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警方偵辦「動物世界」APP涉傳銷案:以網遊為名發展下線

2021-01-11 法制視界

今年11月以來,全國多地警方針對一款名為「動物世界」APP發出預警。

這款網路遊戲軟體,打著「金融投資」的旗號,吸引了不少玩家參與。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錫山分局警方提示:「動物世界」APP實際上是把購買虛擬動物作為快速投資理財產品,並通過短期高額回報讓群眾受騙。其中部分虛擬動物的年化收益率高達1080%。

用戶在該款軟體平臺付款搶購「動物」,經特定的培養周期後將「動物」售出,可賺取差價獲利,號稱5天賺15%,9天賺18%。玩家每天都需購買「太陽」後方可搶購「動物」。

用戶還可以通過發展下線賺取「管道收益」。根據每個人的資本和介紹人數不同,分為普通玩家、馴獸師、動物園園主、盟主、龍王等不同級別,可獲得1%~10%的收益提成。

11月19日,軟體無法登錄,玩家陸續報案。多地警方相繼發出警情通報,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立案。據安徽六安市公安局官網消息,全國涉案地公安機關根據公安部部署,開展立案、偵辦、抓捕等工作。

無錫警方稱,這類騙局往往利用網絡通信工具迅速發展人員,聚攏網絡資金,一旦投資者變少,平臺就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支付高額收益,就會停止運營。

目前該案仍處於偵查階段,相關組織者和核心骨幹人員相繼被警方控制。

四川警方發布警情通報。圖源官網

以「培養動物」為噱頭的網絡傳銷

11月19日前後,每日固定的動物搶購時間,很多玩家發現,動物世界APP登錄不上了。三天後,11月22日,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公安局針對該情況發布了一則警情通報。

滎經縣公安局稱,針對動物世界APP的情況,以組織和非法領導傳銷罪立案偵查,並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核心骨幹人員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滎經縣公安局告訴新京報記者,該案目前仍在偵查中。自11月22日發布警情通報以來,已接到大量玩家的報警電話。

佛山、無錫等多地公安局也接連發出警情通報,提醒用戶注意和防止上當受騙。

據安徽六安市公安局官網12月21日消息,針對該案,全國涉案地公安機關根據公安部部署,開展立案、偵辦、抓捕等工作,主犯王某、檀某、張某、徐某等組織者已被四川警方抓獲歸案。

該款APP崩盤後,玩家組建了大量維權群。記者獲取的一份維權統計表格顯示,一維權群中有近200人進行登記,其中被套牢資金最高的達93萬元。

如今該款APP被各網站禁止下載,軟體頁面也無法顯示。據多位動物世界的玩家介紹,「動物世界」APP出售包括「梅花鹿」、「金絲猴」、「中國龍」在內的10種虛擬動物,遊戲明確規定每種動物的價值、合約時間和收益率,動物的培養周期從1天到15天不等,收益率最高的達30%。所謂「培養」,即用戶購買動物後等待固定周期,便能以更高價轉手賣出,賺取差價。

「動物世界」APP界面。圖源受訪者

預約是第一步,用戶花錢購買「太陽」後才有資格進行搶購預約,太陽只能通過私人轉帳的方式向自己的上級,即群主購買。平臺每天會放出一定數量的不同種類虛擬動物,數量有限,一天固定的10場搶購時間,預約成功後,一個帳號每個場次只能搶購一種動物。

以平臺價格最高昂的「中國龍」為例,用戶消耗48個太陽(即48元)提前進行搶購預約後,每天15:55開搶,留給玩家的搶購時間僅有五分鐘,「中國龍」金額在8001元到24000元不等,玩家搶到一條8001元的「中國龍」之後,經過15天的培養周期後若轉手賣出,玩家能獲得30%的收益,即2400元。

今年7月,在一個麻將群裡,貴州貴陽的林燕燕第一次接觸到「動物世界」APP。

林燕燕花了500元試水,買了平臺最便宜的動物——「報喜鳥」,三天的培養周期後,動物賣出,賺了45元。當天下午,她又立即花8000元買入一條「中國龍」,半個月後賣出,賺了2000多元。

