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網絡傳媒春茗活動, 與100餘位媒體記者相約...

2021-01-09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訊 每年春天,神仙湖畔都會有一場屬於媒體記者的「春茗邀約」。3月13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大學主管人員們穿起隆重的唐裝,與來自全國的100餘家媒體記者在「雲端」進行了一場特別的見面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網絡傳媒春茗活動」,向媒體及社會匯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招生、就業、科研、國際交流、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最新進展情況。

  在屏幕前出席這次網絡春茗活動的校領導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副校長羅智泉教授、副校長朱世平教授、副校長阮健驄先生、協理副校長蔡小強教授、協理副校長李學金教授、協理副校長顧陽教授、協理副校長朱寶亭教授以及各學院、各書院負責人。來自新華社、人民網、鳳凰衛視、南方日報、深圳特區報、深圳晚報、深圳衛視、齊魯晚報、中國教育在線、騰訊教育、今日頭條等100餘家全國媒體朋友通過雲端參加了本次活動。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傳媒春茗活動雖然無法邀請媒體記者走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校園,但得益於信息化的發展,屏幕背後的「網絡春茗」卻獨具亮點:首先,在全國範圍內,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為第一所在網絡上舉辦傳媒春茗活動的大學,開「網絡媒體見面會」的先河;其次,這次春茗活動的參與教授散落於世界的各個時區,卻在「北京時間」上午10點同時聚集在屏幕前,與大家分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最新辦學進展;再次,在線視頻播放、網絡答記者問等新穎的形式,不但沒有因為距離產生阻隔,反而成為疫情期間溫暖的溝通方式。

  徐揚生校長介紹大學辦學進展 屬於港中大(深圳)的明天一定是曙光一片


  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在線為大家介紹了大學最新的辦學進展。今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發展之路已走過六年,這六年裡,大學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前邁進,在優質教學、人才引進、科研創新、國際交流等諸多方面,給社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經過六年的發展,大學學科建設已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大學已有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和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四個學院,醫學院正在籌建之中,開設17個本科生專業和 18個研究生專業。同時,按照國際一流標準進行規劃、設計、運營和管理的港中大(深圳)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吉華醫院在2019年 12月28日正式開工,大學音樂學院的籌辦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今年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英語兩個本科專業。目前,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開展交流與合作的世界知名大學的數量已超過100所,遍布世界28個國家和地區,各類國際合作項目已有170多個。2019年,大學已經連續四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中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生源質量持續提升。如今,大學已經培養了兩屆本科畢業生和四屆碩士畢業生,他們的就業和升學情況十分優秀。校長徐揚生教授說:「這一切都離不開深圳市政府的支持和深港兩地各界朋友的關心與幫助,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屬於港中大(深圳)的明天一定是曙光一片!」

  校長徐揚生教授還介紹,在疫情期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自2月17日開始網上授課,是廣東省第一所全面推廣線上教學的大學,同時,大學向在校師生、家長及社會各界朋友推出「足不出戶上大學」系列直播公開課、「雲上藝術」線上直播等內容豐富的網絡課程。4月初,大學也將啟動「線上校園開放日」,便於大家了解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最新的招生政策、校園生活等方面的內容。

  在答記者問環節,來自鳳凰衛視、中國教育在線、南方教育時報、深圳廣電、龍崗電視臺、齊魯晚報、香港文匯報、三峽日報等媒體的記者朋友就社會關注的港中大(深圳)熱點問題進行了提問。港中大(深圳)負責各個領域工作的校領導分別就科研、就業、招生等媒體記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做了詳細解答。

  分管學術的大學副校長羅智泉教授:建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羅智泉教授介紹了大學師資與科研方面的進展,由於國際化的辦學理念、開放包容的科研環境與雄厚的科研實力,成為引得鳳凰來的梧桐樹,截至2019年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面向全球引進知名教師350餘位,這些教師全部具有在國際一流高校執教或研究工作經驗,75%以上的教授年齡在40周歲以下,是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富有創新精神和教書育人熱忱的優秀教師。港中大(深圳)緊密圍繞國家戰略發展需求,密切結合地方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通信技術與新型網絡、生物醫藥、生物信息、先進材料、電子器件、智能電網、金融物流等領域開展創新研究,積極承擔各級科研項目。

深圳吉華醫院效果圖(由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提供)

