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昨天最貴的一袋垃圾!從200多個垃圾袋中 民警替遊客尋回...

2020-12-23 杭州網

杭州日報訊 昨天凌晨2點多,西湖邊某高端酒店的垃圾集中回收點前,幾位民警正在不停翻找著什麼。民警身旁,一位大姐滿臉焦急。

時間倒退至2小時前,景區公安分局南山派出所接到一名酒店住客報警稱,一枚價值昂貴的鑽戒疑似在酒店被盜。接到報警後,民警葉培鋼立即趕往事發酒店處置。

報警人是45歲的吳女士。吳女士和丈夫是福建來杭的遊客,兩人已在杭州遊玩了數日,一直住在西湖邊的這家高端酒店。前天晚上,吳女士回到酒店房間時,發現自己放在洗手臺上的鑽戒不見了,頓時慌了神——那是一枚超過1克拉的鑽戒,價值26萬港元。吳女士趕緊和丈夫一起翻箱倒櫃,在房間裡找了個遍,甚至連洗手臺下的水管都拆開了,還是沒能找到戒指。情急之下,吳女士撥打了報警電話。

葉培鋼與同事詳細詢問了鑽戒不見之前的具體情況。原來,前天晚上,吳女士為了方便清洗衣物,便把鑽戒摘下,順手放在洗手臺上。洗完衣服後,她便和丈夫一起離開房間,外出就餐,鑽戒則被遺忘在洗手臺上。沒想到,當夫婦二人回到房間,鑽戒已經不見了。

有沒有可能是入室盜竊呢?葉培鋼仔細查看了房間的結構和朝向,發現房間窗外就是西湖湖面,想從窗戶翻入房間內行竊基本沒有可能。那麼,鑽戒總不會自己離開房間吧?於是,民警請吳女士再次回憶關於鑽戒的細節。吳女士表示,自己洗衣服時,的確將鑽戒放在洗手臺的右半邊。民警隨即打著手電筒查看洗手臺,並再次拆開洗手臺水管尋找,依然沒有找到鑽戒。會不會是吳女士洗衣服時不小心把鑽戒裹進衣服裡了?民警仔細檢查了吳女士洗過的衣物,還是一無所獲。

這時,葉培鋼憑著多年接處警的經驗,大膽猜想:「鑽戒會不會是被當成垃圾扔掉了?」於是,他趕緊在房間內的垃圾桶裡翻找,但沒有找到鑽戒。「垃圾袋有沒有更換過?」葉培鋼問道。吳女士表示,印象中沒有保潔員進房打掃過衛生。

葉培鋼立即找到酒店值班經理,詢問吳女士不在房間期間,有沒有保潔員進入房內打掃。得知確有保潔員進房更換垃圾袋後,葉培鋼立即要求酒店將被換下的垃圾袋找出來。然而,被換下的垃圾袋已經全部送往垃圾集中回收點,總共200多個,誰也認不出哪個垃圾袋是從吳女士房間換下來的。沒辦法,民警只好分頭翻找垃圾袋,這才有了報導開頭的一幕。

萬幸,經過一番搜尋,這枚昂貴的鑽戒終於被民警找了回來。拿著失而復得的鑽戒,吳女士夫婦對民警再三致謝。「心情好多了吧。」替吳女士高興之餘,葉培鋼不忘做安全提醒,「出來旅遊,貴重物品還是要保管好啊。」

