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夏商時期已有使用柜子的習慣,最早期的柜子並非如今所見的形式,反倒與箱子類似,較低矮且沒有太多儲存空間。直到唐代開始,柜子的設計才與現代的靠攏,變得高大並發展出多種款式,如頂箱櫃、珍寶櫃、圓角櫃等。中國的傳統柜子制式層出不窮、功能五花八門,具研究和欣賞價值;但鄰近島國日本的柜子也別有一番風情,觀賞性甚高。
說到日本柜子,最具代表的莫過是「三棚」。「三棚」指的是廚子棚、黑棚和書棚,由於裝飾華麗、用料上乘,象徵著主人的財力和地位,所以它們是江戶時代統治階層出身的女士嫁妝的一部分。兩依藏的最新展覽《耀輝百寶》展出了三棚中的其中兩棚──廚子棚和書棚。
於《耀輝百寶》展出的書棚和廚子棚
從設計上來看,廚子棚是一個三層架子,頂層呈翹頭狀,兩邊鏤空,腿足線條流暢優雅,中層和下層各有一個雙門儲物空間。由於廚子棚的設計典雅高貴,所以通常會擺放在正中位置。從功能上來看,這款架子主要用來存放化妝道具和香具。
架子
十九至二十世紀
木胎蒔繪
80.5 x 102 x 40.2公分
兩依藏博物館藏
除了上述的的廚子棚外,《耀輝百寶》還展示了書棚。下圖的書棚制於十九至二十世紀,以木胎蒔繪製成,雖然此架主要用金粉裝飾,卻絲毫不顯俗套,反而令人驚嘆工匠細膩的工藝。書棚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放置書本、捲軸和文房用品。
架子
十九至二十世紀
木胎蒔繪
89.5 x 90.5 x 44.5公分
兩依藏博物館藏
日本柜子當然不限於三棚,飾棚也是日本人鍾情的柜子之一。此飾棚產於十九至二十世紀,其製作材料為木胎蒔繪和珍珠母。飾棚的特色之一就是它渾身都充滿裝飾,正如此櫃除了布滿雕漆紋樣外,每一扇趟門板都以芝山工藝〈珍珠母和象牙鑲嵌〉裝飾,非常華麗。此外,由於這個飾棚屬於外銷櫃,所以每個角落、每個細節都極富東方氣息,務求令購買此櫃的西方人都能感受到東方風情。
飾棚
十九至二十世紀
木胎蒔繪和珍珠母
167.5 x 95.5 x 38公分
兩依藏博物館藏
飾棚之局部
日本的工藝品在製作上極精良,而且匠人對細節的掌握亦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因此每件作品都十分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