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氦閃會摧毀地球生態,但人仍可生活在地球上,只是要移居地下

2020-12-21 科學信仰孫晨

氦閃是恆星生命的晚期所出現的一種劇烈的天體活動。

而這種天體活動的出現通常也意味著依賴於恆星的生態系統將會終結。地球是宇宙中已知的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而一旦太陽發生氦閃,那麼地球生態就將會被徹底破壞。氦閃為何會有如此威力?到底什麼是氦閃呢?

宇宙間所知的一切事物都是存在始終的,有開始就有結束,生命如此、非生命體也是如此,就連宇宙本身也有誕生和消亡,而恆星作為宇宙間能夠發光發亮的天體,同樣存在著始終,而氦閃的出現就是它生命進入晚期的信號。恆星誕生於星雲物質的凝聚,而組成恆星的物質會在恆星發光發熱的過程中不斷消耗,當燃料將要消耗殆盡的時候,恆星也就迎來了最終的華章。

氦閃

地球生態依賴於太陽的光和熱,而太陽的光和熱又來自於它內部的核聚變。在恆星的主序星階段,恆星上的氫元素不斷通過核聚變而成為氦元素,根據計算,太陽每秒鐘所消耗的氫元素就達到了400萬噸以上,所以太陽才會如此耀目,這種氫核聚變每秒鐘所釋放的能量就能夠滿足全人類25萬年的能源需求,如果人類能夠獲取太陽表面所釋放的能量,那麼能源就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

在氫核聚變的過程中,生成的氦元素會不斷在恆星內部堆積,恆星的溫度會逐漸上升,當恆星上的高溫和高壓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氦元素的聚變就會被點燃,恆星從此由氫核聚變進入到氦核聚變的階段,而氦核聚變的啟動標誌就是氦閃。

氦閃是一種劇烈的天體活動,在太陽氦閃發生的一瞬之間,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過去2500萬年所釋放的能量總和。

地球並不會因為這樣而被摧毀,但是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可是承受不了這種強光的,地球的生態會在氦閃發生的一瞬之間走向崩潰。所有的動植物都會被殺死,就連海洋也會蒸發殆盡,恐怕「人間煉獄」這四個字也只有用在這個時候才最為恰當。

不過,太陽發生氦閃距今還十分遙遠。太陽作為一顆質量不斷太大的黃矮星,壽命大約在100億年左右,而今的太陽大概為50億歲,正值壯年,而氦閃將會在未來的30到50億年發生,人類總共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只有300萬年,所以以人類的時間尺度來看,幾十億年太過遙遠了。

人類的未來

氦閃發生之後,人類還能居住在地球之上嗎?如果人類願意,是可以的,不過地球表面肯定是無法居住了,因為那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人間煉獄」。氦閃釋放的能量雖然巨大,但也只能破壞地球表面的生態系統,並不會對地球造成本質上的損傷,所以只要人類移居地下就仍然可以在地球上生活。

不過人類必須要利用強大的科技手段建立封閉的地下生存環境,特別是要實現與地面的完全隔絕。這種做法似乎並不是特別划算,因為地下城也不是久居之地,氦閃只是恆星生命晚期開始的標誌,從氦核聚變開始,恆星的核聚變將逐漸向更重的元素推進,最終聚變到碳元素或氧元素而終止,而在這個過程中,太陽的體積會逐漸增大,膨脹為一顆紅巨星。

膨脹為紅巨星的太陽會直接吞沒地球軌道,而屆時整個地球都會融為太陽的一部分,到時候無論生活在地上還是地下都不可能倖免了。

如果人類文明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下去,那麼在數十億年以後則必須要考慮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了。不過如果人類能夠平穩發展數十億年,那麼科學文明將會進步到一個今人無法想像的高度。科學誕生僅300餘年就使世界翻天覆地,而幾十億年的發展之後,要實行遠距離宇宙航行應該已經不是問題,到時候人類可以建造大量的宇宙飛船完成星際遷徙,也可以像《流浪地球》中所描述的那樣帶著地球一起走,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一些更容易控制的天體作為太空飛行器,比如地球的小兄弟月球。#百家探索#