相關焦點

  • 杭州民警半夜翻了200多隻垃圾袋……
    杭+新聞訊 凌晨兩點多,西湖邊一酒店的垃圾集中點,民警正在一堆垃圾中翻找著什麼。這是兩百多隻從酒店收回的垃圾袋,一枚價值26萬港幣的一克拉多大的鑽戒,很可能就在其中。 將近兩個小時了,旁邊的失主大姐一臉焦急。
  • 紅寶石耳釘連同紙巾一起扔進果皮箱,多虧環衛工人翻找多個垃圾袋尋回
    武漢晚報訊(見習記者範佳昕 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李軍)近日,市民羅女士因一時疏忽,不慎將貴重的紅寶石耳釘連同紙巾一起扔進了果皮箱,江漢路環衛工人幫她翻找多個垃圾袋後,終於找到了丟失的耳釘。2019年的最後一天,羅女士特地送來一面錦旗,向環衛工人表示感謝。
  • 黑色塑膠袋裝10萬現金 粗心母親誤當垃圾袋丟了
    黑色塑膠袋裝10萬現金 粗心母親誤當垃圾袋丟了 2015-07-31 11:23:21來源:錢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好在,在高速服務區員工和仙居公安局白塔派出所民警的努力下,10萬元順利找回。  昨天,失主張先生給錢江晚報記者打來電話,稱要好好表揚熱心的工作人員和民警。  高速服務區接到求助電話:十萬元現金丟進了垃圾箱  7月28日下午,臺金高速仙居服務區辦公電話響了,是麗水人張先生打來的。
  • 居民自創破袋「神器」上崗,北京多個小區廚餘垃圾投放不髒手
    那有沒有既能滿足破袋要求還不髒手的辦法呢?記者連日來走訪多個小區發現,除了社區居民自創的帶鋸齒倒鉤、無接觸開桶拉環等,有的小區用上了瀝水神器,還有的小區用上了破袋「機器人」自動破袋,這些辦法既實用又簡單,保證了居民投放垃圾時不髒手。
  • 一起倒我們的垃圾——幽默插畫、最垃圾話的環保垃圾袋
    倒垃圾也可以成為一種樂趣?垃圾袋也能成為創意設計的媒介?新北市限定環保袋,幽默插畫、搭訕撩妹又抒發心中垃圾話。到了特定的時間,婆婆媽媽守候在巷口,拿著同個垃圾袋,隨著鳴放這群「少女的祈禱」的黃色車輛抵達,一個個垃圾袋劃著優美的拋物線落入車內,那一刻,似乎一天的複雜心情也被拋進了垃圾車。如今,你可以更爽快地將壞心情伴隨著垃圾話一起拋開。
  • 買垃圾袋也得認真考慮,垃圾袋界中的「鋼袋」你不試試?
    標題一:生活用品好物推薦,這款斷點式自動收口垃圾袋你買了嗎?標題二:買垃圾袋也得認真考慮,垃圾袋界中的「鋼袋」你不試試?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會產生大量的垃圾,不管是日常垃圾、廚餘垃圾,還是現在要求的垃圾分類,都需要大量的垃圾袋,雖然日常購物的塑膠袋就能夠「兼職」,但是在數量上可能沒那麼方便,而且對於單身狗而言,也未必天天買東西,所以垃圾袋就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面對市場中繁雜的垃圾袋種類,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我們注意呢?
  • 垃圾袋能一袋多用,你拿它都做了什麼?
    垃圾袋能一袋多用,你拿它都做了什麼?生活中卻不可少的就是垃圾袋,廚房、臥室、客廳中都需要用到垃圾袋,在市場上垃圾袋品牌繁多,款式也不一樣。外面看到的大多是平口式的垃圾袋,是垃圾袋的第一代產品,雖然也很堅韌抗扯拽,但隨著市場不斷更新,和以前的比較,韌性度也上了一層。
  • 遊客丟失手提包 民警尋回獲錦旗
    {"title":"遊客丟失手提包 民警尋回獲錦旗",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fengjie/fengjiexinwen/2020-12-10/3399728.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
  • 女子誤將裝有新手機袋子當垃圾扔掉 洪湖民警及時幫其找回
    10月10日,筆者從湖北洪湖警方獲悉:10月5日,洪湖市戴家場鎮一名年輕女子在家打掃衛生時,誤將裝有新手機的袋子當作垃圾一起清掃出門,洪湖市公安局戴家場派出所接到求助電話後,採取查看監控探頭和調查走訪的方式,將該女子丟失的手機找回,完璧歸趙。
  • 撿垃圾護淨土,這個90後泉州小夥子棒棒噠
    國慶長假期間,蔡良劍發起「拾一環保行動」呼籲:「不要產生垃圾,更不要亂扔垃圾。如果條件允許,請拾一袋垃圾帶走。美麗的大自然,需要我們愛護。」蔡良劍的善行感染帶動了不少遊客加入這一行列。緣起:逗留可可西裡4天清理垃圾接到記者電話時,蔡良劍還在自駕旅途中,垃圾清理也還在繼續。今年,熱愛旅遊的他正式進入旅遊行業成為一名自駕遊領隊,第一次選擇自駕進藏。蔡良劍透露,在可可西裡他就清理了200多袋垃圾。
  • 女大學生火車站丟了包,民警深夜翻垃圾,為她找到畢業證書
    了解到情況後,廣州火車站派出所民警深夜仔細查找監控,翻了一個多小時垃圾,終於幫小琴找到丟失的證件。到了深夜12點,小琴的背包仍不見蹤影,正當小琴焦急無措市,民警的對講機響起來——監控視頻中發現,一名旅客撿走了小琴的背包,並已經上車離開廣州。得到這一信息後,民警立刻聯絡列車乘警,找到了該男子及小琴的背包。檢查背包時,乘警發現,包中的其他物品安然無恙,唯獨少了最重要的那兩個黃色文件袋!該男子交待,他在上車前,他隨手將兩個文件袋丟在了垃圾桶裡!
  • 紅寶石耳釘丟進了果皮箱,環衛工人翻找多個垃圾袋後幫她找回了
