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學裡的「侘寂」,在生活中為何如此風靡?

2021-01-14 蘇茶網

有兩個花瓶,一個線條設計複雜,顏色豔麗,花瓶表面被複雜精美的圖案佔據,表面很亮很光滑,看起來喜慶奢華;另一個沒有圖案,顏色樸素淡雅,線條也很簡約,但是卻有著一種精細手工的質感和復古老舊的感覺。

這兩個花瓶,你更喜歡哪一個?

如果,你選擇第二個花瓶,那說明你是一個有——「侘寂美學」意識的人。

其實「侘」這個字,在中國的古漢語中並不是什麼好詞兒,主要是指那些失意的、粗鄙的、貧窮寒酸的;再加上「寂」,孤絕、寥寂,想來都身世薄涼。

中國宋朝後它冷清已久,傳到日本,「侘寂」卻一改風水,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貶義詞,日漸博大,直至成為支配著日本人的品味與審美規範的古老理念。

我們現在津津樂道的日式、極簡風、禪意,如果想要探究這些設計藏在深處的內核,那都不得不提侘寂。

不過,關於侘寂,連日本人心中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簡單來說,它是一種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日式美學。

侘寂否定了華麗、鮮豔、繁瑣與奢華這些概念,描繪的是殘缺之美,樸素、寂靜、自然。

今天,它代表了一種以較輕鬆的態度來看待短暫、自然和憂鬱,喜愛世間萬物的不完美和缺陷。

在以下文章中,我們會從幾個相關事物的方向來看待「侘寂」。

「 枯山水 」

日本人把佛教、禪宗的自律苦行精神與中國北宋的山水畫意境相結合,融入到當代景觀之中,形成了其獨有的「枯山水」。

範寬《溪山獨釣圖》,32.4×85.9cm,北宋

「枯山水」是一種「無池無水」的庭院景觀,它產生的原因是京都的缺水地貌。這一缺憾的特徵仿佛印證了「侘寂」這個詞——殘缺之美。

日本人聰明地想到用砂石來代替「水」,輔以一些疊放有致的石組,構成一處縮微式園林景觀。

龍安寺院內枯山水,日本京都

我們時常會看到沙子的表面有紋路,這是用來表現水的流動的做法。

枯山水造園手法

「 茶道 」

你們可能還聽說過「侘寂之茶」和「侘寂茶人」這樣的名詞,分別指的是清淡卻高質的茶,以及喜歡喝這種茶的人。

看日本茶道之宗千利休的自傳電影裡有這麼一段:滿園的牽牛花都開了,利休剪下一支然後對徒弟說:「把園子裡的牽牛花都剪了吧。」

捨去滿園芬芳,只留一枝獨秀。我以為這便是侘寂。

影片《尋找千利休》影像靜幀

從14世紀開始,千利休就將侘寂融入了茶道。他主張使用小而樸素的茶室,並用簡潔質樸的竹製茶具或是日常物品,代替來自中國的華貴器具。

我們去欣賞日本的抹茶碗,往往會發現頂級的茶碗形狀並不完美。

工匠總會在茶碗上製造人手捏制的彎曲痕跡,或在施釉時刻意保留釉料流淌不均的自然肌理。

那粗糙晦澀的手感和絕不耀眼的晦暗光澤,正體現了「侘寂」美學中那種清高枯寂、儉樸古拙的最高境界。

「 工業設計 」

「侘寂美學」在產品設計上的應用是:沒有刻意的人工幹涉,自然,保持最樸實的本色,與真實的美感相協調的視覺體驗。

賈伯斯是日本禪宗的忠實信徒,深受日本侘寂美學影響,也因此成就了蘋果手機極簡風格的設計。

但是這種簡約是建立在——內在高品質和對細節追求的基礎之上的。而現在的iphone正在丟掉這種「侘寂」的精神,所以賣得不好也不奇怪。

「 時裝 」

在此之前,你是不是總認為「侘寂」是一種古樸、靜謐、低調的氛圍,可曾想過時尚圈的先鋒設計師們,也是它的實行者?

