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質疑《大秦賦》的選角,比如說讓四十多歲的張魯一飾演十三歲的嬴政,實在令人出戲。
辛柏青與鄔君梅只相差7歲,卻讓她飾演他的媽。
最有爭議的是趙姬這個女演員朱珠。
朱珠本人是非常漂亮的,還曾入選最美面孔,尤其是那兩個小酒窩,實在迷人。她美是美,但是她的美裡面自帶一種嬌媚,令人覺得輕浮。
還記得《精英律師》中的她嗎?
簡直是太有魅力了,對不對?
大家覺得嬴異人的妻子,嬴政的母親,一個太后不應該是這樣的。
可實際上,或者說歷史上,她就是這樣一個人。
她是個歌姬,當年憑藉舞蹈吸引了嬴異人,異人娶她為妻。
本來,她是想著跟著異人好好過日子。畢竟異人再不濟,也是個皇子,擁有贏族血脈,將來回到鹹陽,怎麼也能封個爵位。
可是,沒想到,異人拋棄他們獨自回國,甚至為了國家的利益,要放棄她們母子的性命,她心中能沒有一絲怨恨嗎?
異人跟著他們的囚車喊嬴政的時候,她是連頭都沒有回的。
幸運的是,多年後,她和嬴政回到了鹹陽,她還成了太子的正妻,這樣的反轉,誰能按耐得住呢?
更令她高興的是,安國君做了三天的秦王就去了,她一轉眼又成了王后,可不是趾高氣揚呀。
她搬著自己的東西住進甘泉宮,自然是高興極了,輕浮的表現,可以理解。
她在朝中沒有根基,所以才需要緊緊抓住異人。
一說,異人之所以早早去世,是因為她與呂不韋商議要扶持嬴政上位,所以她天天糾纏異人,以至於掏空了他的身體。
不管怎麼說,趙姬這個角色,確實不是華陽夫人或者說當年羋月那樣有決斷力的太后,她沒有那個心機和智慧。
她心理想的,都是自己,沒有天下。
很多人覺得這部劇有一個漏洞,那就是公子傒,一個迫切想要當王的人,怎麼可能憑藉她那幾句話就決定幫助她呢?
當時太后分別囚禁了異人、嬴政和趙姬,她打算立成蛟為王,但是這個困難重重,宗室必然不同意,當時宗室就有人提議立公子傒為王。
可以說,此時公子傒用力一搏,得到王位的可能還是有的。
他怎麼可能會為了趙姬放下王位?
尤其是兩個人在宮殿裡密會兩天兩夜,看他們的舉止,也不是很正常啊!
小說中,寫的是公子傒其實暗戀趙姬。
不管怎麼說,反正他們倆個人之間,肯定不會什麼也沒發生,公子傒就決定幫助趙姬。
異人去世,嬴政登基,趙姬成為太后,但是畢竟還年輕,再加上當年對異人不管他們母子的恨意,她自然就不安分了。
歷史上說,她與呂不韋之間沒那麼簡單。
不過《大秦賦》中似乎並沒有明確說明這一點。
劇情中,有兩次太后宴請呂不韋,還把下人都支了出去,用手敲敲桌子,帶著撒嬌的口氣說:你聽到沒有,記得多來看看我。
而呂不韋一次是摸著自己帽子上的絲帶,一次是摸摸自己的衣服(也有說摸的是自己的腎)。
雖然《大秦賦》並沒有把趙姬與呂不韋的關係拍出來,但是我們依然能夠看出他們關係非同一般,倆人在鹹陽相見,異人出去後,趙姬立刻就走到呂不韋跟前還抓住了他的衣服,這動作確實有點太「豪放」了。
從這些細節,我們可以推斷出,趙姬與呂不韋是有私情的。
據說,後來呂不韋招架不住太后,所以才把嫪毐推了出去。
畢竟,呂不韋的志向不在於此。
呂不韋想要做的是大事,他的心中自有天下,他沒想過當皇帝,但是他想要當一個比皇帝還要厲害的宰相,在他所著的《呂氏春秋》中可以看出,他想要的,其實是個君臣共治的天下。
這與嬴政的志向是相違背的,因為嬴政想要的是權力的絕對集中,君權一定要在所有權力之上。
所以,嬴政與呂不韋註定是要決裂的。
不管呂不韋與太后關係如何,嬴政都是不可能留他的。
因為呂不韋的存在威脅的是嬴政的皇權。
目前的劇情中,李斯已經出現了,他已經看出呂不韋的問題,並且再三勸說,可惜成了相邦的呂不韋已經「飄」了,他太小看嬴政了。
嬴政不是異人,他不會像他父親那樣維護呂不韋。
而李斯呢,他幫助嬴政成就了一代霸業,可終究也毀在了嬴政的兒子手中,當然,也是毀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