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書微信號:ibookmonthly
為讀者發現好書,為好書尋找讀者
▲喬治·馬丁·伊格納茨·拉伯,《匈牙利王后伊莉莎白》,1867年
伊莉莎白(Elisabeth of Austria ) , 暱稱茜茜(SiSi),生在一個規矩寬鬆的貴族家庭裡,親爹就是一個天天不按規矩辦事的公爵。可以說,她坐擁白富美的人生,卻不必去遵守財富地位所帶來的規矩和責任。簡單來說,那就是個幸福得像花兒一般的生活。這也養成了她想幹嘛就幹嘛、不受拘束的性子。她就是俗稱的,風一樣的女紙。
可惜,好日子從來不長久。她命運的轉折點就在15歲那年。她有位做了皇太后的姨媽要給自己的兒子弗朗茨·約瑟夫皇帝(Franz Joseph I of Austria)選位皇后。而秉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皇太后想要自己的外甥女做兒媳婦。心想,娶個娘家人進來,肯定不會跟她唱反調。她看了一圈自家的姐妹,覺得小妹家的大女兒,乖巧懂事,最合她意。皇太后也沒問自己兒子同意不同意,就直接下旨召妹妹和她的女兒們來行宮見駕,然後又跟兒子下令說,到時候見面你就求婚。她這個做皇帝的兒子是她一手帶起來的,長這麼大就沒怎麼反駁過自己的老媽,所以剛開始也就同意了。畢竟,娶誰不是娶,反正女人對他來說都一樣。就這樣,他也跟著去了行宮。
▲米克洛什·鮑勞巴什,《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畫像》,1853年
本來規定是茜茜一行人先到行宮,梳洗打扮穿戴好後,好好歇個幾天,皇帝才會來。但因為茜茜的老媽一路上總是生病就拖累了行程。等她們到時皇帝—行人也到了。更倒黴的是,她們裝禮服的馬車還丟了。當時茜茜她們正在為了某個親戚服喪,所以穿戴都是黑禮服。可沒辦法,皇帝已經到了,再做禮服也來不及了,一群人只能裹著一身黑去見駕了。
中國有句俗語,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而在西方,一身孝就是一身皂。不過這黑色也是挑人的。姐姐奈奈(Nene,Duchess Helene in Bavaria), 眉毛高挑,五官略硬,性格較古板,皮膚相比茜茜更是黑了一些。也就是說這一身黑讓她看起來不像來相親,倒像來討債的。反觀茜茜,一頭金髮,五官柔美,細細的腰肢,彎彎的眉,怎麼看怎麼俏。
▲埃裡克·科倫斯,《巴伐利亞的海倫女公爵》,1859年
還是那句話,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本來姐姐也是個美人,雖不柔媚,卻也自有其英挺的風味。可黑色都快把她襯託成李逵了,這也就不能怪皇帝表哥一眼就看上妹妹了。總之,這次相親之旅,姐姐奈奈一下從主角變成了襯託紅花的綠葉,此中心情也挺讓人難堪的。沒辦法男人就是這麼的膚淺。
不說姐姐了,反正在皇帝表哥的眼裡,她早已淪落成了路人甲。總之,皇帝表哥看見表妹茜茜眼珠子都不動窩了,那是怎麼看怎麼美。茜茜還老愛談什麼詩歌啊理想啊自由啊抱負啊什麼的。儘管她詩寫得很一般,但情人眼裡只需要美女,才華什麼的都是浮雲。皇帝表哥當場就被勾得魂都沒了。
在皇帝表哥的心裡,茜茜簡直就是九天玄女下凡塵來解救他逃離這枯燥無聊的人生的。所以,為了她,皇帝弗朗茨第一次和老媽叫板。而皇太后就像所有婆婆一樣,覺得自己一向乖巧的兒子突然變得不聽話,一定是那妖孽惹的禍,雖說最後老媽還是擰不過兒子,但茜茜在她心裡已瞬間被歸類成妖孽。
一個人倘若總是發號施令坐等服從的話,那她就會難以接受別人對她說「不」。皇太后就是這樣。她諱名為索菲(Princess Sophie of Bavaria),年輕時與雙胞胎妹妹便是貴族圈裡遠近聞名的姐妹花,在閨中時就性格強硬,嫁入哈布斯堡王室後,性格依然如故。她有著高度的政治敏感,果斷的頭腦,剛硬的手腕,被當時歐洲,人稱為「哈布斯堡中唯—的漢子」。
