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代文學巨擘託馬斯品欽全新長篇《致命尖端》引進出版

2020-12-21 瀟湘晨報

2020年可謂美國當代文學巨擘、後現代主義代表作家託馬斯品欽在中國的「豐收之年」。譯林出版社繼春天重版了他的代表作《萬有引力之虹》精裝全譯修訂本之後,近日又正式推出了40多萬字的全新作品《致命尖端》。這部外國文學愛好者期待多年的長篇力作,由南京大學博士、青年學者蔣怡傾力三年翻譯完成,南京大學副教授、品欽研究專家但漢松撰寫近萬字序言加以導讀。

對文學圈來說,這是品欽一次萬眾期待的回歸,也是一份他獻給家鄉「大蘋果城」紐約的珍貴禮物。品欽反思當代前沿技術的政治與人的處境,再次拓展了他的文學領域。

《致命尖端》原書出版於2013年。由於翻譯難度較大,譯林出版社在青年一代學者中進行了遴選,最終邀請蔣怡擔綱譯者,其譯文流暢且文字精煉,並且對文中的時代背景和技術術語做了大量的研究與說明。

《致命尖端》在中文世界首度引進與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學和出版意義。對於這位現年83歲的老作家而言,此書很有可能是他寫作生涯的最後一本。成名後深居簡出的他,這次破例審讀了簡體中文版的序言,可見對此書的重視程度。

一部關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小說

託馬斯品欽是當代文學巨擘,被文學批評大師哈羅德布魯姆稱作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四位作家之一,屢次入列諾貝爾文學獎候選名單。

品欽對個人生活諱莫如深,成名後深居簡出,早年的照片和檔案也離奇消失,引發了媒體、學界和書迷對其生活的狂熱考證。作品包含著豐富的意旨、風格和主題,通過迷宮式的敘事和對自然科學、前沿科技、高等數學、現代物理等領域的概念借用,描繪了美國光怪陸離的社會全景,道出了現代社會中人類的艱難處境,展現了鬼才品欽詭譎的視角,以及對黑色幽默、犯罪懸疑、偵探等元素的嫻熟運用。

品欽雖然生於紐約長島,但常常被視為加州作家——《拍賣第四十九批》《葡萄園》《性本惡》的故事背景幾乎都與加州有關,甚至按照一些真假難辨的說法,他正是在南加州的海邊小屋寫出了那部石破天驚的《萬有引力之虹》。那麼紐約呢?這座品欽筆下極少涉及到的故鄉之城,到底對他的文學想像而言意味著什麼?

《致命尖端》是品欽最新的長篇作品,也是他自第一部作品《V.》於1963年出版以來,首度以家鄉紐約為背景,獻給「大蘋果城」的禮物。該作延續了品欽一貫以來的黑色偵探風格,是一部關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小說。以一位紐約單親媽媽瑪克欣的角度,調查網際網路年輕富翁的一樁陰謀,涉及CIA的陰暗歷史、紐約的俄國黑幫、各色徘徊在邊緣的天才黑客。情節推進中有懸疑、驚悚,又以他拿手的冷幽默做陪襯,造就了一本閱讀趣味很濃的小說。

全景式展現紐約的光鮮與黑暗

據說最近二三十年,品欽一直定居在紐約市,而且和自己的文學經理人梅蘭妮結了婚。1998年,有記者在曼哈頓街頭拍到這位年過六旬的文學隱士正牽著自己七歲的兒子傑克遜過馬路。911恐怖襲擊發生的時刻,品欽很可能是這場城市浩劫的親歷者,並最終在十二年後寫出了《致命尖端》。

《致命尖端》是一部關於紐約城的黑色偵探小說。以商業詐騙調查為職業的瑪克欣與紐約的三教九流打過交道,深切了解光鮮的摩天大樓背後隱藏的罪惡。但漢松在其撰寫的序言《在歸零地,結一張品欽的網》中認為,瑪克欣追蹤的「艾斯或《性本惡》中的烏爾夫曼都不過是品欽戲謔編織的偵探敘事中的邪惡代理人」,而瑪克欣追兇之旅的終極意義,指向的「其實並不是具體的人,而是那個城市」。透過主人公瑪克欣的「偵探之眼」,品欽敏銳地感覺到紐約城上世紀末以來發生的變化。他從高端的上西區、富豪的豪宅到郊外的垃圾場、火災後廢棄的舊屋、黑客聚集的酒吧,全景式地展現了紐約的光鮮與黑暗,締造了網際網路早期紐約的城市傳奇。