  建校六年以來,港中大(深圳)已先後建成20餘個具國際水準的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科研平臺,領域涵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生物醫藥、物聯網、新材料、經濟金融與物流等。其中包括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諾貝爾獎、圖靈獎科學家實驗室4個,校企聯合實驗室、研究院及創新創業基地等。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牽頭組建的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獲深圳市基礎研究機構建設授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冷凍電子顯微中心的成立。

  負責科研工作的港中大(深圳)協理副校長李學金教授說:「我們正在申報的23個科研項目中包含了針對肺炎的藥物研發、病毒的檢測以及病毒變異的檢測等,港中大(深圳)的科研優先服務於國家戰略需求,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

  港中大(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院長葉德全教授介紹,2019年10月,深港國際科技園開園啟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大灣區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作為首批引進深港國際科技園的項目之一,將致力於生物醫藥創新研發與轉化並為大灣區科研院所、生物醫藥企業等機構提供國際一流的研發及轉化的平臺服務。

圖書館

  分管就業和外事事務的副校長朱世平教授:第二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18% 升學學生中64.1%的學生攻讀世界前五十的名校學位

  分管就業和外事事務的副校長朱世平教授向記者介紹了大學關於就業的相關情況。他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二屆本科畢業生不僅繼續保持高就業率,還進一步提升了就業和升學質量,世界名校的錄取率、國內外知名單位的聘用率穩步上升,畢業去向呈現四大特點:一是就業率高達98.18%,保持高位穩定,位於國內知名高校就業率前列;二是升學比例再創新高, 75.73%的畢業生攻讀世界名校的碩/博學位。升學的畢業生中,64.10%的學生攻讀世界大學排名前五十名的世界名校的碩士/博士學位;三是就業質量名列前茅,選擇直接就業的畢業生的平均年薪高達14.13萬元,近九成的學生就職於北上廣深國內一線城市;四是首屆理工學院本科畢業生培養質量備受矚目,82.69%的畢業生攻讀世界名校的碩/博學位,13.02%的升學學生全獎直博攻讀世界名校的學位。

本科畢業生平均年薪高達14.13萬元

  2019年,港中大(深圳)選擇繼續升學的本科畢業生人數佔畢業生總人數的75.73%,根據 2020 年QS及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升學畢業生中,64.10%的學生攻讀的是世界大學排名前50名的世界名校的碩士/博士學位。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劍橋大學、芝加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康奈爾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密西根大學、杜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

  2019年,港中大(深圳)選擇直接就業的本科畢業生佔畢業生人數的22.08%,平均年薪高達14.13萬元,近九成選擇在深圳、廣州、上海、北京國內一線城市工作,選擇就業的學生中,超過70%留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畢業生在英語水平、學習能力和人際溝通等方面展示出的優秀素養得到用人單位的強烈認可。

  最近,港中大(深圳)不斷收到即將畢業的2020屆本科生的好消息,2020屆本科生就業質量成績喜人,來自經管、理工、人文社科三個學院的778名學生中,預計80%以上的同學選擇申請世界名校的碩士或博士學位,選擇就業的同學也陸續有了非常好的就業去向。同學們已獲得的升學錄取通知書主要來自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等頂尖世界名校。就業方面,由於港中大(深圳)前兩屆畢業生受到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普遍認可,2020屆學生仍將在大型國際企業中保持優勢就業率,尤其是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高度認可,使得2020屆畢業生在網際網路企業的就業率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一些同學畢業去向情況的舉例:

  經管學院李旻澄同學,現在已收到牛津金融統計學、劍橋經濟學、哥倫比亞大學金融數學專業、康奈爾金融工程專業、紐約大學金融工程專業、曼切斯特大學金融數學專業等的錄取通知。

  理工學院劉卓揚同學,現在已收到斯坦福商學院、哥倫比亞大型商學院、康奈爾大學、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等的錄取通知。

