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近2021考研的這段時間裡,一些考生由於考試壓力比較大,同時複習心理比較緊張,導致一些考生在心裏面產生了一些焦急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考生的考試發揮,影響考生的考研成績。但是很多學生家長,對此並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去做。為此老師總結了臨近考研考生場容易出現的4種心理狀態,學生和家長都要重視。具體內容如下。
第1種心理狀態,考生產生了厭倦疲憊的心理狀態。在這種心理狀態下,考生由於經歷了枯燥無味的長期複習,學習的精神和心理壓力都會很大。而在臨近考研的這最後一段時間內,考生需要複習的內容很多,考生感覺到自己很多內容還沒有複習完,對此就產生了疲憊厭倦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如果沒有及時的調整,就會影響考生進一步的學習以及考試時候的發揮,不利於考試成績的提高。
第2種心理狀態,考生產生了放棄的心理狀態。雖然每個考研學生複習都很刻苦努力,但是今年的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近400萬人,但是錄取人數大概只有100萬人,這就導致今年就會產生300萬考生會淪為炮灰。為此一些複習不太紮實,雖然也經過了努力複習,但是始終感覺複習效果不好的考生就容易會產生放棄的心理狀態。對此老師建議考生一定要堅持下去,家長和學生一定要多溝通和多交流。
第3種心理狀態,考生產生了愧疚的心理狀態。很多考生由於父母一直支持自己考研,但是在臨近考研的這段時間內,自己複習效果不好,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厭倦和疲憊的情緒,對此考生產生了愧疚的心理狀態,覺得對不起父母,為此心理負擔很重。對此學生家長必須重視,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給孩子減輕學習的負擔和壓力。
第4種心理狀態,考生產生了患得患失的心理狀態。這類考生一般複習的基礎比較紮實,複習效果不錯,但是由於面對考試未知的結局,這些考生會一邊擔心自己考不上怎麼辦,又會擔心自己考上了怎麼辦,對此考生患得患失,於是在臨近考研的這段時間裡,考生產生了焦慮的情緒。對此學生和家長都必須要重視,及時調整考生的情緒,讓考生達到最佳的考試狀態。
考研學生一定要正視自己可能會出現的4種心理狀態,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每天認真的複習。同時要正確的去看待考研,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而作為學生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是否出現了這幾種心理狀態,及時的去和孩子溝通交流,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和壓力,讓孩子達到最好的考試狀態。
對此大家還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