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最有智慧的一首詩,僅僅24個字,卻說盡人生真理

2020-12-07 前程影史

一個人是否有才華,從來看的都不是他的職業和外貌,或許落魄到風餐露宿,又或許沉默到一言不發……

但是有趣的靈魂,也從來都是吸引人的,無時無刻,不散發著迷人的光輝。就好像雪域詩人倉央嘉措,他短暫而苦難的一生,雖未曾有半點自由幸福可言,卻仍舊為大家留下諸多精彩的詩篇。

在印象中,人們也總認為倉央嘉措是情詩才子, 從他筆下出來的詩篇,每一首都滿是愛情的酸澀悲歡,引人嚮往又回味無窮。

在他無數或優美或悽然的詩篇中,其實也還有著一些為數不多的,並不是講愛情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短幾個字,卻將人生講得透徹無比。

就比如今天筆者要講的這首詩:「生死本無常,人應多思量。不觀生命本真,智者也同愚人一樣。」全文一共只有24個字,也是最簡單的字,倒是把人生寫得透徹。

一個人的生與死並不是命中注定的,偏偏是最為變幻莫測,根本找不到一點點蛛絲馬跡。而我們為人,就應該多多仔細認真地思考,這人世間的一切,並不那麼簡單容易。如果看不清楚生命真正的意義和價值,那麼再聰明的人其實也如同愚人一般,活著毫無意義。

其實倉央嘉措的一生,並不那麼如意。雖然在三歲時就被認定是活佛轉世,可是他的信仰,與以後即將要背負的事業,是有衝突的。他渴望自由,渴望愛情,渴望一切陽光下歡樂純真的事物。

歷史上流傳著他曾經白天坐在布達拉宮裡安靜地誦經理佛,而夜晚便偷偷跑出去尋找自己心上的人。在他看來,他應當是總時時思量著人生的。

不然,或許我們如今就看不到他如此多的優秀作品了。正是因為有著思考和掙扎,倉央嘉措的一生才會如此痛苦,求而不得,知而不得,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苦惱的源泉。

而我們呢?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呢?這首詩,其實也同樣適用的。

任何一個人,出生在社會,從小成長到大,要經歷的事情太多了,學習,生活,工作,結婚生子,養老……

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會出現我們不可預估的意外,或許你運氣好,總能度過每一個安穩的日夜。可也有可能你運氣糟糕透了,總會有無數意外突然降臨。

可是面對如此多的坎坷磨難,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呢?是自艾自憐,還是奮起反抗,是默默承受,還是分析利弊?是得過且得,還是想盡辦法努力提升自己,避免意外再次發生?

如果一個人一生就如此渾渾噩噩的活著,那跟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既然上天賦予我們智慧,便是讓我們要學會思考和總結,要去認真地審視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時刻。

只有在不斷的思考中,我們才能變得聰慧敏捷,才能洞察是非,才能接觸本質。而往往在社會中成功的人,也都是善於思考和觀察的人,正是因為有著他們與大多數人都不同的生存方式,才讓他們可以區別於常人,成為人中龍鳳。

而從來不去追尋生命真正意義的人,不愛思考,不善觀察,隨波逐流,把自己活成行屍走肉,人生毫無生趣可言。

安於現狀,默守成規,沒有追求和樂趣,也不懂什麼樣的生活是自己所期望的,更不考慮如何才能變成自己想要的生活,隨波逐流。即便是再聰明的人,也如同傻子白痴一般,只是愚人一個。

所以倉央嘉措的人生觀其實非常簡單又正確,人生的意外從來都是不可控的,而不論發生好或者不好的事情,我們都要善於思考,要懂得正視問題,看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只有一直保持努力向上,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的人,才永遠都是智者。

