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從不社交,往往傻子才喜歡交朋友,看這3點就明白了

2020-12-22 職場人一談

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只有朋友多,路子才會廣,實際也是如此,有人脈自然就有資源去辦事,但是人脈是在有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的能力,再多的人脈也是無濟於事。

莊莊是我的大學同學,他就是喜歡交朋友,不管什麼樣的聚會,什麼樣的飯局,只要能認識人,莊莊肯定是第一時間去應酬。

對於莊莊來說,應酬就是自己獲得資源的方式,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對好:「朋友多,好辦事」

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

在一次飯局上,莊莊聽說朋友急需一批生產原料,就毛遂自薦自己能夠提供優質的產品。

誰知道被朋友嘲笑:「你這個人,只會吃喝玩樂,吹吹牛,這件事情很重要,你可別害我。」

莊莊以為吃喝玩樂就能夠獲得資源,直到最後,朋友對他抱有質疑。

職場和飯局截然不同的是,職場只會權衡利弊,而飯局上,大家談最多是感情。

只有沒能力的人,才喜歡結交人脈。

1、沒能力的人喜歡交朋友,利用朋友來獲取資源

有一句話:「你的人脈價值百萬」,聽著挺讓人振奮人心的,事實卻恰恰相反。

在某檔求職類節目中,有一個求職者就聲稱,自己在某次會議上,認識董明珠,還有她的聯繫方式。

在場的老闆表示了質疑,普通的求職者能有董明珠的聯繫方式。

小夥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惑,現在撥打電話,結果電話那頭一直沒有接通。

人脈是需要對等的,從不是對方賞賜的。

你需要別人的同時,別人也是需要你,沒有所謂的一味索取。

只有你的能力跟人脈相匹配的時候,你才能夠使用相應的人脈,否則,你所獲得的人脈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2、你選別人作為人脈,同樣別人也在挑你

多交朋友就能夠有多條人脈,這句話是錯的。

人脈是需要能力匹配的,而不是去單純去索取。

你可以想像下,如果你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會願意跟一個總是求你辦事的結交為朋友?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你索取人脈的時候,對方也會需要你給好處。

