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引領者,從許昕的打法特點看直板未來發展趨勢

2020-12-15 騰訊網

引言

桌球運動發展到今天,從握拍方式上看可以分為兩大門派:一個是直拍打法,一個是橫拍打法。其中的直拍打法曾經是我們國乒的傳統優勢打法,一代又一代的直拍老前輩們不斷的將該打法發揚光大,並在世界比賽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例如:容國團勇奪第25屆多特蒙德世錦賽男單桂冠,為中國獲得世界體育比賽中第一個世界冠軍,極具歷史意義;又如莊則棟老前輩完成的世錦賽三連冠偉業,至今為球迷津津樂道;再如劉國梁斬獲奧運會、世錦賽和世界盃三大賽事男單冠軍,完成大滿貫壯舉。

後來的馬琳、王皓更是站在直拍巨人的肩膀上,開拓創新、精進技藝,在世界大賽中攻城拔寨,取得了非常了不錯的成就,捍衛了直板榮耀。像馬琳最終修煉成為傳統直拍反膠打法的集大成者,王皓憑藉獨樹一幟的直拍橫打技術笑傲乒壇,為延續直拍打法做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國際乒聯這些年對桌球項目的不斷改革,直拍打法受到種種條件的制約,其勢漸微,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小眾打法。

不過雖然小眾,但不代表不出眾,因為我們直拍從來就不缺守望者。例如許昕就是40+大球時代下(以下均簡稱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的堅定捍衛者和引領者。下面,第六人拋磚引玉,通過許昕的成長經歷、取得的成績和打法風格,來探討如下幾個問題:為何說許昕是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的引領者?從他的打法看未來直拍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對當代直拍打法又有何啟示?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一來分析:

第一部分:為何說許昕是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的引領者?

首先,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回顧下歷史,來重溫下小小的桌球是如何「長」大的?

桌球體積的演變進程:小球(38毫米)--大球(40毫米)--新大球(40+毫米)

話說2000年2月份,國際乒聯在吉隆坡召開了一次會議,最終通過了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並正式決定從2000年10月1日起,桌球比賽將採用直徑40毫米、重量2.7g的大球,取代曾經38毫米、重量2.5克的小球。在10月份的江蘇揚州世界盃比賽中,馬琳直落三局橫掃韓國名將金澤洙摘得男單冠軍,成為改大球後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桌球從此正式進入到40毫米大球時代。

小球改大球,之所以做出這種改變,第六人認為主要是為了增強比賽的精彩程度,提升桌球賽事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讓更多的人能喜歡上這項運動,最起碼讓觀眾能看清楚桌球,球變大後,球速和旋轉都會下降,回合數勢必會增加不少,這樣也就間接達到了提升比賽觀賞性之目的。

然而40毫米大球的到來,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40+新塑料球應運而生。其中有個分水嶺便是2014年的仁川亞運會(那一年,許昕在男單決賽中4-2擊敗樊振東摘得冠軍),有著120多年歷史的賽璐璐球就此退出了世界大賽舞臺。國際乒聯規定,自2014年7月1日起,重大國際比賽都要使用新材料桌球,並給出兩年過渡期,之後便正式啟用新塑料球。新球是以高分子聚合物為原料的安全環保塑料球,為跟之前的「40」區分,一律採用「40+」的標註方法。這意味著桌球由此進入了40+新大球時代。

下面,我們從許昕的成長經歷、取得的成就和打法風格特點來探討:為何說許昕是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引領者?

小球變大球再變成今天的40+新塑料球,1990年出生的許昕自然是見證者和經歷者。坦白講,從38毫米的小球變成40毫米的大球,對於當年打法風格已經成熟的老將產生了巨大影響,像是劉國梁、瓦爾德內爾等非常依賴速度、旋轉打法的球員會感到不適應,但對於小將的影響並不大,這也解釋了當打之年的馬琳、王皓為何能攜手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而對於直拍後起之秀許昕來說,大球的到來,似乎影響也不那麼明顯,因為他早期的打法風格就是擅長打中遠臺的弧圈球相持。

看著兩位直拍老大哥馬琳和王皓在賽場上開疆拓土,摘金奪銀,好不威風。許昕心裡很清楚,他之於老大哥們的最大優勢便是年輕,等他們慢慢老去退出,自己的機會自然會到來。當然,球迷們應該也清楚,許昕那個時候的實力也很強,甚至在跟馬、王的比賽中經常贏球。