相關焦點

  •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讀倉央嘉措的詩,是一種享受在一首首絕美的詩作中,我們讀到了他「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糾結,也讀到了他「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的傷情。七言四句,總共28個字,卻把倉央嘉措的愛情表現得淋漓極致。如果拋開倉央嘉措的故事,這首詩就算是放在文化鼎盛的中原也堪稱一絕。這首詩並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卻把愛而不得的矛盾刻畫地入木三分。
  • 倉央嘉措「深情款款」的一首詩,只有四句28個字,卻注入所有的愛
    文學界一直傳誦著這樣一句話:男不看納蘭容若,女不看倉央嘉措。前半句的含義大約是指納蘭容若一生太過痴心,明明出身貴族,文武雙全卻放不開兒女情,最後年僅三十歲就鬱鬱而終。後半句的意思,大約是指倉央嘉措一生太過多情,所以詩作並不太適合女子們來讀。你是看了哪一句詩迷上倉央嘉措的?
  • 倉央嘉措:我沒寫過一首情詩
    如此美麗的詩句出自哪裡,答案是,一個藏傳佛教的活佛倉央嘉措。關於這個人,有人說他是活佛,有人說他是詩人,更有人因他的詩,而將其稱呼為人世間最美的情郎。兩年後的1685年,小小的倉央嘉措就離開家人,在本該父母膝下承歡的年紀,住在了措那宗。從此開始了一段傳奇的人生,這傳奇的人生,最讓後世銘記的就是情詩。
  • 倉央嘉措一首愛情詩,愛而不得,最令人痛苦,讀完心疼不已
    若是有哪位僧人整天說情與愛的事情,恐怕大家都會認為這是一個花和尚,是不正經,但是有一位僧人卻是例外。他寫了很多首詩,但其中絕大部分卻都是愛情詩,最為不可思議的是,不僅沒人說他不正經,相反反而把它視為其中經典,想必大家已經猜出他是誰了,他就是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這句話堪稱絕美,短短28個字寫盡痴情,至今流傳300多年
    他是雪域最哀傷的王,苦苦在政治與紅塵中掙扎求索。在歷代達賴喇嘛中,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一位非常獨特而神秘的人物。他是一代達賴,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以情詩聞名於世。這些詩句中,我們熟悉的有很多。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不是這一首見過不見,而是倉央嘉措更加經典,可以稱之為絕美的一首情詩,全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他一生痴情,也流傳了300多年。這首詩你一定見過: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倉央嘉措一首很經典的愛情詩,除卻當時畫眉鳥,風情許知一佳人
    古人對待的愛情態度,最是令人感動,愛得深沉,也愛得轟轟烈烈,正是由於他們的一片深情,也讓無數的詩人寫下了感人肺腑的愛情詩,尤其是清朝著名的詩人倉央嘉措筆下的愛情纏綿悱惻,每一首都寫得很真誠,也很傷感,以這首《情詩.其二十》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情感細膩,有著詩人對於愛情的嚮往
  • 倉央嘉措公認的四首最絕美的情詩,卻沒有一首是他寫的
    倉央嘉措一直都被喻為最會寫情詩的和尚。而也的確是如此,他的所有作品中,特別以情詩擅長,幾乎口口相傳的很多情詩,都是出自他的手。到了後來,更為誇張的是,只要是寫得非常唯美細膩的情詩,大家都會自動將它們冠上倉央嘉措的大名,在世人的眼中,能寫出如此絕美愛情詩句的人,只有倉央嘉措才配得上。
  • 唐代女道士的一首哲理小詩,短短6字道出夫妻間相處智慧,精闢!
    在詩詞的世界裡暢遊的越久,便越會發現,詩詞裡不僅有故鄉的明月、江上的清風、山澗的鳥鳴,還有人生的悲歡離合、萬物的運轉規律,以及為人處世的智慧。有的詩詞沒有什麼唯美的意象,在字詞等方面也沒有刻意錘鍊,卻用最質樸的語言,總結出最深刻的人生道理,這類詩多出自僧人或道士,如唐朝詩僧王梵志的《城外土饅頭》。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 倉央嘉措非常深情的一首詩,28字說世間無奈,情根深種卻只能相望
    倉央嘉措出生高貴,但是一生都被囚禁在了布達拉宮中,一生都未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他的人生好像生來就是悲劇,天生就是來贖罪的。倉央嘉措14歲住進布達拉宮,入布達拉宮之前他有一個愛人,而且作為愛人還是傾城傾國的女子,二人被迫分離。
