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愛改名?有高校改名18次「換個校長換個名」

2020-12-09 網易教育

中國高校有多愛改名?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名單,截止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不含港澳臺)。其中,794所高校在1981年後至少改過一次名字,改了兩次、三次名的學校也不在少數,而剩下的學校裡,還有324所是在1981年後才成立的。這意味著,從1981年到2017年,僅有125所大學的校名傳承至今。42所雙一流高校沒改過名的僅三所。

教育資源大省江蘇,自1981年後沒改過名的,只有南京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和南京體育學院3所院校,其餘70多所高校全都改過名字。而浙江在1981年原有22所高校,截至2019年僅剩下浙江大學未更換校名。

關於大學改名流行這麼一個段子

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就「南大」簡稱一事鬧得不可開交。南寧大學坐不住了,「你叫南大,讓我叫啥?」網友建議叫「寧大」。寧夏大學不服,當初為此和廈門大學衝突,沒叫「夏大」叫寧大。廈門大學總不能叫「門大」吧,網友們也是有疑惑這還要搶?

這所大學居然改過18次校名

你可能不知道,中國迄今為止改名最多的大學,從創立至今足足有18次改名。它就是西南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算是中國高校改名史上的最牛啦!

好不容易改個名,教育部都批了,「鄰居」不同意

關於中國大學更名,必須要說說西南醫科大學。西南醫科大學的前身是瀘州醫學院,這所學校的更名過程可謂是「憋屈」。瀘州醫學院於2015年月經教育部同意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後因為四川大學的強烈反對,反對的理則是因為四川大學合併的華西醫科大學曾經用過「四川醫學院」的校名,不到一年的時間四川醫科大學的幡號便再次更改為西南醫科大學。

你聽說過中國有個聯盟叫「中華大學」嗎?

有個調侃的段子叫:五華大學,即清華大學、東華大學、西華大學、南華大學和北華大學合稱「五華大學」,為中國最強大學聯盟,可以合併叫「中華大學」。

除去清華大學,「諸華大學」的開創者當屬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地處上海市,前身為中國紡織大學,而中國紡織大學的校名則又是來源於華東紡織工學院,學校從華東紡織工學院升格為中國紡織大學可謂正常不過,在更名為華東紡織工學院期間還短暫又復名上海紡織工學院,後又復名為華東紡織工學院。為了去掉冷門的「紡織」,輾轉更名「東華大學」。

「東華」二字讓人有些雲裡霧裡的感覺,而且改名成東華後,招生情況反倒變差,雖然是211工程大學,但錄取分數線甚至跟上海一些二本差不多。

學生抱怨學校的傳統是「換一個校長就要換一次校名」:我上的大學是上海紡織工學院,畢業時是華東紡織工學院,我的同班同學畢業後繼續深造,碩士就讀於中國紡織大學,博士就讀於東華大學。改名近20年了,該校對外簡介還會在東華大學後備註「原中國紡織大學」。

很有可能是受了東華大學校名的靈感,很快就有了西華大學、南華大學和北華大學,就將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都補全了,教育部的領導肯定覺得這樣大家都省事兒。

改名之後根本看不出來哪裡改了的高校

同樣是以北華打頭,但這所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和前面提到的「五華大學」之一的北華大學卻相去甚遠,北華大學地處吉林省吉林市,而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地處河北省廊坊市,相距千裡之遙。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上一個校名叫「華北航天工業學院」,華北→北華,改校名只改一個順序,一個字都沒變也算是創意十足了,誰叫我們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呢。

這所高校肯定是想要「碰瓷」

南陽理工學院和南洋理工大學,一個地處中國河南省南陽市,一個地處新加坡,一個是普通本科學校,一個是世界一流大學,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學校,卻因為「Nanyang」和「理工」成為廣大網友調侃的話題。網友經常吐槽:傻傻分不清!

還有幾所身在北京的高校,改名之後變的更牛了,一起來看看

1、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

2、北京商學院-->北京工商大學 (結果成了每年分數線最高的一般本科學校之一。)

3、北京冶金機電學院-->北方工業大學

4、北京經濟學院、北京財貿學院合併-->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5、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北京信息工程合併-->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6、北方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

7、海澱走讀大學-->北京城市學院

8、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

高校可以隨意改名嗎?教育部對高校更改名是如何規定的呢?

