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嵐水庫樞紐工程昨天正式開工 蓄生命之水解萬民之渴

2020-12-21 水母網

老嵐水庫樞紐工程昨天正式開工,水庫建成後年平均可增加供水量4530萬立方米,有力緩解煙臺的「缺水之困」

蓄生命之水 解萬民之渴

老嵐水庫工程規劃圖。


10月26日,煙臺市老嵐水庫樞紐工程正式開工。YMG全媒體記者 申吉忠 攝

破解「缺水之困」,煙臺跨出重要一步

26日上午9時18分,老嵐水庫樞紐工程正式開工。這是時隔60年後,煙臺啟動建設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

作為市區「飲水機」,老嵐水庫建成後,年平均可增加供水量4530萬立方米,相當於多了3/4個門樓水庫;作為外夾河的「防汛庫」,可將下遊河道防洪標準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以上。

滔滔河水入老嵐,一泓清泉潤萬家。建設老嵐水庫,留住生命之水,可解萬民之渴,可解百世之憂。

面向長遠開啟利民工程

老嵐村南、外夾河畔,一排彩旗越河而過,延伸至對岸山坡。「這就是大壩的中軸線。」老嵐水庫工作專班副主任郭增軍遙指遠方。

就在彩旗終點處,一行大字格外惹眼:「水庫建設 百年大計」。

短短8個字,重若千鈞。分量之重,重在人民,重在長遠。

建設老嵐水庫,是現實的選擇,更是歷史的必然: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論證建設老嵐水庫工程,1999年正式申報並得到國家批覆。後因膠東調水工程啟動實施,加之連續多年豐水,老嵐水庫立項建設工作暫時擱置。

2014-2017年,我市連續遭遇嚴重持續乾旱,雖通過調水等應急措施有驚無險地度過難關,但供水安全依然存在風險隱患。

水資源短缺還將成發展「命門」:隨著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核心城市等一系列戰略相繼落地煙臺,煙臺水資源需求量必然將大幅增加,水資源供需矛盾將逐步加大。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煙臺中遠期供水安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省市兩級決定實施老嵐水庫工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這項戰略工程,將其納入全省水安全保障總體規劃和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重大項目庫,並積極爭取將其列入全國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省委書記劉家義先後兩次親赴水庫壩址現場調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龔正、李幹傑等領導親自研究、靠前指揮。

市委、市政府及時編制《煙臺市區水資源綜合利用暨供水保障規劃》和《老嵐水庫工程規劃建設方案》,並將老嵐水庫列入「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重點攻堅事項。市委書記張術平、市長陳飛等市領導多次到庫區和壩址現場調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

「樞紐工程的開工,既是戰前的『動員令』,又是戰爭的『衝鋒號』。」省水利廳廳長劉中會對工程建設提出殷切期望。在省市兩級的關愛呵護下,老嵐水庫,改革開放以來膠東第1座、全省第2座新建大型水庫工程,必將在36個月的施工期內快速崛起。

上下同心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2018年,老嵐水庫工程啟動建設;2019年2月,擠進國家「十三五」調整規劃;10月,老嵐水庫移民試點安置房工程開工建設;2020年4月,完成立項審批;5月,10棟試點安置房於全部封頂……

「老嵐水庫的每一個進展,無不體現著攻堅克難的勇氣、快速高效的作風、為民務實的情懷。大家上下一心,幹群共同發力,把數不清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郭增軍說。

3個多月20多次匯報爭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積極靠上全力爭取,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工作狀態,3個多月內20多次到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及有關單位溝通匯報,「五加二」「白加黑」,化不可能為可能,工程於2019年2月份擠進了國家「十三五」調整規劃,為老嵐水庫工程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

40天完成庫區實物調查:實物調查工作是水庫移民規劃編制、工程可研報告編制的基礎性數據。工作專班組建市縣鄉三級34個、400餘人的現場調查工作組,全面打響實物調查攻堅戰,挨家挨戶進行現場測量,嚴格執行「不折不扣、不突不破」「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標準,堅決維護政策的統一性和嚴肅性。僅用40天時間,就拿下了庫區3593戶9784人,土地約2.7萬畝等紛繁複雜的庫區實物調查工作。