  經管學院張欣怡同學,現在已經收到牛津大學、倫敦政經、帝國理工、法國巴黎高商、博科尼大學等的錄取通知。

  經管學院水雯同學已收到牛津大學和復星集團管培生、復興銳正資本分析師 、VC行業等的錄取通知。

  理工學院葉曉星同學已收到騰訊和微軟(亞洲)的網際網路工程院任軟體開發工程師錄用通知。

  人文社科學院的李雪薇同學已收到維也納外交學院高級國際研究項目的錄取通知。

圖書館

  分管教育事務的協理副校長蔡小強教授:2020年本科招生新增2個專業 學校採用新型的更大類的招生模式

  分管本科招生工作的協理副校長蔡小強教授說,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申報的英語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臨床醫學專業、藥學專業全部通過審批。英語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將於2020年開始招生。臨床醫學專業及藥學專業將和正在建設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統籌規劃,最早將於2021年啟動本科招生。

  2020年新增的英語專業(包含國際企業文傳、法律事務、語言技術三個方向供學生選擇)、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除了延續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一貫秉承的專業設置國際化、課程設置前沿化,還適應了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的需要。

  為探索中國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的選拔模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開始實行新型的更大類的招生模式。新的大類招生模式將可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同時順應學科發展綜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趨勢,體現在:

  專業選擇更靈活:以往大類招生按照學院大類報志願,第一年結束時在所屬學院內選專業。如今學生按照文理科或選考科目報試驗班志願。入學後,在深入了解各學院各專業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兩周內選擇學院(理科含金融工程專業)。然後,修讀學院一年級的學院課程,大一結束時在所屬學院內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這樣的大類招生模式,提供了考生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學院和專業的機會,而不再受具體專業的招生名額的限制。

  大類覆蓋更全面:新型大類模式減少了招生試驗班數量,僅設三個招生試驗班——「經濟管理試驗班」、「人文科學試驗班」和「理科試驗班」,專業大類的覆蓋面更寬,更加便於考生的志願填報。具體而言,在傳統文理分科省份,理科考生填報志願時僅需填報「理科試驗班」即可,該試驗班將覆蓋大學所有學院及所有專業;文科學生報考時可依興趣選報「經濟管理試驗班」或「人文科學試驗班」,二者分別為經管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對應的專業大類;在今年實行3+3高考改革的5個省(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東),「經濟管理試驗班」選考科目不限,「人文科學試驗班」要求史地必選,「理科試驗班」要求選考科目含物理、化學、生物任意一門。考生依據個人選考科目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填報即可。

  選考科目更科學:針對大學投放招生計劃的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東5個3+3高考改革省(市)的學生,經濟管理試驗班選考科目不限,大一結束時在經管學院內選專業。人文科學試驗班要求選考時必選歷史和地理兩門科目,大一結束時在人文社科學院內選專業。理科試驗班選考科目須選物理、化學、生物任意一門,入學兩周後可選擇的學院包括: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金融工程專業,大一結束時在所屬學院內選最心儀的專業。

  多元化的人才選拔模式,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慧支撐和後備人才力量。在粵港澳大灣區蓬勃發展的契機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通過國際化大學的教學平臺,引進優秀的教育資源,培養國際化的高端人才,使大學的發展始終與地區和國家的發展同脈搏、共奮進,用自己的力量參與和見證大灣區的繁榮發展。

  抗擊疫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行動

  2020年剛進入農曆新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肆虐打破了中國人原本的春節氣氛,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及時組建由徐揚生校長擔任組長的港中大(深圳)疫情防控小組,部署疫情防控工作。1月28日起實施封閉管理校園,並加強對重點師生的溫度檢測和信息登記。同時,大學向在讀學生提供網絡心理支持服務,降低負面情緒影響,大學尤其關注湖北籍學生的心理健康,特別安排書院和研究生院也與253位湖北籍(武漢)學生電話聯繫並慰問。校長徐揚生教授以及大學各學院院長、書院院長分別多次致信學生,與學生進行視頻溝通,鼓勵學生利用好疫情期間的延長假期,努力充實自己,多與家人溝通,共同度過這一段艱難時刻。

  作為一所年輕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師生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在這場戰「疫」中盡己所能,共抗時艱。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多個教授團隊助力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本科畢業生孫千惠統籌組織「四海援鄂小分隊」為湖北多家醫院籌集善款物資;本科畢業生鍾佳林原創疫情防控推文獲百萬點擊,成為基層幹部摸排走訪指南;供應鏈與物流管理專業研究生捐贈三千個口罩支援抗擊疫情第一線;人文社科學院翻譯專業的十多位同學亦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完成了多項海外物資文件的翻譯任務;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合唱團雲端集結,共同獻唱原創歌曲《逆行者》致敬最美「逆行者」臨危不懼、勇毅前行的責任擔當和義無反顧的崇高精神。