對於這一點,品欽在《致命尖端》的開篇就已點明:「紐約在偵探小說中的角色不會是那個偵探,也不是謀殺犯。它會是一個謎一般的嫌犯,知道真相但是不會說出來。」這段出自紐約偵探小說家唐納德E.韋斯特雷克的話,替品欽道出了《致命尖端》中這個城市的詭異本性:紐約深藏著太多的秘密,「所有暴力與邪惡的犯罪都無法直接歸咎於它,但它似乎又並非純然無辜,而是在某種意義上屬於那些911式可怖罪愆的同謀」。

《致命尖端》也是一部關於「網」的小說,只是「這張網不是蜘蛛的唾液結成的,而是虛擬的二進位代碼、伺服器、電腦終端和網線構成的隱匿賽博空間,如幽靈般懸掛在世貿中心遺址紀念公園的深井中」。因此,《致命尖端》更像是網絡時代的後現代啟示錄。

前沿美好,卻致命滴血

《致命尖端》英文書名「Bleeding Edge」是「血尖」的意思,在計算機、網際網路科學中屬於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某種有潛在風險的最新的前沿科技,通常性能不穩定,而且會讓使用者付出很大代價。但也有可能變成主流技術,比如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e-mail技術就被歸類為前沿技術。在該書中,品欽回到了網際網路成為現今模樣的起始點,反思了它轉變的利弊。

前沿美好,卻致命滴血。這正是當代社會所謂前沿技術的悖論。「網絡」及其依附的人類數位化生存,由此成為了品欽小說世界中像「火箭」一樣重要的文學-科技母題。

與《萬有引力之虹》把V-2火箭技術放在二戰的歷史語境下描述一樣,《致命尖端》凸顯了技術主題,將網際網路、虛擬實境置於911事件、後現代消費社會等宏大的歷史背景中。該書以網際網路發生轉折的2001年為背景,講述「.com」經濟泡沫破滅後的影響、網際網路模式的換代。