就這樣,等待著等待著,這一天終於到來了,伴隨著2013年馬琳的退役,2014年王皓的退役,許昕迎來了自己的直拍時刻,長期位居世界第一寶座。說來也巧,王皓退役那年,正好是新塑料球開啟的一年,也是許昕從秦志戩教練門下轉投直拍金牌教練吳敬平麾下的一年,這也機緣巧合註定了許昕將在新大球時代迎來自己的證明時刻。

熟悉許昕的球迷都知道,即便在馬琳和王皓退役後,許昕在國家隊中的位置非常尷尬。無他!前面有馬龍和張繼科的「耀武揚威」,後邊面臨樊振東、梁靖崑等生龍活虎小將的快速崛起,而這幾位又都是清一色的橫拍主流打法。

坦白講,作為隊裡唯一的左手直拍主力,處於夾縫中求生存的許昕對這幾位並無太大優勢。2016年里約奧運會,許昕僅拿到了團體賽資格,無緣奧運單打名額,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可惜的是,許昕在裡約團體賽輸給了日本主力水谷隼,給自己丟分不少。

裡約奧運後,許昕狀態時好時壞,為了幫助許昕打破直拍瓶頸,已經退休的吳敬平被劉國梁返聘國家隊,繼續主管許昕。痛定思痛的許昕在吳敬平教練的帶領下苦練本領,尤其在前三板技術和反手技術方面狠下功夫,並取得顯著進步。伴隨國乒的內部調整,積累、沉澱、堅持、迷茫、回勇,許昕經歷著所有頂尖選手都曾經歷的過程,那一年註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2018年)。

許昕手握19個世界冠軍,在國乒男隊成績僅次於馬龍的24個世界冠軍。

鬥轉星移,時間來到了2019年,布達佩斯世錦賽,許昕單打爆冷輸給法國名將西蒙-高茨,失利後的他並沒有意志消沉,反而徹底激發了他內心的小宇宙,在隊友馬龍深受傷病影響、樊振東狀態低迷之際,許昕勇挑國乒重擔,越戰越勇的他在國際賽場凱歌連奏。例如,日本公開賽豪取三冠王,亞錦賽更是摘得三金一銀的好成績,種種跡象表明,直拍打法的許昕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巔峰期,正所謂:許昕者,大器晚成也!截止到目前,許昕總共獲得19個世界冠軍,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成就未完待續!

球迷們看到了許昕的努力和堅持得到了回報,為他感到興奮。毫不誇張的說,2019年就是許昕爆發年,手握22冠,跟樊振東交替霸佔世界第一排名寶座,獨領風騷整一年,實乃夢幻賽季!國際乒聯甚至在官網造詞盛讚許昕為「超級戰士」。

2019賽季手握22個冠軍,單打、雙打全面開花,日本公開賽更是斬獲三冠王!

國際乒聯為盛讚許昕特意造詞:「Xu-perman」!多麼大的榮幸

從許昕的成長路徑和取得成就可以看出,在進入到新大球時代後,許昕早期形成的打法風格反而迎合了改大球後的技術要求。

第六人認為:桌球直徑從38到40再到今天的40+,對於直板選手來講,其處境越來越尷尬,因為直拍反膠弧圈結合快攻的打法非常依賴旋轉,失去了旋轉優勢,直拍選手很難跟橫拍相抗衡,而改大球後,旋轉相比較速度而言,下降的幅度更大,這也就意外著直拍賴以生存的發球技術不再那麼奏效,說白了,原先你發個極強的死下旋,對方只能擺短或者劈長過渡,現在則直接一板臺內擰拉給你破掉,而一旦打到相持環節,橫拍選手就贏了一半。當然這一點對於擅長打相持的許昕是個例外,但對於其他直板選手,卻是個極大的痛點。

改大球後,桌球的旋轉下降最為明顯,讓直拍選手越來越難打。

在馬琳、王皓退役後,在進入到新大球時代後,許昕憑藉著獨樹一幟的打法風格,逐漸扛起了日漸式微的直拍大旗,他吸收了前輩們身上的精華為我所用,比如劉國梁的前三板技術、馬琳的小球(臺內球)技術、王皓的直拍橫打技術等等,再加上他原先固有的凌波微步般跑動能力,中遠臺相持周旋能力,強大的正手弧圈球技術,對上旋球的感覺,日益成熟的反手攻防體系,娘胎自帶的左手打法,所有這一切加持於一身,幾經歲月沉澱和無數比賽的錘鍊,讓他具備了很強的實力和能力,能夠突破橫拍選手對他形成的包圍圈,許昕用超強的綜合實力和出色的成績證明了他就是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的引領者。