▲約瑟夫·卡爾·施蒂勒,《奧地利大公夫人索菲》,1832年
說起皇太后索菲,那可是妥妥的女漢子。她老公的哥哥斐迪南皇帝(Ferdinand I of Austria)被逼退位後,她就力勸她老公不要繼承皇位,把這個繼承權讓給大兒子弗朗茨。你問為什麼呀?原因很簡單,因為她覺得自己的老公是個白痴。但她相信,一手帶大的兒子則會是個明君。所以她果斷放棄了登上皇后寶座的,機會把一切留給了弗朗茨。
我相信在座的諸位一定知道女漢子最討厭的是什麼。沒錯,就是相貌嬌弱愛吟詩作對的綠茶妹。嗯,是的,茜茜在皇太后的心裡估摸著就是這麼一個綠茶妹形象。
就這樣,茜茜嫁了進去。新婚夫妻嘛,總是要如膠似漆一陣子。但只要婆婆看你不順眼,再恩愛的夫妻遲早也會被拆散。更何況茜茜也沒那麼愛弗朗茨。
茜茜嫁進哈布斯堡家族後很明顯不適應。一個15歲的少女,一直散漫無慮。突然,你叫她嫁人後立馬一秒鐘變賢良淑德無私奉獻識大體的皇后,那比登天還難。而哈布斯堡宮廷中所遵循的傳統西班牙禮儀,也讓她很快就覺得處處受限制,活得很壓抑。更叫她無措的是,皇太后婆婆在她剛產下大女兒的時候就把孩子抱走撫養,不允許她接近孩子,併到處諷刺她太年輕,且聲稱「茜茜自己就是孩子,帶不了孩子的」,這讓茜茜很長一段時間患上了抑鬱症。
▲喬治·馬丁·伊格納茨·拉伯,《伊莉莎白皇后畫像》,1877年
可以說,茜茜在被她婆婆統治的哈布斯堡後宮裡,四面楚歌,腹背受敵。而一個男人再愛你,也無法彌補全世界射向你的惡意。當然,她的致命傷還有她都結婚好幾年了,還沒生出兒子。總之在哈布斯堡貴族們的眼裡,沒生下皇儲的她估摸著是個母雞都不如的皇后。
沒生出兒子前,茜茜到底承受了多大敵意呢?跟你們舉個小例子吧:有天她在自己書桌上發現了一小冊子,上面寫的是「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皇后」。而放冊子的人怕她get不到point,居然還把中心思想給她用橫線標了出來:「如果—個皇后—直生不出皇儲的話,那對她夫家來說,她就是一陌生人,一個外人,一個隨時有可能被送回娘家的人。」
不過很快,茜茜又懷孕了。讓哈布斯堡宮廷失望的是這次懷的還是個女兒,而且像前一個一樣,被皇太后索菲給抱走了。但沒辦法,再抑鬱,這日子也還得過。作為一位皇后,她必須隨著丈夫四處遊訪歐洲,這是她的職責。但在一次遊訪途中,她的大女兒生病了,然後很快就歿了。這對她的打擊非常大,她開始生病,一會兒咳嗽,一會兒發燒,總之全身上下都是毛病。
醫生說她需要休養,所以借著這次生病,茜茜逃離了哈布斯堡宮廷。她開始了到處療養、四處旅行的日子。也就是這時候歐洲諸國開始追捧她的美貌。各種關於這位皇后的八卦開始風傳。其中包括了她與法國第一美人——歐也妮皇后(Eugenie de Montijo)王不見王的傳說。怎麼說呢,茜茜公主雖說生來很美,但不是所有美人都像她這麼勤勞。她愛自己的美貌已經到了變態的地步。不管在哪裡,她每天都要堅持騎馬散步,遵循著一份相當嚴密的飲食清單。據宮廷記載,她的體重一生嚴格控制在50kg。
▲《伊莉莎白於堡斯赫芬城堡起碼像版畫》,約1853年
只要體重超過50kg,她就會開啟「節食模式」。你問什麼叫「節食模式」?就是在體重回歸到50kg之前一直不吃飯的模式。還有她的腰圍,到死都控制在一尺三至一尺五之內。至於肌膚,茜茜每晚必定會用各種不同的蒸餾水、護膚乳和一些秘方來敷全身,以保證皮膚的緊緻。而為了保留「永世美貌」的形象,過了32歲她就不讓任何人拍照片了。
更讓世人津津樂道的是她一頭秀麗綿厚的頭髮。她少女時期的金髮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成淡淡的棕慄色。秀髮長可拖地的她每天光是伺候她的頭髮就要倆小時。而留過長發的同學都很清楚,頭髮多了,自然就會很重。再加上梳理造型時所用的各種發卡,簡直重得可以砸死人!