相關焦點

  • 如何摧毀太陽,然後帶著地球流浪
    太陽氦閃首先是這個大背景:太陽突然要爆炸,地球必須要流浪。恆星演化研究算是比較成熟的,太陽命運基本都被算命先生定好了,沒有外來因素,很難發生意外。太陽氦閃這麼重大的事情,自然早在日程表上了。場景一:系外行星闖入太陽系就算八大行星一起撞太陽,不過就是濺起幾朵小日珥而已,對人類是災難,對太陽也就撓撓癢。至於扔氫彈什麼的,就別丟人現眼了,太陽本身就是一顆超級大氫彈,連它自己都沒把自己炸掉。如果非要往太陽上丟東西來摧毀太陽,那至少得扔進去一個恆星,而恆星相撞可以提前N年預測,沒有突發性,這路子走不通。
  • 人類還能夠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理想很美好,現實卻非常殘酷
    在種種的災難之下,人類還能夠在地球上生活多久?曾經有人說,人類是偉大的文明,可以永久延續存在下去,可以在地球上永久生活。這樣美好的理想和願望,並沒有得到很多科學家的支持,理想很美好,可是現實卻非常殘酷。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存多久,要取決於很多原因,有外部的原因,也有人類自身的原因。
  •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一、學習目標抓住關鍵句,說出課文主要內容。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體會課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保護地球」這一結論的。
  • 環境太像地球了,儲水量比地球多100倍,人類有望移居這顆星球!
    如今的地球早已沒有了以往的生機和活力,變得千瘡百孔,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讓人不得不擔心地球未來的走向會是如何。很多問題一覽無遺的展現在大家面前,例如全球氣候變暖、塑料垃圾、資源短缺等等,這些已嚴重波及到人類的生存。
  • 「超級地球」被發現,等於地球的14倍大,比地球環境還要舒服
    眾所周知在未來人類將迎來無比艱巨的防洪任務,之所以洪水會讓人覺得可怕,是因為地球上可供人類生存的環境,一直都未得到改善,再加上全球氣溫普遍升高,南北極冰雪在高溫情況下,也出現了不斷融化跡象,這些因素都將導致海平面上漲。這些惡劣情形,即使在未來是很難被控制住的。
  • 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 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隨著科學的進步發展,生態環境的惡化,科學家們開始把眼光放在了探索下一個「宜居」的星球上。那麼到底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才適合人類重新打造新家園?為什麼有的星球明明和地球很相似,卻沒辦法供養生命?是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液態水?我們真的是唯一高等生物嗎?太多謎題還有待解答,宇宙真的太神奇了。
  • 與地球七分相似,這顆星球或成為第二地球,人類移居有盼頭了!
    與地球七分相似,這顆星球或成為第二地球,人類移居有盼頭了!在霍金生前,提醒過人類要儘快尋覓第二家園,話語中帶有一絲肯定,對於霍金所說的話,科學家們銘記於心,這些年來從未停止過尋找,以地球為參照物,只要能找到與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人類有可能實現移居,尋找了這麼久,依舊未果,令科學家們有些灰心。
  • 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怎樣的?這種感覺之前從未有過!
    太陽緩緩升起的那一刻,意味著白天的降臨,那是人類最熟悉不過的恆星了,無時無刻都在為地球提供光和熱,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將陷入一片黑暗,每個人每天都要保證受到陽光的照射,長期沒有陽光,整個人會顯得特別沒有精神,人們經常將太陽與月亮做對比,月亮通常只有晚上才會出現。尤其是很多文人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中,成為仰慕和讚美的對象。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很冷,可為何太陽光照到了地球卻能變熱?
    地球首先要明確一點,地球溫度只是一部分來自太陽,大部分是靠地下的熱源供地熱,再有地球有大氣層,就像人穿厚衣服一樣,曬太陽時暖和,不曬時身體也不冷。為什麼高山距太陽近而溫度反而低,地表吸收太陽的電唵波而發熱,而高海拔應該吸收比低海拔的吸收量更多,為什麼高處的溫度會低而不是升高?何解?
  • 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差不多大,那從月球上看地球也一樣大嗎?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陪伴地球有數十億年了,可以說它參與了地球生態的形成,參與了地球生命的誕生和進化演化。古時候的人們對於月球基本是沒有什麼認知的,那個時候的人們看到天上的月亮跟太陽差不多大,會錯誤地認為太陽也只有月球那麼大。