第二部分:從許昕的打法看未來直拍打法的趨勢和技術要求

如開篇所言,桌球發展到現在,經歷了太多變化和革新。說來也是奇怪,每一次變化似乎對直拍打法都是限制,例如遮擋發球改為無遮擋發球,直拍的發球搶攻威脅驟減;有機改無機,對球員的力量提出了新要求,原先的側身爆衝不再那麼靈驗,被打回頭已經常態化;38毫米改為40毫米再到如今的40+,對旋轉型打法的直拍選手影響很大,要不然當年馬琳的發球會更犀利。

一句話總結:進入到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能打出來的直拍選手越來越少。

面對今天的40+大球,面對種種不利因素,許昕和新一代的直拍小將仍在摸索中前行。既然許昕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就說明他的打法還是適應了時代的發展,那麼他的打法對直拍選手有何借鑑意義?未來直拍打法會呈現怎樣的趨勢呢?

許昕的打法分析:

眾所周知,「快、準、狠、變、轉」曾經是國乒傳統直拍打法的特點,其中的「快」字當頭,而轉字卻放到了最後。這跟當年國乒崇尚快攻打法息息相關,後來日本人發明了弧圈球技術,這種技術拉出的球又快又轉又穩,殺傷力還很大。

隨著國乒對弧圈球技術的深入研究,直拍反膠打法逐漸發展成為直拍的主流打法,經過迭代升級,到了許昕這一代,你會發現,現在的直拍(中式直拍),尤其是男線的直拍頂尖選手,都是清一色的直拍雙面反膠打法,具體而言,正手擁有強大的弧圈球技術,反手早已放棄了偏防守的直板推擋技術,改為全橫打技術。同時要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首先,這裡重點說說許昕的反手技術體系。

許昕反手攻防體系的提升要得益於上面講到的素有「橫打王」美譽的王皓,他的反面橫打技術從某種程度說挽救了直拍打法,事實已經證明,進入到大球時代後,直拍單面真的幹不過橫拍兩面拉。專業選手想有所突破,必須要掌握直拍橫打這一技藝,唯有此,才能把直拍反手的相對漏洞給補上來,當然,至於補到什麼程度,真得取決於天賦,你看到今天為止,國家隊直拍小將 的反手技術,都在模仿王皓,試圖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但是依然沒有人能超越王皓的成就。

許昕的直拍打法早期也有推擋技術,後期在教練的指導下,權衡再三果斷放棄改為全橫打。別看是半路出家,但是許昕憑藉出色的球感和手感很快學會了這項技術,但是在早期實戰中,許昕的反手失誤率非常高,效果並不理想。

據吳敬平教練講,在他接管許昕後,對於許昕的直拍橫打技術手指發力機制進行了調整,前面由拇指發力改為食指發力,後面三個手指頭順勢搭在球板上協同發力,值得一提的是,許昕的抓拍方式跟馬琳、王皓區別很大,因為手指長,加之現在改大球後需要打相持,需要在抓拍上握的比較深,所以從外觀上你會發現他後面三個手指伸的比較長,這樣帶來的的好處是板型更加固定,兩面更好發力,更容易拉出高質量的弧圈球。不好的地方是這種握法手腕不太靈活,對臺內球處理起來沒有以前那樣得心應手,不過整體上,更符合大球時代的技術要求。

許昕反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伸得更直一些,三個手指都搭在了拍面上,發力時是三個手指協調發力

馬琳的反面則是依靠中指和無名指頂住球板進行發力,小指順勢搭在無名指上

王皓的反面跟馬琳有些類似

許昕的橫打畢竟是半路出家,所以許昕的「反手感覺建立」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探索,直到今天,許昕的反手體系才有模有樣建立起來。行與不行,實戰出真知,體現在比賽中,他能頻繁且高命中率的使用反手擰拉、反撕和反拉技術進行回擊,關鍵球上他也敢用反手一板制勝,這就是相對成熟的表現。當然,許昕的反手除了能直接得分,更多的是為強大的正手製造機會。

在T2鑽石比賽中,許昕對陣韓國名將鄭榮植,最後一球反手爆擰鎖定勝局!

