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
動物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鯽魚的肉或全體。產全國各地。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1、B2),尼克酸。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胃,大腸經。
【效用】健脾利溼。治脾胃虛弱、納少無力、痢疾。便血,水腫、淋病。癰腫,潰瘍等症。
【藥膳方選】
1.鯽魚紫蔻湯:大活鯽魚上條,紫蔻3粒,研末,放入魚肚內,再加胡桃,陳皮,生薑與煮熟食用,洽脾胃虛弱所致的不思飲食、消化不良。
2.鯽魚通乳湯:鯽魚500克,通草9克,加豬前蹄1隻,或加漏蘆6克,共煮湯,熟後,去藥食肉飲湯,治產後乳汁不足。
3.鯽魚煮茴香:每頓用鯽魚1個,用茴香煮,食,治小腸疝氣。
【宜忌】不宜與麥冬,沙參同用,不宜與芥菜同食。
鯉魚
動物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肉和全體。產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流域及雲南、新疆等湖泊、江河中。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多種胺基酸(其中以穀氨酸,甘氨酸、組氨酸為最豐富),肌酸,磷酸肌酸、尼克酸。維生素(A、B1、B2、C)、組織蛋白酶等。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腎,肺經。
【效用】利水消腫,下氣通乳,治水腫脹滿、腳氣、黃疸、咳嗽、氣逆、乳汁不通。
【藥膳方選】
1.鯉魚赤豆湯:鯉魚1條,去鱗、內臟,赤小豆30克。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忌用油鹽醋及其他調料,與早飯前或與早飯同食,沾水腫及肝硬化腹水。
2.醇灑煮鯉魚:鯉魚1條,米酒,500克煮,至酒乾食,勿加醋及鹽、豉他物,治全身水腫。
3.煨鯉魚:大鯉魚1條(去內臟,不去鱗),放火中煨熟,去鱗,分次食用,治黃疸。
鱅魚(花鰱)動物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鱅魚的肉。產長江下遊地區。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磷、鈣、鐵、維生素B、煙酸。
【性味歸經】甘,溫。入胃經。
【效用】暖胃,益腦髓,去頭眩。
【藥膳方選】
1.鱅魚豆鼓湯:鱅魚500克,去鱗及內臟,先煮豆豉6克,水沸後下魚,調入生薑3片,陳皮3克,胡椒1.5克,先煮食用,用於脾胃氣虛或陽虛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2.鱅魚黨參健胃湯:鱅魚1000克,去鱗、鰓及內臟,放入黨參15克,草果1.5克,陳皮3克,桂皮3克,乾薑6克,胡椒10粒,加蔥、醬、鹽調味,共煮湯,熱後食肉喝湯,治脾胃虛寒所致的乾嘔、食少、脘腹隱痛。
3.鱅魚川芎白芷湯:鱅魚頭1隻,川芎60克,白芷60克,共燉熟,去藥食肉喝湯,治頭風眩暈。
動物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青魚的肉。主產長江以南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中。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鈣、磷.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
【性味歸經】甘,平。入肝、脾、胃經。
【效用】補氣化溼。用於腳氣腳弱無、溼痺下肢重痛。
【藥膳方選】
1.青魚黨參湯,青魚500克,去鱗及內臟,放入黨參9克,草果1克,陳皮1.5克,桂皮1.5克,乾薑3克,胡椒5粒,加蔥醬調味共煮,熟後,食肉喝湯,治脾胃陽虛或氣虛所致的飲食不振,胃及腹部隱痛等症。
2.青魚煮韭黃:青魚500克,去鱗及內臟,加韭黃250克,煮食之,冶腳氣腳弱、除煩,益心力。
3.青魚粥:青魚500克,去鱗及內臟,與大米煮粥,加少許鹽食用,補益氣血,治虛勞。
鰱魚動物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鰱魚的肉。產長江、黑龍江、珠江流域。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及磷、鈣,鐵。維生素B,煙酸籌。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經。
【效用】溫中益氣,潤澤皮膚。用於體虛、皮膚粗糙無澤。
【藥膳方選】
1.鰱魚鍋蒸:鰱魚1條,去鱗、鰓及內臟,乾薑6克切片,加少許鹽蒸食,治脾胃虛寒、食少腹痛、嘔吐清水。
2.鰱魚絲瓜湯:鰱魚1條,絲瓜仁30克,煮湯食用,每日一劑,治產後氣血不足所致的乳少。
魚鰾
動物類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
【性味歸經】甘,平。入腎,肝經。
【效用】補腎益精,補肝熄風,止血,抗癌。用於腎虛遺精,產後風痙,破傷風、吐血,崩漏、創傷出血等症。
【藥膳方選】
1.魚鰾酥:魚鰾用油炸酥,壓碎,每次服6克,每日3次,可輔助治食道癌、胃癌。
2.魚鰾末:魚鰾燒存性,為末,臨睡時以蔥酒送服9克,治頭風。
【宜忌】食欲不振和痰溼盛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