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美醫學期刊封面印清朝官服,這是赤裸裸的針對

2020-12-13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保爾】

最近,在一本具有權威官方性質的美國醫學期刊封面,使用了清朝三品武官的補子圖案。這並非是為中國傳統文化做宣傳,而是通過這個圖案,描述傳播疾病的病原體。在當前的環境下,毫無疑問,這又是個影射「中國病毒」的操作。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西方甩鍋、潑髒水已是家常便飯,並不奇怪。但這次用上清朝武將的官服圖案,估計很多中國人都不甚了解,外國人是怎麼想到的?如果只談歷史,清朝官員幹嘛要在衣服上繡繪這種看起來奇奇怪怪的動物圖案呢?圍繞這些問題,本文略做闡釋,並談談筆者個人的一些觀點。

《新發傳染病》5月刊封面圖

一、衣服上的動物世界

這次登上醫學期刊封面的圖案,較為專業的說法叫「補子」,也根據實際的使用稱作「胸背」或「背胸」,其用處是縫綴在官服的前胸和後背處,大小約為一尺見方,絲織製作,做工普遍精美。

通俗的說,就是在官老爺的衣服上,一前一後打了兩塊華麗的補丁。好好的官服,為什麼要打補丁?其實作用很簡單:區分級別。

古代區分官員級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帽簷的長短,還有身上掛的裝飾,但最常見的還是服裝的顏色、款式。比如在唐代,衣服「紅的發紫」的是高官,低級別則只能「江州司馬青衫溼」。

一些文章認為,在官服上繡圖案、分級別的做法始於武則天,其實還要更早。唐代剛剛建立,天下徵戰尚未結束,將軍們就已經有了裝飾不同的衣服,比如左右武衛將軍「服豹文襖子」,左右翊衛將軍「服瑞鷹文襖子」。真正把官服上的補子理順,訂立為嚴格制度的,則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畫像

洪武元年,剛剛建國的大明王朝頒行冠服制度,按照不同的品級,規定了各種飛禽、花草的補子圖案。到洪武二十四年,花花草草又被飛禽走獸取代,形成了文官繡飛禽、武官繡走獸,風憲官繡獬豸的規範。清代照搬了明代的補子,又進一步完善。明代武官一品、二品都繡獅子;三品、四品都繡豹子,康熙年間細化為一品繡獅子,二品繡麒麟,三品豹子,四品老虎。此外,宗室親貴用圓形補子,與普通官員的方形補子相區別,以示出身。

在很多對服飾不甚考究的清宮戲裡,滿朝文武前胸後背的圖案都一模一樣,而且特別喜歡用仙鶴。其實,清代對於使用補子有嚴格的規定,特別禁止各級官員亂用補子。文官序列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不入流的用黃鸝。武官是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掌管監察的風憲官,比如御史,仍然使用神獸獬豸做補子。

紅緞綴平金繡雲鶴紋方補官衣    圖自故宮博物院

乾隆四十五年內務府總管兼戶部侍郎副都統金簡,因為身兼文武兩重官職,別出心裁得給自己搞了個「雙補」,在文官的錦雞邊上又繡了個獅子,結果被乾隆皇帝修理了一頓。所以,如果有朋友編寫、審核明清宮廷戲,千萬要注意前胸後背的圖案,可別再鬧出滿朝文武皆一品的笑話了。