在跟林昀儒的比賽中,許昕近臺發球後讓對手先擰起來,隨後反手強勢反拉,直接得分

在跟林昀儒的比賽中,許昕接發球先擺短,隨後反手暴衝得分

其次,再來探討下許昕的正手能力,享有「天下第一正手」美譽,這可是他獨步江湖的殺手鐧技術。

許昕的正手上旋球能力,尤其是反拉能力是歷代直拍最強的,可謂天下無雙。此話並非第六人所言,是吳敬平老爺子所講。

第六人認為,當今乒壇,早已進入了上旋球相持對抗時代,尤其在改大球旋轉降低後,這種趨勢愈發明顯。體現在臺內球技術上,現在的套路可謂簡單粗暴,舉個例子,正手挑打技術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為何挑打?球沒以前轉了,挑打命中率更高了,先挑起來形成上旋球技術,然後主動打相持。這跟以前的鬥短(擺短)有著明顯區別,以前的直拍注重從下旋打起,在臺內球下旋球的爭奪中看誰佔得先機,現在則是更側重近臺快速發動,轉入中遠臺的相持環節。

許昕近臺正手特點:要麼通過發搶直接發動進攻,要麼先控制給對方下套再伺機反攻

許昕的發球搶攻意識非常強,側身暴衝殺傷力很大,往往能給對手致命一擊。其正手挑打技術運用爐火純青,落點刁鑽,突然性強,有時能直接挑打得分,即便不得分,也能為後邊的相持創造條件。

當然許昕的正手臺內小球控制技術更是隨心所欲,雖不及馬琳的細膩手感,但是許昕的擺短更加注重落點,有時故意擺個半出臺讓對手先吊起來,或者劈個追身讓對手先拉起來,他再進行反拉、反帶,擺短也好,劈長也罷,都是為了後邊的上旋球進攻做準備,因為越打到後邊的相持,越是許昕的特長之所在。

許昕的發球搶攻意識非常強,這個技戰術給人的壓迫感非常強,往往可以打開局面。

許昕極具觀賞性的正手側身爆衝

許昕的控短技術非常出色,這個半出臺本來是讓張本先拉起來,他再反拉,結果張本直接拉丟,許昕得意的笑了

許昕中遠臺正手:能纏能咬,具備很強的周旋能力

可以說打到中遠臺的對拉環節,幾乎就打到了許昕的套路上。許昕的中遠臺正手進攻能力,不虛任何橫拍選手,用「遊刃有餘」這個成語來形容毫不誇張。

難能可貴的是,許昕的中遠臺正手進攻集力量、旋轉和速度於一身,尤其對於上旋轉的理解可謂登峰造極,大球時代雖然球的旋轉下降了很多,但是許昕拉出的弧圈球往往帶有側拐特點,讓對方不好借力,這種別具一格的拉球打得中國臺北隊的林昀儒和日本隊的張本智和很不適應,經常看到他們回球出界,這說明許昕的球賊轉。

許昕身高臂長,從外表上看許昕的中遠臺正手拉球,動作非常舒展,護臺面積很大,有時甚至超乎球迷想像。

許昕強大的正手中遠臺周旋能力,出色的跑動能力,護臺面積大到超乎你想像。

再次,我們來看看許有嫻熟的正反手銜接技術

打到這個高度,許昕對於正手和反手的關係處理恰到好處,反手之後轉正手一氣呵成,極具觀賞性。通過反手得勢,再用正手得分已經成為許昕慣用的得分手段。這樣做的有兩個好處:一個是防止側身太多,能夠更好的保護正手位空檔,另一個是能節省體力,畢竟是30歲的老將了。

看許昕行雲流水般的正反手銜接,他發球,隨後反手衝一板,緊接著小側身正手暴衝得分,打得張本仰望星空

【綜上,從許昕的打法可以看出,新大球時代下,未來直拍發展趨勢呈現以下特點:】

1,需處理好近臺和中遠臺的關係,具體點說,近臺快速發動,中遠臺要具備出色的相持能力,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2,需具備強勢且穩定的反手橫打能力;

3,需協調好正手和反手的關係,私以為未來直拍正手決定你的上限,反手決定你的下限;

4,原有直拍的靈、活、多變等意識要保持下去,用腦子打球這一點對直拍真的很關鍵!

5,主動進攻才是王道,直拍打法的精髓在於攻出去,而不是防守反擊;

6,發球搶攻這一技戰術對於直拍打法永遠不過時,側身進攻關鍵時候要敢用!

