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事都被安在日本人頭上,中國人名聲就這麼差?

2020-12-14 騰訊網

做什麼都是錯?中國人太難了

很多時候,人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

10月25日,法國網站「L'Important」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條視頻,視頻中孩子們在模擬為老人、孕婦讓座的情景。「L'Important」在視頻上面寫道「日本:從小傳授公共運輸上的文明」。

在評論中,大批法國人開始稱讚日本的文明程度,並且抨擊法國就缺少這種公民和道德教育。

這本來是一個充滿了文明光輝和反思精神的事情,唯一不和諧的地方就是,視頻中的孩子突然開口用字正腔圓的中文說了一聲:「阿姨阿姨,您坐我這邊!」

現在日本孩子的中文都練得這麼棒了?

有意思的是,「L'Important」的官方網站同樣展示了這段視頻,只不過標題中的日本變成了中國。

網站的視頻轉載自一個視頻博主,原標題直接就是「日本教育」,而且作者還把這條視頻設置成了置頂,點進主頁第一條視頻就是這個。

儘管有很多人在評論中提到,孩子們說的是中文,但是這條視頻依然掛在最上面,沒有做任何修改。

▲評論中有網友指出事情發生在中國

隨後有一位中國網友表示,是自己最開始上傳的這段視頻,並且表示,這段視頻就是發生在中國,不是日本。

結果這段視頻的發生地在不斷轉載過程中,就這樣從中國變成了日本。

1

在北京的日本地鐵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在中國的事情被安在日本人頭上。

就在不久前的9月7日,一名微博大V發布了一段4秒的視頻,並配上了這樣一段話:「新宿站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車站,每天客流量達363萬人次,秩序井然,互不指責,先下後上是必須的。」

第二天,又有一位大V轉載了這個視頻,同時痛心疾首地表示:「日本沒有『文明碼』,可它的文明卻是世界一流的。我們會反省與反思嗎?」

面對這樣深入靈魂的叩問,廣大網友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紛紛表示:這他娘的難道不是北京西二旗地鐵站嗎?怎麼成了日本新宿站?

看到這麼多人質疑,其中一個人直接刪除了微博,表示自己沒有造謠,只是「不嚴謹」。

但是另一個大V還在嘴硬,並稱自己收到了網友的私信,視頻中犯人地點就是山手線的「西セカンドバナー駅」,希望博友能夠提供進一步的證據。

行吧,這個「西セカンドバナー駅」到底是什麼地方呢?讓我們打開翻譯軟體看一下。

呃……

小夥子你這種行為已經不是釣魚了,而是直接炸魚塘啊。

隨後,有網友找到了這段視頻的原始出處,證實了視頻中的地鐵,確實是北京的西二旗地鐵站。

作者在視頻下面寫道,「乘客中95%左右都是80後90後00後年青人,他/她們受過高等教育,有禮貌、講文明,知書達理、尊老愛幼,在單位都是業務骨幹,他/她們正在挑起建設祖國的重擔!」

微博大V在轉發這些視頻的時候,不忘追問中國人,「我們會反省和反思嗎?」

我們確實要好好需要思考一下了,為什麼明明是中國人做的各種好事,總是被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日本人幹的?中國人的名聲就這麼差,在鄙視鏈的低端?

2

外國蒼蠅會採蜜

首先必須要承認的是,中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確實被各種嫌棄,甚至和「素質低」劃上了等號。

這種現象,集中體現在中國遊客身上。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前往國外旅遊。

2010年出國旅遊的中國人只有5700萬人,到了2019年,出國旅遊人數已經增加到了1.68億人,10年之間擴大了3倍。

1995年中國的出境旅遊人數還排在世界第17位,到了2013年就成了世界第一。

這些出國的遊客成了很多外國人生活中接觸到的第一批中國人。

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中國遊客給外國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不差錢。