20天完成地上附著物清障:為了後代杯中有水、倉中有糧,廣大基層幹部帶領庫區移民全力配合,保證了項目的順利推進。大壩所在的位置,佔用了福山區回裡鎮後富村的果園和菜地,共涉及470戶、332畝地。為了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工,村民在20天內全部清理地上附著物,沒有一戶拖後腿。「村裡群眾都挺配合的。」後富村黨支部書記王守樂說。

搬出舊房,住進新房。隨著老嵐水庫工程的推進,配套安置房也在加緊施工。截至昨天,福山兩棟試點安置房均已封頂且通過主體驗收,正處於裝飾裝修階段。牟平區四棟住宅樓、三棟網點均已封頂且通過主體驗收,正處於裝飾裝修階段。棲霞市試點安置房均已封頂且通過主體驗收。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將實現庫區移民的安居夢。

可供水可防洪可保生態可增效益

發源於海陽牧牛山的外夾河,一路奔騰向北,與內夾河匯合後注入黃海。

外夾河,古老悠久,被煙臺人稱為「母親河」。但史料記載,她同時也是一條「害水」,遇汛澇之災兩岸百勝受盡其苦。新中國成立以後,煙臺專署、煙臺地區水利局、煙臺市政府先後進行多次整治。

時至如今,外夾河的汛期防洪依然不可忽視。專家介紹,外夾河流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7、8月份,有些年份80%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一、二次特大暴雨過程中,極易形成洪澇災害。加上外夾河流域屬於典型的山溪性雨源型河流,洪水集中在汛期,呈陡漲陡落型。

而外夾河下遊穿越芝罘區、福山區和開發區注入黃海,是市區防洪排澇的骨幹河道,其防洪能力高低直接關係到市區特別是芝罘區西部城區及開發區和福山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安危。

郭增軍說,老嵐水庫建成後,可有效發揮防洪功能:「老嵐水庫位於外夾河中遊,防洪庫容為1400萬立方米,工程建成後,可將下遊河段防洪標準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有效保護下遊萊山機場及煙臺市區的安全。」

不過,對老嵐水庫而言,如今其最大的意義,在於攔蓄外夾河水,留下生命之水。

煙臺屬於北方典型的資源性缺水濱海城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有487立方米,只相當於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5,市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700毫米,而且豐枯變化懸殊,連豐連枯經常出現,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水資源已經成為制約煙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瓶頸。

「2015年至今,我市先後6次調引客水共計5.07億立方米,其中光今年就達到2.34億立方米。」郭增軍無奈地說。

調水量大,但成本高昂。開發和利用好有限的當地水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最有效、最經濟、最可靠的途徑。

在流經市區最大的大沽夾河(內夾河和外夾河)、辛安河和沁水河3條河流中,內夾河建有門樓大型(2)水庫和庵裡中型水庫,開發利用率達到58%左右;辛安河建有高陵中型水庫,開發利用率也達到了50%;沁水河流域開發利用程度較低,但沒有適宜建設中型以上規模水利樞紐的地形條件。而外夾河現僅有桃園中型水庫1座,76座小型水庫及12座攔河閘壩,地表水開發利用率18%。

因此,在這裡建設老嵐水庫,開發利用外夾河水資源,成了重中之重。資料顯示,老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624平方公裡,總庫容1.58億立方米,興利庫容達8491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4530萬立方米。水庫建成後,可向市區供水11.5萬m³/日,可將外夾河地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提高到40%左右。

此外,老嵐水庫還可兼作市區南水北調、黃水東調的調蓄水庫,有效緩解門樓水庫和高陵水庫的客水調蓄壓力,提高煙臺市客水調蓄能力。

老嵐水庫建成後,可利用水庫攔蓄的洪水,下放生態流量,在枯水年份、枯水季節進行生態補水,對防止水土流失及改善下遊河道水生態環境,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通訊員 刁崢峻 