以前,我的同事默默,她就很喜歡去各種飯局上,認識各種大人物,就希望將來能夠有合作的機會。

但是,很多情況下,她總是被人瞧不起,

就因為她的職稱低,就是一個普通的銷售員。

在一次飯局上,她就端著酒杯去找許總去敬酒,許總了解後她的背景,立刻應付了事,沒跟默默發言的機會。

許總看到行業的大佬,立馬就甩開了默默,走上前對大佬畢恭畢敬的。

人脈關係從來就不是單行道,而是雙向選擇。

你在選擇別人作為你的人脈的,對方同樣也在挑你。

3、有能力的人,人脈資源自動送上門

有能力的人,從來就不屑於人脈構建,人脈就會自動送上門。

我以前認識一個新媒體運營的趙老師,在業內算是一個大V,策劃不少的成功案例,也讓他在行業內名聲確立。

偶爾,他也會去外面授課,總會有一堆人找上門請教各種問題,其中不乏企業老總,企業高管。

這些人還會主動約飯局,希望能夠趙老師的指點下,自己公司的新媒體能夠有所進步,甚至老闆還會給一筆不錯的諮詢費。

但是,趙老師回絕了他們的飯局,因為趙老師實在太忙了。

有次,某公司的高管還跟趙老師拉來一個運營項目,只要這個項目做得好了,就會給10萬的酬勞。

看到這個酬勞,趙老師也得好好挑選,畢竟他的時間有限。

有能力的人,人脈自然就會送上門,從來就不缺資源。

現在有太多人喜歡發展人脈,不斷參加各種飯局,各種會議,就希望能夠多認識對自己的事業有幫助的人,但是他們恰恰忽略了,自己能夠給與對方多少的支持。

只要雙方的資源不對等,就很難成立人脈關係。

究其原因,人脈就是資源互換的存在,如果你沒有匹配的資源,對方也不會瞧不上你。畢竟這個世界上,大家都不是傻子,一味去幫助他人,自己還沒所求。

所以,結交人脈的基礎上,就是雙方的資源匹配,否則就是浪費時間。

聰明人就是看透這裡,才會好好發展自己,人脈自熱就會來,只有傻子才會發展人脈,結果總是吃閉門羹。

你覺得人脈重要,還是能力重要?可以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公司聚餐,聰明人從不做這3件事,難怪受領導器重
    公司聚餐,聰明人從不做這3件事,難怪受領導器重職場是一個很講究的地方,裡面有著非常多的門道,或者說潛規則。就拿酒桌飯局來舉例,其中就有著說不完的細節。其實,這其中也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公司聚餐,聰明人往往從不做這3件事,難怪總是受到領導的器重,升職加薪更是不少。第一件:從不勸人喝酒職場中的聰明人從來不會在飯局上勸別人喝酒,為什麼呢?因為很容易得罪人,且讓人反感。在職場,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 真正的聰明人,其實很少交朋友
    於是,有些人在社交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可最後的結果,卻往往不如人意。這是因為他們並不明白,當你自己不夠優秀時,人脈其實是不值錢的。現實生活中還有意中人,他們很少交朋友,社交圈也不大。他們也不會把大量時間花費在交際應酬和吃喝玩樂上,相比與人結交,他們更喜歡獨處,沉下心去思考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樣的人,等於是把對別人的需求轉化為對自己的要求,他放棄了生活中的無意義社交,把更多時間用在提升自己上。所以我才說,真正的聰明人,其實很少交朋友。
  • 細讀: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全文開頭的四個字早已提及過這點,「奴才總不過是尋人訴苦。只要這樣,也只能這樣。」根據他接下來的表現,「只要這樣」可算是足夠中肯了,畢竟他只要得到言語上的安慰就夠滿足一陣子,但之後的「只能這樣」卻得打上問號——假若他在不滿現狀後努力嘗試擺脫它,未必不可能獲得更好的未來。可惜這個奴才的價值觀已經扭曲,好心的傻子為他砸牆時,他竟脫口一句:「這不行,主人要罵的!」多麼可笑!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實則不然,如果大家身邊有一些很聰明的人,仔細觀察這些人的話,會發現他們其實並沒有多少朋友 ,這可不是因為他們的脾氣或者是人品不好,沒人樂意與他們來往,相反,這些聰明人他們的脾氣反而很好,而且待人接物都很熱情,在生活中也會儘量避免與人發生衝突,這一點是讓很多人意外的。
  • 人際交往心理學:聰明人都會在這3個方面裝傻,早知早受益
