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抵抗到底,而法國直接投降,真的是法國人不善戰導致的嗎?

2020-12-12 天下將令

在二戰早期,中國和法國的情形實際上非常相似,雙方都面對著一個作戰能力非常強悍的對手,而兩個國家實際上都是呈防禦態勢,而當時的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難以抵擋日軍的進攻,被日本打得節節敗退,而法國在歐洲戰場上實際上也是這樣一個情況,但是接下來的戰爭卻截然相反,中國軍隊從東北一路撤退到西南的重慶,然後和日本一直僵持著,期間還與日軍之間爆發過幾次大型戰役,而法國卻在阿登山區被突破以後,直接向德軍投降,那麼真的是網上所說的法國人不善戰嗎?

其實從兵力上看,法國和德國的兵力人數差不多,當時的德軍數量為360萬人,而法國則為350萬,不過法國是在自己的國土上作戰,可以動員更多的國民參戰,所以實際上德軍在人數方面並不佔太大的優勢,而當時的中國擁有500萬以上的軍隊,而日本則只有200萬人,所以在軍隊數量方面,中國要遠遠超出日本,更不要談中國有取之不盡的後備力量,而這樣的優勢是法國所不具備的。

另一方面中國的戰略縱深也比法國大的多,即便日軍攻陷了大量的中國國土,但日本能夠掌握的只是一些重要的城市,還有大片的農村地域是中國的地盤,當時的侵華日軍總人數大約只有100萬人左右,而日本的佔領區則達到了數千公裡,這就使得日本在佔領這些地區時,兵力顯得捉襟見肘,而法國的國土面積只有55萬平方公裡,僅僅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這就使得數百萬德軍部隊能夠向狂風卷落葉一樣橫掃法國全境。