大名鼎鼎的山本耀司就是「侘寂」的貫徹者,他推崇展現布料最原始的狀態,表現事物本身的質感,設計剪裁過程中出現的線頭或是未完成的縫線,都可以變成其設計的一部分。

山本耀司

比如山本耀司會將西裝的裡襯暴露在外面,與昂貴的羊毛西裝面料形成對比,而後在布邊踩線,加上手工縫製完成,留出毛邊。

而另一位知名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則認為顯露未完成的接縫與邊緣修飾的過程,可以呈現不受拘束的優雅靈氣。

川久保玲會將羊毛料洗縮,來突出皺起來的老舊效果,然後將裡襯與面布同時踩死,有時會在背面縫一小條布,從而阻止面料毛邊的損失。

侘寂之美是許多當代設計師所追求的境界,但無論是產品設計師、陶藝家或藝術家,如缺少精神的修為、生活的實踐、美學的淬鍊,就很難把這種抽象、像煙雲般的境界表達出來。

而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概念,永遠值得不斷深入理解和挖掘。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侘寂美學?
    有人認為,侘寂是東方美學的最高境界。通俗點來講,就是說,看似破舊,卻是美學的最高境界。01 起源日本美學四大概念之一—— 侘寂理念.侘寂美學的哲學觀受到道家以及禪宗的激發,而心靈狀態則源自於唐宋時期詩詞與水墨畫裡蒼涼、極簡的氛圍。而「寂」日語音為"sabi"指的是「孤寂」,「凋零」的意思。
  • 領先世界1000年的宋朝美學,莫非即是日本侘寂美學的祖師爺
    撰文 | 海上的以琳圖片 | 網絡日本美學裡,繞不開一個詞——侘寂。它仿佛是日式審美的總綱,亦是理解日本文化、藝術和日常的關鍵詞。侘——在陰暗處照亮美寂——從破滅中尋找真「侘」起源於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歲月洗鍊後的古雅、簡樸、收斂與粗糙。
  • 「侘寂」「物哀」究竟是什麼?從日本美學看日系裝修風格
    關鍵詞日式裝修,色彩搭配,美學,川端康成,侘寂,物哀人群:需要家裝,喜歡日系風格,對日本文化美學感興趣————————————————————————————————————————近些年「日系」常常被大家掛在嘴邊
  • 侘寂美學,賈伯斯、卡戴珊、MUJI骨子裡的同一種審美
    美學所謂時尚,就是在虛偽的矯飾中,尋找動人的真實。日式美學仿佛有一種魔力,不僅風靡亞洲,連歐美也無法抵抗對它的喜愛。「物哀、幽玄、侘寂、意氣」是日式美學的四大概念,在工業發展越發繁榮的當下,侘寂(Wabi-Sabi)以其「天然去雕飾,展現事物的本來面貌」理念掀起一股熱潮,並在茶道、園林、家裝、服裝等領域多有體現,它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和方式。
  • 日本美學關鍵詞之:色氣 │ 侘寂 │ 摩滅
    日本人擅長將美學引入日常生活,追求物心如一和美的境界。這從他們的建築、器物、飲食等中能深刻感受。但如果再把焦點放到當今日本藝能界,「色氣」已然擺脫性別束縛,只要是能透露出當時「江戶子」(意味出生自江戶地區的人)的瀟灑和性感,這類人都被冠以色氣之身。在蜷川實花的新電影《人間失格》中:一位天才作家沉溺於酒色之中,最終和情人投河自盡,轟動文壇」。片中,慄子再次釋放自己百分百的荷爾蒙,將人物性格裡妖冶性感的一面用細膩又濃烈的方式展現出來,絕對滿足感官享受。
  • 侘寂的美學觀念丨日本的傳統審美源於茶道,現代美學設計的起源
    茶文化源自於中國,在中國的南宋時期茶道傳入到日本,從而衍生出了日本茶道,現在茶道在日本廣為流行。茶道,即品嘗欣賞茶美之道,被視作生活藝術,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用過飲茶對禮儀和道德進行教育與修煉。二、侘寂——日本美學的核心,侘茶的出現滿足了市井文化的精神需求,使茶道在全國普及「侘」,作為日本的傳統美學,是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理念。以「人在宅中」會意,表達了日本人的獨處空間存在感。
  • 始於呼吸 | 日本傳統美學中的侘寂之道
    以東京為靈感來源,ASICS JYUNI SHINKOKYU限定系列服裝借極簡風格闡釋傳統日式美學,與潮流運動態度的無縫聯姻,將健身帶到川流不息的街頭巷尾
  • 不談「侘寂」,我們還能好好聊日本美學嗎?
    對綻放一旬的櫻花感悟傷懷,在清靜簡陋的茶室一期一會,我們都可以從中感悟到短暫、無常的「侘寂」美學。日本工藝與設計在世界上大放異彩,設計師通過對傳統的探索,將「殘缺之美」的美學放大到極致。然而,對日本美學的詮釋,不只存在一個側面。在「侘寂」美學被奉為「正統」時,那些「另類」文化與越境美學也同樣有不可磨滅的魅力。