相關焦點

  • 固軍大型水庫正式開工建設 郭亨孝宣布開工
    12月18日上午,達州市固軍大型水庫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市委副書記、市長郭亨孝宣布項目開工。達州市固軍水庫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國家水利部和四川省確定的近期重點骨幹防洪控制性工程。
  • 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完工
    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完工 記者 洪俊 攝巴渝傳媒網訊 (記者 洪俊)日前,伴隨著一陣碾壓機發動機的轟鳴聲,碾壓機對涪陵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進行最後的碾壓,標誌著該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圓滿完成,為明年底順利實現蓄水奠定堅實的基礎
  • 甕南溪水庫樞紐工程大壩面板開倉澆築
    3月20日,貴州省銅仁市甕南溪水庫樞紐工程大壩第一塊面板混凝土正式開倉澆築,標誌著工程已克服疫情影響,邁入了建設快車道。 2月29日,PMC項目管理部向業主單位提交復工復產申請,同日經銅仁市、碧江區、瓦屋鄉三級防疫部門現場防疫措施檢查合格後,同意工程復工復產。 目前正值甕南溪水庫工程防洪度汛的關鍵階段,首倉面板混凝土的開倉澆築,提振了項目建設者的信心,為水庫實現安全度汛奠定了堅實基礎。
  • 陳蔡水庫加固改造工程正式開建
    9月30日,諸暨陳蔡水庫加固改造工程正式開工了!總投資10個億!陳蔡水庫於1977年動工,1984年封孔蓄水,水庫運行已近40年,是全省為數不多的未除險加固的大型水庫之一。2018年8月,水庫大壩被鑑定為「三類壩」,存在重要安全隱患,需及時除險加固。隨後,諸暨市政府專門成立了陳蔡水庫加固改造工程前期工作領導小組,2年多來,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 鶴壁盤石頭水庫環境保護提升工程開工
    12月19日,在盤石頭水庫現場,亞行貸款淇河盤石頭水庫環境保護提升工程開工儀式舉行。市亞行貸款淇河項目服務中心、市盤石頭水庫建設管理局(市移民辦)有關負責人以及設計、監理、施工單位代表等參加。據了解,淇河盤石頭水庫環境保護提升工程為亞行貸款河南鶴壁淇河流域環境治理及生態保護項目的一個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於2019年7月經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批覆總投資8333萬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庫區植被恢復、庫區邊坡修復和水庫基礎設施工程,計劃工期12個月。項目建成後將對淇河流域環境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 汝陽: 前坪水庫正式下閘蓄水!
    在北汝河上修建水庫,這一構想始於共和國成立之初,歷經60餘年,其間多次勘測和籌劃,直到進入新時代,工程終於開工上馬,經過四年多艱苦奮戰,如今大壩巍然高聳,北汝河從此得以安瀾。 大壩上一幅巨大的對聯,引人矚目:「繪百年民生畫捲成伏牛風景,寫千秋水利文章樹中原豐碑。」
  • 武穴荊竹水庫:補短板工程開局就是決戰
    10月18日,天空下著小雨,筆者在荊竹水庫東乾渠補短板工程現場看到,4臺挖機在10多公裡的渠道壩上,正開足馬力,抓緊削坡,幾名工程技術人員,一邊測量,一邊不時指導機械作業,十幾位民工在協助機械清障,一片喜人的忙碌景象。荊竹水庫灌區節水配套東乾渠改造項目是荊竹水庫疫後重振、汛後補短板重要工程,總投資804.1萬元,於10月1日正式開工,計劃2021年9月底全部結束。
  • 隋忠誠在邵陽調研時要求確保犬木塘水庫如期開工建設
    5月26日,副省長隋忠誠一行來邵調研並出席犬木塘水庫項目建設推進會。隋忠誠說,要統一思想、壓實責任,推動犬木塘水庫項目早開工、早見效、早受益。省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及衡陽、永州、婁底市政府分管負責人,市委書記龔文密、副市長肖擁軍參加。
  • 共青城市柘林水庫引水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開工在建!
    共青城市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鄱陽湖之濱,廬山南麓,是昌九一體化重要戰略支點城市,是江西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區,是江西省首個科教城(大學城)江西省共青城市科教城。讓我們下面一起看一個建設地點位於江西省共青城市,總投資約4.6億元水庫引水建設項目
  • 重慶涪陵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完工!
    10月15日,涪陵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現場,碾壓機轟鳴著對壩體進行最後的碾壓。當天,該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圓滿完成,為明年底順利實現蓄水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壩雄姿雙江水庫工程地處涪陵區大木鄉雙江村,距涪陵城區約55km。雙江水庫工程是以城鄉供水及農業灌溉為主,兼顧發電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 涪陵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完工!
