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下,精靈眾王得其三,
石殿中,矮人諸侯得其七,
塵世間,必死凡人得其九,
魔多翳影,王座烏沉,黑暗魔君執其尊。
這首《魔戒》中的主題詩,揭露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基本事實,那就是所謂的「魔戒」足足有20枚之多。這其中,精靈得到了3枚,矮人得到了7枚,而人類則得到了9枚;但黑暗魔君索倫在陰影之地的烈焰之山中鑄造了至尊魔戒,用於統御上述的19枚次級魔戒。
可以說,中土世界的第二紀元和第三紀元與「魔戒」無不息息相關。
(1)
當然,相較之下,第二紀元的歷史顯得乏善可陳;或者說這個時代,在大地上是一個黑暗的紀元,並沒有太多歷史需要,或有必要講述。
不過,因為第二紀元相關歷史的冷僻,我們還是會簡略勾畫,以使讀者前後貫通。首先,在對抗初代魔君魔苟斯的大戰中,中土世界幾乎淪為一片廢墟。魔苟斯的奴僕索倫既為魔苟斯的失敗感到氣餒,也對眾維拉的烈怒感到驚慌。他向維拉的傳令官卑躬屈膝,發誓改過自新,棄絕過往一切惡行。但傳令官作為索倫的同輩(同屬邁雅),並無赦免同輩之權,故命其返回維拉之居所阿門洲,等待維拉裁決。索倫對此深感羞恥,顏面盡失,因此選擇了逃亡,並重墮邪惡。
索倫的美善形貌「安納塔」
在隱藏千年之後,索倫化成美善的形貌,重現中土大陸。他自稱「安納塔」,意為「天賦宗師」;他來到精靈王國伊瑞詹,企圖為精靈套上一道枷鎖,將他們置於自己的監控之下。索倫毫無疑問是個優秀的「傳銷大師」,精靈也相信了他的巧言令色(個別除外),並在索倫的核心技術指導下,打造了19枚「力量之戒」,這些戒指的主要能力就是抵禦時間侵蝕。但索倫還秘密製造了至尊魔戒以統御眾戒,他將自己的力量與意志灌注其中,這19枚戒指都受至尊魔戒束縛,並向它臣服。這樣,當索倫戴上至尊魔戒,他便可洞悉其他戒指所做的一切,進而了解、控制那些持戒人的思想。某種意義上,這便是權力的具象化。
但精靈並沒有那麼容易就落入陷阱,索倫一戴上戒指,精靈便知道了他是誰以及他的意圖。懷著憤怒與恐懼,精靈摘下了戒指,這使得索倫大為光火,並公開向精靈宣戰。精靈族帶著其中力量最為強大的三枚戒指望風而逃,這便是索倫最想得到的「精靈三戒」——火之戒、水之戒、氣之戒;這三枚戒指雖仍然受到至尊魔戒轄制,但其由傑出的精靈工匠凱勒布理鵬獨力製造,故索倫至始至終都未能染指。
九戒靈之首「安格瑪巫王」
從那時起,索倫與精靈之間的戰爭拉開序幕,並持續了上千年。索倫將自己親自參與製造的16枚力量之戒拿到了手,並將其中的7枚給了矮人,卻將9枚給了人類;這是因為,人類更容易墮落,也更加貪婪。事實證明,這9枚戒指的持戒人的確在他們的時代成就了不朽功勳,他們成為了君王、法師和武士,但在最後也都被戒指出賣,並淪為「戒靈」,索倫輕易就腐化了他們。不過,矮人一族大大出乎了索倫的意料,他們對財富的興趣遠遠大於魔戒,其想法也很難被猜透;這7枚戒指在矮人這裡成為了「探礦器」,並在隨後被烈焰焚毀,或被索倫收回。
(2)
無論如何,索倫的驕傲日漸高漲,直至目空一切,並意欲成為中土之主宰,他不僅要消滅精靈,可能的話,還要促成當時的努門諾爾帝國的滅亡。
努門諾爾帝國的五芒星地圖
但努門諾爾帝國當時正如日中天,空前強盛,帝國皇帝亞爾·法拉松(他是我們在前文提及的貝倫與露西恩的子孫)率領龐大艦隊進軍索倫的領地魔多,居然將索倫俘虜並帶回帝國。索倫用三年時間從人質變成了皇帝最為親近的國師,他腐化了亞爾·法拉松的心智,蠱惑他向眾神開戰,攻打維拉居所阿門洲,以求得長生不死之力,改變諸神強加給凡人的終極宿命——死亡。
