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調房裡待久了,鼻子幹得難受,吸口氣,甚至感覺冷颼颼的空氣都能直接灌到肺裡。我們的鼻子到底怎麼了?
文 | 謝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好大夫在線」(ID:haodf_wx),原標題為《這個部位的體毛不能拔!!!》,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很多朋友嫌鼻毛不好看,總去修剪,甚至拔掉一些礙眼的鼻毛,這很有可能就是你鼻子幹疼、肺裡灌冷風的原因。
鼻毛其實是鼻腔的「守衛」,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它們默默地阻擋空氣中的灰塵、病毒及一些可能引起過敏的顆粒進入呼吸道,還能減輕吸入的氣流對鼻黏膜的刺激,幫助保持鼻腔的溼度。
2
經常拔鼻毛,可能會讓鼻子出現各種問題。
剛才提到了,「鼻毛士兵們」彼此交錯的排列在鼻腔入口處,既有助於維持鼻腔的溼度,也能避免寒冷乾燥的空氣肆無忌憚的直接衝入鼻腔內部。
如果沒事就修剪或拔掉鼻毛,我們的「鼻毛守衛」兵力不足,鼻腔更容易乾燥,呼吸時鼻子也更容易感覺不適!
我們平時所說的「感冒」其實就是「急性鼻炎」。如果沒有鼻毛的有效阻擋,攜帶病毒的空氣能更輕易的進入呼吸道,對抵抗力較差的人來說,感冒可能成為家常便飯。
俗話所說的「病從口入」指的是我們的胃腸道,而呼吸相關疾病常常是「病從鼻入」。
過敏的始作俑者就是「過敏原」,無論是灰塵(塵蟎)還是花粉,都需要從鼻孔進入鼻腔引起過敏,我們就會出現不停的打噴嚏和流清鼻涕,過敏物質「順著呼吸道繼續向下走,還有助於引起支氣管和肺產生過敏的表現,也就是大家所知的「哮喘」。
因此若鼻毛少了,就大大減少了防治「過敏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對鼻腔過敏的患者,需要鼻腔衝洗也是這個道理。
和皮膚其他部位的毛髮一樣,鼻毛也是從毛囊裡長出的,經常拔鼻毛就是在暴力虐待毛囊,容易引起毛囊感染,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癤子」。
鼻腔裡長了癤子會非常不舒服,鼻子會出現腫痛甚至出血。
3
即使你平時不拔鼻毛,經常處在很乾燥或者受到汙染的空氣中,或者有挖鼻子的習慣,鼻腔、鼻毛及毛囊受到刺激,鼻毛也會自己脫落。
4
偶爾覺得鼻腔不舒服,可能是空氣太乾產生的不適,此時你的鼻毛應該還完好,但是要開始注意保護,千萬別等鼻毛變少、鼻子幹出病!
❶必須改掉頻繁修剪或拔鼻毛的壞習慣。
❷多吃水果、多喝水。
❸空氣汙染嚴重或乾燥明顯時,學會洗鼻子。
可以自己在家配,500ml的溫水(燒開後晾溫)裡放4.5克的無碘鹽配成的水(和我們輸液用的生理鹽水一個濃度),灌入洗鼻壺中衝洗鼻腔。當然,如果怕自己配不好,醫院也有專業的洗鼻水或者生理鹽水可以購買。
❹可以用溫熱的毛巾熱敷鼻子,加強鼻部血液流通。
❺沒事就給鼻子做做按摩,比如用拇指沿鼻梁上下摩擦鼻翼數次,也是促進血液流通的辦法。
❻外出戴口罩,尤其是生活或工作環境中空氣比較差、經常接觸灰塵及化學氣體的人,對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尤其需要。
❼加強體育鍛鍊,天冷注意保暖,提高免疫力,儘量減少感冒等鼻部炎性疾病的發生。
❽可以在房間裡放置加溼器,最好用純淨水或過濾水,讓房間的空氣一直保持溼潤。
拓展閱讀
眼睛看東西模糊不清,爬幾層樓梯氣喘籲籲,臉上皺紋又多了幾條……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體出現了衰老的跡象。
人體是個有機整體,但每個「零件」各有自己的使用期限,走向衰老的過程有先有後,衰老就是身體器官走向衰竭的過程。
本文綜合美國哈佛醫學院教授阿圖·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別》一書,採訪專家,盤點各個器官的衰老過程,送你一份器官「延時手冊」。
文 | 王曉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命時報」(ID:LT0385),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 支修益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 焦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李焰生
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王素美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齊強
1
人在30歲時,大腦是一個重約1400克的器官,顱骨剛好容納得下;70歲時,大腦灰質流失,頭顱空出約2.5釐米的空間。
大腦最先萎縮的部分一般是額葉(掌管判斷和計劃)和海馬體(組織記憶的場所)。記憶力和判斷力中年時期達到頂峰,然後逐漸下降。
到了85歲,約40%的人患上老痴。大腦的養護方法:
把握記憶黃金時段
醒後1小時,上午8~10點,下午6~8點,入睡前1小時,合理利用,開發腦力。
有氧鍛鍊結合腦力認知
爬山、遊泳、慢跑增加腦供氧量,下棋、數獨、唱歌鍛鍊腦力。
睡眠充足
每天至少保證7~8小時睡眠。
2
眼部晶狀體由晶體蛋白構成,隨著時間推移,其化學成分發生改變,彈性降低。
許多人40歲開始得老花眼。這個過程還使得晶狀體逐漸發黃,即便到了60歲沒得白內障,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線也只是20歲時的1/3。眼睛的養護方法:
不用手揉眼睛
如果眼睛不舒服,先把手洗乾淨,然後閉上眼睛,輕輕按一按。