  • 全世界聯合起來,集中所有資源怎樣才能摧毀地球
    如果集中全世界的資源,來摧毀地球,有幾種方案一、武器摧毀地球基本不可能這是最直接的方案,但其實也是最難的方案目前地球上最強大的武器是氫彈「大伊萬」,其它的武器都不現實,如意淫出來的基因武器,即使存在,也只能毀滅人類,而不能毀滅地球。
  • 第二地球近在咫尺!好奇號發現表面「冒煙」,人類移居夢或能實現
    而人類要想移居到火星上去,按照科學家的說法,人類還需要進行「兩三百年」的時間去改造,才可能真正的上火星,到時候就可以不用穿太空衣就可以在上面行走了,那移居的條件也基本上滿足了。所以改造火星的技術人類如今可能有了,但是要改造成「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至少還需要「兩三百年」的時間來改造過後才能夠上去。同時對於如今的火星來說真的是太差了。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富含水資源,人類未來有望移居嗎?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富含水資源,人類未來有望移居嗎?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有了水的扶持,地球才變得更加活力。自從進入科技時代後,人類的生活水平改善了許多,再也不用為缺水而煩惱,可每個人對水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弱,過度的浪費水資源,就算科學家再怎麼警告,很多人依舊不以為然。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富含水資源,人類未來有望移居嗎?可惡的是,人類不僅浪費水,還汙染海洋。
  • 超新星大爆發和伽馬暴會摧毀地球生態,中斷人類文明進程嗎?
    但不是所有的伽馬射線暴都會侵害地球,對地球生態造成傷害。這要看超新星爆發等事件距離地球多遠,而且發出的伽馬射線暴是不是會掃中地球。有人認為,看到了超新星爆發就是死亡,這是極其錯誤的一個認知。我們看到了超新星大爆炸的光芒,說明這顆超新星大爆炸之光已經傳遞到了我們這裡。
  • 超級地球.葛利斯,人類未來的家園
    據科學考察表明,月球上的自然環境很惡劣,既沒有空氣也沒有水,只有一片荒涼的巖石和沙礫,月球上白天和夜間的溫度差異很大,白天溫度可高達127度,人在那裡會被烤成肉乾。到了夜晚,溫度又會降至零下183度,人會被凍成冰柱。另外,月球還經常受到來自宇宙的輻射,這對人的身體是極為不利的。
  •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人類在月球上待一天,地球上是過了多久?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人類在月球上待一天,地球上是過了多久?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有明確的時間概念,一天是24個小時,一個月是31天,一年是365天。當地球上的人類到達天上之後,過去一天的時間,其實經常早就過了一年以上的人在苦苦的等待,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是虛構的,只存在於一些虛構的神話故事當中,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存在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體積是地球的14倍?科學家再次發現「超級地球」:環境與地球相似
    眾所周知,由於近代人類的科技發展,消耗了許多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而且在這過程中,還破壞了許多地球的生態環境。因此,現如今我們地球可以說的是日益惡劣。而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人並沒有想著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而是想著在地球之外找到一顆堪比地球的生命行星,從而進行移居。
  • 美國宇航局發現月球表面有水,人類移居月球夢想成真?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體,很久以來,有不少的科學家就提出了將人類移居到月球的計劃,但由於一直在月球表面沒有發現水,因此這項計劃直直未能實施,而只是一種幻想。可這一現實很快就會被打破,月球表面有水的情況已經得到證實。
  • 只有一個地球;關於地球的資料
    :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太空人介紹,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 因為潮汐鎖定,月球只有一面朝向地球,若地球被太陽鎖定會怎樣?
    原因就在於月球自轉與公轉的方向和速度都相同,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所以月球永遠都只有一面朝向地球,這一面就是月球正面,而另一面,大約有41%左右的區域永遠背對地球,在地球上無法直接觀測到,那就是月球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