當時的新聞中到處充斥著中國遊客在世界各地瘋狂購物的消息

全世界的商店中都擠滿了中國人的人身影,很多高端奢侈品店硬生生被中國人變成了露天市場。根據統計,2012—2018年全球奢侈品消費增長中,一半貢獻都來自中國人。

為了能夠在奢侈品店血拼,中國的大媽們直接在義大利的店門口吃起了泡麵。

▲在店門口蹲守的中國大媽

除了奢侈品,中國的大媽們對黃金也情有獨鍾,《華爾街日報》甚至專門創造了「dama」這個用漢語拼音得來的單詞,來形容這些買黃金就像買白菜的中國大媽。

當然,對於其他商品,中國遊客也是來者不拒。

東京的秋葉原同樣擠滿了來自中國的遊客,只不過他們不是來搶購奢侈品,而是電飯煲甚至是馬桶蓋。

1萬多人民幣的電飯煲每天能賣出10多臺,買主80%是來自中國,2000多塊錢的馬桶蓋也直接脫銷。

中國人對馬桶蓋的熱情,當年還在網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相信不少人對此依然印象深刻。

伴隨著中國遊客的劇增,關於中國人素質低的觀念也開始大範圍傳播。比如中國人愛插隊、大聲喧譁、隨地吐痰、到處亂寫亂畫等等。

必須要承認,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騰飛,但是在社會發展的其他方面,確實依然有很多不足之處,許多新聞中報導的事情,也都確有其事。

比如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在旅遊的時候,在景點上留下「到此一遊」幾個字,這樣的習慣也被帶到了國外。2013年,埃及盧克索神廟就慘遭「毒手」,古埃及象形文字旁邊出現了一句中文。

恐怕沒有人能夠想到,兩大文明古國居然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了一場跨時空對話。

▲兩大古文明在此相遇

以至於2018年日本青森縣旅遊景觀發生一起遊客惡意噴塗事件,有人用紅色顏料在雪景上噴塗英文、中文字體的「生日快樂」。據路人說,這名遊客會說英語、漢語和日語。

事件一發生,日媒和日本網友首先就將矛頭指向了「名聲狼藉」中國遊客,認為是素質低下的中國遊客所為。

但會寫中文字體的不止有中國人,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很多國家的人都會寫漢字。為什麼偏偏認定是中國人幹的?

果然,經過仔細調查取證,日本警察逮捕了肇事者,是一名29歲的緬甸男子。中國人無緣無故就背了黑鍋。

針對各種不文明行為,早在2006年,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遊局專門部署了「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計劃」,希望能夠改善中國公民旅遊的不文明行為。隨後又出臺了《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和《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倡導文明旅遊。

所以說,我們自己也承認,有相當一部分國人的行為確實需要改善。

與此相對,各種關於外國人如何文明與高素質的故事和傳言,在網絡上到處流傳。

這些故事和傳言中,有些確有其事,但是還有一些,基本上屬於都市傳說級別了。比如日本人運動會離場之後,整個體育場內乾乾淨淨,找不到一點垃圾。比如青島地下德國人修建的良心下水道。

其中最經典的傳說,就是德國的「油紙包」:

「德國人在青島待了17年,沒建別墅大樓,沒搞噴泉,把下水道給修了。可是100年以後,全中國人都看見了一個從來不淹水的青島!下水道使用了百餘年,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換,當年建下水道的德國公司已不存在。經同德國聯絡,青島發現存放備件的小倉庫,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

但實際上,德國修建的80公裡排水管道早已經被陸續翻修整修,仍在使用的2.66公裡德國排水管網,只佔青島排水管道的千分之一還不到。

至於什麼油布包好的備用件,更是子虛烏有,屬於科幻文學的範疇。

而在不亂扔垃圾方面,日本人整體來說確實比中國人做得要好很多,比如網上就有很多日本球迷在世界盃賽場上清理垃圾的視頻。

不過在虛心學習對方優點的時候,也沒必要過度神話。

因為只要你願意,也能在網上找到很多日本人亂扔垃圾的圖片,比如萬聖節過後,東京澀谷就是一片狼藉,大街小巷遍地都是垃圾。

▲萬聖節後日本街頭遍地垃圾

面對這樣的場面,很多日本人自己也受不了了,和中國人一樣開始「陷入深思」。當然,評論中肯定也少不了中日韓日常的相互鄙視。

這種對於國外的過分拔高和美化,並不是最近才產生的現象。

早在1993年,《讀者》雜誌上轉載了一篇文章,叫做《夏令營中的較量》,這篇石破天驚的文章立即引起了中國學校、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強烈震動,掀起了全國範圍的「大反思」、「大討論」。人民日報展開了對《夏令營中的較量》討論的系列報導,發表了《黃金時代缺失了什麼》、《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等評述。

