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頂之戰中,如果明教四大法王齊聚,能否擊退六大門派?

2020-12-26 西府趙王爺

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是重頭戲,暴躁小哥曾阿牛單挑六大門派,拯救明教於危亡之中的橋段,誰看了都大呼過癮。金庸筆下能有著如此待遇的,恐怕也就張無忌了。

然而,明教本不應該這麼弱的。因為在小說設定中,明教不僅僅是一個江湖門派,更是一個反政府武裝勢力,掌控著大批義軍,擁有著和元朝政府對抗的實力。六大門派雖強,但畢竟只是江湖勢力,體量上和明教差距差距太大。

此外,明教的高手數量也是武林中數一數二的存在,明教教主陽頂天單挑少林三渡的存在,此外逍遙二仙,四大法王,五散人,那都是一流高手,此等陣容,足以硬撼六大門派。

所以按理說,明教的實力是不懼六大門派的,更不要說被打上光明頂,欺負到家門口,近乎滅教了。最後還要靠一個無名小卒來解圍,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但是沒辦法,當時的明教早已經不復曾經陽頂天時代的榮光,教主陽頂天失蹤,逍遙二仙中的光明右使範遙隻身離開總壇,探尋教主蹤跡,最終才化身苦頭陀,在汝陽王府當了臥底。

而「紫白金青」四大法王中,紫衫龍王黛綺絲已經嫁人,成了金花婆婆,與明教脫離了關係;白眉鷹王殷天正,則是出走明教,自立門戶,當起了天鷹教主,並與明教五行旗爭鬥不斷;金毛獅王謝遜為了找成昆報仇,濫殺無辜,為禍武林。後來更是搶奪屠龍刀,與張翠山夫婦一同流落冰火島;至於唯一留在教中的青翼蝠王韋一笑,因為天性散漫,加上練功走火入魔,身具寒毒,實力大打折扣。

位列四大法王之後的五散人,更是在十餘年前與楊逍鬧翻,鐵冠道人張中左肩被楊逍打散,就此各自雲遊,不在教中。

所以,當時的明教已經分崩離析,實力大打折扣。光明頂上真正能管事兒的高層,也就光明右使楊逍一人,這也是六大門派敢直取明教總壇光明頂的原因之所在。當然了,明教中人都是真性情,雖然之前因為內訌而分崩離析,但當聽聞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後,能趕回來的都回來了。看不慣楊逍的五散人一個不落,齊聚光明頂,就連已經自立門戶的白眉鷹王也帶著天鷹教趕了回來。

但是,楊逍和五散人之間仇怨太深,鬧起了內訌,被元真抓住機會偷襲,個個身受重傷。這不僅使得明教喪失了大部分頂尖戰力,更讓底下的教眾群龍無首,變成一盤散沙。

一群組織得當的軍隊,是武林高手的噩夢,但一群烏合之眾,面對六大門派的高手便不夠看了。最後六大門派成功打上了光明頂,靠著白眉鷹王一個人苦苦支撐。化名曾阿牛的張無忌看到外公被欺負,自然要出來出頭。

所以,總結來講,六大門派之所以能夠將明教逼入絕境,更多的是明教自己作的,自身實力陷入最低谷,被六大門派抓住了機會。張無忌之所以有這麼一個出場機會,乃是明教頂尖戰力大都無法出戰。

那麼要是四大法王歸位,明教是否可以翻盤呢?

