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電商快車,揭陽惠來這種特產走出鄉村銷往全國

2020-12-06 經典趣事

作為揭陽市第一批達標脫貧出列的省定相對貧困村,惠來縣華湖鎮池畔村堅持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改善人居環境,實現鄉村振興。今天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報導,我們一起走進池畔村。

這兩天,駐村扶貧工作隊準備組織農戶參加農業技術和電商培訓,助推「華湖薏米」走出鄉村。在貧困戶黃雲端家裡,工作隊隊長辜躍和大家探討薏米的包裝和銷售。

池畔村位於惠來縣華湖鎮北側,南靠葵和公路,北有深汕高速公路貫穿,地處惠城雷嶺河中上遊,當地出產的傳統農產品薏米一直是最著名的特產。

2016年,駐村扶貧隊把「華湖薏米」作為特色產業推進發展,鼓勵貧困戶借用親友荒地耕種,組織農戶參加農業技術和電商培訓,並協助「華湖薏米」設計品牌包裝。如今,華湖薏米種植不僅幫助黃雲端等貧困戶脫貧,同時還打造成為鄉村的特色產業。

除了消費扶貧,小額貸款扶持也讓貧困戶走上致富路。由於各種原因,從事油漆工作的黃貞財家庭困難。得知他一家的情況後,駐村工作隊多方聯繫,幫助黃貞財在小額貸款扶持下經營一家化工店。看著小化工店從無到有,生活逐步改善,黃貞財一直心存感激。

在引導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同時,駐村工作隊經過多方調研選定多個扶貧產業項目作為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高村集體收入。目前,併網半年的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已經為當地村集體創收1萬5千多元。