    羅女士為質檢一隊江漢路班送錦旗 通訊員彭靜紋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日訊近日,市民羅女士因一時疏忽,不慎將貴重的紅寶石耳釘連同紙巾一起扔進了果皮箱,江漢路環衛工人幫她翻找多個垃圾袋後,終於找到了丟失的耳釘。
  • 破袋「神器」上崗,10秒左右自動破袋,廚餘垃圾投放不髒手
    記者連日來走訪多個小區發現,除了社區居民自創的帶鋸齒倒鉤、無接觸開桶拉環等,有的小區用上了瀝水神器,還有的小區用上了破袋「機器人」自動破袋,這些辦法既實用又簡單,保證了居民投放垃圾時不髒手。破袋神器東城區崇外街道崇文門西大街社區破袋機器人10秒左右自動破袋「聽說咱們院兒來了個能自動拆垃圾袋兒的機器,哪個是呀?」昨天一早,崇西小區6號樓樓下,居民李阿姨拎著一袋廚餘垃圾,還沒走到垃圾桶旁就向垃圾分類指導員打聽了起來。
  • 西藏玉松村的美麗與困惑:遊客垃圾堆積成山,村民自發撿垃圾
    而就在這樣一個遊客心中詩與遠方的世外桃源,近年來長出一塊巨大的「牛皮癬」。雅魯藏布江流經玉松村時拐了個彎,產生旋渦,將上遊村莊、景區丟棄在江中的垃圾衝刷到江灘上,形成一個170多平方的巨大垃圾場,而對於這樣的「饋贈」玉松村民感到很無奈。「遊客進來後,帶來很多垃圾。」
  • 一女子從15樓扔下整袋垃圾被當場目睹,垃圾袋裡雜物很多
    嬉笑怒罵,慷慨激昂,世間百態,用心評講禁止高空拋物,如今已經成了每個高層小區最嚴格要求中很重要的一項關於高空拋物的危害性,已經不需要再重申了前段時間,我們經常在網上能夠看到有小孩子從高樓層拋下各種物品,比如蘋果啊,玩具啊之類的,給小區裡的行人造成了一些危害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垃圾分類|垃圾桶...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 馬瑾倩 徐美慧 羅曉靜 應悅)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行。新政首日落實得如何?新京報記者到朝陽區、西城區多個社區探訪居民垃圾分類情況。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社區,均配備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社區中多數居民能夠主動分類投放垃圾。大棒骨、未清洗的牛奶盒、玉米芯等垃圾,則成為多個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易錯「考題」。
  • 廣東海灘節後「垃圾盤點」 南山灣泳場掃垃圾兩天
    6月3日,深圳大梅沙海灘上遍布遊客丟棄的垃圾 羊城晚報記者 王磊 攝  「沙灘上到處都是垃圾,海風中夾雜著太陽曬著垃圾散發出的腐臭味,就像在垃圾場中一樣,作為城市名片的大梅沙海濱公園趙守元解釋說,比如這次的「六一」和「端午」,作為免費的市政公園,一方面不可能趕客,另一方面,園區在幾年前也曾經試過不讓市民在沙灘上過夜,但到了晚上,這些遊客都堵在園外,太晚了又沒有了公共運輸疏導,反而導致大梅沙各路段大混亂,因而,不讓遊客在沙灘上過夜也難以實施,各方壓力太大。
  • 北京31家森林公園將推「無痕遊」,市民可免費領取可降解垃圾袋
    「我的垃圾我帶走」,昨天,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啟動「無痕西山」文明遊園活動。到公園遊覽的市民可免費領取可降解垃圾袋,只要把遊園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帶下山,並達到一定重量,就可以獲贈公園門票一張。工作人員介紹,西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廣闊,年接待遊客量近300萬人次,完全靠景區自身工作人員推進垃圾分類,不僅投入耗費巨大,而且難以全部覆蓋,易留死角。為此,公園將「無痕遊」的理念引入愛國衛生運動和垃圾分類工作中,引導遊客文明遊園,共同維護景區環境。這次活動頗受遊客歡迎,不少年輕父母特地帶著孩子來領垃圾袋。
  • 石景山老街坊自製垃圾分類「破袋神器」
    為了更好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現垃圾精準分類,保證廚餘桶內垃圾的純淨度,解決居民破袋弄髒手的煩惱,6月4日上午,在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八角北路特鋼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的老街坊們正在製作垃圾分類破袋神器,助力居民精準分類。
  • 生活垃圾分類4個月成績喜人,鼓勵「破袋」提高廚餘垃圾純淨度
    扔廚餘垃圾的時候是「破袋」還是「帶袋」最受市民關注。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個月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當大部分人能準確進行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後,投放廚餘垃圾可以從「破袋」到「開袋檢查」再過渡到「帶袋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