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那些事——分享養魚的酸甜苦辣鹹
在龍魚混養中,相較金龍較為神經質的表現,紅龍稍顯溫柔的性格讓和其它的魚只混養成為了混養玩家中較為常見的混養模式。
混養中,相比紅龍而言,金龍打鬥的時間比較少,但是下口往往更狠、更準,傷及鱗片以及肌肉的機會更高。雖然紅龍打鬥頻率較多.但往往傷到的是尾鰭和後部鱗片。但就針對配對而言,金龍因為性成熟期比紅龍短,對水質的要求也比紅龍低,因此配對更容易一些。
一般情況下,並不建議將金龍和紅龍在一個魚缸內混養。無論是在環境及燈光的選擇、 水質的管理與控制、還是魚種性格差異等問題上,都很容易造成一種不倫不類、聞者傷心、聽者流淚的「尷尬」情況。
混養與單養最大的差別便是取決於飼主的心態。所以決定混養前,最好給自己一段時間作為一個心態調整期。從這方面講,養魚是 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如何來解決我們混養之前的心態問題呢?
第一步:
大膽仔細地分析整個情況,分析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
第二步:
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之後,讓自己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接受它。
第三步:
飼主平靜地把時間和精力,拿來試著改善和接受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
在分析的過程中,無論是混養的根本目的、飼養技術還是財務承受能力,都是需要認真分析考慮到位的問題。簡單講就是對在混養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一個預案管理。
混養前,魚只的選擇非常重要。無論是龍魟還是龍龍混養,最需要考慮的是魚種的習性。其中包括水質、飲 食、打鬥時可能產生的後果,甚至是整體的審美等都是 在選擇魚只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根據經驗人士介紹,龍魚之間的混養,從同一漁場同一 批次的幼魚開始混養,要比其他搭配形式(不同漁場或 者是同一漁場不同批次等形式)的成功機率要大很多。 因此對於選擇「龍龍」混養的魚友,可以優先考慮從同一漁場同一批次的幼魚開始。當然幼龍對水體的要求並不大,如果要求精緻的飼主,對於幼魚的選擇也可以放大到每個漁場、每種品系。這樣可以通過逐步飼養來有更多的觀察空間和比較,這對初中級魚友來說是個進階的好機會。
眾所周知,混養對水質的要求要比單養高。無論是多麼優秀的過濾系統, 多麼強大的物理、化學或生物過濾能力,對混養來說都不足夠,保持水質、換水才是王道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水質處理的細節:
①氧氣供給充足
混養中,氧氣的供給是必須且不間斷的,因此在氣泵的選擇上,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大功率是首要考慮條件之一。
②水質穩定劑
在水質處理方面,一些高級飼主比較推薦以熱水器經三胞胎處理的水要比 單獨困水對於混蕎缸而言更實用。而依舊選擇水質穩定劑是想通過其中的 膠質保護,對混養過程中魚只打鬥的傷口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另外,單 純使用三胞胎用水,水質中有益物質很容易被過濾掉,特別是碳酸氫鹽的 匱乏,pH波動大,而使用了水質穩定劑正好補充了碳酸氫鹽!穩定了混養缸最大的一個問題:跌酸!此外有些水質穩定劑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這些營養元素對混養中龍魚情緒的穩定也很有幫助。
③殺菌燈
不管是哪種過濾方式,在混養中依然推薦準備一個殺菌燈,並選擇較小的水泵(1000L-2000L)單獨運行一個外置殺菌燈,殺菌燈的瓦數可以選擇的 大一些。在有機物很多的混養缸中,殺菌燈可以成倍增加魚只的成活率。