    涪陵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完工!施工現場10月15日,涪陵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現場,碾壓機轟鳴著對壩體進行最後的碾壓。當天,該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圓滿完成,為明年底順利實現蓄水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壩雄姿雙江水庫工程地處涪陵區大木鄉雙江村,距涪陵城區約55km。雙江水庫工程是以城鄉供水及農業灌溉為主,兼顧發電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主要由樞紐工程、借水工程、輸水工程以及電站工程4部分組成。
  • 將向邵東城區提供主要水源的犬木塘水庫配套工程黃家壩提乾渠概況
    犬木塘水庫工程總乾渠全長58.658公裡,起點位於邵陽市寶慶森林公園一般遊憩區,經過大祥區、串過邵陽縣進入祁東步雲橋鎮境內,在楊家臺水庫旁邊經過再往東北方向走,從邵東市簡家隴鎮的蒸源村地段開始進入邵東市境內,總乾渠達到簡家隴鎮珍從村地段為止,其中隧洞45.201公裡。
  • 邵陽高鐵南站擴改工程正式開工
    6月1日上午,邵陽市隆重舉行邵陽火車站站房擴改工程開工儀式。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龔文密宣布:「邵陽火車站站房擴改工程開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事青致辭,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曹普華主持開工儀式。、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湖南華達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婁底車務段、邵陽火車站的相關同志參加開工儀式。
  • 關注│三岔溪水庫建設情況
    三岔溪水庫大壩瀝青混凝土心牆施工現場7月9日,記者從三岔溪水庫工程項目部獲悉,截至目前,該工程已完成大壩回填方量8.5萬立方米,完成瀝青混凝土澆築高度38米。三岔溪水庫選址武平鎮,此工程是水利部定點扶貧實施的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人飲為主的小(2)型水庫工程,主要由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兩部分組成,水庫大壩為瀝青混凝土心牆堆石壩。最大壩高49米,壩長108.5米;灌區管網總長8.22公裡。
  • 蘇臺高速騎塘樞紐先行段正式開工,軌道上的嘉興「加速」前進
    今天(11月17日)上午,蘇臺高速公路南潯至桐鄉段及桐鄉至德清聯絡線(二期)騎塘樞紐交叉節點工程-1(先行段)(以下簡稱蘇臺高速騎塘樞紐先行段)舉行開工儀式。蘇臺高速騎塘樞紐先行段位於蘇臺高速公路主線終點,地處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徐家角附近,與已通車的滬杭高速公路和在建的錢江通道北接線形成騎塘樞紐。先行段匝道長度約2.2公裡,路基總長度約1.3公裡。
  • 「生命之樹」初長成
    「生命之樹」外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將在年內投入使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日前,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東段站房主體結構的地面水泥澆築已完成,「生命之樹」鋼結構塗上了白色油漆,側式站房室外幕牆、高架候車室西段室內裝飾裝修也在全力加速推進。預計到本月中旬,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將完成江門站主體站房正面外立面的施工。
  • 【方志四川•生態】郭靜 段雯‖千島之湖 蜀中澤國:三臺縣魯班水庫
    郭 靜 段 雯 魯班水庫又名魯班湖,位於三臺縣魯班鎮,是都江堰人民渠七期尾端大型囤蓄水水庫,擁有「千島之湖 蜀中澤國」「中國西部名湖」之稱,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湖泊型風景名勝區」「白鶴自然保護區」,是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涪陵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完成封頂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位於涪陵區的中型水庫——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完成封頂,為水庫的順利建成奠定了基礎。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於2017年9月開工建設,主體為為鋼筋砼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78.4m,經過近3年的奮戰,大壩壩基總計開挖40萬方,回填共計80萬方。截至目前,大壩主體工程已經完成了工程量的90%。據介紹,雙江水庫工程總投資5.3億元,是以城鄉供水及農業灌溉為主,兼顧發電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 都蘭諾木洪水庫開工建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1月23日,都蘭縣諾木洪水庫工程開工建設。水庫建成後將有效增強諾木洪河流域防洪能力,同時1.6萬公頃枸杞將得到灌溉,有力提升當地農田灌溉保障水平。諾木洪水庫位於都蘭縣諾木洪河上遊,項目總投資5.84億元,項目包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一座溢洪道、一條洩洪排沙洞和一條輸水渠。項目完工後主要向下遊諾木洪農場灌區及宗加鎮灌區提供灌溉供水,總灌溉面積1.68萬公頃。諾木洪水庫是我州重要的水利基礎設施,事關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