在文章中,中國孩子被描寫的既脆弱又怕吃苦,從身體素質到精神,全方位被日本孩子碾壓。「日本孩子先禮貌地請大人們吃,緊接著自己也狼吞虎咽起來。倒黴的是中國孩子,他們以為會有人把飯送到自己面前,至少也該保證人人有份吧,可那只是童話。於是,有些餓著肚子的中國孩子向中國領隊哭冤叫屈。」

更牛批的是,日本小學生居然可以負重20公斤,一天內步行100公裡!

《夏令營中的較量》引起劇烈爭論的同時,也受到了許多質疑,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報·青年周末》,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文題為《杜撰的「較量」:所謂日本孩子打敗中國孩子的神話》的文章,對文章的每一個所謂事實進行了披露,指責其報導嚴重失實。

只不過和原文章的影響力相比,闢謠和質疑的觀點就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了。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有些文章為了吹捧外國,連生物的本能和習性都能改變。

比如說,因為澳大利亞的人太講衛生,搞得當地的蒼蠅再也找不到骯髒的地方,只好改行去採花蜜。「為了能夠生存下去,蒼蠅不得不被迫改變它們祖祖輩輩逐臭的生活習慣,而是像蜜蜂一樣,承擔起為田裡莊稼和花草傳授花粉的義務。」

中國人,你悟了嗎?

▲沒文化很可怕

和許多盲目自大的言論一樣,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人走出國門,以及網際網路的發展,這些無腦吹捧國外的流言和雞湯也讓網友們覺得很心累,於是出現了一首廣為流傳的打油詩:

美國霸氣小護照,德國良心下水道,全民醫療索馬利亞,俄國白送房一套。印度恆河有療效,日本夏令營呱呱叫,被潑咖啡柴契爾,蔣公諾曼第逞英豪。舌尖韓國很美妙,英國美食就是好,喜迎民主伊拉克,阿富汗自由炮火少。烏克蘭個個有選票,不丹生活質量高,若問全球哪裡差,最大輸家我天朝。

3

醜陋的日本人?

話又說回來,這種一方面被其他國家嫌棄,一方面又對國外懷有美好憧憬的情況,不只出現在中國身上。

經過60、70年代的發展,日本經濟在80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日本成為世界的製造中心,印刷著「Made in Japan」的商品遍布世界各地。

索尼公司34億美元買下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三菱用14億美元買下了美國的洛克菲勒中心,洛杉磯市中心的房地產,有一半都被日本人給買走了。

於是,富起來的日本人也開始到處出國旅行,在全世界瘋狂買買買。不止如此,大聲喧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這些行為,日本遊客一個不落全佔完了。

1987年,《時代》周刊以「橫掃全世界觀光地的野蠻人」為題,對日本遊客的野蠻行為進行了專題報導:

為了留作紀念,直接把羅馬元老院的大理石地板削下一塊,然後偷偷帶回家;在義大利的教堂拍照不關閃光燈,直接拍攝正在虔誠做懺悔的信徒;在德國的某處已經列為文化遺產的建築上,偷偷刻上「XX信用金庫到此一遊」等等。

1970年,一本叫做《醜陋的日本人》的書在日本出版,書中揭露了日本人的種種惡習,結果很多日本人憤怒地叫喊著讓作者高橋敷「滾出國內」。

▲醜陋的日本人

與此同時,一直致力於「脫亞入歐」的日本,對歐美國家同樣充滿了各種美好的幻想,特別是「浪漫之都」巴黎,更是無數日本人心中的人間天堂。

因為對巴黎的喜愛,日本人甚至仿照艾菲爾鐵塔建造了東京鐵塔。

▲東京塔

但是等到日本人真的來到巴黎,很多日本人卻出現了噁心、失眠、抽搐、難以名狀的恐懼感、自卑感、蒙羞感以及被迫害妄想症等精神症狀,總之就是相當的難受。這種症狀還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巴黎綜合症」。

