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院子裡的孩子們在玩氣球,一下子就想到《紅氣球》這部短小精悍的老片子了。
《紅氣球》是艾爾伯特·拉摩裡斯自編自導的一部奇幻短片,講述了在法國巴黎,一個名叫帕斯克的小男孩與一枚紅氣球結下友情的故事。
《紅氣球》雖然拍攝於上個世紀50年代, 也基本上沒有沿用任何電影技法,但整個巴黎街道灰濛濛的顏色和紅氣球鮮豔的顏色形成的鮮明對比,使紅氣球一下子有了攝人心魄的力量。紅氣球在陪伴帕斯克上學路上的淘氣模樣與被頑劣的孩子用彈弓射中之後緩慢降落的痛苦表情,讓人難以忘懷。
這部當時榮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特別獎、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最佳短片獎、路易德呂克獎等多個獎項的老片,至今看來仍舊意味深長。
1.美好的東西,都想佔有享用
孤獨的帕斯克與漂亮的紅氣球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帕斯克上學路上,紅氣球緊跟他左右,還跟他玩起了捉迷藏;在學校裡,紅氣球機智的躲避著老師的抓獲,耐心的等待著帕斯克。
帕斯克擁有紅氣球的事,其他男孩子都知道了。他們偷偷尾隨帕斯克,也想得到這枚紅氣球。一天,帕斯克進麵包店買吃的,他叮囑紅氣球在門外稍等,這讓其他男孩子有了可乘之機,紅氣球不幸被他們抓住了。
美好的東西,誰不想佔用享用呢?但通過偷搶以及給別人帶來痛苦的方式擁有,恐怕與「美好」事與願違吧。
2.自己得不到,誰也別想得到
一群孩子搶到了一枚紅氣球,究竟應該誰先玩呢?
於是,男孩子之間進行了一場惡戰。在他們互相撕打在一起的時候,帕斯克發現了苦苦找尋的紅氣球,於是,他來了一次挽救紅氣球的大逃亡。
剛才還水火不容的男孩子開始合力追捕拿著紅氣球奔跑的帕斯克。在仄仄的小胡同裡,帕斯克拉著紅氣球狂奔。
但在一群孩子的圍追堵截之下,帕斯克和紅氣球都難逃一劫。當紅氣球又一次進入那群男孩子的視野,有一個男孩拉起了小彈弓,瞄準了紅氣球。
紅氣球在空中開始緩慢的變小,萎縮,皺成一團,像一張年青圓潤的臉瞬間充滿滄桑,留下歲月的刻痕,這個瞬間讓人忍不住流淚,而那隨後踩在紅氣球上的一腳,就像踩在自己的身上,心碎的感覺湧上心頭。
拉彈弓的男孩會想什麼呢?自己得不到,誰也別想得到。這不是很多人慣常的思維方式麼?這種做法除了帶來兩敗俱傷外,還能帶來什麼?
怎麼說呢?「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對於別人的超越,我們可以去羨慕、去學習,但嫉妒只會禍及自己、殃及他人。
3.丟了紅氣球,贏得了全世界
當男孩子們散去,周圍又一次靜寂下來,帕斯克坐在已經完全癟了的紅氣球身旁傷心欲絕。
但這時,神奇的事情出現了!藍的、黃的、綠的、白的、粉的……五顏六色的紅氣球同時飛向了帕斯克。它們是來祭奠癟了的紅氣球,還是要寬慰真愛紅氣球的帕斯克?
帕斯克憂傷稚嫩的臉上終於有了燦爛的笑容,他被包圍在氣球們的懷抱之中。這些氣球載著他飛起來了!越飛越高,帕斯克俯瞰大地,贏得了全世界。
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所以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為一時的損失、失敗、不如意而哭泣。人世間,總是福禍相依;人生中,總會否極泰來。
法國影評人安德烈·巴贊說:「《紅氣球》或許已經是一部更富哲理,因而較少稚氣的作品了,它有著適合成年人又適合兒童的詩意。"《紅氣球》演的是孩子,說的是孩子,但其中的哲思韻味,更值得大人們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