平臺實行等級制,發展下線獲取收益提成

林燕燕下載軟體後,就被推薦人拉進名為「樊姐姐暴富區」群。

每天一到搶購時間,玩家們都會守在手機前準備開搶。多位玩家提到,在11月之前,該款軟體動物搶購堪稱火爆,「到了那個(搶購)時間段,一直點,幾天搶不到一個」,林燕燕說。

群主會建議玩家註冊多個帳號同時搶購,群內還衍生出了代搶的業務,搶購成功收取特定佣金。「投資」資金不足,群主也會極力勸說成員進行網絡借貸套取現款。

為搶動物,林燕燕準備了兩部手機、開了8個帳號。她通常以購買龍為主,偶爾會買大紅鷹、金絲猴,都是利潤高的動物。收穫豐富的時候,她光是每天輾轉於8個帳號間收付款,就要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

除賣動物獲得的收益,拉人頭也是一種獲益方式。根據每個人的資本和介紹人數等因素,平臺分為普通玩家、馴獸師、動物園園主、盟主、龍王等不同的級別,達到馴獸師的級別後,就可以拿到1%~10%的「管道收益」。

「動物世界」APP利潤來源,圖源受訪者

林燕燕所在的「樊姐姐富人區」的群中,群內有500人,按照動物世界的級別劃分,群主樊芸屬於團隊中的「動物園園主」。

抱著「有錢大家一起賺的想法」,林燕燕將自己的推薦二維碼給了哥哥嫂子表妹等5位親戚,將他們拉入「樊姐姐富人區」,他們都成為了樊芸的團隊成員。

按照平臺規則,被林燕燕「拉入陣營」的這些人,他們賣動物獲得的每筆收入林燕燕都能額外獲得10%的提成——任意一個人賺了3000元,她的個人帳號上就能自動到帳30元的「動態獎勵」。

「我想要每天收入破千,甚至是兩千,就會想努力去推廣了」,大學生楊琳最初加入的時候,5000元的本金投入,一天能收益幾百塊。

玩動物世界一個月後,她也把家裡的親戚、同學介紹進來。她的九位同學每人出幾百上千元,湊了一萬多元給楊琳共同「投資」,很快,楊琳發展了包括親戚、同班同學在內的10多名「下線」。

一份「動物世界」APP內部使用說明稱:所有跑路的平臺,無一例外,都是錢被鎖定在平臺裡不支持提現,或者系統不支持現有收益,平臺才會圈錢跑路。

而「動物世界」平臺這種買家和賣家一對一實名付款,錢在會員之間流動的運作模式,被其用來為平臺的安全性吹噓:「公司不碰錢,沒有圈錢的可能」。

在多個「動物世界」APP的群中,當玩家出現動搖心理的時候,群主都會向群成員介紹平臺的三年規劃:會發展虛擬貨幣,兩三年後再繼續發展實體,集成擁有巨大會員數量的團隊,「那才是真正賺錢的時候」。

在「團隊長」的朋友圈內,不乏類似的「暴富」文案:「恭喜榮升馴獸大師,開啟管道收益。一個月躺賺好幾萬妥妥的。」「買房了,首付39萬,動物世界全報銷。」

11月初,林燕燕一鼓作氣追加投入:20萬元本金,此前四個月賺得的8萬元利潤,再用信用卡刷了2.5萬元,總計超過30萬元投入其中,「全部買龍」。她的8個帳號裡買了十幾條「中國龍」,單價從8千元到1萬2不等。

多地警方針對此類平臺發預警信息

楊琳既沒有等到新投入的12萬元利潤的收穫,也沒有等到新發展的下線帶來的利益收成,11月19日,準備繼續搶購的她發現軟體登錄不上。多個群裡,玩家也都發現了這一情況。系統癱瘓後,「動物」賣不掉,成本收不回,眾多用戶的資金都被套牢在平臺中。

