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就快要來了,打工人們都要回家過年啦!為表孝心,很多人回家的時候都想給爸媽買一些東西,但每次買回家的東西爸媽都覺得不實用、亂花錢,最後想著直接給錢吧,讓爸媽想買啥就買啥,結果他們啥也不買。
掃地機器人其實還挺適合送給爸媽的,減輕爸媽做家務的負擔,讓媽媽可以歡樂的去跳廣場舞,爸爸可以高興的去釣魚,家庭和睦了,打工人回家更快樂,你就是媽媽手心裡的寶!
(以下是掃地機器人發展簡介,可幫助大家理解技術變革點,直觀發現哪種技術更新,也可直接劃到正文部分閱讀)
掃地機器人的發展歷程並不長,到現在也沒有超過30年。我們從下面的發展歷程中看,掃地機器人的技術更迭是非常快的,特別是16年小米推出了米家掃地機器人之後,國內掃地機器人技的普及度和技術變革速度都非常快了。具體技術變更可參考下圖:
從這個發展歷程中,我們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出,iRobot在行業中開山鼻祖的地位不可撼動,國內品牌中科沃斯處於技術領先地位,其後是石頭、小米、雲鯨等品牌。
從2020年雙十一掃地機器人成交總額(GMV)來看,國內在售掃地機器人中,科沃斯一枝獨秀,令人驚奇的是,雲鯨的GMV增長60倍,位居品類第二。此前,我國掃地機器人行業中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的是科沃斯和石頭科技。國內市場中,掃地機器人大致呈三級梯隊分布:
主要品牌
市佔率
第一梯隊
科沃斯、石頭
50%
第二梯隊
小米、iRobot、雲鯨
23%-25%
第三梯隊
智意、銀星、海爾、杉川、飛利浦、福瑪特、寶樂、美的、浦桑尼克
25%-27%
《中國家庭擦地需求與專用擦地機器人技術趨勢》的數據表明,在接受調查的群體中,覺得掃地後有必要進行擦地的人佔91.2%,每周擦地1-3次的家庭佔48.5%,每天擦地的家庭佔21.2%。
歐美家庭的地面材質大多為地毯,需求指向清理地毯、處理毛髮;中國家庭的地面材質99%都是木地板和瓷磚,需求指向擦地或拖地。所以,國內掃地機器人品牌更傾向於研發掃拖一體機。
正文
本文將系統、全面地介紹掃地機器人的各項參數,以及技術革新點,看完你也能知道如何挑選出適合自家情況的掃地機器人。
目錄
1.各品牌品牌優勢
2.導航系統
—2.1 技術路徑(局部規劃、全局規劃)
—2.2硬體(晶片、傳感器)
—2.3軟體(算法)
3. 清潔系統
—3.1 硬體(電機、滾刷、吸口、濾網)
—3.2 功能(垃圾識別、拖地功能)
4. 續航系統 (電池技術、塵盒容量、續掃設計)
5. 交互系統(操作功能設計、遠程控制、語音軟體)
6. 維修
7. 推薦
—7.1 價格1000以下
—7.2 價格1000~1600
—7.3 價格1600~3000
—7.4價格3000+
1.掃地機器人各品牌簡介
1.1 iRobot
掃地機器人創始品牌,行業風向標,佔據全球市場半壁江山,擁有1000個海外專利。
在售的Roomba掃地機器人共有7個系列:s系列(高端旗艦產品),i系列(具備自動集塵功能),900系列(續航時間長),e系列(主打為寵物家庭設計),600系列(比以往產品更智能),800系列(毛髮剋星),500系列(入門級)。
提倡專機專用,認為掃地機器人和擦地機器人各司其職能達到更好的清潔效果。所以,一直沒有研發掃拖一體機。
iRobot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不如科沃斯,因為它的性能更適合全屋地毯,或者養了很多掉毛寵物的家庭,其優勢就在於處理灰塵和毛髮。中國家庭很少有大面積地毯,所以更看重拖地功能。
1.2 科沃斯
國內掃地機器人的頭部品牌,國內時常佔有率常年穩居第一。
生產掃拖一體機,目前在售的主打系列有U3系列,N5系列,T5系列,T8系列。