開燈的方式:是使用一個三路定時器,每天晚上01: 00-06: 00運行, 原因有二:首先,白天藻類及細菌類,在燈光和曰光的作用下較為活躍, 會成倍地分解繁殖。夜間活動頻率低於曰間,此時就是趁機處理命的好時 機;其次,藍色的UV燈,長時間不免有些傷眼,在夜間使其工作就避免了這樣的不適。
④物理區的清理
對於使用底濾的飼主,建議在下水口套兩層絲襪,準備兩組,每日清潔絲 襪,洗淨曬乾,兩組輪換使用。而下水使用多套雨淋管滴流過濾的飼主, 可以在白棉的最上面使用150目-200目的濾布,使用方法同上。
另外,建議飼主每3個月清洗最上面的白棉,有條件的朋友最好是每3個月 更換最上面的2-3層白棉。底濾最好設置濾槽每格單獨底排水,將沉澱的 殘渣及時排出。
⑤合理的監控系統
使用外掛式的pH儀,可以實施長期監控如果換水頻率趕不上,對於 N〇2、N〇3、NH4的檢査建議每周進行一次。龍魚混養,特別是紅龍, TDS筆也是必不可少的。水質的軟硬度,導電率對龍魚混養成功與否、龍 魚的成長與發色會起到一個較為關鍵的作用。
⑥開缸養水時間不能短
在開缸中發現蛋白蟲,飼主不必太過在意,一定要記住僅把它當做是開缸 養水中的一個過程即可。勤換水,洗濾棉,每日把下水口的絲襪用開水燙 燙,加馬甲或曼龍都能解決。但千萬不要下藥,胡亂使用「老三樣(換水、升溫、下鹽)」,更不能使用銅製品,銅製品會嚴重影響魚只的成長和生殖系統。
乾濕分離也是一個很好的過濾選擇,沒有底濾的飼主可以選擇滴流加濾筒,不願使用濾筒也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玻璃溢流盒架在滴流盒下面,先滴流後溢流。溢流區中間一節作為水草區,是很妙的一件事情。使用底濾的 朋友,可以選擇下水白棉不泡水,要求細緻點,可以在水泵上水後接三通,一路強水流入主缸,一路用閥門控制,弱水流進滴流盒,多少循環, 也會有很棒的效果。
水質處理的核心是換水,最後總結下換水量,每日1/5,相差幾日可以增 加換水量,1/5-1/3均可。多次少量換水,把一次的換水量平均到每一 天,是混蕎換水的精髓。
既然是混養,必然會遇到打鬥的問題,其實混養不打鬥就稱不上是混養!
如何避免或者處理魚只打鬥的問題呢?
①儘量選擇同等大小的魚,同批次入缸
幼龍小時候有群居的習性。在魚的數量上可以這樣搭配,150cm的缸混 三條,每增加50cm加三條。在幼龍飼養中,可以用大且平坦的沉木綁上密集的鐵皇冠或者水榕之類的耐粗放植物,放置在魚缸底部,最好放在水流較弱的魚缸角落,給一些受傷的龍魚提供一個避難所。
②合理的造流
茌龍魚混養中,龍魚在45cm以前都可以使用造流,只需將魚缸水泵的上 水改造成造流或者添加一個造流泵(選擇5000L-10000L)在離魚缸水位15-25cm處安裝,可以很好地起到亂流的作用,避免龍魚死纏在一 起.同時對提高幼魚的食量也很有幫助。
③障礙物的選擇
所謂的障礙物,可以使用一些水中較高的植物(如富貴竹等)不規則地插 在魚缸中,也可選擇大的可樂瓶,或者把氣泵的出氣孔增加,散放幾個沙 頭。當然在混養幼魚的時候可以放置一些大一點的馬甲或曼龍等上遊性的 熱帶魚。飼料魚最好不要密集地放置在主缸中,會帶來很多細菌,以増加 不必要的麻煩。
④隔離板
混養中的打鬥在所難免,雖然都已有心理準備,但隔離板還是必不可少 的,在打鬥過程中,對於特別虛弱的龍魚,建議隔離飼養。隔離板製作 時,把水中燈位置留出來,上下採用魚梳的形式即可。隔板中間不用開 孔,對受傷的龍魚來說,在狹小的空間裡具有密集小孔的隔離板更容易磨須。
當然,如果單純是掉鱗、鰭部受損大可不必隔離,這樣的後果會造成離混 養成功越來越遠。
⑤燈光
社會的和諧來自穩定,混養的和諧也是如此。燈光的定時開啟對穩定龍魚 的情緒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夜間一定使用定時器開啟小夜燈,小的PL燈、 LED燈模擬月光效果,會很有效地避免混蕎的龍魚夜間打鬥、跳缸的情況 發生。另外,建議混蕎開燈時間控制在8-12小時為宜,「烤魚」的方式 在混養中只會使龍魚的情緒更加暴躁。
混養打鬥不可避免,建議飼主們一定要擺正自己 的心態,對龍魚的自我恢復能力要有信心,「堅 持」是混養成功的法寶。
混養中,出現的傳染性疾病也是必須要面對的問 題之一。在建立良好水質的情況下,我們更加要 注重的是疾病的預防。雖然龍魚是熱帶魚,但是 在我們中國,每年春秋交替時也要注意龍魚疾病 的發生與傳播。由於混養缸都是比較大型的魚缸 或混養不同的魚種,其中必有較為敏感的魚類。 因此在春秋交替時,要加大換水量,加強換水頻 率.控制餵食量來預防疾病,不可輕易下藥或者 用鹽來檢疫混養缸。