對此,我其實是並不看好的,明教四大法王的實力雖然強橫,但卻並沒有到達硬撼六大門派的地步。當時六大門派合力攻打光明頂,算得上是精銳盡出,頂尖戰力方面,幾乎是碾壓明教。

四大法王之中,紫衫龍王黛綺絲排第一,但她的的實力並不是最強的。只是因為當初他鬥敗韓千葉,為陽頂天解圍,立下大功,加上又是一介女流,所以才被謝遜他們列為四王之首。

「陽夫人贈了她個紫衫龍王的美號,和鷹王、獅王、蝠王三王並列。我們心甘情願讓她位列四王之首。她此日這場大功,可將三王過去的功績都蓋下去了。」

後來紫衫龍王變成了金花婆婆,輸給了滅絕師太。所以,紫衫龍王如果來了,滅絕師太足以壓她一頭,除非她們把戰場設在碧水寒潭。

而排名第二的白眉鷹王殷天正,實力自然是極強的,甚至與不在逍遙二仙之下。

張無忌知外公武功深湛,不在楊逍、範遙之下,若是由他出戰,當多幾分把握。

但是,好漢架不住人多。此次剿滅明教,武當也是精銳盡出,武當七俠中除了死去的張翠山和癱瘓的俞岱巖來不了之外,全部都來了。鷹王老當益壯,與張松溪、莫聲谷、宋遠橋三俠連戰三場,已經是強弩之末。而武功最高的俞蓮舟和劍法最精的殷梨亭還未出手,局勢已經很明朗了。

至於被大家寄予厚望的金毛獅王謝遜,武功確實很強,可以與鷹王並駕齊驅,甚至有著在眼瞎之後擊敗成昆的輝煌戰果。要知道成昆可是很厲害的,實力不下少林三渡。

張無忌初時略覺詫異,又看了數十招,當即領悟,成昆武功之強,實是不輸於渡劫、渡難、渡厄等三僧。

但是,當時謝遜之所以能勝,更多的是因為在枯井之中,成昆失去了視線。而謝遜失明多年,早已經習慣。在這種優勢之下,這才擊敗了成昆,否則他不是成昆三百招之敵。所以,除非是給謝遜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否則他很難發揮出超過鷹王的戰力。

而當時六大門派出了峨眉武當之外,少林也是來了幾位高手。少林四大神僧,空見、空聞、空智和空性,除了之前被打死的空見之外,其他三位都來了。他們三人都是和謝遜同一水平的高手。例如空智大師,可是能和光明右使範遙掰手腕的人物,而範遙作為明教頂尖高手,實力不輸白眉鷹王,甚至猶有勝之。所以,少林這三大神僧,謝遜是對付不了的。

當然,四大法王中,還有一個排名最末的韋一笑。他的存在感並不高,且不說他和楊逍五散人一起遭到了成昆偷襲,無法出戰。就算他是全盛時期,面對武當少林,他又能發揮多大作用?

在當時的光明頂上,以六大門派的高手數量而言,別說四大法王歸來,就算是範遙歸來,逍遙二仙合璧,再加上五散人齊聚,估計都是兇多吉少,畢竟雙拳難敵四手。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一錘定音的人物,比如前任明教教主陽頂天。如果陽頂天沒死,光明頂上的六大門派誰能擋得住?

