌,董事長傅百成拿著一顆剛從河蚌裡取出的珍珠告訴記者。該基地是國內首個工廠式智能珍珠養殖基地。「從現場開蚌情況來看,珠寶級珍珠達到40%左右,這說明工廠式智能養殖技術已經成熟。」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王愛民興奮地說,這項技術將引領全國珍珠行業轉型發展。
  • 「龍江發明」助航天育種水稻免受蟲害
    近日,航天育種火星紅基地產業聯盟成員、連雲港航天水稻種植示範基地負責人黃今告訴記者,該基地培育的航天育種水稻「航天伯爵一號」,因為使用了超敏蛋白複合酶,不僅有效抵抗蟲害、暴雨,還實現了增產。超敏蛋白複合酶助稻花香實現零農殘超敏蛋白複合酶與「航天伯爵一號」的相遇可謂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