法國的國土大部分都是平原和丘陵,這就使得以機械化部隊為主的德軍行動起來非常便捷,而中國的地形多種多樣,日軍想要橫掃中國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法國被攻陷一半就投降了,為何中國丟了半壁江山卻還在抵抗?
    法國原本是一個軍事實力不弱的西歐大國,還有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號稱是歐洲最堅固的防線,按理說不會這麼快被德國打敗。然而法國沒有料到的是,德軍繞過了馬奇諾防線直接佔領了法國的一半領土,而這時候法國也沒有選擇抵抗,反倒是直接投降了。
  • 法國是如何把自己弄成世界級名梗的?法國真的愛投降嗎?
    法國在全世界是一個存在感很高的國家,不過法國在全世界出名,並不因為它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不是因為法國有眾多的地標建築和風景名勝,而是「投降」這兩個字,而在網上也出現了大量調侃法國的圖片和段子,甚至還有網友稱這些段子為「乳法」,而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在歐洲基本上就是沒有對手的,打俄羅斯失利也是因為天氣的原因,那麼為什麼如今的法國就成為了投降的代名詞呢
  • 法國敗一次就投降,我軍從東三省一路敗到湖南,為啥仍在抵抗?
    或許不少人會認為,法國簡直是太慫了,剛被輸給德軍一次,就直接選擇投降了,真的是對不起自己工業強國的美稱,甚至還不如當時經濟和軍事實力都較為落後的中國。雖然法國投降的確是事實,但是我們也不能直接就給他蓋棺定罪,畢竟當時的法國才剛剛結束一戰,雖然在戰爭中獲得了勝利,但是卻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 擁有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法國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我只是想說我不承認我「辱法」,我只是想給大家闡述法國的悠久投降歷史!俗話說得好,正視歷史,敢於面對歷史,才能進步!儘管法國的歷史與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我還是想聊一聊法國這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給大家增長見識!
  • 我認為法國二戰投降是很明智的,為什麼這麼多人嘲笑法國?
    是的,就是他,這個人曾經率領軍隊徵戰歐洲,控制了大半個歐洲的戰爭強人,是公認的歐洲四大軍事家之一。他曾經有一句名言:中國是沉睡的巨獅。 我講了那麼法國的歷史,我只是想講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法國人也是比較有骨氣的國家, 我看了很多關於嘲笑的文章,更多地是站在我國歷史遺留下來的品質的基礎上看待法國的投降,比如「祖宗之土,不可尺寸與人」,應該保家衛國,守護疆土等等,要有骨氣。
  • 150年前法國皇帝率10萬官兵投降 身處最強城堡 卻只抵抗了一天
    一年後,德國人將他釋放,但法國拒絕接納他。一年半後,他在倫敦去世,被所有人鄙視。他的臨終遺言就是:那時我不害怕,在色當,不是嗎?看來他對色當投降之事仍耿耿於懷。圖中左一、左二為德軍士兵,右為法軍士兵。色當城堡,在當時被認為是歐洲最強大的城堡之一。
  • 揭秘法國梗的由來:普法戰爭中法國神一般的投降,遭到英國嘲笑!
    我們先了解一下最著名的一個法國梗:「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大家肯定會認為這個法國梗肯定是在嘲諷二戰時候的法國,但是這個法國梗並不是出自這裡!想必各位觀眾老爺有這種想法的都是因為當時身為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在一個月的時間就徹底的妥協,向德國投降了,成為了千古的笑話!
  • 歷史上的今天:6月22日——法國二戰投降80周年
    1940年6月22日,法國向德國投降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二戰正式爆發。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和謀劃後,德國在1940年5月10日凌晨向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揭開了入侵法國的序幕。
  • 法國投降,德國為什麼要保留其五分之二的國土?斷了英國人的念想
    前來談判的法國代表驚訝的同時,也十分清楚德國人的用意。 對於法國人來說,這一天可以用「暗無天日」來形容。根據協定,法軍解除武裝,所有武器上繳德國;一戰後,被法國割去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併入德國;並將法國肢解為兩部分,德軍佔領其3/5的領土,剩餘部分由貝當政府統治。
  • 二戰法國陸軍擁有250餘萬,為何迅速投降
    然而,50天之後,靠著世界第一海軍船隊的協助,法國人完成了人類軍事史第一大撤退:十萬法國士兵從敦刻爾克成功撤往英國。 法國擁有這麼強大的陸軍,為何投降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士兵厭戰,沒有戰鬥意志。
  • 德國戰敗投降後,42天繳械投降的法國男人,如何處置女漢奸?
    不僅如此德國還不急於佔領他們的首都巴黎,而是去執行他們另一個更為重要的軍事目標,開著裝甲師急忙趕赴海邊,切斷英法聯軍後退的路線,開戰沒幾天英法聯軍敗局已定,德國佔領法國僅僅是時間問題了,最終耗時42天(真正戰鬥時間沒有42天),法國宣布投降。此後法國亡國多年,最終借著英美蘇聯等國的力量,諾曼第登陸聯軍取勝之後不久,法國重新回到了法國人民的手裡。
  • 法國長棍麵包在中國滯銷,法國人表示疑惑
    很多人都會想到法國巴黎吧!法國是一個極盡優雅的國家,不管是在語言人文還是在禮儀上,都帶著優雅的樣子,很多人想去巴黎也正是被它這樣的浪漫氣息所吸引。但是去到一個地方旅行,最應該注意的就是他們的吃喝住行,雖然只是短暫旅行,但也不能讓自己受委屈了,更何況很多人旅行就是為了享受才去的。
  • 為什麼說法國是五常之恥,實力真的不配位列五常?
    自中世紀末期開始,法國便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在世界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二戰後,法國作為戰勝國,與美國、英國、中國、俄羅斯共同加入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具有安理會否決權。  然而,法國經常會有一些表現,與其國家地位不相匹配,甚至被人戲稱其為"五常之恥",這又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法國是第一個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說來話長,涉及越南
    在帝國主義列強中,英國是第一個打開中國國門的,1840年的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割地賠款通商,而沙皇俄國則是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外興安嶺、海蘭泡、海參崴等等,近鄰日本則是讓中國人最感到痛苦的,甲午戰爭慘敗、臺灣被割佔…… 相對而言,在列強之中,法國的軍事力量是不被中國人敬畏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法國人是和英國人一起幹的。
  • 法國真的浪漫嗎?
    不論是去拍婚紗照還是裝修房子,總能聽到「法式浪漫」這個詞,我禁不住地想,到底何為法式浪漫?法國人真的浪漫嗎?
  • 法國人真的浪漫嗎?看他們對疫情的態度!
    法國人真的很浪漫嗎?看到他們這幾天堆在一起的態度,更讓我明白了法國式的浪漫到底是啥樣事兒的?那就是狂歡至上,一切影響狂歡的事兒都是小事兒。昨天打開新聞,知道法國的確診數字已經到1400多例了,法國文化部長弗蘭克李斯特也不幸身在其中!有人說隔壁的義大利都已經封國,法國咋不學呢?其實不是他們不想學呀,是這樣做對政府的難度太大!浪漫的法國人對待生活、生命的態度向來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命裡沒有就拉倒!
  • 法國其實並沒有法國梧桐,是真的嗎?
    但是這種稱呼是非常不恰當的,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誤會:中國最早被大量當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是上世紀頭兩個十年被法國人引種在上海法租界內的,沒太搞清楚情況的上海人見這樹葉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國人種了這麼多,那麼這種樹應該來自於法國吧,於是就叫它法國梧桐了。
  • 二戰法國投降後,總統戴高樂假裝送行,最後一刻跳上飛機逃往英國
    所以,在他逝世十周年之際,我們能看到還有為數眾多的法國普通民眾在紀念他,他們花了很多方式去親近他、學習他的一切,去寫,去看,所有人都愛著這位法國的英雄,折服於他過人的能力和學識。國家需要英雄,因為那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和精神所在,因為在我們熱愛、了解英雄的時候,就是在了解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國家歷史,很多人樂此不疲的考證研究著戴高樂,儘管法國不會再有人能做到和戴高樂一樣的事情,他的骨血卻已和這個國家的發展融為一體。戴樂高雖然已亡故,但是他給法國人民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不會輕易被歷史所湮沒,他所提出的愛國思想鼓勵著全體法國人勇敢的追求自由。
  • 被世人不斷吐槽,同時也讓人紛至沓來,法國的實力其實你想像不到
    很多人一看到法國的字眼就聯想到那「快速投降」的鮮明形象,內心忍不住產生調侃心理,不但歐洲以外的地方如此,歐美各國也不例外,程度更甚。眾人閒暇之餘都拿出法國的這個笑料來開心一下,尤其是當今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他是如此的年輕,才剛過四十歲不久,當選總統的時候也才三十多歲。
  • 二戰法國,300萬大軍抵抗六周就投降,戰後欺負本國女性花樣百出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和英法等國的想法截然不同,英法等國雖取得了一戰的勝利,但是由於傷亡過大,很多人都開始畏懼戰爭,雖然實力強大,但是雄心卻被磨滅了。而德國對於一戰的失敗深感恥辱,一直都在默默地積蓄實力,準備捲土重來,報當年的一箭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