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運輸各個城市不均衡 ,要是地鐵公交早些年多投入,交通便利發達誰沒事開個車出來堵啊。專家一味出主意升級換代車,車企都搶蛋糕。孩子們上學真是問題,開車堵,電動按規定只能帶一個。孩子小自己騎車違法,難題出來了。各顯神通吧!
有沒有想過停車的問題?電動車增多,電動車要停車要充電,以後是不是還會出現小區得購買電動車位?還是統一校車比較好,由國家出臺,教育部監管,學校重視,家長也放心,為二胎的家庭減輕負擔。
兩個孩子一起放學接回家,怎麼接,另一個放學了在門口等嗎,出了意外算誰的!又說家長監管不力!學校管理,老師放學不走等著家長接麼,住的遠近不同!放學老師的孩子怎麼辦!沒老人幫忙的怎麼辦!夫妻一方不在本地上班的怎麼接!讓別人幫忙接送孩子,一天兩天行,長期別人也怕意外擔責任的!
1.不實際,分兩次送完兩個孩子,家長自己上班就要遲到了,何況孩子上學放學時間跟家長上班下班時間基本都對不上
2.家裡能有兩個大人的情況少,有些老人不會騎電動車,或者不看紅綠燈,更不安全
3.轎車費用多,停車不方便,尤其到學校門口更擁堵
4.不是長期的辦法,就算你願意給錢,別人也不一定願意每天幫你接送孩子,偶爾幾次還行
5.學校離家近的情況畢竟很少,而且只能打點的孩子才能自己去,小點的沒辦法
現在一個人騎一個電動車,只能帶一個孩子。那另一個孩子怎麼辦?難道讓他自己一個人去嗎?或者自己一個人留在家裡等我送完一個再送一個嗎?。孩子那麼小,一個人放在家裡能安全嗎? 那要不讓每一個學校都配校車吧。國家出錢讓每一個學校都配置。我就在家裡等著,讓他們把兩個孩子,給我送回來。做一些規定的時候考慮考慮老百姓。肯定製作這個規定的人,他自己沒有孩子,或自己根本不帶孩子。或是根本就沒有送過兩個孩子上學。根本沒有體驗過我們的痛苦。
上學搖號唄,單號大地上,雙號小的上,一個家庭哪有那麼多時間來接送,送來回四趟,接來回四趟,怎麼地騎摩託車拉風是嗎,要這樣弄,有沒有考慮家裡還有幾個月大的孩子,生病了怎麼辦,是讓她幾個月就學著坐車呢還是讓她站著去,難道抱著去都不行嗎,這是哪個「人才」出的"餿主意",帶頭盔可以因為為了安全,但是一車帶一人你告訴我怎麼搞,要不國家出錢幫我買個車?那還鼓勵別人生什麼二胎,直接兩夫妻過一輩不是很好?
覺得有些政策好矛盾啊!帶兩個孩子又沒超載,為什麼不給,這樣的話你們先來解決家庭兩個孩子上學的問題,誰天天和你拼車啊!就算有小車,有地方停嗎?乾脆不開放二胎,獨生子女就獨到底吧!把我們二胎家庭搞瘋掉。
街上全是小車誰都不用上學!就全部堵在路上得了!老是說摩託和電車,如果沒有這些大貨車和小車那來那麼多的車禍,沒見以前的牛車有車禍過。如果能禁小車,這社會就天下太平了,油降價、空氣好了!車禍也少了、路也不堵了!多好的解決方法!
不說上學了,意思放假在家出去買東西只能帶一個娃咯!還是說一般騎電動車家裡能請得起保姆,還是能天天打車啊。現在二胎不僅僅是經濟壓力大,太多寶媽帶兩個娃的了,體力和精神壓力都是巨大的。
兩個孩子,跑兩趟,你算過時間嗎?不說多,從家到學校20分鐘,來回就要40分鐘,才能送第二個,第二個又要20分鐘才能到學校,這中間差著一個小時,還不能算上回到還要上樓接小孩下來,不能堵車的時間。
買得起車就能解決問題了嗎?孩子5點半放學,你起碼得4點半就要趕到學校,晚了就沒車位了(都是停在非機動車道上,非機動車被迫騎上機動車道),好容易找到停車位,接到孩子後, 從停車位行駛到機動車道上起碼要20分鐘,基本上沒有1個小時左右是到不了家的。出這個政策的估計是不用接孩子的,估計連學校門口都沒去過。
孩子上學放學大都是爺爺奶奶接送,父母大都忙於上班,時間上不允許。而爺爺奶奶這個年齡大都沒有汽車,學生的年齡特別是初中年齡一般是十二歲到十五歲。所以制定製度法規應人性化,不要脫離實際,當然遵守交通規則很重要,安全第一。
生產電動車就是為了方便!!!家家戶戶都買車了,全球氣溫升高如何降下來?!而且還有買不起車的人家怎麼辦?家長上班,還要送孩子,如果不是電動車,每天都得跑步,上學時間也是上班高峰期,公交車擠不上,而且從家往車站將近一站路,是讓拉著兩個孩子跑嗎?所謂的專家請先下來體驗一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再決定你的專家政策!!!!
大家都單身,不結婚,也不生娃,努力搞事業,老了全進養老院。這就不涉及電動車帶倆娃,也不涉及開車接送道路擁堵,更加不涉及戴不戴頭盔,更更加不涉及婚姻關係、婆媳問題、小朋友教育問題。大家一致搞事業,盆友們,我們女同志到時候事業更加能頂半邊天,個個活得鮮活水嫩,根本沒人要求又能帶娃養家,又要貌美如花。我覺著只有單身,老了全進養老院這個做法才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