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不出門,帶孩子玩智慧親子遊戲,全家不焦慮

2020-12-21 任淑一

春節放假,因為疫情大家都選擇在家不出門,所以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了主要的「地位」,大人們刷朋友圈、看快手、迷抖音、追影視劇,孩子們看電視、玩遊戲、手機聊天... 每天重複上演的模式,讓人們起床都覺得無趣了。朋友圈流傳的段子:「今年春節計劃: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初四巋然不動;初五依然不動;初六原地不動;初七繼續不動;幾時能動?」

大多數家長跟孩子們面對這次突發事件,心理上還有些準備不足,有的家長覺得在家躲上幾天可能就煙消雲散了,所以就放任了自己和孩子隨心所欲;也有的家長每天緊盯著朋友圈,被各種真假充斥的信息弄得心情浮躁,也無心好好跟孩子交流。無形之中,家長的放任讓孩子規律的生活被破壞了,變得懶散隨意;而恐慌的心理不僅影響了周圍人,也讓孩子無所適從,變得不再積極主動。

面對這樣的情景,家長們應該回歸理性,先做好家人和孩子的健康防護,其次是做好心理上的調整,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每天的生活。我建議:

少看朋友圈,少進聊天群,少串門聚會,不傳虛假消息,減少恐慌陰影;

多陪伴家人,多親子遊戲,多鍛鍊身體,多愛好興趣,增加積極心理。

為家人增加積極心理方面,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親子遊戲。最近我家的生活,也是居家為主,但是生活內容相對豐富一些,我們一家正常的生活之餘,根據孩子的年齡準備了很多親子小遊戲:撲克牌、OH卡牌、跳棋、桌球、翻繩、蒙提桌遊、繪畫材料、課外書、各種小說等,來增加生活的內容。這些遊戲,我們一家人一同來參與,每天會進行不同的種類,所以孩子們都非常的有興趣。每天固定的作息時間,學習時間,遊戲時間,即使在家生活依然井井有條,所以家長的榜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所以在親子遊戲中的帶頭作用,父母的積極參與是非常重要的。親子遊戲是家庭內父母與孩子之間,以親子情感為基礎而進行的一種活動,是親子之間交往的重要形式。親子遊戲不僅有益於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密切親子關係,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而且對於兒童的實物遊戲和夥伴遊戲也具有重要的促進和影響作用。兒童在親子遊戲中獲得的對待物體的態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際交往的態度、方法會遷移到兒童的實物遊戲和夥伴遊戲中去。反過來,兒童在實物遊戲和夥伴遊戲中獲得的經驗又會進一步豐富親子遊戲的內容。

現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家長們有很多的時間在家陪伴孩子,為什麼不放下手機,遠離恐慌的侵襲,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拉近親子關係,培養彼此的親情,並且還能幫助孩子們增長各種能力,讓孩子們每天保持好奇、積極的心態呢?

下面我就介紹一些適合不同年齡的親子遊戲給各位家長,大家可以選擇適合的,在家裡跟孩子一起動起來:

適合:2-5歲幼兒的親子遊戲

遊戲:「尋寶」

遊戲準備:孩子喜歡的小玩具、或者小禮物、壓歲錢等

玩法:挑幾樣孩子喜歡的東西或者一直想要的禮物,分別藏到家裡的某個角落,讓孩子自己去觀察、尋找。也可以設置一些提示,讓孩子轉動小腦袋思考,最終找到目標。

遊戲意義: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開動腦筋,培養觀察能力,並在尋找到「寶物」後體會幸福感、滿足感。注意不要將東西放到高處、窗臺等危險係數較高的地方哦。

遊戲:「貼鼻子」

遊戲準備:動物臉譜、人物臉譜,紙質的鼻子

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請寶寶用語言指揮家長將鼻子貼到動物的準確位置即獲成功。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遊戲意義:鍛鍊孩子的身體協調性,語言表達能力,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性。

遊戲:「運送小球回家」

遊戲準備:桌球和桌球拍、小筐

玩法: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每人拿一個球拍,把桌球放在光滑的一面,一邊走路一邊託著球不能掉下來,運送到小筐裡,5分鐘內運送球多的人為勝。

遊戲意義:鍛鍊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讓家長保持耐心和孩子更好的配合。

遊戲:「粉團捏捏」

遊戲準備:粘米粉、麵粉和水

玩法:

1.家長先幫忙用粘米粉、麵粉,加入適量的水,搓揉成一個柔軟的小粉團;2.讓寶寶學著家長的樣子,在桌子上隨意揉捏粉團;3.家長可以給寶寶一些指令,讓寶寶根據自己的指令,捏出自己想要的東西;4.家長一起參與其中,和寶寶一起完成比較有難度的東西。

遊戲意義:寶寶在這個親子遊戲中,可以學會卷、捶、壓、拍、打、搓、拉等動作,同時,也可以激發寶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

遊戲:「剪紙」

遊戲準備:安全剪刀、彩紙玩法:剪紙是中國的一項傳統藝術,也可以作為很好的親子遊戲。給寶寶準備一些紙張和一把剪紙專用的安全剪刀,讓寶寶隨意的剪,慢慢地寶寶會傾向於平時生活的常見事物剪,剪完之後,父母可以問問寶寶剪的是什麼。父母還可以和寶寶分工合作,每個人剪事物的一部分,然後拼起來作為一個整體。

遊戲意義:剪紙操作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激發的孩子的想像力,促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合作性。

遊戲「紙杯接球」

遊戲準備:一次性紙杯、桌球

玩法:爸爸媽媽和孩子互相投擲桌球並用手中的紙杯接住即可,比比看誰接住的次數多。

遊戲意義: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促進手部運動能力的發展,增加親子之間的配合能力。紙杯遊戲也可以演變成很多種,如吹球進紙杯、紙杯疊羅漢、紙杯手工畫等等,看你的腦洞如何打開了。

遊戲:「認識喜怒哀樂」

遊戲準備:A4紙張,彩筆

遊戲的玩法:家長可在紙上畫幾張大大的,沒有眼睛、鼻子和嘴的男孩(或女孩)的臉形圖;讓孩子在臉形圖上添上眼睛、鼻子和嘴,分別畫出笑的、哭的、生氣的、驚奇的、憤怒的以及滿不在乎的表情;讓孩子根據這些臉譜模仿,各種表情。然後問孩子:「什麼是高興、喜歡、害怕、吃驚、悲傷、厭惡、氣憤。好奇?」「高興的時候你心裡覺得怎麼樣?或「高興時心裡有什麼感受?」

遊戲的意義:讓孩子理解喜怒哀樂的表情,理解情緒的表達是正常的現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緒。

遊戲:「紙箱」安全屋

遊戲準備:大的紙箱、剪刀、彩筆、彩紙

遊戲的玩法:家長可以協助孩子,用剪刀給大紙箱做出窗戶和門洞,讓孩子用彩紙和彩筆做出房子形狀的裝飾,在紙箱裡放入孩子喜歡的玩具、小毯子、小枕頭、娃娃等。

遊戲的意義:讓孩子在製作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在安全屋中,孩子還可以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更加有獨立的意識。

其實家裡大大小小的快遞紙箱,能夠給孩子演變成很多的玩具,比如:可以做成各種動物的形狀,讓孩子騎著它們在房間裡跑來跑去,釋放多餘的精力;紙箱裝扮,可以讓愛美的小女孩變身可愛的小公主,愛鬧的小男孩變成機器人;怎麼發揮和孩子一起多想想吧!

適合:6-10歲兒童的親子遊戲

遊戲:「套圈圈」

遊戲準備:套圈、玩具、小物品、糖果、壓歲錢等等道具

玩法:在地上擺放玩具、文具等物件,畫一條線,讓孩子站在線外,然後用一個圈去套擺放好的東西,套中一個拿走一個。

遊戲意義: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提升肢體動作能力,獲得成就感,烘託家庭氣氛。

遊戲:鏡子裡的「自畫像」

遊戲準備:A4紙、原子筆或黑色水筆、鏡子

玩法:左手拿鏡子,眼睛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右手拿著畫筆在紙上畫出來鏡子裡的自己。也可以變成,爸爸、媽媽、孩子互相畫對方。要求:眼睛不能看著畫畫的筆和紙張,只能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或者對方。

遊戲意義: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讓孩子通過觀察鏡子裡的自己,進一步的認識自己。爸爸媽媽可以從孩子的繪畫中,看到孩子眼睛裡的自己,進行內心的思考。