▲弗朗茲·克薩維爾·溫德爾哈爾特,《伊莉莎白皇后》,1865年
總之,她在國外玩得很嗨,壓根就不想回奧地利。可惜作為皇后,有些責任你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過了幾年後,在她老公無數次的催促下,她回來了。兩人又開始四處到訪,這次來到了匈牙利。匈牙利一直和奧地利關係緊張,天天鬧著要獨立,要自由!而本來皇帝這次到訪,有點施威的意思。
但沒想到的是,這個老愛和他唱反調的親親皇后,又開始跟他對著幹。不管出於什麼心理,茜茜覺得匈牙利人好可憐好無辜,好倒黴。總之在她眼裡,匈牙利人可愛死了。相反看自己老公,怎麼看怎麼不順眼。更有意思的是,為了幫助匈牙利人,她居然拿和老公同床這件事作為籌碼。聲稱,只要他同意匈牙利自治,她就同意和他上床。
▲喬治·馬丁·伊格納茨·拉伯,《伊莉莎白皇后畫像》,1885年
茜茜為匈牙利謀取福利和明顯與奧地利對著幹的態度激起了很多哈布斯堡官員的不滿和敵意。可以說,他們不明白自己的皇后怎能如此吃裡扒外!也正因如此,許多她與匈牙利領頭人安德拉希伯爵(Count Gyula Andrassy)有染的傳言開始四散,並且反對皇帝與匈牙利談判。但沒辦法,誰讓她老公想上床呢。最後,聲稱權衡過各方面因素的弗朗茨,終於點頭了。經過談判,雙方同意建立一個二元君主制的共主聯邦。
▲弗朗茲·克薩維爾·溫德爾哈爾特,《著盛裝頭戴鑽石星髮飾的伊莉莎白皇后》,1865年
忘記一提,茜茜自打生下皇儲魯道夫(Rudolf Crown Prince of Austria)後,就開始以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絕與她老公同床。
有人問她婆婆哪去了。怎麼說呢,人都會老。而且生完兒子後的茜茜腰板兒也挺直了不少。而且,皇太后索菲也迎來了自己的不幸。她最寵愛的二兒子墨西哥皇帝——馬克西米連諾(Emperor Maximilian I of Mexico )被墨西哥要求自主自立的人民給槍決了。這件事對她的打擊很大,因為是在她的支持甚至慫恿下,馬克西米連諾才決定登上墨西哥皇位的。
▲弗朗茲·克薩維爾·溫德爾哈爾特,《墨西哥皇帝馬克西米諾一世畫像》,1864年
她婆婆在二兒子死後就不再幹政了。這時的茜茜也成熟了,待人接物不再像以前那樣不知所措。這次,她在同意與弗朗茨同房後,沒過多久就生下了最後一個女兒瑪麗瓦·萊瑞(Archduchess Marie Valerie of Austria)。膽子大了起來的茜茜,最終保留了撫養這個女兒的權利。對她來說,這個女兒是讓她來散發她積壓多年的母愛的。她對這個唯一在身邊長大的女兒百依百順,溺愛無比。這一切,都讓沒怎麼與母親近過的哥哥姐姐二人妒恨交加。
▲未知攝影師,《奧地利女大公瑪麗·瓦萊瑞》,1890年
她已經溺愛到了什麼程度呢?所有皇室嫁娶都要按照身份,像英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 , Duke of Cambridge)和凱特王妃(Catherine,Duchess of Cambridge)那樣身份不對等的婚姻在以前根本不能存在。就算存在,凱特也不能得到王妃的稱號,一輩子只能做沒名分的庶妻。但茜茜宣稱,她的小女兒就算想嫁馬車夫她都同意,只要女兒開心。而這種宣告更讓那兩個對婚姻毫無選擇權的哥哥姐姐分分鐘有弄死小妹的心。