  在活動最後,所有參與本次活動的媒體記者與港中大(深圳)的大學主管人員和老師們一起在雲端「比心」合影,共同祈福中國以及世界各國人民可以儘快度過難關,戰勝疫情。

  中國教育在線 林劍通訊員 馬明霞

   攝影:李科軍 馬天泰 陳鳴 尹一智 王子歡

相關焦點

  • 春和鳳語 雲間時茗——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網絡傳媒春茗活動...
    3月13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相關領導人員與來自全國的100餘家媒體記者在「雲端」進行了一場特別的見面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網絡傳媒春茗活動」。雲端春茗「大合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介紹,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自建校6年來的積極進取,大學學科建設已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大學已有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和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四個學院,醫學院正在籌建之中。
  • "教育同行,抗疫同心",粵港澳大灣區網絡春茗會成功舉行
    網絡春茗會香港線下會場  隨著嘹亮的國歌響起,一場因為疫情而特別舉辦的網絡春茗會正式開始了。  首先,由香港校長專業發展促進會張志鴻主席致辭,他表示:去年,香港校長專業發展促進會在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的支持下,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學術嚴謹的主題研討交流活動,並獲得參與深圳教育先行示範調研工作的機會,與珠海市教育局達成教育交流合作意向,持續推進與深圳羅湖區、龍華區、光明新區在姐妹學校、港澳子弟學校運營、校長教師培訓、品德教育、國際藝術及生涯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考研信息...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體驗營)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體驗營),旨在於在全球範圍內選拔優秀大學生進入金融學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在大學中央大道舉行,這是該校首次露天、分散式和結合網絡直播的新型畢業典禮。700餘名2020屆本科畢業生身著畢業禮袍,迎來人生裡程中這一莊嚴神聖的時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等大學主管人員和教授一同出席了畢業典禮,首屆大學理事會成員鍾南山院士、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爾教授作為主禮嘉賓做主題演講。
  • 霍特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挑戰賽收官 ReKOPI奪冠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12月5日下午,深圳市創意十二月霍特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挑戰賽2020路演及頒獎典禮在深圳龍崗舉行,為期一個月的深圳市創意十二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活動也順利落下帷幕。ReKOPI本次線上遠程參賽,獲得冠軍Armada本次線上遠程參賽,獲得亞軍Healthappy 線下參賽,獲得季軍在此次活動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高級副院長Michael Ferguson教授代表學院致感謝辭,向與會嘉賓、參賽隊及觀眾表示歡迎和感謝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有望2026年開業
    原標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有望2026年開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效果圖。   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後,深港醫療合作又有新動作。9月18日,深圳市政府舉行「合作舉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協議籤署儀式」,未來深圳將與香港合作,建立第二家深港合作公立醫院。   據了解,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位於龍崗區坂田街道吉華路南側,佔地面積9.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8.64萬平方米,規劃床位3000張。目前醫院建設工程已於2019年12月開工,預計於2026年12月31日前開業。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1、數據科學博士項目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設立數據科學博士專業,旨在培養學術成績優異且有高度進取心的數據科學相關領域的高級研究性人才,所涵蓋的研究領域包括:運籌學、統計學、運營管理和決策科學我院旨在培養最優秀的博士生,畢業後有能力進入頂尖研究型大學任教或進入業界最先進的研發實驗室工作。2、師資力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博士專業的教授隊伍由海內外知名學者組成,所有教授均擁有世界一流學府的博士學位,多位資深教授為國際權威學術協會會士和頂級學術期刊編輯,在學術界和工業界相關領域具有顯著的國際影響力。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畢業生聆聽「大學的最後一課」
    中國教育在線訊 5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以來首次露天、分散式和結合網絡直播的本科生畢業典禮於如期舉行,圓了這屆畢業生們在這個特殊時期的一個夢。  「青春你好!同學再見!」畢業,是快樂的,是傷感的,也是迷茫的。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1年外語類保送生招生問答
    (深圳)2021年外語類保送生招生問答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8日  來源: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答:凡與本省市招考單位未確認保送高校前,考生皆可報名參加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1年外語類保送生選拔。  3.往屆生是否可以申請外語類保送生?  答:不可以。  4.外語類保送生測試內容是什麼?考試日期是什麼時候?  答:測試內容為英語能力測試,筆試和面試。
