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曼聊育兒
家長和老師之間一直存在矛盾,這次被一個家長錄的視頻引爆了,視頻中家長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如果退了家長群,孩子的學習真的能提高嗎?
這位家長的一句怒吼,說出很多家長的心聲,最近,我國十多個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老師沒有理由推卸責任,必須批改作業,有的省份還將其納入學校的績效管理中,如果不按時批改作業,還會被取消職務晉級等評職稱優先資格。
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似乎緩解了,但老師也有話要說,他們心中也是有苦難言,問題到底出在了哪?
怒退家長群
自從江蘇那位家長怒退家長群後,迅速引起廣大家長的共鳴,紛紛表示,「家長群是壓垮成年人的那根稻草」的話題,一時間還上了熱搜榜。
現在成年人的生活很不容易,有的背井離鄉在外打拼,孩子和工作不能都兼顧,當老師將批改作業的事情推給家長後,壓力又增長很多倍。
如果在家長群不回復,會被直接點名提醒,次數多了,也許還會在家長會上被點名,老師對家長不理解,盲目下判斷,認為家長不關心孩子,只顧著掙錢,可如果不掙錢,孩子的未來怎麼辦?
但老師覺得他們有苦衷,如果都退出家長群,孩子真就沒法管了,這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老師心中有苦難言
老師課前備課,上課認真講知識,下課批改作業,這樣才能更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否跟上了進度,吸收了多少知識,所以這是老師應盡的義務,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老師除了有傳道授業的職責,還有管教學生的權利,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不能和退出家長群混為一談。
如果家長退出群,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少了,就很難掌握孩子在校期間的動態,更容易產生誤會,老師管教的群裡也會消失。
有一位老師在網上述說到:班上有一個調皮的孩子,總是不完成作業,說了幾次沒有效果,後來就懲罰孩子站一節課。可沒想到,過幾天家長帶了一堆檢查結果,說孩子生病了,要投訴這位老師。
迫於無奈,老師只好道歉,經過協調後,賠付了8萬元,家長才勉強表示不追究了。主要原因就是老師和家長之間沒有進行溝通。
當教師手裡的戒尺消失,家長的不信任,讓老師難以管教,學生怎麼能變好?家長和老師的矛盾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為什麼家長和老師有這麼深的「矛盾」?
主要是家長錯位、老師錯位、學生錯位導致的,作為家長期盼子女成龍成鳳,給孩子營造一個溫室,照顧的事無巨細,大包大攬,控制欲越強,孩子綜合能力越弱。
家長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很少有家長問過孩子是否喜歡,生活中,更是擔驚受怕,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裡怕摔了,試問現在有多少孩子會削鉛筆?
如果真的是為孩子好,就應該適當的放手,教給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主動的學習能力,這樣孩子的翅膀才會更硬,飛的更高,能夠獨自面對風雨。作為老師,在孩子成長階段,也是擔當很重要的角色,如果放任不管,勢必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
正所謂嚴師出高徒,孩子有問題多和家長溝通,相互配合好,這樣矛盾也就會減少,老師也就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所以,老師對於自己應盡的義務,要義不容辭,不能推卸責任,彼此理解和信任,合作好了,孩子才會發展的更好。
作為學生,要將心思用在學習上,如果自己不努力,就算家長和老師配合的再好,依舊起不到一點效果,所以作為學生,不要貪圖省事,如果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承受生活的苦。
雖然學歷不再是唯一標準,但卻是敲開夢想大門的鑰匙,必須要勤奮刻苦的學習,即使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也應該好好學習,學習是為自己謀利益的事情,不能懶惰。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是為一些不負責的老師敲醒了警鐘,退出家長群就沒有必要了,老師和家長要利用好家長群,就不會成為無形的壓力,彼此多些信任,才是對孩子真的好。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對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你是什麼看法,會退出家長群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在這裡,你能看到更多有觀點,積極向上,有趣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