這種現象最早是由一位旅居法國的日本精神科醫生Hiroaki Ota於1986年發現。至於原因嘛也很簡單,因為來到巴黎的日本人發現,這裡根本沒有他們幻想中那麼美好。這裡的出租司機相當粗魯,餐廳的服務員態度惡劣,街道上沒有一點優雅浪漫的氣氛,一不小心自己的包還會被搶走,於是心態崩潰了。

這就像你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又溫柔又美麗、又性感又善解人意的女神,好不容易跟她約了在線下見面,結果發現對方不僅開了十級美顏一樣,而且還是一個大叔。

而在日本的論壇上,還有許多日本網友回憶,過去的日本到處都是垃圾,很多人隨地大小便,河水與空氣都汙染嚴重。

帖子的樓主還引用了日本媒體人池上彰的話:

「以前很好」,「回到以前吧」什麼的,以前到底怎麼樣呢?雖然日本現在沒有大街上亂扔垃圾的人了,但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之前,大型活動舉辦的時候,真的到處都是垃圾,青山路到澀谷那一段,風一吹,垃圾都在飛舞。以前開始日本就是愛乾淨,守秩序的優等民族這樣的想法真是可怕。這是哪門子的民族性問題,只不過是國家發展階段和政治體制的問題。

所以大家先別忙著檢討是不是我們的民族出了什麼問題,問題當然是有的,但這是很多國家發展過程中都經歷過的問題,動不動就在民族性上找問題,說某個民族天生特別優秀或者本身就很低劣,實在有點方向錯誤。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很多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無論是眼界還是個人素質,都絲毫不比國外差。

這也是很多把中國人當成日本人的行為翻車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認知還沒有跟上中國人的進步。隨著中國進一步發展,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自然也會和日本人一樣,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但是中國是一個縱深非常大的國家。這種縱深不單是地理層面,還包括經濟發展水平、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齡層、不同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方面面,於是就導致了國民素質的參差不齊。

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在發展中解決,對此我們既要承認問題存在,不能盲目自大,但又不必過分自卑。