這是品欽嶄新的文學嘗試,也是他對當代前沿科技的反思。他探索了「深網」和極客的生活,呈現了網際網路中的許多前沿科技即將洪水般湧來的趨勢。

(燕都融媒體記者宋燕)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唐·德裡羅:當代美國的「巴爾扎克」
    [導讀]美國當代著名文學理論家、哈佛大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教授曾經說:「當代美國最傑出的小說家有四個,菲裡普·羅斯、科馬克·麥卡錫、託馬斯·品欽和唐·德裡羅。」這幾個人算是美國作家中的「F4」。寫過頗有影響的《西方正典》和《影響的焦慮》的美國當代著名文學理論家、哈佛大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教授曾經說:「當代美國最傑出的小說家有四個,他們是菲裡普·羅斯、科馬克·麥卡錫、託馬斯·品欽和唐·德裡羅。」
  • 走近當代文學巨擘路遙故鄉
    但是,看似「窮山惡水」的地方,卻走出了當代文學巨擘——路遙,令人驚嘆。有一現象,你是否留意過?在當代作家群中,陝西籍作家可謂獨樹一幟。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個個成就斐然,聲名顯赫。是什麼,讓偏居西北一隅的大地,產生如此多的大作家呢?或許,是黃土地厚重的歷史積澱所致。黃河,祖國的母親河,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曾經,三皇在這裡馳騁,五穀在這裡培育,六畜在這裡馴化。
  • 餘澤梅:2019年度科幻小說翻譯引進綜述
    可見出版方是非常重視引進科幻文本的質量問題的,這應當是國內科幻翻譯引進中的一個優良傳統,也當予以堅持。作品背景信息主要針對作品國別,個人,年代,性別等層面的特徵進行分析,總體而言是以英美男性作家的當代科幻作品為主。從圖書引進的來源國看,長篇共有12個國家的作品被引進,其中源自英國和美國的引進優勢明顯。
  • 英國文學巨擘經典著作首推全譯本
    出版方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文學傳記:柯勒律治的寫作生涯紀事》,是英國文學巨擘柯勒律治的經典著作,內容橫跨歷史與現實、科學與人文,並從融合多國文化的世界視野,對文學文化現象及歷史、哲學進行探究,以博大精深著稱
  • 10部必讀美國文學經典作品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y Mark Twain《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馬克·吐溫著 《哈克》是美國文學中的珍品,也是美國文化中的珍品。1984 ,美國文壇為《哈克》出版一百周年舉行了廣泛的慶祝活動和學術討論,這在世界文壇上也是少有的盛事。這是因為《哈克》的意義不一般。
  • 長篇文學《蔚藍國度》文藝影視座談在京舉行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以 「蔚藍國度·和諧文明」為主題的長篇文學《蔚藍國度》第一部《蔚藍計劃》文藝影視座談會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蔚藍國度》作者莊洪授權的著作運營機構分別與惠州市緣源泉實業有限公司、北京盛態永良商貿有限公司就和諧生態體驗區和北京和諧生態體驗園的人文推廣,與中國阿拉伯國際交流中心就《蔚藍國度》著作西亞、中東地區阿拉伯文版本出版與推廣,與中國衛星全球服務聯盟以無線電訊號向宇宙發射的探索,以及與相關影視文化機構就《蔚藍國度》著作的影視改編分別進行了合作籤約。
  • 《中國現代文學文庫》(英文版)出版始末
    外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百花齊放、空前繁榮離不開翻譯界、出版界、學術界和民間力量的共同努力,我們應該把引進外國文學的成功經驗應用到推動中國文學「走出去」的偉大事業中去……近日,整理辦公室雜物,竟然找出當年我親擬的一份《〈中國現代文學文庫〉(英文版)選題設計方案》。
  • 長篇回憶錄《廖振自傳》出版
    本報訊 (記者範永奮)著名作家廖振的三卷本長篇回憶錄《廖振自傳》近期於時代經典出版社出版。 《廖振自傳》由《幼年記事(上)》《少年戰鬥歲月(中)》《青春如火(下)》三部組成。1965年分配到遼寧作家協會從事文學專業創作,1984年任梅州市文聯副主席,1986年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59年起先後出版了《血戰聖公潭》《戰鬥的少年時代》《石頭娃子》《送鹽》《香蕉村的黎明》《敵後少年軍》《遊擊區的小獵人》《獵人的愛情》《三河壩戰役》《喜滿參軍》《天獵》《山野將軍》等十多部長篇小說,共計300多萬字。
  • 美國作家唐·德裡羅個人資料照片簡介 文學作品(圖)
    美國作家唐·德裡羅在Ladbrokes的諾貝爾獎賠率榜持續上升,超過了「美國隊友」菲利普·羅斯,究竟他能否最終能代表美國組贏得一枚闊別2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章?  唐·德裡羅個人簡介:美國作家唐·德裡羅  唐·德裡羅,生於1936年,義大利裔美國作家。
  • 自傳體三部曲集結出版:俄羅斯文學巨擘的成長與初戀
    在文學大師的自傳體性質作品之中,我們往往可以一窺屬於他們的青春記憶。《阿霞》《初戀》《春潮》,《童年》《少年》《青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分別是屠格涅夫、託爾斯泰、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其中不僅有著三位俄羅斯文學大師在不同時期的個人成長經歷,更刻畫出了舊時代俄羅斯的時代影像和印記。三位俄羅斯文學大師的自傳體三部曲作品。
  • ...當代文學先鋒人物大典|文學|經典文學網|中華詩詞學會|中國詩歌...
    均由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孫淑香女士的文學成就,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頭條網、搜狐網等130多家權威網站均曾報導。2、章曉紅,女,筆名天香百合,江蘇南通人,當代知名詩人、詩詞評論家。經典文學行政總監,經典文學詩詞學院院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 新年書單|外國文學有哪些好書值得期待:去年諾獎得主有新書
    新年到,諸多出版機構的新年好書已在計劃之路上「奔跑」。在2020年第一個周末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特按華語文學、外國文學、社科學術分別整理了新年書單,以饗讀者。兩本新書皆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於今年3月出版。繁體中文版封面喬治·桑德斯《林肯在中陰界》這是美國鬼才作家、天才怪誕作家喬治·桑德斯榮獲2017年布克獎的作品,首次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引進大陸出版。
  • 張旭東:如何理解當代文學
    【編者按】本文根據張旭東教授在2009年由上海大學和紐約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當代文學六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稿整理而成,原刊於《學術月刊》2009年第10期,收錄於最近出版的《批判的文學史:現代性與形式自覺》,澎湃新聞經授權刊載,原題為《當代性與文學史》,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 湖南第一部反映基層作家群體面貌長篇報告文學出版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訊(記者 李婷婷 通訊員 胡勇)12日上午,長篇報告文學《文壇有個毛九班》新書發布會在毛澤東文學院舉行。同時,「新時代 新未來——十年『毛九』再出發」作家長沙採風活動正式啟動。
  • 小學生唐吉科德創作的三部長篇童話出版
    2015年6月,文匯出版社出版江蘇省江陰市11歲的小學生唐吉科德的長篇童話《魔法大師》第一部《古怪森林裡的魔音》、第二部《神秘的鎮魔之杖》,年底將出版第三部《遠徵黑魔王國》。同步跟進有英文版將於明年走向囯際市場。
  • 唐浩明《曾國藩》30周年流金紀念版出版
    30年前,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一經推出,便洛陽紙貴,名震海內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讀者,作者唐浩明先生一直是暢銷書榜單上的常客;30年時光更迭,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唐浩明「長篇歷史小說」系列30周年流金紀念版,首次在國內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