教育部對高校名稱進行了規範限制,學院升為大學必須具備七個條件:

①100名以上正教授;

②8000名本科在校生;

③三大學科門類,每門有三個以上專業;

④有10個以上碩士研究點;

⑤國家基金項目獲獎20項以上;

⑥教師中碩士博士比例佔42%以上;

⑦科研課題經費在600-2000萬元。

校名一改就能成為名校嗎?這個你怎麼看呢?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 責任編輯:於彩虹_NBJ11060

相關焦點

  • 荷蘭只是換個國家徽標,為啥鬧出了「改名」烏龍?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31日電近日,#荷蘭正式更名尼德蘭#以及#荷蘭沒有改名#,先後登上微博熱搜,讓網友一頭霧水:荷蘭究竟改沒改名?實際上,荷蘭確實沒有改名的打算,只是要換一個新的國家徽標。其他包括大學、城市、體育聯合會,以及與荷蘭政府有合作的其他政府和私營機構,也可以在合作項目中使用該徽標。【歷史中找尋「荷蘭」譯名來源】那麼,從什麼時候起,「荷蘭」開始被叫做「荷蘭」的呢?
  • 我國改名最失敗的985,改名後被當成普通大學,後來又改回了原名
    八九十年代高校改名潮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大陸高校的各項學術的研究幾乎處於中斷狀態。隨著高考的恢復,中國大陸高校的開始在學術研究上進行了提升,從而就有了很多學校聯合辦學或者是優勢學科進行整合獨立辦學等等。
  • 中國改名最成功的大學:中國計量大學
    中國有很多大學在更名之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甚至直接升了一個層次,或者一所學校本身只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但是在更名之後儼然已經成為了地方重點大學,甚至是被人們認為是一所211或者是雙一流院校,學校也會跟著更名的巨大成功,獲得一系列的扶持,也會得到大量的優秀生源的報考,這樣的學校有很多比如四川省的西南醫科大學
  • 《王者營地》改名卡可以換幾次 改名卡兌換一次時間介紹
    導 讀 王者營地改名卡可以換幾次呢?改名卡多久能兌換一次?
  • 我國改名「失敗」的211大學,不僅知名度下降,還遭人「嫌棄」
    我國改名「失敗」的211高校東華大學我們今天說的就是這所改名失敗的大學院校就是,我國的「東華大學」,東華大學的原來校名是「中國紡織大學」,這所東華大學位於我國的上海市,這所高校的地理位置是非常不錯的「中國紡織大學」為何要改名為「東華大學」?據了解,改名為東華大學的原因是以為當時想要改校名的校長是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那個時候學校正在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有很多的大學院校都想要紛紛的進入到該校名的熱潮當中,這所「中國紡織大學」自然也要追隨著時代的發展,所以就向教育部申請更改學校名稱。
  • 改名失敗的211大學,不僅知名度下降,還被誤認成民辦大學
    雖然國家高校數量這麼多,但是在這其中像世界知名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學有很多。並且世界一流學科高校也有很多。可以說中國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都享有號召力。 然而每年都會有高校進行改名,大多數學校改名之後學校的知名度都會越來越好,學生報考的數量也會增加。
  • 江西改名失敗的大學,由學院改成了大學,卻依舊被人們當成大專!
    說起改名比較失敗的大學,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不少吧!畢竟有「中國紡織大學」作為先列,它由原來的校名更名為東華大學,因為學校本來是以「中國」二字命名的,而改名之後卻將學校的名字改的有一些似是而非了,名氣也沒有當時那麼大,所以這所學校改名比較失敗的。
  • 中國高校江湖的愛恨情仇
    1950年,唐山工學院、北平鐵道管理學院、華北交通學院三所院校合併,組建中國交通大學。鐵道部心裡沒底,為此舉辦了一個座談會。吳有訓對這個名字很有意見。他說:你們叫中國交通大學,難道我們在上海的交通大學叫外國交通大學嗎?吳校長意見一提,鐵道部一個寒戰,馬上就報請中央,修改校名。
  • 2020年將有37所高校申請改名,網友:名字越霸氣,實力越弱!
    普通人對高校的認識並不多,名字就成了第一印象,關係到對高校的評價。如果高校名字比較霸氣,可以提升知名度,受到高考生青睞。近些年興起「改名熱」,每年都有一些高校申請改名,通過審核後,就可以「改頭換面」。高校改名主要目的是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優秀生源。改名套路比較多,其中有三種比較常見。第一種是從「學院」升為「大學」,這和大眾認知一致。不過,實力與具體稱謂確實沒有必然聯繫。第二種是將「城市」改為「省份」,「省份」改為「地區」,比如華北理工大學原名就是河北聯合大學,改名後名氣大增。
  • 西安改名成功的高校,僅改兩個字,名字瞬間變得高大上
    位於關中平原的西安,地理位置是非常好的,屬於中國的中心位置,曾多次成為朝代都城,擁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一座歷史名城。如今由於交通的便利,以及海運的發達,東南沿海城市逐漸崛起,西北部的城市顯得有些落寞了。