穩抓用戶需求,升級拖地性能,高頻強擦(清潔力更強),推出自動集塵系統,相比於iRobot的自動集塵套裝,價格更實惠,符合國內需求。
1.3 石頭
小米產業鏈旗下品牌,研髮型公司,推出了自有品牌。注重技術研發,產品全部是委託第三方代工,在國內和科沃斯同屬第一梯隊產品。
新品石頭T7和T7pro搭載石頭全新算法RR mason7.0,技術過硬,很抗打,掃地機器人更智能,避障路線更簡練。
設計趨於人性化,抽屜式拖布設計,不用翻轉整個機器,就能輕鬆更換拖布,爸媽用起來也很方便。
1.4 小米
2016年推出2000元以下的雷射雷達產品,引爆中國市場,很多家庭的第一款掃地機器人就是小米掃地機器人。
後續研發的掃地機器人和掃拖一體機價格也都很穩定,不超過1800元,但性能都還不錯,還支持小愛智能控制。
小米旗下生態鏈企業很多,包括上述的石頭科技,當然還有米家、雲米等,小米的掃地機器人同石頭科技一樣,也是交友第三方代工。
目前來看,生態鏈企業帶來的弊端已經有所顯現,沒辦法保證質控,生態鏈產品的評價並不是很理想。
1.5 雲鯨
1.6 Neato
1.7 海爾
1.8 美的
1.9 360
1.10 浦桑尼克
2.導航系統
導航系統是掃地機器人的核心技術,讓掃地機器人「智能化」。正是由於掃地機器人具備導航系統,所以對比傳統吸塵器,它能自主清潔,人工幹預時間少,可以解放雙手去做其他事情,提升效率。
—2.1 技術路徑
三種技術路徑的區別隨機碰撞:非常不智能,不能生成地圖,用戶體驗差,並給予了一個親切的評價——「人工智障」。清掃時間長,復掃、漏掃率高,需要人為幹預。
局部規劃:通過碰撞生成地圖,適合在面積不大且不複雜的環境中工作。如果工作時間過長,工作環境太複雜,內部的陀螺儀容易發生漂移,輪子也容易打滑,定位就不是很準了,會漏掃到一些部分。但比起隨機碰撞,局部規劃的效率已經高很多了。
全局規劃:通過掃描生成全局地圖,具備實時定位、編輯地圖等功能,「智能化」程度更高,清潔效率最好,用戶體驗良好。目前,全局規劃的技術是雷射導航和視覺導航,但也不是非常完美,雷射導航探測範圍有限,視覺導航容易受環境光線影響。
—2.2硬體
晶片:掃地機器人的集成電路板主要包括MCU(單片微型計算機)+電源晶片管理+WIFI晶片,是每個公司單獨設計的。
傳感器
陀螺儀:通過碰撞來建立地圖,獲取信息方式簡單,但地圖覆蓋率較低,精確度較低。
LSD SLAM雷射雷達:通過雷射照射到障礙物上給出的信息精準測距,能360°全方位掃描,建立精準地圖,智能規劃清掃路徑。與傳感器、數據、處理器相融合,集成SLAM技術(同步定位與建圖)。可靠性強,精度高。
vSLAM:使用視覺傳感器,通過攝像頭感知亮度不同的光點,計算點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形成光學圖像,通過收集到的點計算機器人與障礙物間的距離。與雷射雷達一樣,融合數據與關鍵零件,建立地圖,形成清掃路徑。探測距離無限制,但受光照影響較大,計算量大。
雷射導航+3D避障技術:最新一代的技術,但其實還是雷射導航,3D避障技術並不足以建圖並導航,只是提升掃地機器人識別物體的能力,並通過算法做出正確反應。
精確度排名:雷射雷達>視覺傳感器>陀螺儀
—2.3軟體
目前,掃地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已基本實現國產化,除了雷射模組(規模採購的成本更低)。硬體條件無法拉出差距時,算法已成為掃地機器人行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石頭科技,公司屬於研髮型公司,最新推出的石頭T7和T7pro就搭載了石頭最新算法RR mason7.0,使掃地機器人更聰明,面對複雜環境,線路處理也更加利落,脫困能力更強。
3. 清潔系統
—3.1 硬體
電機:掃地機器人一般採用的都是直流無刷電機,不同品牌之間差異不大,供應商或許都是同一家。
滾刷:可以理解為掃地機器人上安裝了一個刷子,可以清掃灰塵和一些顆粒垃圾,但是清掃毛髮的能力比較弱,毛髮一多刷子就容易被纏繞,清理起來也不是很方便。為了清理更方便,iRobot首先推出了膠刷,處理毛髮能力也更強。
