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爺爺奶奶她們那一代的人,結婚大多數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者是女方家裡很貧困,所以父母很早就把女兒給嫁出去了,嫁到男方家裡還可能有點東西填飽肚子,如果繼續在家,都有可能被餓死。
老一輩人,他們之間的吵吵鬧鬧是有的,但是離婚的很少,也許是為了孩子,也許是認命了,所以絕大多數家庭不和睦的都選擇忍下來了。當然,也有家庭很和睦,夫妻之間恩恩愛愛的。
到了我們爸爸媽媽這一代,我看了身邊的家庭,很多都是湊合著過日子。兩口子真正幸福的少之又少。如果你要問為什麼兩個人過不下去了,被家暴了,丈夫或者妻子出軌了,為什麼還不離婚,那麼很多回答都會是這個,「為了孩子」。
孩子成了她們唯一的希望,唯一的寄託,孩子是他們的全世界。在我看來,她們是為了孩子,犧牲了自己。即使對丈夫或者妻子沒有愛了,為了孩子,還是選擇了忍。忍了多久,幾年,十幾年,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些現象,前段時間,疫情結束,民政局門口排隊離婚的,高考過後,民政局門口又排滿了人,又是去離婚的。我們看不到的背後,不知道是多少個家庭的恩恩怨怨,無數次的吵架,打架,冷戰,鬧離婚……
我們90後,00後,相對於爸爸媽媽他們那一代的人,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不用擔心什麼溫飽問題,上學接受教育也不像我們的父母那一代那麼困難。以前,人們覺得老來兒孫滿堂是幸福;現在,我們對於幸福的定義又不一樣了。以前,奉子成婚,成家立業;現在,很多年輕人明白自己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
長大後的我們也有了自己的思想觀念,敢於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不被世俗觀念束縛。那麼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的90後,00後不願意結婚了呢?
我想是因為以下的幾個原因。
一,
男女比例失調,男多女少,彩禮昂貴,生活壓力太大,買不起房車。
二,
越來越多的女性經濟獨立,精神獨立思想獨立,覺得自己一個人過著就很好。同時又找不到真正適合自己的。
三,
部分人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比如家庭不和睦的,經常看到父母互相傷害,吵架打架鬧離婚。還有就是家裡重男輕女的,從來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些是會導致孩子害怕婚姻的。
四,
很多職場女性是工作狂,結婚生孩子以後帶孩子會影響到工作,也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陪孩子,教育孩子。自己可以接受丁克,然而又遇不到適合自己並且能接受丁克的。
五,
在感情中受到過傷害的,不再相信愛情,也不願意將就,所以選擇不結婚。
六,
因各種原因恐婚恐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