  • 《日日是好日》:一部關於茶道的電影,蘊藏著日本的「侘寂美學」
    「茶道依季節的循環,將日本人的生活美學與哲學變成親身體驗,瞭然於心。真正的體悟需要時間,可是就在「啊,原來如此」的那一瞬間,完全化為身上的血與肉」——森下典子《日日是好日》《日日是好日》是日本國寶級女演員樹木希林生前最後一部電影,改編自日本茶道教授森下典子的同名隨筆集。
  • 透過日本攝影名作賞析侘寂美學
    侘寂作為日本美學的組成部分,在眾多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茶道,室內、園林與服裝設計,甚至啟發出一種生活哲思——「接受並順應大自然的生死循環」。而在日本攝影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更為全面地窺見不同年代的創作者對於侘寂美學的不同詮釋。
  • 傳承千年的日本三大美學!為美而生的古老思維:物哀、幽玄、侘寂
    東方文化擅於實現意象與意境,蘊含講究倫理與道德規範的華人思想,以及看重美學淬鍊的日本哲學。日本三大美學:物哀、幽玄與侘寂,一道道迴路打破西方文化不曾觸及的領域,長達千年的歷史脈絡,以獨特的審美價值展現獨一無二的美感意識。
  • 殘缺的侘寂之美,是美學的最高境界!
    有一種關於「不完美」的態度,叫做侘寂(Wabi-sabi)!在中國或東方的禪宗美學中的侘寂,不僅是一種裝飾風格,更是一種心境創造某種氛圍的狀態。通俗點來講,就是說,看似破舊,卻是美學的最高境界。
  • 卡戴珊都愛的侘寂美學,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侘寂美學你可能聽說過極簡但很少聽到Wabi-sabi 因為中國喜歡圓滿日式極簡-侘寂之美-簡單地說,侘寂美學,是一種不完美主義的美麗。它明白萬物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敗,所以它不與時間相爭。它不但不爭,它還很欣賞,很珍惜。奇怪的就是這樣子,它反而贏得了超越時間的美。
  • 李雪受邀「侘寂」 / 關於生活美學的探討​
    很榮幸讓一群有趣的靈魂聚集到一起,探討一場有關設計生活美學的話題我們可以簡單詮釋為:「很少的物質 很多的精神
  • wabi-sabi 侘寂的「殘缺」美學
    這是日式美學中「侘 chà 寂」風格的迷人所在。remodelista.com侘寂源於一句日語「wabi-sabi 」,是一種東方禪宗的心境狀態,認為真正的美是「Imperfect」殘缺的。「沒有什麼能長存、沒有什麼是完成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
  • 侘寂究竟是什麼風格?為何在年輕人中流行開來?
    萬物輪迴,裝修風格亦如此-築格中國侘寂,是個什麼東西?百度上的解釋過於冗雜難懂,本人不才,融合裝修市場來表達新的看法,如有遺漏,望其斧正。侘寂風,順應自然的禪意之美,其講究可以不必修飾,展現古樸之美,又兼具動感生命。故在裝修風格上,簡約無華,仿佛能看到歲月斑駁的痕跡。這股意境頗有老子的道法自然,奈何被小日本發展成了一個流派。侘寂風有多火?
  • 侘寂
    日本文化中,你常常能看到這些意象——枯樹、落葉、頑石、青苔、黃昏、陰雨。水墨色、煙燻色、復古色、大地色、莫蘭迪色。磨損感、陳舊感、暗淡感、樸素感、清瘦感。這些字眼,紛紛指向日本美學中的一個關鍵概念:「侘寂」。
  • 聊聊日本獨特的美學與世界觀在和風遊戲中的反映
    和風遊戲也不僅指某一種特定玩法(設計)的遊戲,它品類廣泛,不僅有最經典的以《仁王》為代表的忍者、武士為主角的動作冒險遊戲、也有著如《陰陽師》等使用了式神、百鬼等經典日本神怪形象的卡牌手遊、甚至於就連從《賽博朋克2077》預告片裡那個巨大、投影在大廈之上的日本藝伎造型機器人冷峻的面容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日本的和風美學在遊戲設計中的體現。
  • 淺析日本美學 視界君
    • 何為幽玄 • 幽玄美學的表現形式 3、日本侘寂美學 • 何為侘寂 • 侘寂美學的表現形式 提到日本的設計,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想到簡潔,舒適,以人為本。
  • 藝術審美| oak+fort 加了好多溫度的侘寂美學
    最美好也最懷念跟Yeewaii一起逛Oak,我們會在一樓買好frozen yogurt,然後帶上樓去試衣服,Oak小哥給我們留的大試衣間裡有沙發,一般都是我坐在沙發上吃著凍酸奶看Yeewaii試衣服,然後換我試,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