遊戲:「勾翻繩」

遊戲準備:翻繩

玩法:翻繩也叫翻花繩,玩法就是兩個人從對方手中接過繩子,用手指來挑、勾、插、撥、拉,既能變成新花樣,繩子又不能散。一邊唱翻繩歌謠:「花繩新,變方巾,方巾碎,變線墜,線墜亂,變切面,麵條少,變雞爪,雞爪老想刨,變個老牛槽,老牛來吃草,它說花繩翻得好!」一邊去勾翻繩,不斷變換著翻繩的花樣。

遊戲意義:翻繩遊戲的活動,主要是依靠手指來操作。每一個造型圖案,需要手指完成撐、壓、挑、翻、勾、放等一些精微的動作,需要左右手配合一致,需要每根手指巧妙地分工。在這一過程中,手指、手腕、雙側肢體的靈活性、精確性和實際操作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許多科學家也都證實,手與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手指的動作越複雜、越精巧、越熟練,就越能促進腦神經的發展。加強手部活動就是開發大腦潛在機能、培養創造性的重要環節,訓練手指就是訓練了大腦。翻繩遊戲需要眼睛觀察分辨縱橫交錯的線條,需要大腦記憶操作的順序和方法,因此翻繩遊戲具有巧手、健腦、啟智的作用。

遊戲:「跳棋」

遊戲準備:跳棋

玩法:跳棋的遊戲規則很簡單,棋子的移動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線連接的相鄰六個方向進行,如果相鄰位置上有任何方的一個棋子,該位置直線方向下一個位置是空的,則可以直接「跳」到該空位上,「跳」的過程中,只要相同條件滿足就可以連續進行。誰最先把正對面的陣地全部佔領,誰就取得勝利。

遊戲意義:跳棋遊戲屬於規則遊戲,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專注力。還可以鍛鍊孩子遇事反應能力,隨機應變。除跳棋之外,其他棋類遊戲也具備這樣的遊戲意義。在棋類遊戲中,幼兒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情緒體驗:失敗帶來的沮喪、束手無策的恐懼、成功帶來的喜悅以及愉快帶來的重複體驗等。棋類遊戲豐富的感官刺激有效地調節了幼兒的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過程趨向和諧,有助於幼兒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有助於良好性格的養成。

遊戲:「湊15」

遊戲準備:有9張卡片,上面分別標有數字1,2,3,4,5,6,7,8,9。

玩法:爸爸和孩子兩人輪流從中取卡片,每次取一張,卡片上的數字要朝上給對方看到,誰取的卡片中最先有三張卡片上所標的數之和是15,誰就是贏家。如果爸爸先取,應該怎樣取?孩子再取時,又該怎樣取呢?他們的策略分別是什麼?可以先試一試。

遊戲解析:獲勝的關鍵是,自己先取到和為15的3張卡片,並在取的過程中,阻止對方取到和是15的卡片,那麼就需要知道在這些數字中,哪三張卡片可以互相組合成15。

遊戲意義:能幫助孩子鍛鍊口算能力、拆分能力、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總結規律的能力。

遊戲:「記憶」遊戲

遊戲準備:各種圖片或服裝道具

玩法:讓孩子看一張畫有數種動物的圖片(或東西,實物也可以),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開始時間可長些,逐漸減少看的時間,將圖片拿走後,讓孩子說出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如果他記住的不多,可能將動物分類記,如獸類有幾種,鳥類有幾種,魚類各有幾種,這樣就能記得快些。

玩法2: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你現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麼顏色。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顏色,將會引起孩子對這個遊戲的更大興趣。每次猜完,孩子和家長可以再次回房間更換穿的衣服,進行下一輪。

遊戲意義:提高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專注力,增加親子之間的親情。

遊戲:算「24點」(適合小學高年級)

遊戲準備:撲克牌

玩法:一牌中1~9這36張牌任意抽取4張牌,用加、減、乘、除(可加括號)把牌面上的數算成24。每張牌必須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例如:抽出的四張牌是3、8、8、9,那麼算式為(9—8)×8×3或3×8÷(9—8)或(9—8÷8)×3等;再例如,抽出的四張牌為3、4、7、11,可以這樣計算:(7-4)×(11

