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天道》:有多少人,敗給了自己的局限性
電視劇《天道》,改編自豆豆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除了這本小說,豆豆的《背叛》、《天幕紅塵》兩本小說也寫得相當成功。
很多人喜歡《天道》,一是奔著王志文而來,畢竟他的表演功夫真的太傳神;二是奔著臺詞而來,該劇經典的臺詞真的太多了,且富有哲理性、啟迪性和教育性;三是奔著劇中的人物而來,劇中的人物,可以說折射到各個階層。
除了看劇,東歌最近又把小說看了一遍,最大的觸動就是:每個人都有局限性,很多人都失敗在自己的局限性。
葉曉明、馮世傑和劉冰,原本是古城音響發燒友,一個偶然的機會,葉曉明意識到丁元英是高人,於是撮合馮世傑和劉冰一起,想通過藉助丁元英的實力獲得各自的理想,於是王廟村扶貧神話應運而生。
可是當公司面臨官司,可能會破產的時候,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刻,因為自身的局限性而懷疑丁元英高人身份,同時為了不將自己陷入險境,他們連夜逼迫歐陽雪退股,沒有想到的是,因為這個舉措,他們錯失了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
歐陽雪曾經也很迷茫無助,但是她見識過丁元英幫自己指點股票的厲害,間接中也聽了好友芮小丹說了丁元英的許多厲害之處,所以他願意相信丁元英,最壞的結局是哪怕輸了,她還可以回來經營飯店。
肖亞文在公司處於巨大困難的時刻,毅然接過被葉曉明認為的爛攤子,最後她和歐陽雪贏得了勝利。肖亞文有這等見識,因為她曾給丁元英當了一年助力,他用不到一年的時候,從股市賺回近2個億,肖亞文是看在眼裡的,對於自己以前老闆的能力,她堅定不移地相信,最壞的結局,還是回來打工,然後慢慢賠錢給歐陽雪。
其實,丁元英從開始布局,就知道會有這個結局,但他沒有提前告訴任何人,他熟知文化屬性,更精通人性。他很明白,只有自覺才能覺他,自己悟出來的東西才是自己的。他也知道,世上沒有救世主,除了自己。
丁元英其實想告訴我們,每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都要靠自己覺悟。
很多人年少的時候,也都有自己的理想,可是努力著努力著,遇到了挫折,受到了打擊,就開始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當時的理想,懷疑自己的認知能力,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實現理想。於是,忘了初心,背棄理想,開始不停地尋找新的理想,最終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劇中有這麼一個橋段:芮小丹的父親和丁元英希望芮小丹放棄警察身份,要她當演員、編劇或者寫作,剛開始的時候芮小丹堅定自己的想法,後來,當她看到葉曉明、馮世傑和劉冰撤股後,突然意識到丁元英曾經跟他說的,世上不缺一個好警察,而是缺一個喚醒強勢文化,喚醒人的覺知的人。想到這件事意義更重大,她才打定主意要改變。
「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葉曉明他們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芮小丹的這段話,讓印象很深刻,她告訴我們,人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當領悟到了自己想要的理想,就要聽從內心的聲音去生活,努力做到專注,堅持不忘初心,才能夠自己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