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高楊 冠縣報導
宋遼之戰歷史地見證蕭城遺址,位於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又稱為蕭城、駐馬城、歇馬城、盔安城,是宋代遺址。
歷史沿革
據記載,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遼國雄才大略的蕭太后攝政,揮兵南指,牧馬中原,為了和兵臨澶淵的宋軍對峙,在古道邊築土成以屯大兵。相傳此城是遼兵用頭盔裝土,一夜夯成,故俗稱「盔安城」。城內挖出七十二眼「飲馬井」,築起東西兩座點將臺。
199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派考察隊來蕭城,進行了兩個月的勘探發掘,取得了一批成果。專家們評價蕭城遺址保存較為完好,其「規模之大,保存之完整,長城以南,首屈一指」。
文物遺存
雖歷經千年滄桑,仍保存有比較明顯的城牆輪廓,夯層仍然清晰可辨,是現存不多的遼代城池,城中還有多處歷史古蹟,因而有著很高的考古與研究價值。蕭城南與黃河故道毗鄰,北距舊館陶縣城(現北陶鎮)二點五公裡,西臨彰衛河,東與清淵故城(現清鎮)相望。
古城址遺蹟尚存點將臺、箭樓、城門樓、磨盤洞、烽火臺、飲馬井及蕭太后殺降斬俘的「萬人坑」遺址等,是宋遼籤訂「澶淵之盟」的重要歷史見證。
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蕭城呈正方形,周長為10華裡,總面積169萬平方米;城牆土築夯砸,每層厚十三釐米,四角和城門有箭樓及城門樓。「蕭城曉煙」為舊時館陶縣八景之一。
遺址保護
2013年5月,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城遺址躋身其中,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冠縣加強蕭城遺址搶救性保護工程,規劃建設千年兵城--蕭城遺址公園項目,整個規劃面積近20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契丹古風區,包括契丹馬場、點將臺、兵車道等景點修建;蕭城城牆區,包括城牆、四門、護城壕、烽火臺等景點修建。蕭城遺址是長城以南保存最完整的宋遼軍事城池遺址,該項目建成後,充分展示宋遼時期的軍事文化、契丹文化。期待不久的將來,這座千年古城將會煥發新的生機,再現當年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