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分類正式實施首日,市民準備好了嗎?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從今天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施行。垃圾分類動真格了,市民們都準備好了嗎?扔投垃圾的情況有沒有變化?本報記者分別對市區遊覽景點、黨政機關辦公場所、居民小區進行了探訪。

40臺「遊動果皮箱」招手即停

■地點:天安門地區

「您已進入廣場地區,請將手裡的垃圾按分類要求投入相應垃圾箱,共同愛護廣場環境。」今天一早,走進天安門廣場的遊客都會聽到這樣一段提示語,提醒大家注意垃圾分類。幾臺電動保潔清運車在廣場上有序穿梭,車後掛著藍色或銀色的分類垃圾桶。

天安門地區環衛管理中心副主任安浩傑介紹,今天是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第一天。按照相關要求,地區已重新規劃分類垃圾桶布設點位,通過更新、減量、分類,垃圾桶從115個減到103個。同時,地區還根據全市統一要求,對垃圾分類收運車輛進行改裝、噴塗。

該地區還增加了40臺「遊動果皮箱」,用以前的保潔三輪車改造更新,由工作人員在各自負責轄區範圍內巡邏,清撿垃圾。遊客有需要投放的垃圾也可以隨時「招手停車」。

細心遊客還發現,今天廣場上的垃圾桶悄然換了新裝。兩隻灰色的方形桶身,黃色的立柱頂蓋,分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在保潔人員正在清運的垃圾中,記者看到有一些飲料瓶、遊客吃剩的麵包等。據介紹,遊客在廣場吃東西的情況越來越少,有時還是會有些麵包、火腿腸等方便食品的垃圾。工作人員會在後臺進行人工分揀,分類後由專業的清運機構拉走。垃圾桶減少了,遊客會不會不方便?安浩傑表示,天安門地區正通過多種方式打造「無垃圾廣場」。近年來,廣場地區的垃圾量持續下降,每年遞減10%。

垃圾分類4色LOGO首次亮相

■地點:朝陽區呼家樓北裡社區

從今天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施行。本市的「生活垃圾分類LOGO」首次亮相、垃圾轉運車重新噴塗「換新裝」、垃圾分類宣傳來到居民家門口、「四桶」齊全的垃圾分類投放點逐漸在小區中鋪開。

上午10點,四輛披上新裝的垃圾轉運車在朝陽區呼家樓北裡社區首次亮相。記者注意到,垃圾轉運車的外觀被噴塗成了綠、灰、藍、黃四種顏色,配有誇張的大號垃圾分類標識,分別可運輸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

「這是我們小區『五一』前剛剛換的垃圾分類公示牌,上面那個標識也是新的。」今天上午,家住呼家樓北裡社區的居民賀淑琴說。從今天起,首次亮相的本市「生活垃圾分類LOGO」將正式投入使用。今後,無論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密閉式清潔站,還是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車輛上,都能見到生活垃圾分類LOGO的圖案。生活垃圾分類LOGO由綠色的英文字母C和灰色、紅色、藍色圓球組成,四種顏色分別代表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

辦公樓多舉分類垃圾減量25%

■地點: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

記者看到,在位於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每一間辦公室內,幾乎都有一個二合一垃圾桶,左側的桶身外寫著可回收物,右側的寫著其他垃圾。「以前每個辦公桌下都有一個垃圾桶,什麼都往裡扔,現在一間辦公室放一個這樣的桶,分類投放,垃圾量小了,也節省了辦公室的空間。」記者看到,右側的桶隔裡有幾張用過的紙巾,左側的卻空空如也。這位工作人員解釋:「辦公室裡最常見的可回收物就是辦公用紙,我們的辦公用紙是單獨回收的。」

在這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在樓道儲物間裡看見了這些單獨回收辦公用紙的容器——五隻牛皮色的帆布袋,每個用金屬架子撐開,整整齊齊靠牆碼成一排,有的袋子外貼著 「書本報紙」的字樣,有的則提示「嚴禁搬動」、「統一回收」。「像這樣的環保回收袋我們每層辦公室的儲物間都有,保潔人員看到滿了就會聯繫有資質的再生資源回收公司運走。」