    人際交往心理學:聰明人都會在這3個方面裝傻,早知早受益社會上,往往那些城府深的人走得更遠。那是因為他們懂得裝傻。這個」傻「並非真正的」傻「,只是他們掩飾自己時的面具。並非貶義,往往都是褒義。老人們常說:」傻人有傻福「,很多時候確實是這樣的,並非只是老人家安慰傻子的說法。傻人往往通過傻來掩飾自己。不要覺得裝傻很容易,事實上真正聰明的人才會裝傻讓人看不出真相。現在社會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只有裝傻才能遠離這世間的是是非非。越來越多的聰明人為了不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而選擇裝傻了。所以那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聰明人都喜歡在哪些方面裝傻吧。
  • 你在別人朋友圈裡看傻子,裝傻的人在人生巔峰笑著看你
    文/劉戀曾經的秀曬炫其實是自以為是的小聰明,裝傻才是深藏功與名的大智慧。 發一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配上自己的背影,這樣的票圈(朋友圈)在兩年前,能獲得很多的評論和點讚,但是現在你可能會被說「作」。
  • 作文指導:我們這個時代從不缺聰明人,缺的恰恰是「笨人」
    《三國演義》中楊修算得上是一個聰明人,但他就犯了投機取巧這個錯誤,最後被曹操找個藉口殺了。大貪官和珅,智慧超群,智商和情商同時在線,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可他就是太聰明了,為了家財萬貫,便投機取巧,通過貪汙受賄來斂財,最後被嘉慶抄了家,自己也成了遺臭萬年的罪人。司馬懿懂得腳踏實地,收斂自己,最後成就宏圖霸業,這才是具有大智慧的人。
  • 人際交往心理學:這3種飯局,聰明人從來不參加,看完你就懂了
    人際交往心理學:這3種飯局,聰明人從來不參加,看完你就懂了中國人都很看重吃飯。不管什麼時候,大家都很重視這件事情。也因此,讓很多人熱愛去參加飯局。飯局不僅僅是吃飯,更多的時候都是人際交往。可以認識到很多朋友。也能學習到很多東西。但這並代表什麼樣的飯局都能夠參加。
  • 情商高的人常說3句話,領導會誇你是聰明人,同事也想跟你交朋友
    其實正是因為這樣的員工心態不是很穩定,所以才在說話做事的時候得罪了他人,而那些情商高的聰明人一般都會多說以下這三句話,領導會誇他們是聰明人,而且同事也願意跟這些聰明人交朋友。,而且在人脈圈裡會發現無論是同學還是同事,都是積極樂觀向上的,大家才也能夠在工作中越來越順利。
  • 聰明人眼中的「聰明人」
    聰明的皮囊生活裡沒有人是傻子,老天總會把一些波折,運氣均勻的散落在每個人的人生中,或早或晚,無一疏漏。歲月帶走青春,留下真我的容顏。年輕時候美麗帥氣朝氣蓬勃的青年男女,時過中年再看容顏時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越長越好看,有些人越變越難看,到古稀之年的時候已經是面相可怕的樣子。相由心生,越走越真,心計再深再會偽裝,失去善良正氣的人皮囊都包裹不住,醜態顯露,自以為是的聰明。同事總中總有些「聰明人」,他們備受領導喜歡,工作偷奸耍滑。與他們共事,同組的人就必定會工作任務加重。
  •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聰明,看這5點表現就知道了,很實用
    身上有這5點特徵的人,說明很聰明,將來能成大事聰明真好,誰都希望自己變得聰明而又充滿智慧,那麼,在你的印象裡,聰明人是什麼樣的?你是如何辨別聰明人的呢?這裡有聰明人的5點表現,看看你都中了幾條。《狼道》裡告訴你,不要把秘密隨便告訴好朋友,因為好朋友也有好朋友,那些能把你拉下水的,通常都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人,這不是教你陰險,而是告訴你現實。2、理解,溝通能力強你是個討人喜歡的人嗎?你會說話嗎?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因為聰明的人,溝通起來不費勁,都懂得怎樣和你舒服的交流。
  • 聰明人,不社交
    但當你想進一步和他深入交往時,會發現他總是和你保持一定距離,讓你覺得你們總是隔著一層,這人八成比你聰明很多。」確實如此。所謂「聰明人」,在社交方面,大多數是「友善、親切但不乏距離感」。也就是說,相識1000人,真正重要的,卻只有2至3人。原來,我們整日裡忙前忙後「應酬」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之人。何其悲哀!當然,人是群居動物,社交不可避免。但人生短短三萬來天裡,實在沒必要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垃圾社交上。