-3)=3×8=24,或(7+11)÷3×4=18÷3×4=6×4=24。

「算24點」主要是將四個數字和四種運算符號及括號進行一定的組合、搭配,使計算結果為24,而組合、搭配的形式有很多,有些可以得出24,但有些則不行。因此,我們不能把牌面上的4個數的不同組合形式——去試,更不能瞎碰亂湊,計算時還應掌握一些基本的運算技巧。

遊戲解析:要想快速計算,首先要非常清楚24可以由怎樣的兩個數求得,如2×12=24,4×6=24,3×8=24,這樣就可以把問題轉化成怎樣使用4個數,湊出兩個數的問題,其中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就是四個數的順序可以依據需要任意安排。

例1:利用3×8=24、4×6=24求解。

把牌面上的四個數想辦法湊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

1、2、3、5可組成(1+2)×(3+5)=24;(5-1)×(2×3)=24;

2、3、3、7可組成(2×3)×(7-3)=24;

5、7、7、9可組成(9-7)×(5+7)=24

遊戲意義:鍛鍊孩子的「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

家長參與親子遊戲的注意事項

遊戲不僅僅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大人也會有很大的收穫,最明顯的是促進親子關係。對於孩子們來說,「喜歡和我玩遊戲的人=喜歡我的人」,因此,會促進孩子對大人的認同感和信任感,另外,從長遠來講,遊戲是最高效的教育方式。

當然,教育孩子,家長也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遊戲上,而應該關注思維方式和溝通方式,所以在遊戲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幾點:

1.能夠啟發孩子的智慧。這就要求遊戲活動既能夠利用和發揮孩子現有的能力,又能夠引導和發展他們新的能力。

2.家長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參與到遊戲當中。做親子遊戲不是上課,家長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畫腳,而應當是遊戲的參與者,並且跟孩子處於平等的地位。

3.遊戲的形式應該注重相互配合,家長能自然而然地引發孩子智能的發展。設計的遊戲應讓孩子主動尋求家長的配合,這樣家長就能順理成章地教給孩子一些知識和技巧。

4.遊戲的整個過程要能夠給孩子和家長雙方都帶來樂趣。要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到創造和成功的快樂,而家長則能夠體會到親子交流的幸福。只有特定的親子遊戲才適合於進行比賽,家長應學會更多的遊戲,並將具有特定功能的親子遊戲同日常的育兒生活相互交融起來,這樣就可以在豐富而快樂的育兒生活中,使寶寶的潛能不斷地開發出來。

家長應學會更多的親子遊戲,把遊戲引進家庭,使家庭演化成為一個其樂融融的親子課堂,讓孩子在遊戲中發揮潛能、培養個性,豐富心靈、陶冶情操,讓家庭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孩子們不會因為無聊而長時間沉溺電子產品,大人們也會在遊戲中獲得新奇的快樂。