不遠處的茶歇間,一隻大白色塑料桶十分醒目。市住建委機關後勤服務中心主任張蓮惠告訴記者,這個桶叫「節水桶」,各個辦公室打到暖壺裡的水,有時當天喝不完,放在桶裡可以供保潔人員擦地,也可以澆花。記者看到,餐廳垃圾分類也做得十分精細。從回餐區的一側開始,牆上貼著的宣傳標識和金屬垃圾箱檯面上的標籤就提示著:先撿出牙籤、餐巾紙等其他垃圾,再倒入剩菜剩飯等廚餘垃圾,之後再是分門別類放置筷子、碗和餐盤的區域。「這樣大家順著走這一趟,就都分類扔好了。」食堂負責人說,這些舉措讓食堂的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總量已實現減量25%。

另外,在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A1樓下的剩菜剩飯果皮骨頭資源轉化設備間裡,四臺廚餘垃圾就地轉化設施正在運轉。負責操作的工作人員楊師傅告訴記者,從食堂等地收來的廚餘垃圾經過二次分揀和油水分離後,投入到就地處理設施中,經過加熱、發酵、分解、烘乾等步驟,就可以製成棕黃色的鋸末狀肥料。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金可 張楠 王天淇 安旭東 方非 攝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新規明起實施 北京準備好了嗎
    池夢蕊攝   繼上海進行垃圾分類之後,北京也將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北京市垃圾處理設施處理能力穩步提升,可滿足垃圾分類處理需求。」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如剛4月27日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新聞通氣會」上說。
  • 垃圾分類,北京準備好了嗎?
    家住北京市回龍觀龍騰苑小區的姜女士這些天從網上買了一個垃圾分類桶,並開始和家人一起使用。「5月1日就要開始正式垃圾分類了。以前在家,什麼垃圾都直接丟到垃圾桶裡,從現在開始,這個習慣要改一改了。」姜女士說,垃圾分類是件好事情,每一位市民都應該為城市的乾淨整潔貢獻一份力量。
  • 你是什麼垃圾?靈魂拷問再現,北京、南京市民都準備好了嗎?
    來源標題:你是什麼垃圾?靈魂拷問再現,北京、南京市民都準備好了嗎? 「你是什麼垃圾」曾經風靡一時,如今北京、南京市民恐怕也要面臨這樣的靈魂拷問了。
  • 北京垃圾分類首周:突擊檢查發現實施情況參差不齊
    生活垃圾分類標誌亮相,垃圾轉運車噴塗換上「新裝」,「四桶」齊全的分類投放點就緒……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施行。如今,《條例》施行已滿一周,社區執行得如何?分類垃圾如何運送?如何建立長效機制?《工人日報》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 北京垃圾分類正式實施!如何分類?如何溯源檢查?分完類的垃圾分別去...
    從今天開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5月1日之後,無論是在家裡、小區、單位,還是吃飯、購物、住酒店,甚至點外賣、寄快遞等日常生活,垃圾分類新規都將帶來新變化。生活垃圾四分類 分類方法可查詢和全國很多城市一樣,北京的垃圾分類採用的是「四分法」,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家裡需要準備幾個垃圾桶?不知道如何分類咋辦?
  • 合肥垃圾分類明日起正式實施 上千種垃圾可支付寶一鍵查詢分類
    央廣網合肥11月30日消息(記者王利)12月1日起,《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如何正確地倒垃圾,最近讓不少合肥市民「犯了愁」。記者發現,支付寶近日上線多款垃圾分類小程序,千餘種垃圾可以一鍵查詢分類,為老百姓處理生活垃圾提供了便利。
  • 北京青年為垃圾分類貢獻青春方案
    北京市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增長了12.7倍——這是北京自2020年5月實施生活垃圾分類8個月來的數據變化。與之對應的是需進入末端設施處理的其他生活垃圾大幅減少,日處理量同比下降近35%。這意味著北京市希望通過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化的目標正在實現。
  • 垃圾分類從娃娃做起!南京《垃圾分類讀本》正式發布
    在垃圾分類的全面推進過程中,青少年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垃圾分類微課堂、情景劇、主題繪畫 …… 南京市的中小學生將各種新奇創意融入進去,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宣傳、學習垃圾分類。9月11日,2020年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舉行。活動現場用視頻回顧、繪畫大賽作品分享、微課等形式,展示了南京市青少年踐行垃圾分類的決心和學習垃圾分類的收穫。本次活動中,南京市中小學生《垃圾分類讀本》初中版和幼兒園版也正式發布。
  • 濟南垃圾分類進入「強制實施」階段