四年來,在工作隊多方努力下,池畔村新建村主幹道兩側排水溝,新建黨群中心文化廣場,協助推進雨汙分流、巷道硬底化等一系列改善村人居環境的新農村建設工程。

來源:揭陽民生熱線

相關焦點

  • 安福縣:土特產搭上「旅遊+電商」快車
    近日,安福縣泰山鄉春源特產店內,店主羅娟正在對發往各地的農產品進行打包,說起發貨情況,羅娟笑著說:「除了一些旅客來店裡購買羊獅慕土特產,還有很多人在我的網店購買,每天在網上至少接到40個訂單,銷售額非常可觀。」
  • 廣東揭陽這四種特產,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你吃過哪幾種?
    揭陽特產種類繁多,今天給大家隨便介紹幾種這裡的特產。惠來靖海鮑魚 惠來靖海鮑魚是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靖海鎮海域的特產。靖海鎮海域是鮑魚的著名產地。靖海鮑魚個小,味美。鮑魚為海產八珍之一,鮮食、幹制均可。潮菜「清燉鮑魚」為宴席上佳餚,選靖海鮑魚炮製,其味更醇更佳。鮑魚殼可作藥用,具清肝明目之功效。
  • 環江特產「上網」,搭上電商快車銷往全國各地!
    2019年6月,企業開始涉足電商行業,目前在「拼多多」「京東」等網購平臺都能買到他們的產品。公司副總經理彭壯兵介紹:「我們網上賣得最火的是豬肉乾、牛肉乾、臘腸這三款產品。」目前,電商渠道銷售已經佔到該企業銷售額的70%以上。彭壯兵說,今年的出貨量較往年增長了300%。如今,每天的網上接單量在1000單至2000單左右,每月的銷售額達300萬至400萬元。
  • 惠來供銷合作聯社與惠來中通快遞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惠來縣供銷合作聯社與惠來縣中通快遞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緊密攜手推動惠來縣農特產品快遞快銷,走向五湖四海,擦亮惠來農特產品品牌,實現農民增產增收。近年來,惠來縣供銷合作聯社不斷推動電商助農服務平臺建設。
  •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電商助萬斤砂糖橘走出深山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多虧了有電商平臺幫賣砂糖橘,解了燃眉之急,要不今年的損失就大了。」3月18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珠山鎮圳頭村的豐盛農業基地,負責人卿小軍正指揮工人們將剛摘下來的2000斤新鮮砂糖橘裝車運往零陵城區,由電商平臺分包寄往全國各地。
  • 海口農產品搭乘「商超快車」銷往全國
    會上,海口市農產品產銷聯合會與第三隻眼看零售籤訂戰略合作,並於華潤萬家、沃爾瑪、盒馬、聯華、首航超市等數十家國內頭部商超,百果園、誼品生鮮、錢大媽等生鮮專營,美團、淘鮮達、十薈團、每日優鮮等頭部電商進行有效對接,讓海口的農產品搭乘「商超快車」銷全國,推動形成更加完善的農產品產銷對接體系。
  • 宜賓工行:消費扶貧+電商扶貧 助力宜賓特產「走出去」
    宜賓工行:消費扶貧+電商扶貧 助力宜賓特產「走出去」 2020-09-28 16:1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宜賓新聞網9月27日訊(記者 王喻)「15天前,工行通過電商銷售模式,
  • 惠來警方端掉一個在網上售賣冒牌玩具團夥
    住宅樓內,不法分子網購大量玩具半成品、商標、包裝盒、說明書,手工組裝「變身」知名品牌玩具,為增強「可信度」,還仿製產品條形碼,在網上公開打出「正版包郵」的旗號批發銷售,產品銷往全國10幾個省份。近日,在「3+2」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中,揭陽惠來警方成功搗毀了一網上非法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玩具黑窩點,成功抓獲2名犯罪嫌疑人,查扣假冒玩具一批,涉案金額超38萬元。 1、知名玩具公司旗下玩具遭網店侵權 惠來縣公安局胡春平副局長告訴記者,在當前開展的「3+2」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中,惠來警方對各類違法犯罪特別是涉假犯罪保持高壓打擊態勢。
  • 「電」亮脫貧致富路——脫貧攻堅戰中的電商故事
    如今在中國許許多多地方,在脫貧攻堅的一個個戰場,記者發現:一聲聲賣力吆喝、一次次點擊下單、一單單物流速遞……電子商務正在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注入巨大活力,讓更多群眾搭上「數字快車」,擺脫貧困,步入小康。
  • 「買遍中國」新疆站直播助力新疆特產銷往全國
    伊寧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張燕 蔡犁晨 蔡振宇)9月24日20時整,「買遍中國助力美好生活——央視新聞&國美零售全國巡迴帶貨直播」新疆站,在伊寧市絲路之光小鎮啟動。
  • 一張手抓餅的逆襲:搭上電商「快車」,街邊小吃敲開家庭日常消費大門