但是陽頂天已經死了,好在有個張無忌,學了陽頂天留下的乾坤大挪移,也算是繼承了教主衣缽,這才力挽狂瀾。

相關焦點

  • 若明教四大法王齊聚,光明頂之役能否擊敗六大派?原著已給出答案
    有朋友問,《倚天屠龍記》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之戰,如果四大法王齊聚,明教能否擊敗六大派?金庸先生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六大派圍攻明教之役,昔日的明教四大護教法王,只有白眉鷹王殷天正與青翼蝠王韋一笑兩位及時趕回來護教,金毛獅王謝遜與紫衫龍王黛綺絲,則未及時趕回光明頂。
  •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若四大法王、逍遙二仙齊聚,能否會擊敗群雄?
    明教左使楊逍與四大護法之韋一笑以及明教的五散人,正鬥的兩敗俱傷,他使出「幻陰指」輕鬆的擊倒了明教的七大高手,自我稱讚的說:「少林僧獨指滅明教,光明頂七魔歸西天」。
  • 分裂導致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團結起來的明教是可以擊潰六大門派的
    之所以六大門派敢於遠徵西域圍攻光明頂,其根本原因就是當時明教已經陷入分裂。 因為,為了爭奪教主之位,大家誰都不服誰,導致強大的明教無法集中力量和六大門派對抗,以至於六大門派竟然能夠一直殺到光明頂明教的總舵。
  • 六大門派圍攻明教光明頂,到底要走多遠,從地理上看有可能實現?
    看到《倚天屠龍記》的都知道,金庸筆下的明教被人們稱為「魔教」,因為他們長期受到朝廷壓抑,形式十分詭秘,江湖中人對其知之甚少。因為明教多造殺戮,得罪了不少江湖人,加上朝廷和壞人挑唆,明教的名聲在江湖中傳壞了。
  • 光明頂之戰中,崆峒五老加起來,能否打贏白眉鷹王殷天正?
    全真教消失不見了,武當作為道家門派取而代之;丐幫則徹底淪為了二三流門派,比巨鯨幫海沙派強點有限,滅絕師太都不想聯合丐幫圍攻光明頂。《倚天屠龍記》中,少林、武當和明教三大門派崛起,同時正道門派中也有「六大派」的說法。 在「六大派」中,少林、武當、崑崙、峨眉等門派的故事,金庸或多或少都寫過。後續的《笑傲江湖》中,金庸也詳細描寫了華山派。
  • 揭秘: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如果陽頂天沒死,還能打的過嗎?
    陽頂天就算活到光明頂一戰,也難到乾坤大挪移六層。明教三十幾任教主最多練到第五層,你陽頂天天份差於三豐道長能到第六層。四層就已經是他殞命的上限了。 只不過是 陽頂天不死 明教就不會四分五裂,逍遙二使 ,四大法王的功力可都是相當於各派掌門的實力,甚至更高。六大派打不過明教明教與六大門派的仇,有一大半是謝遜結下的」,這大有問題,說一小半是謝遜結下的還可以。
  • 光明頂之戰以前,明教和六大派高手之間的八次經典對決
    倚天中,明教和江湖上的名門正派勢同水火,而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則把這種矛盾推向了極致。不過客觀來說,六大派攻上光明頂後,雙方的對決並不那麼精彩,因為楊逍等人之前遭到暗算,面對六大派時已經喪失戰鬥力,而光明頂上大多數對決,都是殷天正和張無忌兩人代明教完成的。其實,明教和六大派的衝突並不局限於光明頂之戰。
  • 威海乳山有個村叫做「光明頂」,跟武俠中的明教總壇同名
    看到「光明頂」這個地名,很多朋友第一時間可能都會想到金庸大師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在書中,光明頂位於西域崑崙山中,是明教總壇的所在地。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張無忌展示絕世神功替雙方解圍的橋段十分精彩,令人對「光明頂」這個稱呼印象深刻。
  • 如果陽頂天不死,六大派敢不敢上光明頂,他們能打得過明教嗎?
    如果陽頂天不死,六大派敢不敢上光明頂,他們能打得過明教嗎?陽頂天,別名為「楊破天」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中土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執掌明教二十餘年,在位期間將中土明教治理的十分興盛,並拒絕波斯明教總教的降元命令,懷有驅除韃虜之宏願。武功極為高強,將明教鎮教武學「乾坤大挪移」修煉至第四層,除了武當派的張三丰真人幾乎是當世無敵。
  • 武功不如逍遙二仙,地位不如四大法王,卻成就一人,挽救了明教