    12月11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濟南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進入「強制實施」階段。居民應當按照四類垃圾的分類要求,在家中分類袋裝或桶裝垃圾,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分類投放。未在指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垃圾分類|垃圾桶...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 馬瑾倩 徐美慧 羅曉靜 應悅)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行。新政首日落實得如何?新京報記者到朝陽區、西城區多個社區探訪居民垃圾分類情況。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社區,均配備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社區中多數居民能夠主動分類投放垃圾。大棒骨、未清洗的牛奶盒、玉米芯等垃圾,則成為多個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易錯「考題」。
  • 呼和浩特,垃圾分類開始啦!市民們準備好了嗎?
    眾所周知,「垃圾分類」政策自2017年通過以來,已經在許多一線城市逐漸實施,尤其上海、北京這些城市是先行者。最近,呼和浩特也開始落實垃圾分類了。
  • 北京小紅門城管開展垃圾分類專項宣傳檢查工作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隨著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於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有了新規,採取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是垃圾分類的有效措施。
  • 北京迎垃圾分類大考:強制分類時代的柔性政策能否走更遠?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北京迎垃圾分類大考:5月1日開始實施 強制分類時代的柔性政策能否走更遠?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詩萌 北京報導4月28日傍晚,北漂小吳被電梯間的兩張新海報上一抹鮮明的深綠色吸引了。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大考在即,這120種垃圾你會分類嗎?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5月1日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北京生活垃圾分為廚餘垃圾
  • 深圳市垃圾分類條例實施100天,罰款已超80萬元
    12月9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100天新聞通氣會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行,會上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深圳市官方指定垃圾分類第三方查詢平臺百度APP發布《深圳市垃圾分類搜索大數據》。隨著垃圾分類的不斷深入,深圳市民在藉助搜索和AI等科技手段快速高效識別垃圾的同時,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升。
  • 菸蒂是什麼垃圾?街採垃圾分類靈魂「拷問」長沙市民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嶽瑾 李雅婷 實習生 趙翼鵬 長沙報導垃圾分類對每一個長沙人來說,不是遙遠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2020年4月,長沙市人民政府印發了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這意味著,長沙垃圾分類即將進入「法制時代」!
  • 北京垃圾分類難倒眾生?蘋果告訴你這是《什麼垃圾》
    【手機中國新聞】自2019年7月1日開始,堪稱史上最嚴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條例規定,不管是上海當地人還是到上海的遊客,都需要遵循垃圾分類規則。隨後,廣州、杭州等城市也陸續加入了這一行列。2020年5月開始,首都北京也宣布正式實施相關垃圾分類條例。
  • 北京推出垃圾分類網課計劃三節課程
    修改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疫情防控期間,如何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記者了解到,全市首堂垃圾分類網課已正式上線。海澱區城市管理委聯手區教委推出的「中小學生垃圾分類線上教育系列課程」已陸續登陸「海澱區中小學資源平臺」,中小學生足不出戶即可在家學習垃圾分類課程。
  • 《生活垃圾分類標誌》後日起正式實施
    11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發布新聞通氣會,介紹標準修訂情況,並通報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標準將於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 北京垃圾分類四色標識的四個含義,垃圾車同步「換新裝」
    你今天垃圾分類了嗎?從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施行。北京的「生活垃圾分類LOGO」首次亮相、垃圾轉運車重新噴塗「換新裝」、垃圾分類宣傳來到居民家門口、「四桶」齊全的垃圾分類投放點逐漸在小區中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