相關焦點

  • 美疾控中心用清朝武官補子作期刊封面 惡意解讀東方文化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個科學色彩濃重的期刊,封面用含有明確指向性和暗示性的內容將新冠病毒和中國傳統文化聯繫起來,我們應該對此表明態度。《新發傳染病》是美國CDC面向全球傳染病和相關領域專家徵集研究成果、以促進全世界對新發和再發傳染病認知的官方期刊。4月16日更新的5月刊封面是中國清朝三品武官繡豹圖,又名「三品武官補子」。
  • 美疾控中心用清朝武官圖作期刊封面 被指惡意解讀東方文化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出版發行的《新發傳染病》5月刊用中國清朝三品武官繡豹圖作為封面,強調中國古代官員官服上的蝙蝠等許多動物「能夠傳播可能導致人類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引發爭議。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個科學色彩濃重的期刊,封面用含有明確指向性和暗示性的內容將新冠病毒和中國傳統文化聯繫起來,我們應該對此表明態度。《新發傳染病》是美國CDC面向全球傳染病和相關領域專家徵集研究成果、以促進全世界對新發和再發傳染病認知的官方期刊。4月16日更新的5月刊封面是中國清朝三品武官繡豹圖,又名「三品武官補子」。
  • 殭屍為什麼都穿清朝官服?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道行深淺,這些殭屍都無例外地頭戴花翎官帽、身著絳藍官服,儼然是清朝官員的打扮。這就很讓人納悶了,影視裡的其他妖怪都有千變萬化的形態,為何只有殭屍在穿著上面如此單一且固定呢?結合港片拍攝的年份,再追溯歷史朝代,可以確定,這類殭屍只能在清朝時期誕生,才能在之後的幾百年裡正好形成飛僵,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殭屍家族》裡,那具罕見的女性殭屍穿著清朝的旗裝,也是這個道理。那為何它們不穿普通的清朝服飾,而是統一的官服標配呢?
  • 為何我國殭屍都穿著清朝官服?專家:不是迷信,這是有道理的
    但是這並不會阻擋看恐怖片的熱情。中國殭屍片也屬於恐怖片的一種,不過這裡面還摻雜著搞笑的元素在其中。中國的殭屍片起源於香港,拍了許多部成功的殭屍片,其中以林正英的系列題材最為出名。不過大家應該都會注意到,為何片子裡面的殭屍都會身穿著清朝的官服呢?為何不是其他朝代的官服呢?難道這裡面還有什麼講究不成嗎?
  • 電視劇中的殭屍為什麼都穿著清朝的官服?這幾個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其實對這方面接觸多的人都見過壽衣,其實壽衣就是從清朝的官服演變過來的。中國葬禮的規矩和風俗其實很早就有了,只不過在清朝時得到完善。古代都是封建王朝統治,能當官就能享受榮華富貴,光宗耀祖。平民百姓的生活都很艱苦。
  • 為啥我國殭屍都穿著清朝官服?專家:並非迷信,這是有道理的
    這類恐怖片的主角多以鬼怪為主,而在中國殭屍的出鏡率也不在少數。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影視劇裡的殭屍大都身著清朝官服,敢情在人們印象裡的殭屍幾乎都是清朝時期出現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對此專家曾說過,並非是迷信,如此設定是有道路的。首先,跟風的結果。
  • 電影中的殭屍們,為什麼穿得都是清朝官服?
    由林正英先生一手打造的系列殭屍片曾風靡一時,小時候也曾被嚇得瑟瑟發抖,當時一邊抖動,一邊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殭屍們的統一制服為何是清朝官服?當然這也可以理解,有清以降文字獄無比酷烈,如果紀昀的作品中殭屍穿著清朝官服,若是觸怒天顏追究起來,只怕他的腦袋要搬一搬住處。那,殭屍是什麼時候開始穿上清朝官服的呢?
  • 清朝官吏升官後,原來的官服都怎麼樣處理了?鮮花為你解析
    但是,中國古代的官服卻不同,一些朝代、如明朝,官員的官服就是由國家統一定製、發放的。明太祖朱元璋開元建國之後曾「命制公服、朝服,以賜百官」。▲明朝文官官服但一些朝代、如清朝,官員的官服卻不是由國家統一定製、發放的,清朝的官服都是「DIY」。
  • 影片中,為何我國殭屍都穿著清朝官服?專家:並非是迷信
    導語:影片中,為何我國殭屍都穿著清朝官服?專家:並非是迷信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林正英主演的經典殭屍影片,裡面的殭屍無一不是穿著清朝的官服、留著清朝的小辮子、戴著清朝的官帽,一切都是清朝的打扮。再加上當時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也是比較出色,讓人看了意猶未盡,因此清朝樣式打扮的殭屍就成為了經典形象。為什麼殭屍都穿著清朝的官服呢?其中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專家對此表示,並非是迷信。首先,殭屍最早起源於明清時期,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鬼怪。根據民間傳說,殭屍的穿著以及造型就只有明清時期的造型比較符合。
  • 我國歷代官服一覽, 漢朝最霸氣, 清朝最繁雜
    我們就通過一些官服來了解一下吧。秦朝的官服是黑色的,根本就不像電視劇中那麼鮮豔。一方面是當時的彩染技術並不發達,另一方面是因為秦朝把黑色視為最高級的顏色,甚至皇帝穿的衣服也是黑色的。而且黑色看上去非常厚重,能夠顯示官員的權威。