第三部分:許昕的打法對當代直拍打法有何啟示?

結合第二部分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許昕的打法雖然獨具特色,但也詮釋出了新大球時代下的直拍打法同樣擁有生命力。

縱觀新時代的直拍小將,趙子豪、鄭培鋒,徐海東等,都是以反手起家,他們更加注重反手,無不擁有一流的反手橫打技術,這使得他們在跟橫拍選手對抗時,最起碼不虛對方,但是,這些小將的一個通病就是正手進攻能力不夠。體現在要麼連續進攻能力不足,要麼缺乏殺板,要麼打得不夠靈活多變。

從外觀上看,除了握拍方式不同,他們絕大部分的打法幾乎跟橫拍選手無異,都是左來左打、右來右打,這就很容易陷入了一條道走到黑的境地。

在第六人看來,直拍就是直拍,必須要打出直拍的正手威力、變化、預判、靈動等特點來。你看當年王皓直拍橫打技術那麼牛,雖說是打實力球的,但是到了職業生涯中後期,他也加強了直拍變化和小球控制技術,並從中受益匪淺,豐富了技戰術體系。更重要的是,王皓的正手進攻同樣強大,之所以被忽視,完全是拜他強大的反手所賜。

許昕同樣保持了直拍的靈活多變、算球等特點,正如許昕在採訪時所言:「其實我從小就是打預判,就是算著對手打,因為直拍還是偏打靈活打變化的。」

如果說曾經的王皓是典型的「反手超強,正手不弱」的直拍頂尖選手,那麼現在的許昕就是「正手超強,反手不弱」之典範!

因此,第六人認為:大球時代,未來直拍選手想在當今乒壇立足,就必須兩面都要均衡發展,單純的依靠反手體系,或者單純的倚重正手體系,很難成長為超一流選手。同時,對於直拍原有的部分技術特點如變化、算球等意識要格外加強,否則,就會成為「左來左打,右來右打」的假直拍。而一旦成為假直拍,就很難跟橫拍對抗,未來國乒對於直拍的選材綜合要求會越來越高,打直拍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結束語

綜上,我們發現,許昕的打法跟以往直拍選手都不一樣,他雖沒有馬琳精湛的前三把技術,也沒有王皓隨心所欲的直拍橫打技術,但是他擁有超強的正手和跑動能力,他的打法在極具觀賞性的同時,也迎合了大球時代對直拍打法的技術要求:在注重變化的同時,必須擁有超強的相持能力。

值得一說的是,許昕在職業生涯後期,他的前三板技術已經縮小了跟馬琳的差距,他的橫打能力也在向王皓靠攏,在換了器材和上了體能後,他的正手殺傷力也得到了了進一步加強,如今許昕的技術已越來越全面,看似橫拍打法,實則靈動直板打法。進可攻、退可守的他已然成為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的引領者,對於未來直板繼承者具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不過稍有遺憾的是,至今我們還沒有發現哪位年輕選手能從許昕手裡接過直板衣缽,嘆就一個字啊!我們期待這樣的小將早點出現,來繼承、發揚廣大新時代的直拍打法。