  • 耶魯大學要被「美國文革」改名?相信這個的中國網友腦子才危險了
    編輯君說有別的號早寫過了,人家還是爆款,然後反手扔給我個連結,曰:《耶魯大學危險了!》。打開一看,這稿子圖文並茂,紅紅綠綠,一句一分段,特別符合中文新媒體寫作規範。開篇大紅字,「耶魯大學,鼎鼎大名的耶魯大學,危險了。」乍一聽還以為美國蒯大富奪權,耶魯大學被井岡山兵團革委會接管了。
  • 臺灣中國醫藥大學改名「臺灣醫藥大學」?臺當局準高官回應了
    臺「立法院長」遊錫堃日前提議將「中醫、中藥」改名為「臺醫、臺藥」,引發熱議,也被質疑操弄意識形態。「立法院」臨時會8日召開全院審查會,就「考試院長」被提名人黃榮村進行詢答,曾擔任臺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的黃榮村表示,他在擔任校長時,確實有人建議將校名改為「臺灣醫藥大學」,但當時因意見分歧,且支持維持原名人數較多,更名案也因而作罷。
  • 倪妮畢業的大學改名了
    4月3日,教育部官網正式發文,同意6所高校轉設為本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其中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轉設為南京傳媒學院。而明星倪妮就畢業於這個學校。另外5所轉設的學校分別是: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轉設為西安明德理工學院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轉設為西安工商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轉設為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 官方「改名」想幹嘛?
    不知不覺,Minecraft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然而最近《我的世界》官方大動作頻頻,公布銷量破紀錄、官方轉而又宣布改名、是否預示著未來的mc將會有重大的變化呢?等待網易發布有簡體中文的中國版地下城吧。
  • 中國這城市改名26次很「努力」,現名2字很霸氣,地位直追北京
    同一個城市有時會因為開發原因而修改自己的原名字,也許城市改名的次數比人還多,並不是說想改名就能改變的,一般一個城市只要改兩三次名字就夠了,否則會讓自己的名聲下降很多,讓別人記不起來了,但是我們國家雖然改名了,但是換了很多次,現在名聲響噹噹,到底哪個城市這麼奇妙呢?
  • B站為了播出這些動畫,直接改名換姓,原著名字很多人都忘了!
    不知小夥伴們還記得那些年被改過名的動畫嗎?老白記憶比較深的一部是金木,在第三季開播的時候,當時直接改名為《東京戰記:re》,這與原版名字出入很大;這些動畫之所以改名,主要是為了能播出了,因此直接改名換姓掩蓋它的身份。
  • 北京聯合大學,一所錯過「改名」時機的非著名大學
    曾經有人動議,建議改名為「中國商務大學」、「北京財經大學」、「北京城市建設大學」等等,真是有人操碎了心,不過聽上去確實有點莫名地肅然起敬,這學校的形象,是不是剎那間高大起來了?當然,學校沒有改名,就這麼一路叫了下來。
  • 留學生許可馨有了新名字?網友:改名不換姓,依舊認得出
    但有的熱心網友發信息透露到,留學生許可馨有了新的名字,從「許可馨」改名「許立娜」,擺明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撇清自己,換一個新的身份好生活,但對此,有的網友直言:改名不換姓,依舊認得出。其實,一切還是回歸到教育君老師之前所說過的話,如果許可馨改名但卻不改自己的本性和本心,那麼終將也是於事無補。
  • 改名最成功的985大學,性價比極高,在這裡開啟你美好的一生吧
    改名最成功的985大學,性價比極高,在這裡開啟你美好的一生吧,今天介紹985所大學,這所大學經過7次改名,從最初的私立大學發展成了今天的雙一流大學,他是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OceanUniversityof China)簡稱中海大學,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擁有三個校區,分別是舊校區--魚山校區、最新校區--嶗山校區、背山的海校區--浮山校區,勞山校區是宣傳海大資金建立的新校區,軟硬體條件都是一流的,完整配置了15個系,已經成為海大的主要校區,魚山校區歷史悠久,校園環境優美,附近有棧橋、老舍舊居、第一海水浴場等著名景點,來這裡上學的話可以見到明星哦
  • 川島芳子最後沒有被處死,改名換姓隱居30年,還收養了個兒子?
    但有傳言說川島芳子並沒有上刑場,死的不過是她的替身,之後她改名換姓隱居30年,還收養了個兒子,這是真的嗎?川島芳子,乍一聽名字還以為是個日本人,實則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原名愛新覺羅·顯玗,是清末皇室肅親王善耆的十四女。但是在她6歲那年,父親為了拉攏日本勢力,幫助清朝復國,將其當作示好的誠意送給了浪人川島浪速做養女,去了日本生活,並改了個日本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