就像中國青年報在《杜撰的「較量」:所謂日本孩子打敗中國孩子的神話》說的,「一個不卑不亢的民族才是心理健康、真正有希望有自信心的民族。而不卑總是與不亢連在一起,自卑總是與自大拴在一處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為什麼泡澡時要把毛巾放在頭上?|日本傳統
    日本人和中國人在洗澡方面還有許多不一樣的習慣。中國人在洗澡方面應該是西方化最為徹底的國家,大多數中國人都採用西方式的淋浴洗澡習慣,但是這在日本人眼中看來是很浪費水的洗澡方式。日本人洗澡的單位不是個人,而是一大家子。
  • 日本最崇拜的4位中國人,國內名聲不顯,在日本卻人氣高得離譜
    4個中國人,國內卻名聲不顯,很多人都沒聽過。,只因為日本覺得他的畫作都蘊含極深的禪意,對於日本的文化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二個,王陽明,是明代的心學集大成者,是典型的唯心主義論,可以說與日本的民族信仰簡直是不謀而合,在日本與中國和美國的較量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發現日本的許多行為都代表著心學,二戰中,日本高喊而是天內就可以將中國徹底擊敗,就算是換做當時的西方大國也沒有膽量說出這樣的大話,還有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想要乘機將美國的經濟第一大國的地位搶奪回來,但是最終還是慘敗於美國
  • 小米有品推出卡片剃鬚刀,日本武士刀同材質,比飛利浦更懂中國人
    小米有品推出卡片剃鬚刀,日本武士刀同材質,比飛利浦更懂中國人小米真是男人的好夥伴,尖銳的目光看到了這一需求,馬上和鬚眉合作打造了一款高顏值又方便的卡片剃鬚刀,安來鋼製作而成。安來鋼這來頭可不小,世界三大名刀的日本刀名聲響亮,《殺死比爾》裡各種日本刀真的太好看了。
  • 中國人為什麼做了好事不能說?更不能自己說?
    我們活在別人的嘴裡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河南一女子因情感受挫跳下五米深井,一男子救人後自誇:「沒我不行」。這本是一件值得正能量的好事,但是評論區裡卻參雜著很多冷嘲熱諷的聲音,「主要都是在說這個男子實在是太傲了」,這到底是種怎樣的現象,為什麼做了好事連自豪一下都不被允許?儒家思想在我國傳承千年,數千年的沉澱讓我們的二十歲的思維模式國外六十歲的人一般。
  • 日本人無法理解:這麼貴的東西,為何中國人卻把它當做飯吃
    日本人很疑惑:西瓜這麼貴,為何中國人能把它當飯吃? 那麼為何中國遊客會這麼喜歡前往日本旅遊呢?其實無非就是因為就像在於這些原因上。首先日本的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著溫泉,動漫,傳統文化和曼妙的美景,這麼豐富的旅遊資源,自然推動了國人旅遊這裡的動力,所以中國遊客紛紛前來這裡旅遊,領略獨特的日本風情。其次的話,日本的經濟發達,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人均GDP的角度上看,日本的人均GDP達到接近4萬美元的程度,所以日本人的生活檔次相對較高,並且也有著完善的福利制度和受教育權利,所以很多國人都十分羨慕日本人。
  • 中國人做了個「假」鞋櫃,而日本人做了個「真」鞋室,區別在哪
    中國人大概做了個「假」鞋櫃。儘管鞋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真正了解的鞋櫃的卻沒有。厚匠觀察了一下中國人的鞋櫃發現,不管家裡鞋櫃做得做漂亮,多寬敞,最後都免不了雜亂。把鞋子擺入櫃內,顯然有點麻煩,於是中國人用著用著就把鞋櫃用到了外面↓↓↓鞋櫃一般都位於玄關,雜亂的鞋櫃顯然對於拉低了中國面子分值,但是又無可奈何。怕麻煩顯然是人類的通病,為了繞開同樣的困擾,日本人在這方面顯得聰明多了。因此他們扔掉了鞋櫃,直接做了個鞋室。
  • 一個人名聲的重要性
    有的人會說:「有錢、生命、家人、尊嚴……」,在我認為這些雖然都重要,但在我看來,認為名聲最重要。因為名聲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名聲,名聲不好的話,那麼這個人就難以生存在這世界上了。即使有生命,有錢,那麼也是苟且偷生。這樣的人生誰又願意呢?因為走到哪裡都會遭受到別人的嫌棄,那麼這樣的人生是我們需要的嗎?活的這麼痛苦還不如不活。
  • 為什麼日本人一年四季都喝冰水?讓中國人很難理解.
    除非是客人特意要求,明明外面都要冷到下雪了,服務員還是會執意給你一杯冰水。這一杯冰水,可折磨死眾多去日本旅行的中國人了。相信很多人到現在都無法理解日本人為什么喝東西都要喝涼的,為什麼動不動都要放點冰。這樣的飲食習慣,會不會對身體損害特別大。特別是女孩子,特別是大姨媽來的時候,一杯冰水簡直能要很多女孩的命。
  • 矢野浩二故事:在中國演日本人和中國人,在日本演中國人和日本人
    在國人印象裡,日本人是什麼樣的呢?大概潛意識明意識裡都是那種長著小仁丹胡,嘴裡罵著八嘎的形象吧?也不能怪國人,畢竟曾經有過深重的一段時間讓我們不能釋懷。不過呢,現在中日建交很久,也有不少日本的友人來中國交流,所以日本人的形象也有了改變。
  • 日本人送禮與中國人送禮的不同講究
