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個抱歉,本來計劃這一篇是要寫外山刃物的,但是正兒八經開始寫以後發現自己對一個品牌,以及這個品牌的產品的知識和認知都不夠深入,還需要一些時間做調查,加上平日裡有工作,能去調查的時間也只有周末。所以先讓我扯個閒篇。
朋友圈裡熟悉日本包丁(菜刀)、咖啡器具、錘擊銅器和幾個日本知名戶外品牌(包括但不限於雪峰,Uniflame,Captain Stag)童鞋對日本的「燕三條」這三個字應該不會陌生。
但真正來過這個藏在新潟縣腹心位置小城的人卻屈指可數。就我自己的觀察,一方面因為新潟縣古來物產豐饒,資源豐富,屬於內向型地區經濟,所以並不廣為人知,從地方經濟角度一直以來也沒有希望更多人前來刺激地方經濟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雖說近年來「匠人」「匠人精神」等詞彙紅遍網絡,但是生活中的「匠人」卻遠不如網絡上來的親切好看,因為生活中的匠人往往是因為各種原因在某個行業,或者某項工作上埋頭從事了幾十年,這必然導致了匠人們不善交際的特性,另外,這樣的小城還難免存在方言的特性;慢不說普通觀光客不會日語,就算是我在日企工作了10數年,目前還有很多內容無法聽懂,這也導致了匠人「好看」卻不好親近的特性。而且日本不像國內,舉起相機就對這人一頓「咔咔咔」,最終的結果就是時值2020年末,在和東京新幹線直通,距離滑雪聖地越後湯澤只有一站路的地方,居然還藏著這麼一個產品早已享譽全球,卻深藏閨中的匠人之城「燕三條」。
位於燕三條的新潟第一神社:彌彥神社
燕三條位於新潟縣(又稱新瀉縣)的中心「縣央」位置,是日本近現代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屬、刀具、五金、西餐具加工產業聚集地,不過,燕三條本身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地名,而是相鄰的燕市和三條市整體區域的合稱。
在當地有一種說法為:燕市是職人/匠人之街,三條市則是商業/商人之街。起因好像是在過去三條的商人將燕生產的金屬器物和西餐器具帶往各處銷售,並逐漸形成了現在「精品製造之城-燕三條」的印象。
彌彥大鳥居據說是日本第一大鳥居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帶著家人於2019年10月來到了這種一共只有不到20萬人口的小城。生活了一年,經歷了四季,是時候可以寫一寫這種魅力小城,讓他緩緩浮出水面了。
經過了一年的生活,和故鄉重慶相比,這座小城最大的特點就是四季分明,且自然資源豐富,從家裡出發,不到30分鐘車程範圍內可以爬山,可以溯溪,可以漂流,可以衝浪。有名山:粟ヶ嶽,有日本最長河流:信濃川,有日本海,有日本最著名的戶外品牌雪峰的大本營,還有好多好多且聽我慢慢道來。下面是兩個2019年在粟ヶ嶽舉行的Skyrace(天空跑)越野跑的視頻,有條件建議帶著耳機看看。
從緯度來說大約等於我國煙臺左右,加上緊鄰日本海,受北方氣候影響嚴重,因為溼度大的原因,冬日裡雖然溫度不算太低(相對於北海道);但是雪量卻毫不遜色於北海道。雖然生活於此對於如此大雪難免頭痛,但是作為遊客的身份就只管開心即可。
冬日裡白雪覆蓋的車站中準備出發的電車
前文裡已經提到了這裡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對於來自重慶的我來說,這裡春天有處處可見的盛開的櫻花和新綠,有湛藍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流。有不遠處的名山小川(實在擔當不住大川的名號);也有滿開的櫻花下花魁盛裝遊行。
春天的花魁道中遊行活動