索倫向人類贈予魔戒
還記得我們在前文提到的至高神一如·伊露維塔嗎?當亞爾·法拉松踏上阿門洲,維拉就在世界的最高山峰上呼喚伊露維塔,伊露維塔向世人展現大能,降下大災,努門諾爾帝國直接陸沉,亞爾·法拉松和他的艦隊被毀滅;此外,伊露維塔將阿門洲移出阿爾達,同時將原本是平面的阿爾達由平面直接彎曲成球狀星球,即地球。
哦,我們差點忘了索倫。得益於之前他將自己的力量和意志灌注在了至尊魔戒之中,這使得他在大災變中雖然失去了肉身,但他的靈魂卻逃回了魔多。
(3)
即便如此,這場大災變依舊不是第二紀元的終結。索倫並未真正死去,而努門諾爾還有倖存者。
按照託老《努門諾爾淪亡史》記載,那些倖免於難的努門諾爾人向中土逃去。領導他們的是埃蘭迪爾和他的兩個兒子,——埃西鐸和阿納瑞安。他們在中土得到了精靈王吉爾加拉德的幫助,埃西鐸和阿納瑞安更是建立了剛鐸和阿爾諾兩個王國。
索倫之眼
不過,中土世界仍然危機重重,沒過太久,蟄伏在黑暗中的索倫就修煉出了新的形體。正邪之戰再次拉開大幕,埃蘭迪爾和吉爾加拉德共商對策,他們召集人類、精靈乃至矮人,組成了史稱「最後聯盟」的聯合大軍,一路東進與索倫開戰。
這場戰爭曠日持久,不過聯合大軍還是獲得了勝利。吉爾加拉德之矛艾格洛斯所向披靡,埃蘭迪爾之劍納熙爾閃耀著日月光華,大軍攻入魔多,將索倫的要塞團團圍住達7年之久。在最終的戰役之中,索倫戴著至尊魔戒親自下場戰鬥,納熙爾聖劍被折斷,吉爾加拉德和埃蘭迪爾則雙雙戰死。但索倫也被摜倒在地,千鈞一髮之際,埃蘭迪爾的兒子埃西鐸拾起納熙爾斷劍,一把從索倫手上斬下至尊魔戒。
第二紀元就此終結,第三紀元開始。按理說,所有的故事至此便該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但埃西鐸被至尊魔戒誘惑,並不肯將其丟進近在咫尺的末日火山,他將戒指據為己有,聲稱以它「抵償父命」。正因如此,索倫雖敗,但靈魂遠遁,並最終在第三紀元重新歸來。
而這也為埃西鐸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不久之後,他就被至尊魔戒背叛。當他靠著戒指的能力隱身逃進河水中時,戒指突然變大並從他的手指上沉落到水底,岸邊的半獸人大軍便發現了他並將他射死在水中。
至尊魔戒背叛埃西鐸
那枚戒指,就這樣在時間長河裡銷聲匿跡。至於之後它被咕嚕獲得,又到霍比特人比爾博·巴金斯手中,他又將戒指傳給了侄子佛羅多·巴金斯,那是後話了。
(4)
中土時光飛逝,歲月消磨,接續了遠古時代和黑暗紀元的第三紀元雖然漫長,卻終究迎來終結。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霍比特人》、《魔戒》及相關書籍與電影已經廣為人知,什麼「孤山任務」了, 「護戒聯盟」了,又或是「雙塔奇兵」和「王者歸來」了,我們對第三紀元的相關歷史不再贅言。
故事的結局倒可以一說,至尊魔戒被丟入末日火山的烈焰,魔戒被毀,索倫被徹底擊潰,就像一個怨毒的陰影那樣煙消雲散。和平再度降臨,埃西鐸的繼承人阿拉貢加冕為王;而因為至尊魔戒被毀,精靈三戒也永久失去了力量,最後一批精靈無法再抵抗時間的侵蝕,他們揚帆出海,永久離開中土,去往阿門洲。
從此,阿爾達精靈的故事和歌謠落下帷幕。在中土大陸,完全屬於人來的時代終於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