  • Wiley推出全球頂尖生物醫學期刊Advanced Therapeutics
    Advanced Therapeutics《先進醫療》是老牌科研雜誌社Wiley旗下推出的一本發表尖端治療研究的高水平期刊,由眾多全球生物醫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作為執行顧問,涵蓋多領域醫療關鍵主題,如無創治療、靶向藥物輸送、細胞和基因療法、個性化藥物和藥理學等,旨在為前沿治療研究提供一個獨特的多學科論壇
  • 觀展|這些民國期刊封面簡直太傾心了!看看哪個封面打動了你
    一本本期刊,記載著歷史的變遷和人間百態,也呈現出期刊裝幀設計的歷史演變。民國時期的期刊設計、裝幀工藝,既傳承了中國傳統的審美傾向,同時又借鑑了西方的設計理念,形成了這時期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在這過程中,由於魯迅、豐子愷、陳之佛、張光宇等藝術大家加入到期刊裝幀設計的隊伍中,使得民國的期刊設計風格又呈現出多樣化與個性化的特徵。
  • 為何中國殭屍都只穿清朝官服?學者:並非迷信,而是有現實依據
    一看到「殭屍」二字,相信十有八九的朋友腦海裡立馬會出現這樣一個畫面——「一面色慘白,嘴唇鮮紅,身著清朝官服的殭屍,伸直手臂,一跳一跳朝你撲來,就在此時,一位道長出現,掏出一黃符貼在殭屍腦門上,它便再也無法動彈。」而這位道長,就是我們相當熟悉的「英叔」林正英。
  • 為什麼中國殭屍都穿著清朝官服?學者:不只是迷信,還有現實根據
    而在觀看了諸多殭屍電影後,大家是否發現這樣的問題,似乎每部電影中的殭屍都是身著清朝官服,為什麼呢?第一,民俗清朝時,民間有種叫「訓屍人」的道士,他們都掌握有引導屍體的法術。當時,許多有權勢的人,死後都希望重歸故土。而這類將屍體遷回故土安葬的活計,就交由道士來做。
  • 從《鬢邊不是海棠紅》看清朝官服的「蟒紋」和「頂戴花翎」
    我們可以看到好多人都穿著「朝服」,就是滿清官員的官服。但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安貝勒的服裝和其他大臣的服裝不太一樣。安貝勒的朝服的補子是圓團狀,而其他大臣的朝服補子是方形,這有歷史考據嗎?有。《鬢邊不是海棠紅》電視劇截圖清代官服有嚴格的定製,服裝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區分等級一個非常重要的物件。
  • 為何電影裡的殭屍,都穿著清朝官服沒有其他朝代的?和一個人有關
    我們可以觀察到,從林正英再到後來人們所拍攝的殭屍電影,幾乎清一色都是採用清朝官員的朝服作為殭屍的衣服,這是為什麼呢?其中和一個人只怕有很大的關係,這個人就是同樣活躍於熒幕的歷史人物紀曉嵐。從他所編寫的《微草堂筆記》中就能夠看出來了,而「殭屍」這一形象也是從他的這本《微草堂筆記》中流傳出來的,當然在此之前,民間早已經有了「殭屍」傳言,而紀曉嵐只是更詳細的描繪了下來。正因為是清朝人提出了「殭屍」的形象,而紀曉嵐又是朝廷的官員,所以香港的殭屍片幾乎都是清朝的殭屍。
  • 為了上期刊封面,科學家們也是拼了!
    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將論文的主要內容與意義表述出來,讓不同領域的學者甚至普通公眾都能明白,這是石楓選擇「女媧補天」這個封面圖的原因。實際上,這不是石楓在期刊封面上的首次出鏡了。其實,這與期刊封面的功能有關。「除了展示論文的內容與意義外,封面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奪人眼球。」提供期刊封面設計服務的北京中科幻彩動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錢鑫介紹說,「與論文插圖不同,封面圖片甚至不需要百分之百還原科學細節,但一定要吸引人。
  • 「清朝官服」上,為什麼喜歡繡上「禽獸」?學問大了,看完漲知識
    大家可能會對清朝宮廷劇中,文武百官官服上面的圖案感到好奇,這些「花裡胡哨」的圖案都代表什麼呢?不同品階的官服又有什麼不同呢?其實官服上繡的這些圖案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補子」。清朝在官服制度上是對明朝的一種改制和繼承,雖然廢除了明代的服飾制度,帶有滿族服飾的特色,但是在很多方面還是沿襲了前代,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官服上的補子。清朝在外褂 上加上表示官職大小的補子,飾在胸前和背後。清朝的補子一般採用正方形,且要比明朝補子略小,長寬在 40 釐米左右。
  • 殭屍為何都穿清朝官服?並非沒有原因!網友:看完嚇得脊背發涼!
    殭屍為何都穿清朝官服?並非沒有原因!網友:看完嚇得脊背發涼! 中西方都有自己的」靈幻「文化,西方的喪屍、吸血鬼、巫師等,而中國,神話傳說中有魔王、妖怪、鬼魅還有我們熟悉的殭屍了。
  • Trends綜述期刊全系列9月封面大賞
    其16本Trends期刊涵蓋生命科學和化學的各個領域。為了讓大家對於Trends期刊有更深入的了解,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一睹Trends全系列2020年9月刊的高清封面大圖和其背後的封面故事!本月,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為慶祝其創刊25周年邀請頂尖科學家為大家帶來近期分子醫學領域的突破性研究和仍待解決的瓶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