有異物時,應先閉上眼睛,等到眼淚大量流出時,再睜開眼睛眨幾下,多數情況下,淚水會將異物衝洗出來。
不亂用眼藥水
一般只要是大包裝,超過0.4毫升的眼藥水都含有防腐劑。
乾燥天氣多眨眼
在乾燥的季節,或者長時間看電腦、電視時,一定要多眨眼,這相當於給眼睛做保溼按摩。
連續用眼不超過40分鐘
一次用眼超過4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眺望一下遠處,或者閉眼休息一會。
3
心臟40歲後開始衰老,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逐漸降低。
很多人的心腦器官常年高負荷運轉,再加上各種不良生活習慣,血管在50歲左右逐漸硬化,容易突發心肌梗死等急症。
45歲以上的男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應更為注意心臟疾病。心臟的養護方法:
少吃或不吃高鹽、高脂、高糖食物
改變久坐的壞習慣,增加運動
快走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顯著效果,建議每天走40分鐘到1個小時。
定期體檢
抽出時間定期體檢,關注體重、腰圍、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
50歲以上需提高警惕
50歲左右的人一旦感覺到胸悶、氣短、前胸痛,或體力突然下降、極度乏力,一定要提高警惕,去醫院檢查,以免錯過救治時機。
4
肺活量從20歲起開始緩慢下降,到了40歲,一些人就開始氣喘籲籲。
30歲時,男性每次呼吸會吸入946毫升空氣,而到70歲,這一數字降至473毫升。肺的養護方法:
喝足夠量的水
每天保證喝水2000毫升,潤滑肺和呼吸道。
胡蘿蔔、蘋果護肺
給肺吃點胡蘿蔔和蘋果,保護黏膜細胞,防止受細菌傷害。
主動咳嗽清掃肺部
清晨、中午或睡前到室外空氣清新處深呼吸,同時緩緩抬起雙臂,咳嗽使氣流從口、鼻噴出,咳出痰液。
定時開窗通風
廚房油煙、家具添加劑最傷肺,可在中午陽光充足、汙染物少的時開窗換氣。
40歲以上進行肺功能檢查
特別是長期吸菸者、慢性咳嗽咳痰者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
5
35歲後,隨著女性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減少,乳房逐漸衰老、下垂。40歲後,乳暈會急劇收縮。乳房的養護方法:
每月對鏡自檢
站立,雙臂垂放兩側,觀察乳房外形,弧形輪廓是否不規整,有無橘皮樣凹點,擠壓時有無液體從乳頭溢出。
多吃乳房喜歡的食物
如大豆、菌類、海帶、堅果、魚類及乳製品。
給乳房做保養
由乳房周圍開始,向乳頭旋轉著輕按,先是順時針方向,然後逆時針方向再按一次,直至乳房皮膚微紅,最後連續提拉乳頭5~10次,早晚各1次。
不要趴著睡
趴著睡可導致乳房畸形和下垂,建議側臥,在乳房下墊個小枕頭。
保持愉快心情
長期緊張低落導致乳房疼痛、包塊及乳腺增生。
6
腎濾過率從50歲開始減少,逐漸失去夜間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衛生間。75歲老人的腎濾過率是30歲時的一半。
少吃高蛋白和過鹹食物
高蛋白和過鹹的食物使腎臟超負荷工作。
早睡早起不縱慾
長期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最傷腎。
不憋尿
憋尿過久傷害膀胱,甚至造成腎功能損害。
按摩腰
早晚按揉叩擊腰部,摩擦腰兩側,活動腰臀部各一次,疏通經絡。
多吃黑色食物
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補益腎氣、延緩衰老。
7
健康的腸道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細菌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
腸內「友好」細菌的數量在55歲後開始大幅減少,這一幕尤其會在大腸內上演,導致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增大。腸道的養護方法:
定期讓腸道休息
每十天左右以蔬果為主吃八成飽,血糖不穩定者慎用。
定時吃飯
養成良好用餐規律。飯後適當活動,建議散步15分鐘。
睡前泡腳
雙腳浸泡在40℃水中,可加幾滴精油,泡10分鐘左右。
專心排便
排便時不做其他事,超過5分鐘無便意就應結束。排便不可用力過猛。
8
25歲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35歲後骨質逐漸流失,進入自然老化過程。尤其是膝關節、髖關節、腰、頸、脊柱等很容易出現疼痛、炎症或病變。
多吃含鈣食物
如奶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豆腐、雞蛋和蘑菇。
曬太陽
早上10點前和下午4點後,每天兩次,每次20~30分鐘,補充維生素D。
每天運動1小時
可做脊椎操、八段錦、太極拳等。
減少身體負重
不宜彎腰繫鞋帶、仰臥斜靠、行走步子過大等。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為庫叔提供30本《王陽明心學》贈予熱心讀者。全面解讀知行合一理念和陽明心學的經典讀本。
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讚最高的前3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想和庫叔聊天請添加庫叔微信號(lwzkkushu),合作請聯繫微信(18514203851)。
總監製:金風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