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中國古代四大才子都有誰,想必不少人都可以回答上來。但如果問中國古代四大才女是哪四位?估計很多人都只能猜出一個「李清照」來。
不過,知道有李清照也還值得稱讚。那麼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到底是誰呢?
不賣關子,直接丟答案——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卓文君。
這四位都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女子,才華橫溢、德才兼備,令多少後人無比嚮往與敬仰!
如果這四大才女要評出天字第一號,那誰能當選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投李清照一票。確實,單論才華,李清照有極大優勢。但如果從歷史上來看的話,答案卻另有其人。
關於古代四大才女的人選與順序,流行三種說法:一是蔡文姬為首,依次是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二是卓文君為首,依次是蔡文姬、上官婉兒、李清照;三是還是卓文君為首,依次是上官婉兒、蔡文姬、李清照。可見,三種說法中有兩種都支持卓文君排第一。
既然是評選才女,那就應著眼於「才氣」。傳統文化意象裡,說一個人有才,無非詩詞歌賦(文)、琴棋書畫(藝)。
關於李清照,大致是才華最全面的一位,幾乎無所不通。宋以後歷代均有學者高度評價其絕倫,如宋代王灼說她「若本朝婦人,當推文採第一」;元代楊維禎說她「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師表六宮,一時文學而光父兄者,不得並議矣」;明代楊慎說她「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子閨閣也」。
蔡文姬似乎也是個熱門人選,傳世之作有《胡笳十八拍》以及《悲憤詩》等,宋代所刻的《淳化閣帖》收錄有她的書法作品,另外,史料裡還說她「通音律」,也會治史。然說到對後世之影響深遠,則不及李清照。
上官婉兒以一介女流,影響一代文風,這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很少見的。她不僅以其詩歌創作實績,而且通過選用人才、品評詩文等文學活動倡導並轉移了一代文風,成為中宗文壇的標誌者和引領者。對於當時文壇的繁榮和詩歌藝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而卓文君那句最著名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千古佳句,直到現代也可稱得上是網絡熱詞,且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如此看來,硬要從四位千古才女中評出高低來,其實挺沒意思的。她們四位都是影響了歷史的人物,也都在各自的時代為女性同胞們撐起了「半邊天」。讓我們好好地欣賞和膜拜她們吧,是她們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是「巾幗不讓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