吸口:掃地機器人本身也是吸塵器的一種,所以可以理解為吸塵器的吸口,有不同的形狀,處理毛髮和一些大垃圾比較得心應手。當然,現在很多掃地機器人都是在滾刷和吸口之間來回切換,清潔效果更好。
濾網:在塵盒排氣的位置裝上濾網,保證排出的空氣是乾淨的,避免二次汙染。大部分掃地機器人的濾網都是不能水洗的,部分可以水洗(比如iRobot,行業風向標的名頭不是白叫的)
—3.2 功能
垃圾識別:通過紅外感應,識別地板上垃圾的種類,制定清掃方案(吸、掃或拖)。當前及技術已經可以做到碰到動物糞便,會自動識別並繞開,不會搞得滿屋子都是動物的便便,從前技術不成熟時,很多用戶有過這樣的體驗,巴不得把房子都扔了。
拖地功能:國內在售的絕大部分掃地機器人都是掃拖一體機,因為中國家庭的地板材質多是木地板和瓷磚,不拖地的話地板會很髒,媽媽會暴躁。
與拖地功能相關的就是水箱和拖布,水箱分為滲水水箱和電控水箱,區別在於對水的精準控制,電控水箱性能更好,拖完留下的水漬也更少。
拖布分為免洗和可水洗。免洗的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成本更高,但不髒手;可水洗的就需要自己動手去搓拖布,一些人會覺得麻煩,甚至無法接受手接觸到拖布。雲鯨創新設計了會洗抹布的掃地機器人,解決了人工洗拖布的問題。
4. 續航系統 (電池技術、塵盒容量、續掃設計)
電池技術:電池容量大小,可以衡量掃地機器人能工作多長時間。鋰電池比鎳氫電池更好,使用壽命更長,長時間不開機,也不會損傷機器。
塵盒容量:塵盒容量如果過小的話,就需要頻繁倒垃圾,容量大一點人工幹預就可以少一點。目前已經有品牌推出的自動集塵系統(iRobot和科沃斯),解決了不想天天倒垃圾的問題。
續掃設計:清潔未完成時,掃地機器人電量不足,會自動回充,充好電之後再接著清掃。
5. 交互系統(操作功能設計、遠程控制、語音軟體)
操作功能設計:幾乎所有掃地機器人都能支持APP控制,保存地圖,設置虛擬牆,設置掃拖禁區,清掃順序,都是可以通過APP來控制。
遠程控制:部分產品可以通過APP遠程控制掃地機器人的啟動與關閉,甚至能開啟攝像頭,遠程觀察家裡情況,包括看看毛孩子有沒有上躥下跳當皇帝。
語音控制:例如:小米掃地機器人可以支持小愛同學聯動控制,科沃斯支持小鯨魚和天貓精靈。除了語音控制,切換語音模式也是非常有趣的,比如開啟東北話模式,都能給你整樂了。
6. 維修
雷射頭是一個耗材,壞是肯定要壞的,只是早晚的問題。
用戶反應比較多的就是小米1S的雷射頭很容易壞,超過質保期可以送售後維修,也可以送第三方維修(更便宜一點)。
一般的售後服務是30天出現質量問題包退,180天出現質量問題包換,下單之前可先和客服溝通清楚。
7. 推薦
7. 推薦
—7.1 價格1000以下
為了贏得市場,掃地機器人的價格已經壓縮到了千元左右,千元以下的產品也很多。
這些產品價格雖低,但智能程度普遍不高,用戶體驗也不好,也就是上面所講的買回家就發現是個「人工智障」,導航系統多以隨機導航或陀螺儀導航,不僅清掃時間長,而且還會掃不乾淨。
所以,從實用性角度出發,千元以下的掃地機器人並不是很推薦。當然,如果你只是想買回家拆機研究,那麼千元以下的產品完全可以拿回去研究。
—7.2 價格1000~2000
這個價位的掃地機器人還是有很多值得推薦的。
小米
小米1S
小米掃地機器人的首推產品,就憑2016年推出了小米掃地機器人——當時最便宜的採用雷射導航技術的規劃式掃地機器人,小米也值得信賴。
小米1S是小米掃地機器人的增強版,維持了一貫的低價。
只有掃地功能,沒有拖地功能。
採用雷射+視覺融合雙導航的模式,保證建圖精確度的同時,也提升了避障能力。
內置處理器Cortex-4*A35,比Cotex-A7好,功耗降低10%,性能提高40%
機身高9.6cm,塵盒420ml,吸力2000Pa,續航150min,充滿電4h,能設置磁條+軟體虛擬牆。