入夏之後可以在五十嵐川的漂流艇上暢快的歡呼,可以去花菖蒲盛開的公園觀賞夜間的螢火蟲起舞,可以參加三條風箏大賽,更是有彌彥的燈籠節和花火大會。
夏日裡的八木鼻山
夏日祭的煙花,可惜2020因為疫情取消了
五十嵐川
秋天來臨後有滿山的紅葉和大片金黃的麥田,春秋之際更是露營登山的好時節。帶上裝備,約上三五好友,在奢華的雪峰營地來上一場烤肉品酒會。
秋日裡的彌彥公園
冬天可以在雪房子裡面和朋友吃著烤年糕聊天,今年我還想嘗試一下在雪房子吃一頓重慶火鍋,體會一把冰火兩重天,覺得冷了就去溫泉裡暖暖身子,喜歡挑戰還可以到室外池中體會水面上下的溫差。這裡還有每年為越冬從西伯利亞飛來的數百隻白天鵝在五十嵐川聚集。
雪房子裡的重慶火鍋值得期待
大雪天的露天溫泉那爽勁兒誰泡誰知道
遠處的雪山和五十嵐川上越冬的白天鵝
中國有句俗話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這樣一個匠人匯聚的製造之城,食物又會有怎樣的特色呢。從地理位置來說,燕三條因為緊鄰日本海,能夠第一時間享受捕獲的各類海鮮。
逛海鮮市場是件開心的事情
從物產來說,因為自然環境豐沃,且水質極好(這裡的水質是我喝過最軟的),因此新潟出產日本第一的越光米,水好米好,自然少不了好酒,所以,新潟這裡還是最好的日本酒產地,燕三條地區也有好幾家不同風格的酒造,身居其中自然是時常可以喝到各式地酒(當地特色酒),遺憾的是因為很多酒造規模極小,滿足日本需求已經傾盡全力,實在無力出口,所以想要嘗試還得親自來到當地才行。
不遠處的八海山酒造
不過,真要說特色,還得提一提燕三條地區的兩款拉麵。這裡既然是匠人之城,飲食文化的形成必然和匠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首先是三條市的特色咖喱拉麵,據我和當地人聊天獲得的信息,咖喱拉麵的由來是因為匠人家庭多半沒有太多時間操持食物,為圖省事一般會熬製一大鍋咖喱,這樣在每頓飯的時候,只需要將準備好的拉麵煮熟澆上湯汁即可食用,主要是為了效率和提供方便而形成的飲食文化。
三條的咖喱拉麵
與之相應,燕三條作為日本社長數量最多的地區,這裡的公司、工場和作坊也數量極多,很早以前開始便在繁忙時或者寒冷時常常為了省事叫外賣,早年外賣不像現在這樣系統,也沒有相應的配送箱和保溫設施,從店鋪送到工廠可能因為手頭工作沒有完成還不能立刻食用,導致食用時食物已經冷掉。為了解決這個外賣痛點而誕生的食物就是燕市有名的背脂拉麵了。必須要提一嘴的是,被指拉麵的發明者是一位1930年代遠渡東洋工作的中國人,目前他所創立的拉麵店:杭州飯店依然在燕市開門迎客。且非常人氣,至今依然每天都得排隊方可進入。
燕的背脂拉麵
既然說到了燕三條地區的金屬加工,就提一嘴其發展歷史,燕三條地區的金屬加工起源於江戶時代,當時包括洪水在內各種災害頻發,給該地區農戶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損害,這樣的條件下,由江戶幕府主導農家開始了副業生產自救,從其他城市派遣匠人開始指導生產打造和釘(不年輕的人可能聽過「洋釘」的叫法,和釘便是區別於「洋釘」日本的一種釘子);常來日本玩或者對日本旅遊比較關注的童鞋應該對日本第一神社『伊勢神宮』多少聽說過,但有多少人知道,伊勢神宮從1300年前開始,每20年一次的『式年遷宮』中使用的一直都是燕三條產和釘。也正是和釘的製造揭開了從江戶時代一直延續至今的燕三條金屬加工產業大幕。
各式各樣的和釘
之前幾篇寫下來就發現,凡是和買買買沒有直接關聯的內容,在色魔張大媽都不太受待見,所以這次雖然是介紹這個小城,也不能忘記給大家說說這邊值得買的幾個品牌。
1、玉川堂
玉川堂
銀座實體店