▲魯道夫·克瓦內爾,《著古裝的奧匈帝國皇太子魯道夫》,1879年
她唯一的兒子、奧匈帝國的皇儲魯道夫的婚姻尤其不幸福。所有兒女中,就這個兒子長得像茜茜,但他不僅繼承了茜茜的敏感和美貌,也繼承了他老爹的痴心。他30歲時,與一個地位低下的小貴族戀愛了。那位姑娘年方十七,正是嬌豔動人的年齡。很快,她就成了魯道夫的情婦。不過更快的是,兩人沒在起多久就讓弗朗茨皇帝發現了。
▲未知攝影師,魯道夫皇太子的情人瑪麗·維茲拉女男爵像,約1887年
本來皇室嘛,有幾個情婦很正常的。但魯道夫這痴情種子居然動了休妻再娶的心。這樣一來,嚴重影響到了奧匈帝國皇室傳承的問題,弗朗茨對他兒子的舉動異常憤怒,父子爭吵不斷。終於,1889年冬天,魯道夫在自己的梅耶琳行宮(Mayerling)裡與情婦一起飲彈自盡了。但二人到底是怎麼死的,迄今還是個謎。
就這樣,茜茜和弗朗茨又一次迎來了兒女早逝的打擊。不像她婆婆,死了一個兒子還有好幾個能指望,茜茜這輩子只生下了這麼一位。可以說,整個奧匈帝國都一直視魯道夫為未來的皇帝。這次的打擊比大女兒的早殤更劇烈。以至於,最愛惜頭髮的茜茜,從此再也不允許人幫她修理白髮,放任它們隨著悲痛生長,並一直服喪,餘生著黑。
▲愛德華·凱撒,《伊莉莎白皇后》,1861年
故事到這裡也快結束了。為了逃避痛苦,茜茜又開始了旅行。畢竟不能死,就只能活。她開始放任甚至鼓勵她老公去找情婦,常年不在宮廷。但不管她走多遠,她仍然是奧匈帝國的皇后。而這個可以說讓她一生不幸的身份,最終殺死了她。在一次瑞士旅行時,她被一個義大利無政府主義分子盯上了。那個義大利狂熱分子本是想刺殺奧爾良公爵,但不知怎麼奧爾良公爵提前離開了瑞士。可這位義大利刺客相當執著,覺得怎麼也得砍一個王室中人才算得上不虛此行。於是他就瞄上了來此地旅行的茜茜。也是茜茜倒黴催的,本來有大波的人來保護她,但她非要搞什麼微服私訪,把人給轟走了。因此被刺殺時,身邊只有一位女官。
說實話,她死得有點冤。但誰讓她非得弄什麼微服私訪呢。而弗朗茨皇帝聽到噩耗後非常震驚,他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刺殺她。茜茜的死,比兒子的死,對他的打擊更大。這是一個他一生都沒越過去的坎兒。據說,聽到噩耗後的他,一直喃喃自語道「她永遠無法知道我到底有多愛她」。
▲弗朗茲·克薩維爾·溫德爾哈爾特,《奧地利皇后伊莉莎白畫像》,1864年
這幅畫中,茜茜依然年輕美好,是那舊時模樣。她秀髮飄飄,直視著畫框外。此畫是以描繪美人出名的溫德爾哈爾特為皇帝弗朗茨私人繪製的。它是弗朗茨的寶貝,從畫好後就一直掛在了私人書房。一直到他死,才被摘下。我想,他以他的方式愛了她一輩子吧。儘管現實中他們貌合神離,但她仍然是他一生最美的夢。可惜,這也是茜茜一生悲劇的來源。她雖富有四海,但嫁不由人,生不由人,死亦不由人,可憐一生不可自決。
「中國好書」月榜(原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大眾好書榜」)從2014年3月開始每月發布一次,回復6位數年月(如201403),即可獲得對應月份的榜單及推薦理由。
回復「目錄」獲取最新書評目錄,回複目錄上的編號或書名,即可獲取該書的精彩書評。
掃一掃關注「中國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