  • 蘇軾生前最後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蘇軾生前最後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詩歌是中國文化中的精華,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比中國人更熱愛詩歌。在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也是他一生的智慧總結。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蘇軾搓澡時賦詞一首,僅用33個字寫出人生大智慧,如今卻鮮有人知
    就拿唐朝的李白來說,詩仙的名號讓他成為千年以來多數人心中的偶像,不過要說詞曲的話,還要數蘇軾最頂尖。唐宋八大家中蘇軾一家就佔了三個,弟弟蘇洵,父親蘇轍和蘇軾別人,這其中詩詞成就最高,也是最被後人熟知的當屬蘇軾了,詞曲的早已古今罕有人能比肩。蘇軾曾在搓澡的時候賦詞一首,全篇僅僅33個字充滿人生大智慧,如今卻罕有人知。
  • 蘇軾很「痴情」的一首詩,為海棠花而寫,最後14字流傳1000多年
    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鄭谷的「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等,都是在描寫海棠花的美。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的西花廳為國民日夜操勞了二十六年,與他相伴、為他釋懷的就是西花廳的海棠花。傳說蘇軾最痴情的一首詩,就是為海棠花而寫,最後14字流傳千年。那麼,你知道是哪首詩嗎?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就知道李清照想表達的是什麼了吧,就是一首借物詠懷的詩詞,用殘花來比喻自己悽慘的一生,花朵的盛開到凋零,事實上,也是李清照對自己人生的自我寫照。這首詩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要知道整首詩才54個字,可能有人會說李清照是不是在偷懶嗎?為了湊字數。
  • 白居易爽約被朋友責怪,回贈了一首詩,最後7個字寓意深刻
    有一次韓愈新提拔了一位後生,這位晚輩叫張籍,就是寫出名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那位才子。韓愈覺得這個小夥子才學人品都很不錯,便想把他引薦給白居易,於是就挑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吉日,邀請白居易與張籍一起到曲江踏青,白居易也答應得很乾脆,張籍更是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這一天張籍特意收拾得乾淨利落,希望能博得兩位大文豪的賞識。
  • 和尚在風雪中見一枝梅,大徹大悟寫下禪詩,結尾14字鼓勵世人千年
    有詩詞的時代是風情萬種的時代,那個時候每個階層都可以率性揮灑,用筆做閒雲野鶴,就連和尚也不例外,他們寫的詩叫禪詩,境界更高。所以在古時候的詩詞深處,藏著很多和尚的蹤影,在唐代,就有和尚在風雪中見一枝梅,大徹大悟寫下禪詩,結尾14字鼓勵世人千年,他就是黃檗禪師。
  • 古有納蘭容若,今有倉央嘉措,雖時代不同,但卻是兩顆相似的靈魂
    納蘭容若筆下詞中不僅寫儘自己一生的愛恨情仇,我們讀《納蘭詞》時,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納蘭容若的這首詞,讓無數人喜歡的情詩,可以說和倉央嘉措的名句不分上下。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這些僧人與普通的文人不一樣,終日與青燈古佛相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所以他們對於人生的解讀,還有對於現實的感知,其實是要更加深刻,作品自然而然也更有韻味,往往還多了一層禪理。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
  • 倉央嘉措最經典的一首情詩,美哭了
    其中最著名的翻譯家就要數林琴南了。林琴南不懂外語,但是翻譯了眾多名著,最著名的就是茶花女,在當時他翻譯為巴黎茶花女遺事。經過林琴南潤色的茶花女,更加適合當時的文人集團歡迎,甚至有「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蕩子腸」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