相關焦點

  • 20個親子遊戲,不出門也能玩到嗨
    因為肺炎疫情,今年的春節假期變得格外長。雖然宅在家不用上班的日子很舒爽,可是,有娃的家長就沒法淡定了。一兩天還行,每天都要絞盡腦汁陪孩子玩,還要忍受他們高分貝的吵鬧,真是一個頭兩個大。為了不讓孩子沉迷手機和電視,菈媽也是想盡了辦法,還解鎖了一些自己小時候玩的遊戲。
  • 13個親子遊戲療愈兒童「分離焦慮」
    【心理學中,有一個行為主義的派別,通過改變特定情境(如分離等)的反應方式來改變人對此的體驗(不再是恐懼、焦慮等),兒童正處於認知未成熟之前,說理是難以奏效的,而遊戲改變了親子分離情境中那些互動的自動反應模式,讓兒童從這些焦慮中得以走出,也增進了親子間的聯結。
  • 宅在家帶娃太無聊?這些親子遊戲夠你玩好久,在家就可以玩起來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今個新春每個人都宅在家,寶媽寶爸還要帶娃。大朋友、小朋友在家裡大眼瞪小眼,什麼遊戲都玩過了,大家都過得索然無味。而且,現在很多小孩子都沉迷於玩手機、ipad,很傷眼睛,還可能會深陷其中。
  • 10款假期適合全家人一起玩的親子桌遊!
    一款好的桌遊不僅能帶來「全家總動員」式的節日熱絡氣氛,還會對兒童思維的邏輯性、策略性以及對知識的探索能力提供了潛在的積極影響,是假期陪伴孩子「寓教於樂」的首選。文 | 孫珊珊   編輯|陳天嬌、齊琰圖 | (來自網絡)數字產品信息、pixabay本文不涉任何廣告內容
  • 宅在家可以,不運動不行!假期親子室內運動遊戲,趕緊來get!
    這個寒假,這個春節,會是所有人一生中特別難忘的一個了。疫情給春節假期蒙上了一層陰影,所有人都待在了家哪裡也不能去。為了儘早打贏疫情攻堅戰,為了儘快恢復往日的正常的生活,我們宅在家就是貢獻。不能出門,宅在家可以,不運動不行!別因為延期開工延期開學,大人和小孩都養成了小胖子。假期親子室內運動遊戲,趕緊來get!
  • 春節親子遊戲15個
    或許你正在發愁"年"似乎越過越缺乏新意,"味"也越發平淡。不妨將春節風俗變身為親子遊戲,營造濃濃年味的同時寓教於樂,與孩子一起動手探索,和孩子一同享受親子快樂年。以下為您整理了春節親子遊戲大全,供您參考。 1、年來啦 「年」從何而來?或許你也早忘了這個很有意思的民間典故。那就不訪趁著新年帶孩子學習一番。話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很孤獨的怪獸叫"年"。他是寒冬裡孤獨感慢慢聚積而成的,住在高高的山上。
  • 如果春節不出門,不如在家耍大牌
    抖音「發財中國年」春節紅包,完成集卡、紅包雨、玩遊戲等活動,即可參與分享20億元紅包,並有機會抽取萬元錦鯉紅包看著廣告文案,不玩感覺錯過了至少一個億,但耐心完成著抽卡、集卡、做任務、玩遊戲、答題等關卡後才發現,獲取紅包的障礙重重。
  • 「不花錢,道具家家有」!春節玩這8個親子遊戲,好玩還不累人!
    會玩的孩子,更聰明!今天是大年初三,也是西方情人節,大家今晚有安排嗎?🌹如果沒有的話,春節假期陪孩子一起做有益又不費錢的小遊戲也很有意思~在我們身邊,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跟「玩」沾邊,就立馬炸毛:「就知道玩,還要不要讀書了!」可是,你知道嗎?
  • 疫情期間親子陪伴攻略,宅家帶娃,一個膠帶紙讓你不出門玩到嗨
    假期延長了,家長和小朋友們都在家中,本來運動量就少,小孩子還跟著大人一樣離不開電子產品,看完手機看電腦,眼睛離不開一刻屏幕,身體挪不開一寸地方。其實消解無聊的辦法有很多,最近網上有個挺火的視頻,爸爸打扮成導遊帶著孩子在家中旅遊,把臥室和浴室、客廳、廚房設置成了各個景點,帶著孩子參觀,讓人忍俊不禁。
  • 過年宅家帶孩子玩的各种放電遊戲,讓孩子動起來
    寒假來了,正好大人也放春節,很多爸爸媽媽都開啟了24小時親子生活~除了每天N遍出門遛彎,冬季在家可以玩些什麼呢?作為一個經歷過全球最長疫情封鎖期的墨爾本家長,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兩娃在家&每天最多只能出門一小時活動的情況下,我們是怎麼在家「放電」的。
  • 宅家帶娃憋到爆?這15個簡單的親子遊戲,學習玩樂兩不誤!