商州市公安局11月23日發出預警通告稱,該平臺運營公司位於安徽合肥。直到目前,該軟體的眾多玩家們仍無法查到APP的確切運營商,警方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控制了部分核心骨幹人員。

林燕燕所在群主樊芸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正在配合貴州警方接受調查。否認了自己拉人頭的收益,並稱自己同為受害者,在該款遊戲中也損失幾十萬元,包括數萬元的本金。

一個群內登記維權人員有200多人。圖源受訪者

西安市公安局一負責該案的民警提到,類似的資金盤騙局十分常見,他提醒,投資者不要貪圖小便宜,非銀監局、證監會等正常監管的產品,其投資產品的漲跌、價格變化平臺都可以自行操控,風險極高。

事實上,在今年11月初,青海祁連縣警方就「動物世界」「落馬交易所」「拇信」等多款網絡投資平臺發出預警,稱疑似涉嫌非法集資罪。在動物世界崩盤之前,今年8月,央視也曾曝光造成6000多人受騙,涉案金額達上億元的雲養貓「喵喵」APP,記者發現「動物世界」APP與「喵喵」APP有著如出一轍的運行規則。

反傳銷人士李旭認為,該款遊戲設置2000元的門檻、層層返利等情況符合傳銷繳納入門費、拉人頭、團隊計酬的特徵。

「借新還舊,前面入場者賺取後面入場人的錢,一旦入場者速度慢或者人數減少,就會崩盤」。李旭稱,該種資金盤也被稱為互助盤,像擊鼓傳花一樣,將入會者的錢層層傳遞,如果沒有人接盤或者操盤者跑路,後面進場者就血本無歸,也稱龐氏騙局。

李旭稱,傳銷轉戰網際網路,異地模式越來越少,網絡傳銷門類也直線上升。常見的有互助盤,共享經濟和打造區塊鏈等資金盤。因為網際網路傳銷傳播速度快,跨區域、難取證。通過轉帳的方式也讓其更加隱蔽。

而像「動物世界」這類遊戲中,採取「錢不經過平臺,直接打入用戶帳戶」的這種方式,實際上是平臺方為規避風險,讓後期警方追查時難以掌握其資金流向,「要是經過平臺,就很容易查到錢轉到哪裡去了」,李旭稱。但是平臺能夠通過用戶購買「太陽」這種收取手續費的形式獲利。

(文中林燕燕、楊琳、樊芸為化名)