    那麼,日本人在送禮回禮時都有些啥講究呢?「叮咚、叮咚」一天,聽到門鈴聲,我打開門一看,是一個陌生的中年女子。她微笑著自我介紹說是新搬來的鄰居,請今後多多關照。還說家裡三口人,孩子三歲可能會吵鬧請我諒解。然後,恭敬地遞過來一包蕎麥麵。我也點頭回答她說彼此彼此多多關照,並收下了面。
  • 中國人根本不黃,為什麼被叫「黃種人」?
    今天我們就來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會被歸類為「黃種人」?我們很多中國人甚至比伊比利亞半島的「兩顆牙」和義大利人白多了,你看C羅是不是比我們還黑,他可是正宗葡萄牙人,沒有混血。16世紀末,很多日本人開始信仰基督教,日本人在西方世界眼中變得比中國人更白了。但是1614年日本禁止基督教 ,開始閉關鎖國,這就讓日本人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在西方人眼裡日本人的膚色又突然變深了。其實日本人的膚色一直都沒有變化,變的只是西方人對你的看法。再後來,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登場了,這就是18世紀的瑞典科學家林奈。
  • 曾經被中國人稱作倭寇的日本人,如今比中國人還要高?
    原創 看鑑君 看鑑關於中日韓的身高問題,一直以來有一個公認的事實:韓國人最高,日本人最矮,中國人最沒存在感。到了近些年,這個共識在中日間出現了「爭議」:多數中國網民深信「日本人如今已比中國人高」。
  • 大阪人其實就是日本的中國人?
    圖/視覺中國說大阪人像中國人,主要是說大阪人與其他地方的日本人相比,不那麼死板,叛逆、有個性,而且直爽熱情。時間久了,你一定會喜歡上大阪的。文/唐辛子因為工作調動,我們一家從居住了十年的名古屋搬到了大阪。
  • 日本人均GDP比中國高,為何卻是中國人到日本爆買?
    對此,專家們解釋稱,人均GDP與人均收入並不是一回事,人均GDP是每個人平均一年創造的新財富。但不同國家在財富分配結構比例是不一樣的,人均GDP還要扣除政府的稅費、企業的利潤,真正老百姓的實際可支配收入遠沒有這麼多。中國現在有很少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了,生活水平並不比日本人差,所以他們就會到日本去爆買商品。
  • 日本最大黑幫,擁有30萬成員無懼政府,卻被一個中國人折服
    說起黑幫,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香港,近些年來關於黑幫的香港電影,也是上映了不少,所以一說黑幫,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香港。不過香港雖然確實有黑幫組織,但是和日本的黑幫組織,還真的是小巫見大巫,為什麼這麼說呢?日本這個最大的黑幫,裡面擁有30萬成員,他們無懼政府,但是卻被一個中國人給折服了,這人是誰?
  • 民國時期中國人為何喜歡稱呼「小日本」?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小鬼子,小日本……中國人對於這種稱呼自然不會陌生,這通常是近代時期,中國人民對於長期侵略我國的日本侵略者的蔑稱,不過對於這個稱呼,可能絕大多數國人都有一定的誤解,絕大多數國人可能現在都認為之所以叫「小日本」,「小鬼子」是因為日本相對於咱們中國太小了,咱們是「大中國」,所以叫他們「小日本
  • 日本人究竟歧不歧視中國人
    好多人一直問我,日本人對中國人好不好,歧不歧視。我的答案是多多少少會有一點歧視的。那下面我分析了一下歧視的原因。首先國家媒體宣傳,我是2005年來的。那時中國收入偏低,但是生活吃喝方面也是比較富足的。當時我在日本飯店打工的時候。
  • 這才是日本人真正的素質?日本酒店從業者:吹風機都帶走了!
    這才是日本人真正的素質?日本酒店從業者:吹風機都帶走了!因為疫情,很多事情都慢下來了,這對打工人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假期,但是對於國家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誰也沒想到疫情會持續這麼久,所以我們國家率先行動,也是率先開始經濟建設的一個國家,那麼其它國家呢?情況也是不盡相同。
  • 同樣都熱愛泡溫泉,為什麼日本人看起來比中國人更「愛乾淨」?
    日本人熱愛泡溫泉 說起泡溫泉,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日本一直都有著溫泉王國的稱號。在日本,有超過2600座溫泉、7.5萬家溫泉旅館,不要以為這麼多溫泉會浪費,因為對於日本人來說,泡溫泉可是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很多日本家庭都會選擇在家裡面布置一個可以泡溫泉的地方。
  • 世界名牌服裝各國開售,日本混亂擠爆商店稱「是中國人」!
    11月13日,也就是上周五,一個知名快消服裝品牌全球發布新款,尚在抗疫中的日本人,瞬間擠碎了名古屋一門店的玻璃,然後衝進店內搶奪,模特身上的衣服被扒下來了不說,不合身的就直接丟在地上踩踏……事情都傳到推特上了,日本媒體竟然集體噤聲,一個字都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