小米1S算是這個價位裡很能抗打的產品,性能都非常穩定。
能夠連接小愛智能音響。
唯一不足就是雷射頭容易壞,雷射頭容易壞這個現象不是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而是雷射頭本身的技術缺陷,沒辦法避免。
小米掃拖一體機
小米1S與掃拖一體機價格相差不大。
採用的是LSD雷射導航+處理器是Cotex-A7,建圖精確度還是有的,但是避障能力沒有小米1S強。
但是這款產品是掃拖一體機,具備掃地和拖地功能,這是小米1S不具備的。
機身高9.45cm,塵盒容量550ml,吸力2100Pa,續航110min,充滿電4h。
電控水箱(三檔調節模式),拖地模式「Y字型」,模仿人工拖地,但沒有單獨的水箱,是塵盒水箱二合一模式。
如果不想倒灰的時候塵盒裡黏黏糊糊,需要單獨購買550ml水箱搭配使用。
能夠連接小愛智能音響。
小米1S和掃拖一體機價格持平。撇開性能不談,就從設計這個角度來看,掃拖一體機還需要更換水箱和塵盒,需要人工幹預,還是有些麻煩。
如果只想買小米,預算又在1500以內,那就要看更看重性能,還是更看重功能。如果是前者,那麼小米1S更值得購買,如果是後者,那麼小米掃拖一體機更值得購買。
小米掃拖一體機1T
小米掃地機器人的旗艦款。
3D VSLAM視覺導航+ToF 3D避障技術(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Cortex-A53晶片。就像前文講的,3D避障技術足以建圖和導航,但可以提升掃地機器人識別物體的能力,並通過算法做出正確反應。
但這樣的組合模式,也使小米掃地機器人的建圖精度得以提升5倍。
能支持多種地圖編輯,清潔效率大大提升。
機身高8.2cm,吸力3000Pa((四檔調節),塵盒容量550ml,電控水箱250ml(三檔調節),續航180min,充滿電7h。
小米掃拖一體機1T價格比前兩款要貴一些,但是從性能上來看,完全提升一個檔次,這個價位還是值得的。
如果就是認準了小米,家裡電器基本都是小米的,想要小愛音響智能互聯,可以選擇小米這個最新款1T。
科沃斯
科沃斯DN33
LSD雷射導航+A7晶片,建圖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可以設置掃拖禁區。
具備科沃斯第二代掃拖系統,塵盒和水箱獨立,水箱240ml,塵盒450ml,容量都挺大的,家庭面積在150㎡以內的,都不需要中途蓄水。
藍鯨微控水箱,其實也就是電控水箱,三檔調節,水量控制精確,做到即拖即幹。
拖布面積27.5cm²,比較大,每次拖的面積更大,提升拖地效率,拖地模式是「弓字型」
除塵是雙邊刷+V型滾刷+過濾系統的結合,更乾淨。
支持語音聲控,可連接小度音響
機身高10.2cm,吸力1000Pa,續航60min,充滿電4h。
吸力和續航時間都比不上小米的幾款產品,但勝在用更低的價格就能擁有掃拖一體機。
科沃斯DN36
在性能上與DN33的差距並不大,掃拖性能都差不多,唯一區別就是外觀和續航能力有所差異。DN36的續航續航時間更長。
科沃斯T5power
T5系列的最高配。和T5max其實是一個型號,只是掛在不同的平臺售賣。
LSD雷射規劃(LSD4.0)+37組傳感器,建圖精度更高。
機身高9.3cm,吸力1500Pa,藍鯨微控水箱(240ml三檔水量控制),塵盒容量430ml,續航時間200min,充滿電4h。
可以配備一次性抹布,用完就扔,不髒接觸地面病菌,就是成本會有點高。
科沃斯T5power的優點在於續航時間長,建圖精準,能滿足大戶型家庭的需求。
科沃斯N8pro
導航方式:dToF導航(掃描範圍更廣,建圖更快,比LSD雷射導航精度提升4倍)+TrueDetect 3D避障(比紅外避障能力強 10倍,能識別100+種障礙),這種組合是旗艦機型應用的,但這款機型的價格更平易近人。
蘋果公司也將dToF技術應用到新款iPad中。
機身高9.3cm,吸力2600Pa(新升級,三檔調節,清理灰塵更給力),藍鯨微控水箱240ml,塵盒430ml,續航110min,充滿電4h。