文丨新京報記者魏芙蓉 實習生鍾藝璇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薛京寧

作者/來源:新京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盤點2019年度十大傳銷案 超千萬人陷入傳銷陷阱
    400萬人 2019年1月初,天津警方破獲「權健」特大傳銷案,權健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昱輝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雲集品 以消費返利為噱頭發展超百萬人 2019年3月18日,深圳警方對以消費返利為噱頭的「雲集品」特大網絡傳銷犯罪團夥開展收網行動,抓獲潘越健等多名主要嫌疑人。
  • 涉案近3億元 警方破獲特大「哥倫布CAT」虛擬貨幣網絡傳銷案
    「哥倫布」網絡傳銷發展會員三百餘萬人據介紹,2020年7月,鶴崗市警方獲取到一條「哥倫布CAT虛擬貨幣」犯罪線索,進一步研判發現鶴崗市存在「哥倫布」組織核心人員群體。以此為線索,進行挖掘獲取到全國層級線索。
  • 廣西警方起底「中金銀海」傳銷大案:初中文化的董事系傀儡,在出租...
    林某強所交代的情況一一印證了警方偵辦案件查獲的細節,「中金銀海」(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不但沒有實體投資項目,所註冊的公司地址亦是虛假地址,經查證,在公司內部大廳牆上所懸掛的各式各樣的金融類證書也屬偽造,目的只是為了給前來公司的人員營造出合法正規的企業印象,以此獲取投資者的信任,該公司實質上就是一個進行傳銷活動的空殼公司,以拉人頭發展下線入會投資的運營模式正是經典的
  • 江西-吉安4人以銷售牛樟芝椴木為名,搞傳銷被抓!
    2020年11月25日,泰和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接到協查,福建省泉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銷售牛樟芝椴木為名進行傳銷活動。其中泰和籍人員羅某華、羅某鉑、羅某鈽、羅某鋒等人在該傳銷組織中層級較高,並發展下線會員眾多。
  • 「中金銀海」特大傳銷案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岑溪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網絡傳銷案件。該傳銷組織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以 「中金銀海「(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依託,以給所謂的準上市公司做股權配資業務等經營活動為名,以高額返利為誘餌,以發展人員的數量及投資額作為返利依據,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加入傳銷組織,騙取財物,嚴重擾亂經濟社會秩序。截止目前,岑溪警方已經抓獲該傳銷組織犯罪嫌疑人26名。
  • 揭秘特大網絡傳銷案:200餘萬人參加,花錢請老外冒充創始人
    警方介紹,如果說「智能搬磚收益」還有所掩飾,那麼「連結收益」又稱「動態收益」,則是赤裸裸的傳銷。 「Plus Token」平臺設置的「連結收益」分為「直接連結收益」和「間接連結收益」兩種。「直接連結收益」即第一層級下線每個帳戶「智能搬磚收益」的100%;「間接連結收益」是第二層級至第十層級下線每個帳戶「智能搬磚收益」的10%。
  • 以「推銷DDS理療產品」為名開展傳銷活動 昆明警方抓獲8名嫌疑人
    2020年8月6日,東川經偵大隊聯合區局各部門分別在貴州興義、文山、宣威、建水等地抓獲了涉嫌傳銷違法犯罪人員孫某某、王某某、陳某某、周某、餘某某,樊某某、劉某、張某某。2020年5月31日,東川經偵大隊在工作中發現:2016年至2019年期間,孫某某等人在東川以推銷DDS理療產品、提供酸鹼平衡理療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繳納12,500元、25,000元、50,000元、100,000元不等的費用以獲得加入資格,發展下線獲得人頭返利,騙取財物。其發展下線人數達40餘人,層級為3級以上,其行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
  • 這些年,我們見過的那些傳銷套路
    如近年破獲的「一川公司」網絡傳銷案,涉案公司在網際網路上開設「幸福100」平臺,宣傳以投資「一川幣」虛擬貨幣和虛擬積分理財複利達到年化收益50%至200%為誘餌,在全國各地設立300多個大小分公司,分層次發展會員,並按發展下線會員數量給予多種名目的返利,使得全國各地大量群眾身陷其中,損失慘重。 2、以實物銷售為偽裝的傳銷。
  • 遠離傳銷,兩起華林酸鹼平傳銷案宣判!