  • 我交朋友,不看靈魂,只看皮囊
    但身體卻不一樣,身體好的,這一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手只會縮在那兒是不健康的,健康的手是會伸出來的,會牽扯,會麻煩別人。人都不喜歡麻煩,但往往又因為「麻煩」交到了好朋友。感情這東西,無非就是你拉我一把,我抱你一下,牽扯牽扯就越牽扯不清,就有了瓜葛。所以很多時候,真正的朋友其實就是你麻煩我、我再麻煩你、彼此麻煩出來的。
  • 社交心理學:交朋友的終極奧義,是取悅他人
    當你運營起一個自己的社交圈的時候,你會覺得特別有成就感,而你的生活也會更加舒服。作為年輕人,儘管有大量時間參與社交,但是很少能夠建立起以自己為中心的社交圈。因為人與人的交往,往往需要長時間的考驗。許多人走著走著就散了,哪怕你們的情誼再深厚,也無法形成一個舒適的社交圈。只有經歷過時間的考驗,加上長期的社交積累,你才會漸漸形成自己的社交圈。
  • 去奶茶店時,聰明人從不點這4種飲品,服務員:一看就是內行
    喝奶茶看似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是也是有講究的,奶茶也要講究會不會點。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去奶茶店時,聰明人從不點的4種奶茶,服務員一看就知你是「行內人」,現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水果茶這種水果茶現在是非常受歡迎的,而且它的顏色看上去也非常好看,很多小仙女都喜歡這種,但是他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奶茶店裡面的水果,一般都是不新鮮的,切掉壞的部分,自然也就看不出來了。
  • 吃肯德基,聰明人從不點這「4種食物」,老闆偷偷一看:行家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家有很多人一定都經常去吃肯德基吧,吃肯德基我們都要有一定的技巧的,那麼,在吃肯德基,聰明人從不點這「4種食物」,老闆偷偷一看:行家呀!
  • 傻瓜才在夜市擺攤賣小吃,聰明人選擇去景區,只因為這3點
    傻瓜才在夜市擺攤賣小吃,聰明人選擇去景區,只因為這3點每個人都有一顆想賺錢的心,但不是每個人都有付諸行動的勇氣。為了賺錢付諸了行動的人,也有賺了賺了錢的,也有虧得血本無歸的。賺到錢的人,有賺得多的,也有賺得少的,全看個人本事。但是,從賺錢上就能看出來,聰明人往往都更會賺錢。我家門口有兩家賣滷味的店,一家生意非常好,一家一天到晚都沒有幾個客人。那家生意好的店,賣的滷味都是用盒子裝好密封起來了,素食一盒10塊,葷的最便宜的一盒20塊,而且店鋪裡面也很亮堂乾淨。
  • 給領導送禮,傻子才送貴的,聰明人這樣送
    給領導送禮,傻子才送貴的,聰明人這樣送首先講一個故事,小張是某公司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公司有一個新的大項目,有不少人競爭,都想負責這個項目。要想從這中間脫穎而出顯然有點難度。領導意味深長地看了看他,說:「我考慮考慮。」小張覺得領導似乎暗示了他什麼,他也立刻知道了領導的意思。他立刻託人買了一瓶紅酒,精心包裝好以後準備送給領導。領導剛好在車庫和其他領導聊天,小張提著禮物下來,領導看到以後眼神示意他放到車子後備箱。小張把東西放進了後備箱,發現裡面有不少禮品。回到家以後小張越想越害怕,要是領導不知道自己送的什麼怎麼辦啊?
  • 不喜歡交朋友,只喜歡獨處的人,一般有四種性格特徵,你是第幾種
    現在的他,依然話不多,就算結婚了,也很少有其他的社交,而是安守本分地過著簡單的生活。 性格天生開朗的人,往往很難做到安靜地獨處,沒有人與他交流的時候,他們的內心世界是黯淡無光的。因為他們喜歡交朋友,害怕獨處,害怕被寂寞和孤獨緊緊包圍。
  • 下館子吃飯,聰明人不看菜單直接點這4道菜,服務員:真正的行家
    導讀:下館子吃飯,聰明人不看菜單直接點這4道菜,服務員:真正的行家文|吃不胖仙女各位看官大家好,歡迎閱讀由吃不胖仙女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下館子吃飯,聰明人不看菜單直接點這4道菜,服務員:真正的行家!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