以上便是我的一家之言,歡迎大家指正並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馬龍3-0橫掃許昕,這不單單是許昕的失利,直拍打法危矣
    回看本場比賽,雙方均可謂拼盡全力,為廣大球迷奉獻了一場精彩的對決。甚至有球迷說,觀看本場比賽,透過屏幕都能感受到許昕渴望勝利的心情。雖然有太多的球迷喜歡許昕在場上行雲流水的發揮,雖然許昕己拼盡全力將直板技術帶向一個新的高度,雖然場上的中遠臺對拉如此美妙,充分詮釋了桌球的魅力。但不得不說,國際乒聯在推出新材料大球後,直板打法便從起跑線上,失去了先天的優勢。
  • 深度分析:女乒直板打法為何越來越稀缺,未來路在何方?
    雖然該打法早已呈現沒落態勢,但是男線的大蟒許昕卻憑藉一己之力成為直拍堅守者。女子直板雖不及男子選手的高度,但國乒曾經也有人創造過輝煌,其中的佼佼者當屬曹燕華老師,她集齊了世錦賽女團、女單、女雙、和混雙四枚金牌,成就了世乒賽中的「金滿貫」偉業,為人津津樂道。
  • 許昕式直拍打法曾是國乒傳家寶,如今卻寥寥無幾,這種打法有未來嗎
    眾所周知,桌球作為一項技巧性很強的運動,發展到今天主要有兩種打法派別,一種打法是橫拍打法,也是當今乒壇的主流打法,另一種則是我們中國球迷熟知的直拍打法,不過可惜的是該打法發展到今天,如果從數量上看,已經成為一個小眾打法。例如,直拍選手許昕雖然貴為世界第一(3月份世界排名),但是在TOP10的男乒排名中,許昕是唯一一位直拍選手,剩下的都是清一色的橫拍選手。
  • 技術分析許昕直板橫打,戰例看桌球直板橫打的發展
    許昕,中國桌球隊運動員。左手直板,正手弧圈球力量大,旋轉強。反手橫打犀利,動作小落點刁鑽。配合全臺步法,進攻無死角。從許昕的戰例,談談桌球直板橫打的發展和方向。上圖為許昕比賽中的直板橫打戰例。許昕接發球擺短後,反手橫打起下旋,拉直線直接得分。上圖為許昕橫打後救擦網戰例。許昕發球後,對手正手劈長。許昕橫打直接發力衝,對手擋住擦網,許昕近臺搓。
  • 當年馬琳和王皓為何放棄執教許昕,直板大師為何偏偏教不了許昕
    但如果去掉「現役」二字的限制,可能答案就不是那麼明確了,中國桌球隊歷史上直板球員比比皆是,從容國團到劉國梁再到直板巔峰的「二王一馬」時代再到如今主力層孤零零的許昕,按道理說直板有著不錯的家底不應該越發展越少數,但事實確實是直板越來越少了,而且如今似乎也只有許昕的實力可以算得上頂尖,但面對馬龍樊振東這樣的頂尖橫板也很難抗衡。
  • 許昕的桌球水準,達到了同樣直板的王皓的最高峰了嗎?
    而許昕的橫打只起輔助作用,還是以正手為主,推擋為輔;三是站位明顯不同,王皓以近臺快攻為主,迎前右攻左橫打,退至中臺也有,但主要放在前臺。而許昕站位就靈活多了,遠中近臺都有,近臺以正手攻球為主,中遠臺則以反抽對方攻球,對張本、小小林的霸王擰則多用此戰術,且每每奏效。 這樣看,王皓的直拍橫打已經練到家了,屬於童子功。
  • 許昕東京奧運淡出之後,國家隊直板凋零!球迷:僅趙子豪獨撐門面
    直板作為中國桌球傳統打法,曾經一度在世界乒壇佔據主導地位。也湧現出了劉國梁、王皓等頂級運動員。但隨著桌球技術的發展,橫板兩面弧圈打法在速度、力量、旋轉上的優勢愈發明顯,而直板反手位的劣勢也逐漸被放大出來。
  • 直板橫打技術比橫板選手厲害?
    在八十年代前,江嘉良是近臺直板快攻打法,體現的就是小快靈。後期雖然湧現了一批優秀選手,但是依舊橫板選手佔多數,比較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莊則棟直板正膠和反膠打法,張燮林的直板削球打法。開始由於國外選手都是橫板弧圈球打法,對直板比較陌生,輸掉了一些比賽。後來由於研究中國直板選手的打法,直板在一定時間開始走下坡路。
  • 桌球直板選手,誰的步法最好?
    以男子為例,我認為桌球直拍選手中,已退役的步法是柳承敏最好,當今在役乒壇選手的步法應該算是中國的許昕最好。許昕直拍步法獨步天下但近些年,在國際乒壇能暫露頭角的,直拍選手越來越少了,能達到超一流的優秀選手就更少了,由於受握法的限制,直拍反手的弧圈進攻能力、中遠臺的防守、進攻和相持能力都不如橫板打法,尤其是隨著近年橫板技術的不斷發展,如臺內球反手強勢擰拉,弧圈球運行弧線更詭異等,所以迫使直拍選手的步法要更靈活以彌補手上動作的局限。