    這個新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大家的假期從春節假一下子變成了「寒假」。面對難得的「長假」,大家宅在家裡,該做的涼皮做了,電飯鍋蛋糕也吃了,葡萄乾也數完了,順便把2020年的掃帚都拿出來立一下......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別說大人憋得難受,娃在家也呆不住。
  • 親子小遊戲, 讓孩子在假期忘掉手機
    親子小遊戲,讓孩子在假期,忘掉手機,讓您和孩子互動起來!
  • 插上電視就能玩的親子跳舞毯!跳舞&體感互動遊戲,一毯多用適合全家玩!
    就算一開始手忙腳亂也樂得停不下來。把快樂搬回家鍛鍊就這麼簡單!今天姐姐給大家安利超適合全家一起玩、能跳舞、能玩益智遊戲、還能鍛鍊的——宏太HTASK多功能瑜伽健身跳舞毯。安裝也很簡單,插上電視or電腦就能立馬嗨起來!
  • 【教教你吧】春節親子遊戲如何耍?
    或許你正在發愁"年"似乎越過越缺乏新意,"味"也越發平淡。不妨將春節風俗變身為親子遊戲,營造濃濃年味的同時寓教於樂,與孩子一起動手探索,和孩子一同享受親子快樂年。以下為您整理了春節親子遊戲大全,供您參考。
  • 最適合春節玩的親子互動遊戲,紅紅火火一整年!
    導語:先提前半年準備下,讓今年春節除了紅紅火火更快樂,大朋友、小朋友在一起雙倍快樂!大朋友的春節忙忙碌碌,小朋友的春節快快樂樂,距離今年春節還有190天哈哈哈。這估計是最早的一波春節借勢營銷了,不過問題不大,只要小夥伴們把這篇文章看進去了就好了!春節最適合玩的親子互動遊戲,就是一家人都能夠在一起玩,增加互動,大朋友參與到小朋友的互動中,也能找到童年時期的快樂,還能夠讓小朋友感受到家的溫度,爸爸媽媽的陪伴。與此同時,還能寓教於樂。想到春節你能想到什麼?
  • 假期帶孩子聚會時,這些小遊戲不用提前準備就能玩
    我發現孩子們有段時間不見,剛見面都有點小生疏,一下子不知道玩什麼,幸好想起去年發過一篇團建遊戲,裡面有14個小遊戲,不用提前準備道具直接就能玩,我趕緊翻出來挑了幾個給孩子們熱熱場子,果然一兩個遊戲玩下來,氣氛立馬就活躍起來了。妞們帶孩子聚會,肯定也需要這些活躍氣氛的小遊戲,我也趕緊把它們再次分享出來,這個假期的聚會都用的上。
  • 適合全家玩!能練瑜伽的跳舞毯,健身遊戲兩不誤!
    跳舞毯除了舞蹈遊戲以外,還會送瑜伽健身操課程,在家也能進行專業瑜伽練習,每天40分鐘,塑造完美體型。可雙人同時使用,可以和愛人或者孩子一起玩兒一起運動,體驗跳舞遊戲的樂趣,讓孩子慢慢愛上健身,不再沉迷於手機和iPad。很快孩子暑假了,有了它可以在家又運動又遊戲,還豐富了親子時光。
  • 「疫」樣假期,「玩」美陪伴!——藝韻幼兒園親子遊戲推送!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遊戲是學習新的複雜客體和事件的方法,是鞏固和擴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維和行動相結合的方法。遊戲提供的適應作用,如孩子經常遊戲且最後更能使行為適應真實世界的要求。因此,在居家隔離期間與孩子進行遊戲,不僅能讓孩子接收到更多關於疫情的防護知識,還能有效緩解孩子在隔離期間的焦慮、緊張等情緒,甚至提升親子關係!
  • 下班回家很累,孩子卻纏著你玩,3個親子遊戲,讓你躺著陪孩子玩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想下班早點趕回家看娃,又害怕回家孩子纏著他玩。上一天的班已經筋疲力竭,孩子戰鬥力十足求陪玩。雖然很累,但又不想錯過親子陪伴的時間。分享三個我平時陪女兒玩的親子遊戲。以不動去應對好動的孩子,用最省力的方法躺贏,既可以休息放鬆,又可以高質量陪伴孩子。
  • 2020年親子旅遊暑假篇:今年暑假帶孩子去哪裡才好?
    剛剛送走了五一,端午假期也即將到來,再過一個月,孩子們的暑假也不遠啦。一場旅行的意義對於大人和孩子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體驗。那麼,在「安全第一」的宗旨下,今年暑假帶孩子去哪裡親子旅遊比較好呢?除此之外,每個度假村不同特色的風味餐廳也可以帶你品嘗當地的美味,在Club Med,只需要盡情地享受這場親子旅遊就好,把吃喝玩樂都交給假期!親子旅遊家庭更別錯過Amazing Family活動,這是Club Med特別為了帶娃出行的家庭而設計的大型親子項目活動,基本在2周歲以上的寶貝都能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