喜歡喝茶或者對銅器有了解的童鞋應該對這個品牌不陌生,作為日本頂級的捶擊銅器,他家在銀座的店鋪耀眼異常,或許已經有童鞋在銀座買過他家的器物也未可知。但是真正知道玉川堂的老鋪坐落在燕三條的人,即便是在日本人群中卻也不多。200年的造物歷史。老鋪子建築已經是日本物質文化遺產,老爺子更是日本的人間國寶(活人國寶)。雖然詢問之下,目前他家的商品並沒有在中國銷售,不過也有官方微信號公眾號,雖然更新頻率不高,但都是乾貨,對日本銅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最耀眼的技術之一便是將一枚銅板通過無數次敲擊製成的銅壺
2、外山刃物
成立於江戶時代的百年老店,100餘年只做一件事,認真做好花藝、園藝剪。自己不玩園藝,好像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看到他家的東西覺得做工和用料都很厲害的樣子。待我去詳細調查一番以後,下一篇再詳細講講。貌似他家的花藝剪獲得過好幾次國際設計大獎,之前還作為國禮贈送給了泰國皇室。
3、玉虎堂
一家1919年成立於燕三條的百年老店,創始人100年前師從玉川堂,獨立之後成立了玉虎堂,最開始也是專注捶擊銅器,隨後率先導入機械設備,其後因為銅原料短缺,大約在1930年代開始進入不鏽鋼產品的生產,並慢慢演變為一家專注不鏽鋼日用品的100年企業;因為其豐厚的歷史沿革和在日用品行業舉重若輕的地位,在燕市的史料館中也有諸多產品和內容展出。作為燕三條的企業的特性,一如既往的低調導致社會整體對這個企業和品牌的認知並不高,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最能說明這個現象的便是他家給某峰OEM的一款暢銷水壺,相信喜歡戶外的童鞋沒有幾個人沒見過吧。
史料官中陳列的水壺
4、其他還有因為個人喜歡戶外,而格外耀眼的雪峰、Uniflame、珍珠金屬/Captain Stag、村の鍛冶屋、SUS Gallery、HORIE、山崎金屬(提供諾貝爾頒獎晚宴用餐具)、吉田YASURI、忠房包丁、重房包丁為代表的包丁作坊,另外有所有蘋果手機製造都離不開的Maruto長谷川(品牌:KEIBA)等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裡因為知名品牌眾多,且加上日本人天生愛交流,愛開會的特性,所以在不同時期也誕生了很多有意思的聯名商品,可惜都是限量銷售,有價無貨。
玉川堂和雪峰的聯名手衝咖啡系列
另外不得不提一句的是燕三條的研磨技術,簡單的說以前曾經風靡一時的蘋果的ipod,ipod touch的亮閃閃的後蓋均來出自日本燕三條研磨匠人之手。
山崎研磨出品的「滿月」酒杯
不寫不覺得,細究起來,燕三條的匠人和金屬製造內容要真的講起來,每個品牌,企業或者技術都可以寫好多內容,更何況還有人間國寶,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具體內容實在沒法在短短一篇短文中介紹完整。還是給自己挖個坑,以後慢慢的去寫這座小城和這種小城中一些有趣的企業,作坊甚至是個人。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在疫情過去之後親自造訪來玩。
最後,提一嘴2019年的一部由阿部寬主演的日劇-下町ロケット(下町火箭)將故事的背景舞臺設定在了燕三條地區。
下町火箭拍攝現場
其後搞得下町火箭稻田藝術
讓這個深藏閨中的魅力小城稍微露臉,不過就我自己的認知,燕三條這邊的大部分企業,真是像極了劇中的佃製作所。目前賣場已經買不到聯名紀念品了,我問了一圈朋友,借到一個當時銷售的紀念杯,拍照留念。
紀念商品已經買不到了,不過找到一份當時的宣傳頁
燕品質/佃品質
好吧,這次就到這裡。下次,下次一定好好說一說外山刃物。
如果你喜歡我寫的內容,有勞請給我點讚,並轉發給你的朋友,這樣會讓我知道有更多的朋友喜歡這樣的內容,也會給我更多的動力繼續寫下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