免洗拖布中含有專屬清潔配方(地面除菌達99%),購機時會送10張,之後需自行購買。
毫無疑問,綜合這款機型的導航系統和清潔系統,是1000-2000價位的最優產品。
石頭
石頭T6
產品質量過關,元器件都是進口產品。
LSD雷射導航+Rock Navigation動態徑規划算法+14類傳感器,高效規劃,不走冤枉路。
地圖管理3.0模式,升級主刷,清理更方便。
機身高9.65cm,吸力2000Pa,滲水水箱140ml(2檔水量調節),塵盒480ml,續航150min,充滿電3h。
可搭配一次性拖布使用,用完就丟,不髒手。
滲水水箱對水量的控制不如電控水箱精準,拖完地還是會有少量水珠,但一會兒就會自然幹,如果家裡地板很容易留下水漬,建議還是選擇電控水箱的產品。
石頭掃地機器人都支持小愛智能音響控制。
售後服務穩定,維修速度也超快。
iRobot
Roomba e5
iRobot推出的毛髮剋星,適合養掉毛寵物的家庭。
特色是雙效組合膠刷,iRobot的專利技術,不纏毛髮,就算纏上了清理起來也比滾刷容易很多。
iAdapt智能導航1.0,iAdapt技術是iRobot的專利技術,建立在人工智慧軟體和控制硬體的基礎上,級別越高,清掃計劃越優秀。
機身高9.1cm,塵盒可水洗,續航90min,充滿電2h。
iRobot旗下的所有掃地機器人的吸力都是沒有具體數值的,只有對比600和700系列產生的幾倍吸力數值,e5是5倍吸力。
支持手機APP操控。
iRobot貫徹專機專用,如果不想拖地的話,還需要配備一個擦地機器人,當然也可以選擇人工擦地。
Braava jet 381
iRobot的擦地機器人
配備室內GPS定位,NorthStar導航系統,不會迷路。
擦地模式有乾濕雙擦兩種,溼擦布和乾擦布的材質不一樣,更能有效清潔。
機身高7.9cm,續航(乾擦3.5h,溼擦2.5小時),滲水水箱,通過擦布來彌補精準出水的問題。
比起圓形的掃拖一體機,方形的擦地人對於邊角的清理會更乾淨。
華為智選 360 X90
華為智選是華為旗下的智能家居品牌過了的時間
LSD雷射導航+超聲波融合導航,提高建圖精度,算法是360無人駕駛團隊研發的室內無人駕駛SLAM算法,25類傳感器,全面感知工作環境
機身高10cm,吸力2200Pa,電控水箱200ml(3檔調節),塵盒420ml,續航3小時,充滿電4h。
支持小藝語音控制(華為手機、智能音響、平板控制)
如果家裡有華為智能音響的,想要華為智能互聯的,可以選擇這一款機型。
—7.3 價格2000~3000
科沃斯
科沃斯DN58
漫威聯名款,漫威迷看過來。
性能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出彩的部分。
買的就是外形。
科沃斯T8power
LSD雷射規劃(LSD4.0)+dToF掃描+TrueDetect 3D避障。建圖精度和避障能力都很優秀。
藍鯨清潔3.0(新升級技術),加入OZMO Pro高頻強擦組件(每分鐘480次往復摩擦),除頑漬能力強,除菌率99%。
機身高9.3cm,吸力1500Pa,電控水箱240ml,塵盒420ml,抹布更大196cm²,續航175min,充滿電6h,濾芯可水洗。
具備自動集塵功能,但是需自行購買集塵桶。
家裡面積大,有小朋友或者有寵物的,都可以選擇這一款。
科沃斯自動集塵座
容量2.5L,可一月倒一次垃圾。
標配兩個一次性集塵袋,後續需自行購買。
石頭
石頭T7
LSD雷射測距傳感器+全新算法RR mason7.0(讓掃地機器人更智能,複雜環境也能快速給出高效清掃路線),脫困方案超過3000種,
恆壓彈簧設計——保持穩定下壓力,去漬更有效。
地圖管理4.0,定製專屬清潔方案,先掃哪一間,用什麼吸力,什麼水量,都可以設定。
水箱和塵盒透明,方便觀察。
機身高9.65cm,吸力2500Pa,電控水箱297ml,塵盒460ml,續航150min,充滿電4h。
適合面積較大的家庭。
360 X95
