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每一個人都會在很小的時候形成自己的人生腳本,這個腳本裡包含了怎麼樣與別人構建關係,怎麼樣做事情,所以你當下怎麼樣做人,如何做事,在你的人生腳本裡都能找到依據。
2、有的人過不好,是因為他對於自己的過去太忠誠,過去的他,特別是小時候的他,過得不好,過得不幸福,所以現在過得好,某種意義上就是與過去疏離,就是對過去的背叛,維護連續,維護忠誠,這是一種巨大的心理能量。
3、對人生腳本的守護,是一個人忠誠的表現,忠誠是一種美德,而「背叛」是會受到譴責的,所以很多人寧願去重複自己的過去,都不敢推倒重來。
1、何為人生腳本
人生腳本這個詞被大家熟知,是因為有一本書叫做《人生腳本》,這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伯恩認為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一個如何度過這一生的計劃,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你還是個小孩子。
人生腳本其實就像一個劇本一樣,電視連續劇在開拍之前,編劇就已經寫好了劇本,導演已經知道主角最後的結局,悲歡離合都已經註定了。
那我們的人生呢?
我們的人生則不同,不同之中也有相同,不同的是,作為主角,我們是參與了編劇的工作,我們的父母,以及環境,和小時候的我們共同編寫了這部「人生大劇」。
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結局不是很清晰,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以往的劇情中找到蛛絲馬跡,比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與失敗。
為什麼有的人總那麼容易失敗,而有些人卻很容易成功,某種程度上這是寫在他們人生腳本裡的。
在《人生腳本》這本書中,作者伯恩就明確提出了贏家、輸家、非贏家這樣的類型,它就是形成於一個的幼年時期,終身起作用。
2、你的命運,可能在你的人生腳本裡早已註定了
命運是什麼,命運不就是我們過怎麼樣的生活,與怎麼樣的人在一起嗎?上面提到的輸贏,說的直白一點,它就是命運的一部分。
既然這樣的部分老早就「寫」在我們的人生腳本裡了,那說它早已註定了,也是符合情理、邏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