  • 問答|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管理學碩士MBM怎麼樣
    學生修畢所有課程且成績合格,可獲得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的管理學理學碩士學位證書,證書可獲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MBM2021級入學申請現已開放,第一批申請截止時間是2020年10月28日。第一部分 關於項目一.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跟香港中文大學是什麼關係?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決定探索政府與大學合作新模式,在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教育、醫療、社會民生等多領域開展創新性深度務實合作。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深港合作區黨工委書記黃敏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黃敏常委表示,前海已成為內地與香港合作最緊密最成功的區域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合作典範,與前海「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總定位高度契合,是天然的戰略合作夥伴。
  • 鄭永年:網絡媒體的社會責任要重新思考和定義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責任論壇上做主題演講。新華網 陳杰 攝  新華網上海9月28日電 由新華網主辦的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責任論壇28日在上海舉行,各界嘉賓圍繞「大變局時代網絡傳播的責任與行動」展開探討和交流。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論壇上表示,網絡媒體的社會責任需要重新思考和定義。
  • 【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鄭永年:「大眾文化+大眾傳播」產生了...
    時間:2020/09/27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上海訊 (本網記者 彭奇偉) 9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主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說,「這是一個大眾文化+大眾傳播的時代。這就造成了三個後果」。
  • 【香港】這裡的傳媒專業,為何如此受歡迎?
    專業設置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均為研究生開設傳媒類課程。專業涵蓋新聞、廣告、傳播學、新媒體、電影電視等多個方向。詳細專業可以參照下圖。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綜合評價測試在全國六省市35個考點同步...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認為,學生的寫作能力非常重要,從寫作中,能看出一個人是否有足夠的思辨能力,除了考察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考察學生的思想性,港中大(深圳)看重的是學生是否對自己、對社會、對世界、對生活有獨立的主見,有足夠的思考。徐揚生校長鼓勵一名報考港中大(深圳)的同學時,語重心長地說,「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 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碩士MBM怎麼樣
    摘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管理學碩士項目(MBM)為學生提供專業與實踐結合的商業管理課程體系,引導和鼓勵創新和創業實踐。項目採用自主招生考試錄取,申請者無需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課程教學採用在職學習方式,利用周末集中授課,平均每月安排4到6天課程。學生修畢所有課程且成績合格,可獲得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的管理學理學碩士學位證書,證書可獲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黃鎧教授:在高校中建一個「智能雲」 | CCF-G...
    CCF-GAIR 2020 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從 2016年的學產結合,2017年的產業落地,2018年的垂直細分,2019年的人工智慧40周年,峰會一直致力於打造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跨界最廣的學術、工業和投資平臺。
  • 我的香港中文大學就讀體驗
    香港的教學體制和我們大陸有所不同,它和西方保持一致,同時作為我們國家的一個地區,它離咱們大陸又非常近,港中文可以說是離深圳最近的一所香港高校了。我這裡列了一張路線圖。如果從羅湖過關,其實只要坐5站,就可以到達香港中文大學的所在地了,從地鐵站的出口出去直接就進了港中文。
  • ...構築國際傳播新格局 ——2020中俄網絡媒體雲論壇成功舉行
    2020中俄網絡媒體雲論壇現場  中國日報網12月18日電 以「疫情時期網絡媒體的作用」為主題的2020中俄網絡媒體雲論壇今日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與俄羅斯聯邦數字發展、通訊與大眾傳媒部指導,中國日報社、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國日報網承辦。中俄兩國政府代表、網絡媒體領袖、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圍繞疫情背景下的國際輿論格局、媒體技術創新、中俄新媒體合作等一系列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 第三屆「圳能量」深圳網絡盛典成功舉行,88家企業(品牌)及機構獲得...
    >今日,第三屆「『圳能量』深圳網絡盛典」隆重舉行。,深圳市網際網路行業聯合會、深圳市網絡媒體協會、深圳市自媒體協會主辦,由學習強國深圳平臺、深圳輿情研究院、深圳發布廳、深圳新聞網、讀特、深圳報業集團視聽中心承辦的以「新時代、新媒體、新使命」為主題的第三屆「圳能量」深圳網絡盛典在福田綠景酒店盛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