美的
美的M7 Max
在美的M7的技術上做了相應升級。
LSD雷射導航+A35四核晶片+30組傳感器,能自動分區。
高頻震動拖地,頻率500次/分鐘,能有效祛除頑漬
機身高9.6cm,超大吸力4000Pa(但降噪能力不錯),普通電控水箱220ml,震動拖地水箱200ml,塵盒450ml,續航180min,充滿電3h。
美的所有掃地機器人中,這個最新款的清潔能力還是不錯的,值得入手
海爾
海爾P70S
LSD雷射導航
特色是會切毛髮的掃地機器人,切毛滾刷是專利,不用再手動清理纏繞在滾刷上的毛髮。
有內置隨手吸,搭配吸頭,可以變成一臺手持吸塵器。
機身高11cm,超大吸力3200Pa,電控水箱230ml,抹布面積270cm²,塵盒320ml,續航150min,充滿電3h。
具備實時語音視頻功能,有自定義安防巡邏功能,出門在家也不用擔心。
—7.4價格3000+
科沃斯
科沃斯T8AIVI
LSD雷射規劃(LSD4.0)+dTof導航+AIVI人工智慧視覺識別,避障能力和規劃能力都很強。
AIVI技術論文被谷歌人工智慧團隊收錄。
機身高9.4cm,吸力1500Pa,電控水箱240ml,塵盒420ml,續航180min,充滿電6h。
藍鯨清潔3.0,引入OZMO Pro高頻強擦組件,拖地能力更強。
清潔效率93%,叫前代產品有所提升。
200W像素,具備遠程視頻功能。
搭配自動集塵座,可享受自動集塵功能。
對比T8power,T8AIVI在導航系統上有相應升級,以及升級了視頻功能。如果家庭環境不是特別複雜,不需要那麼強的避障能力,那麼T8power就夠用了。
科沃斯T8AIVI+
石頭
石頭T7Pro
對比石頭T7,導航技術和設計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LSD雷射導航+AI雙目視覺規劃+高通驍龍8核CPU+RRmason 7.0算法,避障能力最佳,建圖又快又穩定。
500W像素雙目攝像頭,支持遠程視頻,像素比科沃斯T8AIVI高。
抽屜式拖布架設計,更換拖布更方便,不用把掃地機器人整個翻過來,爸媽用也很方便。
雲鯨
雲鯨小白鯨
LSD雷射導航+地圖管理4.0
會洗拖布(獲得了德國紅點設計獎、CES創新獎),機器會自動識別拖布情況,判斷是否需要返回基站進行清洗。
水箱容量5L,清水和汙水是分離的,可以看得出清潔效果。
清掃結束後,基站會對拖布進行風乾,避免細菌滋生。
三角形雙拖布,旋轉去汙,無死角。
吸力1800Pa,無滾刷,減少毛髮纏繞現象
如果不想洗拖布,又覺得一次性拖布成本太高,可以選擇這款,但是汙水還是得自己取出倒掉。
iRobot
Roomba i7
單目視覺規劃+iAdapt3.0智能導航+vSLAM技術。
Clean Base自動集塵系統,需自行購買,集塵袋可容納30個塵盒垃圾,塵盒可水洗。
雙效膠刷組合,一根剝離汙垢,一根掃入汙垢,清潔效果更好。
Imprint技術:讓掃地機器人和擦地機器人聯動起來,像人共清潔一樣,先清掃,後拖地。
高效微塵濾網:捕捉99%的黴菌、花粉、塵蟎和貓狗過敏源。
機身高度9.1cm,10倍吸力,塵盒容量400ml,續航時間120min,充滿電2h。
Clean Base自動集塵系統
iRobot自動集塵系統配件 集塵充電座(僅適用於i7)
Roomba i7+
Roomba s9+
2020年度卓越產品獎。
目前為止唯一一款所有氣道都是密封處理的機器人。
單目視覺規劃+iAdapt3.0智能導航+vSLAM技術。
配備Anti-Allergen抗過敏原系統的集塵袋,過敏源不會跑出來。
清潔力度升級:PerfectEdge技術,是i7的4倍
雙效組合膠刷加寬30%,單次清掃面積增大。
五爪邊刷,能夠清理到角落和邊緣。
機身高度9.1cm,10倍吸力,塵盒容量400ml,續航時間120min,充滿電2h。
Braava jet m6
創作不易,如果你都看完啦,點個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