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垃圾是食品垃圾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包括家庭、學校、食堂及餐飲行業等產生的食物加工下角料(廚餘)和食用殘餘(泔腳),其成分複雜,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麵、魚、肉、骨頭以及廢餐具、塑料、紙巾等多種物質的混合物。極易腐爛,處理不當會造成「地溝油」等現象,嚴重影響市容,市貌。
一、傳統廚餘垃圾處理方式
一般採用堆肥、填埋、焚燒、固體飼料、粉碎直排等方式進行,但這些處理方式都會對資源、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惡劣影響。像堆肥,會佔用大量的土地面積,處理周期也較長,並且在堆肥過程中產生的汙水、臭水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汙染,長期堆肥還會造成土壤的鹽鹼化。粉碎直排,會汙染地下水,造成河水發臭,滋生出細菌、病菌,會造成疾病傳播,而且一些油垢會造成管道堵塞,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一、餐廚垃圾微生物處理技術
1、好氧堆肥技術
好氧堆肥是指在有氧條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對堆積於地面或者專門發酵裝置中的有機質進行生物降解,最終形成穩定的高肥力腐殖質。好氧堆肥技術具備較快降解有機物的速度,其降解有機物也比較徹底,而且可以殺死病原微生物,因此好氧堆肥技術是廚餘垃圾處理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種處理方法。不過這種方式術對場地的要求比較高,而且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體,總體來說好氧堆肥技術的經濟效益不高。因此好氧堆肥技術不具備持久發展的特徵,只有短期效益。
2、厭氧發酵技術
廚餘垃圾的厭氧消化是利用兼性厭氧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在無氧條件下將複雜的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小分子有機物及無機物,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對廚餘垃圾的減容減量處理以及資源化利用。通過厭氧消化產生具有利用價值的氫氣和甲烷,耗能低,對環境無汙染或汙染較小,。但是微生物對酸鹼度要求高,處理技術也很複雜,反應器內生物啟動時間長;同時廚餘垃圾中的鹽分和油脂含量過高會導致過度鹼化,使消化過程pH值偏高,抑制了菌體生長,不利於持續並穩定地降解餐廚垃圾。
2、耗氧發酵技術
通過高溫複合微生物和酶轉化技術、快速腐殖化集成裝備、轉化工藝精準控制技術集成,篩選自然界中生命活力和增殖能力強的高溫複合微生物菌種,在生化處理設備中,對餐廚垃圾進行高溫快速好氧發酵,使各種有機物得到快速降解和轉化為生物腐殖酸肥料。缺點是一次性投資略高,微生物的投加量比較大,存在一部分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