    「福瑞慧任」團隊負責人,多次帶溫州地區的團隊到華林公司浙江分公司培訓、宣傳華林公司的返利形式,並直接發展下線王某某(已判)等人成為會員。其中,下線王某某、鄭某某(已判)於2016年取得華林公司在瑞安地區的總代理權,至案發共發展下線會員層級達25級,下線會員累計56人,直接或者間接收取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傳銷資金數額累計人民幣200萬餘元,被告人金某某從中非法獲利人民幣6萬餘元。2019年4月11日,被告人金某某被公安民警抓獲。
  • 「中金銀海」特大傳銷案宣判 林某強等骨幹均獲刑
    今年1月1日開始,岑溪警方在多地警方的協助下,在廣西、北京、山西、黑龍江、河北、重慶等地先後控制住26名嫌疑人,並端掉中金銀海傳銷組織隱藏在北京大興區某工業園內的窩點。 12月11日鷹鑑充一份起訴書中獲悉,該起特大傳銷案目前已經宣判,林某強、谷某飛、吳某軍、曹某、程某某、馮某堯、楊某森、李某峰、張某英等多名骨幹人員均已獲刑。
  • 監管部門重點打擊以「微商」「直銷」為名義的各類網絡傳銷!
    本周多起特大傳銷案被立案偵破及審判引起了高度關注,如近日公安機關立案偵辦「Plus Token平臺」網絡傳銷案,該案系公安機關偵破的首起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的網絡傳銷案,涉及參與人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多達3000餘層,涉案數字貨幣總值逾400億元。
  • 宜春警方破獲以CBOE短期期權、民族大業、中金銀海為名的詐騙案
    10月29日,袁州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反詐民警在昆明市官渡區將犯罪嫌疑人張某柱抓獲歸案,隨著該名犯罪嫌疑人的到案,刑偵大隊成功破獲了以「民族大業」、「中國夢」、「短期期權」、「中金銀海」等項目進行詐騙的「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截至目前,已到案12名犯罪嫌疑人。 什麼是「民族資產解凍」??
  • 河北「乙連傳銷案」迎來終審:主犯被判7年且被罰沒1788萬元
    ,乙連公司在全國多省市發展會員20311人。參加者成為公司會員後,以下線會員購買商品金額的多少和層數作為返獎依據,發展下線會員的數量越多,返獎也越多。會員加盟主要通過省、市、縣專營店鋪註冊加入,會員資金也主要通過三級專營店打入乙連公司帳戶。
  • 崇左警方破獲一起特大傳銷案
    覺得不對勁的李阿姨把這事跟自己在部隊的兒子說了之後,兒子提醒她,可能是被傳銷組織騙了。李阿姨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聽了李阿姨的介紹後,辦案民警敏銳地意識到,該案可能就是一個傳銷案,受害的可能不止李阿姨一人。經過前期偵查,江州警方發現了「菌曼金」網絡傳銷犯罪線索,並迅速成立了「3•7」專案組開展調查。
  • 一周輿情盤點:涉案14億元特大傳銷案告破;中脈被實名舉報傳銷!
    「CSC」社交電商模塊於2019年10月上線,僅3個月內會員就發展達十萬。成了本周最關注的熱點!這也將社交電商傳銷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了,近段時間相繼多家知名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斑馬會員、貝店)等屢屢涉傳被罰被查,整頓社交電商迫不急緩!
  • 牡丹江警方打掉傳銷新套路!
    挖礦能賺大錢,這是新傳銷!近日,牡丹江市公安局陽明分局成功破獲以某資產基金為名的傳銷案,調查取證參與傳銷人員200餘人,抓獲並訴訟犯罪嫌疑人8人,為轄區居民避免經濟損失400餘萬元。2019年9月9日,牡丹江市公安局陽明分局接到牡丹江市陽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案件移送書:轄區一門市內經常有人聚集,講授有關投資知識,涉嫌網絡傳銷。
  • 打著「區塊鏈」的旗號「貝殼國際」網絡傳銷案 上海一女子被公訴
    經依法審查查明「貝殼國際」平臺系由石某某、丁某某、王某某(均已判決)等人創立,通過在全國多地組織培訓、考察、建立微信群、成立工作室等方式進行傳銷宣傳,在宣傳過程中歪曲「區塊鏈」,宣稱「貝殼國際」平臺為全球用戶提供數字資產交易和資產配置服務,會員可以通過持幣增值、持幣挖礦、多元挖礦三種模式享受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
  • 兩起華林酸鹼平傳銷案宣判
    其中,下線王某某、鄭某某(已判)於2016年取得華林公司在瑞安地區的總代理權,至案發共發展下線會員層級達25級,下線會員累計56人,直接或者間接收取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傳銷資金數額累計人民幣200萬餘元,被告人金某某從中非法獲利人民幣6萬餘元。
  • 「雲鼎易購」特大網絡傳銷案宣判 給「月光寶盒」注資過億元
    2020年4月7日,山東省郯城縣人民法院對外披露了「雲鼎易購」特大網絡傳銷案的判決書。反傳防騙快訊在該判決書上看到,尤某某等人依託「雲鼎易購」電商平臺,大肆開展傳銷活動,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