在龍魚混養中較為容易出現的立鱗和水黴可以通 過「老三樣(換水、升溫、下鹽)」來解決,但 是在老三樣都用過一個周期後還不見好轉時,— 定要果斷地採用龍魚專用藥進行治療。「老三 樣」不是萬能的,雖然龍魚有很強大的恢復能 力,但我們也要及時地進行一些藥物治療。下藥 期間關燈(可開啟小夜燈,穩定情緒)停食不可 少。下藥期間增加水體的溶氧度,開始期間可以 下到標準的一半,循序漸進,12-24小時後添加 到標準量。下藥後要注意觀察龍魚的遊動、呼吸 頻率、體表的變化。不同的藥千萬不要混,用藥 期間鹽的添加也要相應減少。
用藥期間注意換水,一般以3-5天為一個觀察 期。用藥後,換水添加活性炭對藥物進行吸附。 有條件的魚友,可以在家裡單獨建立一個治療 缸,這是最佳選擇。
在混養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是龍魚尾部長有像青春痘一樣的繭狀物體,這個是龍魚打鬥,反覆撕 裂同一部位的鰭部或者是水質惡劣造成的。飼主沒有必要緊張,無需下藥,調整水質、加強換水 便會自愈。
另外混養魚缸溫度不可太高,其一是為「老三 樣(換水、升溫、下鹽)」留有空間;其二, 溫度過高也很容易造成魚缸內細菌的繁殖(不是指白點病);其三,溫度也是穩定龍魚情緒的好方法,幼魚保持在29°C,成魚控制在27-28°C左右較為合適,通過飼養觀察發現,紅龍耐低溫的能力比過背要強(這可能和原產地的溫度指標有出入),飼主可以根據相應的混養魚種來下降1-2°C,這對魚的健康及繁殖也是很有裨益的。
關於混養龍魚餵食,在龍魚小時候可多次少量, 將龍魚食量的70%分為一天兩到三次餵食。龍魚40cm以後,可以控制在一次足量的給食。龍魚混養打鬥很大因素是食物,特別是在25-40cm這 個期間,一定要保持足量的餵食以及豐富的食物選擇。
在混養缸中,只要飼主水質控制得好,排除個別受傷嚴重的特殊個體,龍魚的胃口會比單養要好很多。這裡簡單的歸納下較為常見的一種餵食方法:
(1)在20cm期間,主要以基圍蝦肉為主、小魚為輔助,採取的是一次一顆的份量進行投喂。 龍魚有迴遊的習性,小時候的龍魚也有群居的本 能,所以在餵食過程中,小龍會更加有秩序的吃 食,然後遊走,下一條過來吃食,然後迴遊。這 種類似於老鷹排隊獵食的方法,可以有利的觀察 每一條龍魚的食慾以及體表打鬥情況。
(2)30cm左右,由於前期胃口充分的打開, 這段時間內可開始訓食人工飼料,從適口度以及 水質汙染度等方面考慮,飼主可在市場上的眾多 龍魚飼料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但如果長期只餵食 人工飼料,容易造成龍魚兜嘴,一些品質得不到 保證的幹飼料更會造成龍魚脫肛,所以在此期 間,每次可先投餵少量的龍魚飼料,吃完以後再 投餵一些河蝦或者泥鰍段,先吃不爰吃的,在吃愛吃的。
(3)35cm以後,餵養的方式要變化,這段時 間龍魚體型長大,幼魚期間的群居本能逐漸淡 化,打鬥明顯增多。這時就要採取大把投食的 方式,每次投食量5-7隻河蝦。同時在35cm以 後,為了避免吃食不均,可以餵食青蛙、林蛙 等相對比較大的個體食物,讓一條龍魚有充分 的吞咽時間,給下條龍魚留下足夠的吃食空間 和時差。
(4)日常可以少量的補充微量元素。由於混養 缸中有機物都比較多,一些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都會造成魚缸有機物超標、蛋白蟲蔓延、細菌大 量繁殖等問題。龍魚基本也是通過呼吸系統來吸 收微量元素,此時可以把微量元素混合到飼料 中,同時少量的添加在水中來平衡這個問題。
歸根結底,一切餵食的基礎都是建立在水質的穩 定度上,混養龍魚不必刻意停食,少量多次的餵 食在混養中更加利於龍魚情緒的穩定。龍魚混養 離不開換水,很多朋友也在問何時換水餵食的時 間差問題,根據長時間的經驗得出是換水後2小 時可以餵食,餵食後4小時可以換水,或者是換 水前後3小時禁止餵食。
混養是困難的,同時也是非常簡單的,但是混養 的魅力是單養永遠無法比擬的,一缸晶瑩剔透的 龍魚所擁有的氣場和霸氣的神韻足觀看良久。
混養的經驗:首先是心態,然後是水質。堅持決 定混養時間長短,細節決定混養成敗!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