  • 直板就是要當主力,王皓馬琳之後,許昕渴望參加奧運會單打比賽!
    直板就是要當主力,王皓馬琳之後,許昕渴望參加奧運會單打比賽!中國桌球隊自從馬琳王皓之後,基本上進入了橫板的天下,甚至放眼整個乒壇中,很少有運動員會使用直板了,尤其是在00後小將們之中,我們很少能看到直板的主力選手,不過在現役的國乒陣容中,依然還有直板選手的天下,他就是被人稱為大蟒的許昕。
  • 談談乒壇的天才——許昕!
    在現階段,隨著桌球運動的發展,直板運動員所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在馬琳、王皓之後,許昕成為國乒最好的直板選手,也面臨著後來居上的困境。奧運、錄像賽、世界盃等比賽的團體賽冠軍,雙打冠軍,除了許昕外,許昕還在13年獲得了世界盃男單冠軍,從成績和能力上來說,許昕完全可以稱得上直板高手。在送走了張繼科、擊敗馬龍之後,許昕一直堅持著,也一直是國家隊最高水平的球員之一,最終創造了屬於他的時代,成為他運動生涯的晚期。
  • 在同時代直板桌球員中王皓與馬琳,誰球技更高?對桌球貢獻最大
    這是對馬琳直拍打法的最高褒獎!馬琳的球技是舉世公認的牛,主要體現在臺內小球技術手感頗為細膩,擺短技術無人出其右,挑打技術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突然性,一板暴挑可謂技驚四座,側切技術令人拍案叫絕,當然還有馬琳的側身爆衝技術,當年可是他的招牌技術,只要給出他側身的機會,馬琳往往能一板解決戰鬥,對手明明知道他的這套打法,可就是限制不住。
  • 重溫經典:日本公開賽男單決賽,許昕林昀儒PK前三板
    林昀儒和許昕比賽得分容易,失分也快,缺乏一定的穩定性。許昕在局勢不利情況下,不急不躁,漸漸地適應對手的節奏、打法 ,找到對手的漏洞,實現了追平比分和反超比分和贏得勝利的三個階段。這些和各自的打法特點有直接關係,林昀儒擅長接發球後擰拉,容易給自己創造優勢和得分機會,然後在銜接正手攻擊直線得分,或者反撕斜線大角。
  • 你還記得這些桌球直板正膠高手嗎?其中有4位廣西人
    它的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適合近臺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最常用的膠皮類型之一。常被使用的正膠有友誼729的802、大和TSP、紅雙喜651、多尼克魔鬼正膠王等。直板(直拍)正膠快攻打法是是桌球運動中進攻打法的一種,它利用膠片與球板結合後產生的球拍擊球速度快、力量足等特點,形成很強的進攻優勢。
  • 吳敬平告訴你,直拍到底該用橫打還是推擋技術,許昕為何加強橫打
    吳敬平告訴你,直拍到底該用橫打還是推擋技術,許昕為何加強橫打 2020-02-10 17:45  桌球教學TB
  • 重溫經典:韓國公開賽男子單打決賽,許昕依靠哪些贏得勝利
    2019年韓國公開賽男單決賽,許昕和馬龍順利會師決賽,許昕在半決賽艱難戰勝隊友王楚欽進入決賽,馬龍戰勝最終許昕在先輸一局的情況下,連勝四局,戰勝馬龍,取得兩站公開賽冠軍。在上一站日本公開賽許昕4:1戰勝林昀儒獲得冠軍。
  • 西蒙高茨大戰許昕,中遠臺對拉太精彩!球迷:許昕贏得真是不輕鬆
    從技術層面分析,西蒙主要是對許昕抓住了三條線:第一條,許昕發臺短內短球,西蒙直接挑其反手斜線。眾所周知,許昕的殺傷力在正手,他的反手橫板直板火候、功力沒有達到王皓的水平。因此,西蒙在教練的授意下,接發球直接挑許昕的反手,避免其正反鋒芒。這一點從今天的實戰中非常奏效,由於西蒙挑打堅決,又頗有質量,這讓許昕的發球遭遇到很強的挑戰。
  • 許昕超級手感神球再現,談桌球如何防守轉進攻
    許昕,中國桌球運動員,左手直板,手感好,經常比賽中打出神球,極具觀賞性,被譽為「桌球藝術家」。從許昕比賽的精彩戰例中,談談桌球如何防守轉進攻。上圖為許昕比賽中,對陣葡萄牙隊卡瓦霍的後場放高球後,遠臺轉進攻的戰例。許昕發球後,正手先拉起。卡瓦霍防守擋回擦網,許昕上步正手救起後,退至遠臺,反手連續放高球。卡瓦霍連續殺高球後,略微減力,許昕遠臺正手拉起反攻,從反手位大範圍移動至正手位連續拉斜線後,衝對手正手空檔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