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有人為它哭;有人為它笑;有人為它甘願付出一切;有人卻能為它寧負天下人。
對此,瑟伯與懷特說過:「愛情有著奇妙的魔力,它使一個人為另一個人所傾倒。」
愛,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只要經歷過,就能感受到愛情所帶來的魔力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
愛情的產生,不分年齡,不分家庭背景,不分地位高低,更不受職業、愛好等等這些的影響。一旦愛上了,便也就愛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可,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是適合的,完美的,能夠順利走到最後,擁有一個很好的結局。
為了愛情,我們願意去努力,去改變自己,向對方靠近。但常常我們也會想,最好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或者是我要如何去做才能得到一份好的愛情?
其實,男女結合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這一種,那就是:彼此深愛,又互不牽絆。可惜很多年輕人不明白。
泰戈爾說:「你若愛她,讓你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她,並且給她自由。」
自由,在有些人的愛情中,好像早已成為了一種奢侈。
有些人一旦確定了戀愛關係,就不斷地給對方提出各種要求,要求對方為自己改變,最後還會加上一句「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男人會要求女人:以後不準跟異性聊天;穿衣風格必須是我喜歡的;不管去哪,都有什麼人都得跟我報備,等等。
女人同樣會要求男人:以後眼裡只能有我一人,不能去看其他的女人;每天必須要給我打電話;不準有我不喜歡的愛好,等等。
愛情,應該給我們的生活增彩,調色,讓我們知道幸福還有更多的定義。而不是縮小我們的生活圈,愛好圈,朋友圈,以及被迫接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擁有愛情時,我們還需要自由,有獨立的思想,而不是被束縛,被監督。
愛情中的人何不想想,若是你的愛情還需要你時刻去看著它,拴住它,生怕它離開,這樣的愛情真的就能守得住嗎?
魯迅先生就曾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若是愛情沒有了自由,那麼彼此都會成為對方的牽絆。
有些年輕人總是想著,既然他愛我,那他就應該時刻想著我,念著我,關心我,滿足我的各種需求。否則,我要這愛情有何用?
會有這樣的想法,愛情的定義未免也太狹隘了一些。
愛獻生說:「說到底,愛情就是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在別人身上的反映。」
若是一個人總想著去向另一個人索取,卻又不願意付出,那麼在對方的身上,你的價值又在哪呢?難道就只是為了找一個牽絆自己,束縛自己的人,來讓自己受罪嗎?
愛情,顯然不是如此。
對於愛情,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幸福二字,去獲得一份愛情,也就是為了獲得那一份幸福和喜悅。
若是愛情只剩下痛苦和傷害,最後的結局必然是分開。
我們從來不缺乏彼此深愛這個條件,缺乏的就是自己對於愛情的態度。擁有了愛情,就想要擁有對方的全部,包括對方的自由。
人活在世,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想要過的人生。我們會願意為愛的人去付出,去努力,但結果都是想要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糟。
愛情往往令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渴望得到卻又害怕陷入其中,是人們對愛情常有的一種心態。
若是在擁有愛情的時候,還能擁有自己想要的那份自由,這樣的愛情一定是我們嚮往的,所追求的。
愛情,就如同風箏一樣。
你拽得越緊,對方越想要掙脫出去,牽絆就是風箏線上的相反力,彼此都只顧自己的感受,最後只會是兩敗俱傷。
若是為了愛情要失去自由,最後也會因為自由而失去愛情。
相反,若是你放手讓對方在自己的空中翱翔,只要你始終拉著那根風箏線,不管他飛得有多遠,最後還是會回到你的身邊,只要你們足夠相愛。
好的愛情,應該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助力,而不應該是阻力。
就如村上春樹所說:「如若相愛,便攜手到老,如果錯過,便護他安好。」
在愛情中就該如此,相愛的時候就好好地深愛,不愛的時候就瀟灑走開,別用愛的名義去束縛對方,給彼此牽絆。
男女結合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如此。
彼此深愛,卻互不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