    江湖上沒有哪個門派能一直保持興盛,在某個特殊節點,會出現一兩個武功高強的才智之士,提升所在幫派的競爭力,在《倚天屠龍記》(後文簡稱倚天)中,明教就是那個時代實力最強的門派(沒有之一)。長期與明教不和的名門正派終於等到了機會,陽頂天已死,明教群龍無首,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少林、武當、峨眉、崑崙、崆峒、華山六大門派組成聯盟,本著「趁你虛,要你命」的原則,浩浩蕩蕩殺向光明頂,計劃一舉覆滅明教。
  • 《倚天屠龍記》中的光明頂在哪裡?是黃山光明頂還是另有出處?
    網友的問題就是,黃山的光明頂是不是六大門派圍攻明教的光明頂。當網友問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腦子突然懵了!好像論名氣,黃山的光明頂應該就是金庸先生在書中所說的光明頂了。但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我查看了網上不少關於明教光明頂的資料,好像目前公認的明教光明頂是崑崙山的光明頂。儘管大多數說法都不那麼準確。
  • 明教的總壇在光明頂,為何日月神教的總壇確在黑木崖,有何用意?
    從光明頂到黑木崖,不是簡單的地點變換,更是一個組織從神聖到世俗的轉變。明教在明朝初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被朝廷所禁,又以日月神教的身份存活了下來,日月神教保留了光明左右使得頭銜,這也證明了日月神教與明教前後相承的關係。
  • 把張無忌換成楊過,光明頂之戰會怎樣?楊過:排好隊,一個一個來
    今天小編和大家來說一說,光明頂之戰,是一場絕對精彩的大戰。如果要說到張無忌的成名之戰,就不得不提到光明頂之戰,當時六大門派的人都來圍攻光明頂。很多人都受了非常重的傷,但是只有張無忌一個人英勇的站了出來,甚至將所來的六大門派人都給挑戰了。張無忌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如果識別到對方所使用的戰術,他也會立馬切換這樣的戰術。這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倚天屠龍記中的光明頂在哪裡
    當提及《倚天屠龍記《倚天屠龍記》中,光明頂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在楊逍說來,明教經營總壇光明頂已有數百年,憑藉危崖天險,有七顛十三崖,實有金城湯池之固;更有光明頂密道蜿蜒曲折,上下相繼明教總壇光明頂,是處於祖國西疆崑崙山脈之中。張無忌在崑崙仙境中意外習得《九陽神功》後出山不久便在峨眉派的「護送」之下到達光明頂,可見兩地距離並不遙遠。峨嵋派之得名,是以上古修仙學道聖地峨眉山而起的。
  • 明教行事怪異,張三丰為何沒滅了陽頂天?你看他幹了啥驚天地的事
    明教行事怪異,張三丰為何沒滅了陽頂天?你看他幹了啥驚天地的事行事怪異必有鬼。比如,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他派大弟子令狐衝和嶽靈珊去福建福威鏢局門口蹲點,扮作開飯店的掌柜和「醜女兒」。嶽不群為何讓令狐衝這麼做?表面上是保護林家,其實他就是覬覦林家的闢邪劍譜。而這就是嶽不群的「鬼」。
  • 光明頂之戰時,如果主角換成武功大成的楊過,會是怎麼樣的場景?
    假如把張無忌換成楊過,光明頂之戰將會是另一番景象。楊過的武功楊過是一位武術大家。除了全真教和古墓派以外,還身兼蛤蟆功,玉簫劍法,彈指神通,打狗棒法,《九陰真經》等武功。斷臂之後,楊過開始學習劍魔獨孤求敗的武學境界。後來楊過結合畢生所學,創出十七式黯然銷魂掌。
  • 光明頂之戰的三四十年前,江湖上有三個頂尖高手去世
    不過後半段,除張三丰外,神鵰中出現過的人物大概率已經入土了。但是在這個時間段,江湖上還是有一些頂級高手的。我們不妨把這個時間段定義為光明頂之戰前的三四十年。在這十年間,江湖上有三大頂尖高手去世。第一位當然就是陽頂天了。
  • 六門派人圍攻光明頂,作為明軍的死敵,張三丰為何不去一腳?
    少年時,光明頂被六宗圍攻。那麼在他與明教積怨已深的情況下,張三丰為什麼要放棄這次復仇的機會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至於張三丰和明教的仇恨來源,大家都很清楚,因為他和明教之間有很多誤會和仇恨,他應該在光明頂被圍攻的時候為自己報仇,但是他卻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他放棄復仇的第一個機會就是因為他此時的身份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