    這個由「手抓餅之父」創立的品牌,在搭上電商「快車」後,迎來了逆襲。搭上電商「快車」,敲開了家庭日常消費大門手抓餅,在大多數人眼裡,只是街邊小吃,無法和品牌速食品聯繫起來,難以走進家庭日常消費範圍。糧全其美線上事業部總監沈悅告訴記者,過去,糧全其美主要模式是直接供貨給餐飲門店,雖是「手抓餅發明者」,但面向消費者的品牌知名度不足。
  • 揭陽十大特色美食,口口都是家鄉味!你最愛吃的是啥?
    「普寧青梅」是指產於廣東省普寧市的青梅,是該市特產,普寧市是全國聞名的水果之鄉,全市2008年有青梅種植面積16.3萬畝,年產量3.5萬噸,出口量2.8萬噸,種植面積、總產量、出口量均居全國縣(市)級首位,1995年4月被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
  • 筷子敲鍵盤 舌頭打字 殘疾青年搭上電商創業的「脫貧快車」
    走進安康市漢濱區的「硒安扶貧超市裡」,貨架上擺放著琳琅滿目的農產品。一個青年坐在輪椅上,靈活的用他的舌頭操作著手機屏幕,不時向來往打招呼的人露出笑容。隨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名坐在輪椅上的青年名叫孫陽。
  • 500萬片暖寶寶整裝待發「雙11」從青島銷往全國
    原標題:探訪即墨移風店鎮七級社區「暖寶寶村」 每年上億片暖寶寶銷往全國一個靠種菜為生的小村莊,短短幾年間一躍變身「中國淘寶村」,30多戶村民開起網店,依靠電商走出了一條致富道路。講述普通小村 擁有30多家淘寶店在短短5年時間 東南村由一個全村務農、以種菜為主業的普通鄉村,發展成擁有30多家淘寶店的「中國淘寶村」,四成村民從事暖寶寶相關行業,村裡每年有超過1億片暖寶寶通過網際網路銷往各地,銷售額達5000多萬元
  • 潮汕最著名50種特產,你都知道哪些?
    產品呈金黃色,富含蛋白質、胺基酸、還原糖,香甜可口,是調味佳品。今洪陽醬油廠年產豆醬150噸,其中「培峰寶塔牌」豆醬1987年獲廣東省工業協會、食品協會聯合舉行的醬料行業產品質量評比優秀獎。產品銷往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意溪朥餅、貴嶼朥餅
  • 吳紹林:讓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帶領家鄉群眾走上增收路
    在清華大學,吳紹林為全國鄉村振興領頭雁作農村電商模式典型演講。今年11月,吳紹林受邀前往清華大學為全國鄉村振興領頭雁作農村電商模式典型演講,"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是由中國慈善聯合會、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偉新教育基金、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等聯合發起,以「線上學習+線下孵化+社群營造+市場對接」為核心模式,旨在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骨幹力量。
  • 鋪路架橋惠農家 民勤郵政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生態圈」
    (馬愛彬 攝) 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民勤縣分公司的包裹分揀封發室外,包裹傳送帶在不停地忙碌著,一箱箱印有 「郵政助力」字樣的民勤羊肉經過貼單、稱重等短距離的傳送「接力」後,被一排排、一列列地擺放在分揀封發室內,即將搭乘「郵政綠色快車」發往全國各地。
  • 副區長直播帶貨火了,南康農特產品搭上了電商快車
    6月18日下午4點,「為脫貧攻堅助力,為贛南蘇區拼單」2020年贛州市「贛品網上行」扶貧產品線上展銷會暨電商扶貧直播節南康分會場火熱上線。這次活動是由南康區人民政府主辦,贛南日報社、南康區電子商務促進中心、家播匯、惠農網聯合承辦,贛州銀行支持。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
    在安丘市石埠子鎮西殷民村鄉村賦能分紅大會上,15戶繼續享受扶貧政策的村民,每戶獲得分紅295元,這筆分紅來自該鎮的鄉村賦能電商平臺。一位村幹部曾這樣說:「鄉村賦能讓農戶特別是貧困戶成為「微商」,坐在家中就能賺錢,破解了無勞動能力人群收入難問題,是我們助力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又一重要抓手」。
  • 閩寧鎮「巧媳婦」新電商上走出脫貧路
    ▲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的"巧媳婦"直播團隊每天最開心的事情,一是打開直播間,向消費者推介枸杞、乾果等寧夏特產,二是收到來自拼多多的網購快遞,除了工作服,還有口紅、圍巾和帽子等"愛美"用品。面對拼多多直播間的鏡頭,29歲的主播馬燕特意穿上了從拼多多上購買的紅毛衣,塗了紅唇,還戴上了一頂黑色禮帽,熱情地向網友們推介地道的寧夏特產。6年前,馬燕與村民從西海固一同搬遷到閩寧鎮原隆村,丈夫在外打工,她負責照顧幾個孩子,原本以為人生就是這樣了,但徐美佳的鼓勵,讓她意識到,女性得不斷追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