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閱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021-02-19 文言文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注釋

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原來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後來成了堯的繼承人。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發,起,指被任用。畎畝,田間,田地。
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原在傅巖為人築牆,因以傅為姓,殷王武丁用他為相。舉,任用,選拔,這裡是被選拔的意思。版築,築牆的時候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築,搗土用的杵。

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西伯(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字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士,獄官。舉於士,從獄官手裡釋放出來並得到任用。
孫叔敖舉於海: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百裡奚舉於市:百裡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後被俘,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所以說舉於市(集市)。
苦其心志:使他的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

空乏:資財缺乏。這裡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行拂亂其所為:使他做事不順。行,指每一行為,每做一件事。拂,違背。亂,擾亂。其所為,指其所做的事。
所以:用這些來……
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動,驚動,震撼。忍,堅韌。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備的能力。曾益:增加。
恆過:常常犯錯誤。恆,常。過,過失,錯失,此處是過失的意思。
困於心:內心困苦。困,被難住。於,被。
衡於慮:思慮阻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而後作:然後才能奮起。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徵於色:表現於臉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徵,徵驗,此處有表現的意思,表現。色,臉色。
發於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
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入則無法家拂(通「弼」)士: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入:裡面,此指在國內。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通「弼」,輔佐。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外如果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出:在外面,指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樣之後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生於憂患:憂患使人謀求生存。死於安樂: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譯文

孟子說:「舜從田間被堯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人中被舉拔,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孫叔敖在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裡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並被舉用。因此上天將要將降下重大的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的身體窮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撓幹擾,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堅韌,增加他所不具備的才幹。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困擾,思慮阻塞,這以後才能奮起;(別人)把憤怒表現在臉上,怨恨吐發於言語之中,這樣(你)才能明白。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與之相匹敵的國家和外來國家的憂患,國家常常會滅亡。這樣以後就才知道,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相關焦點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裡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考題一網打盡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二、(2009 年北京市)閱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完成第10—12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07年襄樊市 (課改區)閱讀盂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做13-17題。(每題2分,共10分)。
  • 回味經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
  • 【經典閱讀】經典古文節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 音樂經典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秦·孟軻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孟子·告子下》,這是聖人孟子給我們的忠告。
  • 【古詩文賞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賞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
  •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回到家裡,做飯的時候,我的腦海裡,那幾個髮廊女和祈禱著的老人的面容重疊在一起,讓我想起來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幾個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我國古代聖賢孟子的至理名言。其意為:惡劣的環境可以激發人們的憂患意識,積極奮鬥,最終得以強大起來。而安逸的生活環境容易使人墮落腐敗,最終在安樂的環境中失敗或滅亡。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朗誦】
    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2),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膠鬲舉於魚鹽之中(4),管夷吾舉於士(5),孫叔敖舉於海(6),百裡奚舉於市(7)。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28)。」注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經註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標題是編者加的。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課內知識梳理
    1.文章思想內容 本文通過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和有關道理,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踐離朗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踐離朗讀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原文,翻譯,完整註解!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注釋】①畎(quan)畝:田間,田地。②傅說(yuo):殷武丁時人,曾為刑徒,在傅險築牆,後被武丁發現,舉用為相。③版築:一種築牆工作,在兩塊牆版中,填人泥土夯實。④膠鬲(ge):殷紂王時人,曾以販賣魚、鹽為生,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輔佐周武王。⑤管夷吾:管仲。士:此處指獄囚管理者。
  • 初二課內古詩文精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舜發於畎畝之中(1),傅說舉於版築之間(2),膠鬲舉於魚鹽之中(3),管夷吾舉於士(4),孫叔敖舉於海(5),百裡奚舉於市(6)。
  • 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文章思想內容   本文通過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和有關道理,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
  • 2020初中語文八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及習題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微信頭像分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的環境,往往能激發人的潛能,讓人變得更加強大;安逸的環境,往往使人墮落,退步不前,甚至安樂至死。高溫的水就像是我們人生中的憂患的環境,它會讓我們使盡全力去創造新生,慢慢加溫的水就像是我們如今的生活舒適區,一旦讓我們在裡面呆久了,也就讓我們失去了逃脫的技能。
  • 夜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注釋】[1]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是從田野間被任用的。發,起,指被任用。於,介詞,從。畎,田間水溝。畝,田壟。「畎畝」泛指田野。[2]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是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殷王武丁舉用起來的。版築,築土牆,在夾版中填入泥土,夯實成牆。舉,被舉用,被選拔。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不逼一下這幾個星座,真不知道潛力有多大
    很多時候,我們或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那便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沒錯,一份安逸的環境,固然能夠給人帶來舒適,但更多的,會讓一個人喪失該有的鬥志。而一份苛刻的環境,往往又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逼發出一個人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