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青年學者再次獲「澳門學者計劃」資助

2021-01-08 未來網高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於傑)近日,2020年度「澳門學者計劃」終選評審結果揭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青年教師張志超成功入選。這是自2019年數統院王明獲得該計劃首批資助後,該校青年教師再次獲得資助。

據悉,「澳門學者計劃」於2018年11月正式啟動,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與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在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籤署了聯合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計劃協議書,根據協議,該計劃將資助內地優秀博士前往澳門高校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按照協議規定,每年將有30名內地優秀博士或青年教師被選派赴澳門開展博士後研究,研究工作期限一般為兩年,資助經費為每年人民幣15萬元和15萬澳門元,研究範圍涉及中醫藥、微電子、月球與行星研究、智慧城市物聯網等專業,以及其他在澳門具有潛力、並擁有傑出學術帶頭人的專業領域。

「澳門學者計劃」的實施對於提升該校青年研究人員的科研水平,激勵科研工作創新發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端人才具有積極意義。學校教師連續兩次在「澳門學者計劃」申報工作方面取得突破,表明學校青年教師及博士後的水平得到了境內外同行的認可。

據了解,張志超,博士,校聘教授,2019年1月入職學校數學與統計學院,從事信號與信息處理中的數學理論、方法和應用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 TSP、IEEE SPL、IEEE CL、SP、CNSNS、JFAA、電子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軍委科技委創新前沿項目、總裝備部探索重點項目、中電集團國防預研項目10餘項。在時頻分析領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IEEE Fellow、SPIE Fellow、OSA Fellow等專家學者的積極正面評價。

相關焦點

  • 2020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青年學者B崗」人員招聘公告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學、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序列高校,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人事改革試點高校。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幾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4個一級學科入選廣東省高等教育「衝補強」提升計劃重點學科建設行列。
  • @閩江學者申請!閩江學院2020年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招聘學科1重點學科:新聞傳播學、海洋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紡織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設計學。2.第二層次主要指國家重點人才計劃領軍人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等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具體以學校引進政策為準),以及海內外具有與此相當學術地位和成就的專家學者(年齡55周歲及以下)。
  • 郭卉、塗康生獲2020年度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日前,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20年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得者名單(陝科發〔2020〕9號),全省共有50名青年學者入選。西安交大一附院腫瘤內科郭卉教授和肝膽外科塗康生副研究員獲得資助。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是由陝西省科學技術廳於2017年新設立的人才計劃項目。
  • 地學部2020年度國家「傑青」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簡介 &全部「傑青...
    曾先後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二),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侯徳封青年科學家獎,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和入選南京大學「登峰人才計劃」。、光學特徵研究2003-2009年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碩博連讀,獲博士學位1999-2003年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系本科生研究領域和興趣
  • 圖情信管方向:碩士助教獲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職位
    我們不負其所託,3個月內助其取得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邀請函,且無板凳費,T老師非常欣喜。研究方向:圖書情報/信息管理/科技政策接收方院校:英國牛津大學申請過程:T老師碩士畢業後在某研究機構任職,助理教授。
  • 青島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嶗山論壇啟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12月22日,2020「智匯城陽」高層次人才論壇暨青島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嶗山論壇在青島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知名高校各學科領域的100餘位優秀青年學者參加開幕式。
  • 「秦史青年學者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行
    圖1圖2圖3【信息與動態】日前,中國秦漢史研究會、西北大學史學部、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秦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秦史青年學者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行。來自全國15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30餘名青年學者參加會議。與會學者圍繞政治史、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簡牘學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孫聞博副教授對秦國崛起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 走進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二)師資隊伍 該專業目前有教師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導2人,泰山學者1名,泰山青年學者1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名,山東科技大學教學名師1人;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20餘項,主編教材5部,授權發明專利26項,在國內外刊物及會議發表學術論文200
  • 第五屆光華青年學者論壇來啦!最全信息匯總!
    邀請函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 您好!復旦大學第五屆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的各分論壇將在2020年12月-2021年3月期間陸續舉辦,誠邀您共襄學術盛會,碰撞思想火花。論壇簡介本論壇旨在為各學科領域的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平臺。
  • 東華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尚實論壇來了
    東華大學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尚實論壇Donghua Shangshi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東華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尚實論壇旨在為海內外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通過主題講座、學術報告、參觀考察等活動,促進思想碰撞與科研合作,共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大局。
  • 華中科技大學教師榮獲EAPPC & BEAMS傑出青年學者獎
    華中科技大學教師榮獲EAPPC & BEAMS傑出青年學者獎   華中科技大學    2018-09-27  大 中 小   9月16日至20日,由國防科技大學承辦的第7屆歐亞脈衝功率會議暨第
  • 東華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尚實論壇等你來
    東華大學國際青年學者尚實論壇等你來 2020-05-08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浦江創新論壇 | 這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青年學者們會聊點啥?
    10月27日晚,2020浦江創新論壇攜手Science/AAAS,將舉辦一場科技創新青年線上峰會。此次峰會以「未來科研,聆聽青年學者的聲音」為主題,受邀嘉賓均是Science/AAAS青年科學家獎獲獎人,或是來自中國領先科研機構的傑出青年學者。
  • 青年歷史學者與變革時代的碰撞|新史記
    因此,我們期望通過回答「當今的青年學者如何寫史」這個問題,為當下確立坐標,為未來提供方向。國家圖書館的古籍數位化工程,已經掃描了館內大量方志、珍稀善本以及碑刻拓片放在官方網站上供公眾閱覽。檔案文獻的數位化和公共化本身正是全球大勢所趨。從線上公版書的古騰堡計劃,到整合全球敦煌文書資源的國際敦煌計劃,歷史學者足不出戶,就可以檢索全球公開的文獻檔案史料。
  • 年僅41歲,又一青年學者英年早逝
    圖片來源:網絡來源: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外學術情報據「中國經濟史學會」公眾號12月9日信息,中國經濟史研究領域優秀的青年學者黃英偉研究員不幸病逝。黃英偉同志的英年早逝,是中國經濟史學界的一大損失!據公開信息,黃英偉出生於1979年,河北省隆化縣人,2010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10年,進入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攻讀博士後。之後被評為副研究員、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誰的實力更強
    師資力量:學校有專任教師935人,其中61.12%具有博士學位,53.26%具有高級職稱;雙聘院士11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北京學者3人,長城學者6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1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8個,北京市教學名師14人,北京市屬市管高校創新人才15人,
  • 【看見長江師範學院】大學之名在於有名師
    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特聘教授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首批「創新研究群體」的學術帶頭人。 先後承擔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攻關、國家重大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是首批國家優秀中青年人才專項基金及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獲得者,首批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
  • 青年學者談|宋念申:從新聞記者到歷史學者
    宋念申1996年從國際關係學院中文系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多年,於2006年赴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獲得碩士學位,翌年進入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歷史學博士。他2013年畢業後在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做博士後,2016年入職美國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歷史系,並於2020年提前獲得該校終身教職,晉升為副教授。
  • 2019中國人民大學面向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招收研究生簡章
    我校是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大學和學科」建設名單。在教育部學位評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我校獲評A類學科總數為14個,其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獲評A+,政治學、哲學獲評A,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史、中國語言文學獲評A-,A+學科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四。
  • 智源研究院重磅發布智源學者計劃,攜手曠視成立聯合實驗室
    今日,在智源研究院成立五個月之際,智源研究院重磅發布「北京智源學者計劃」,同時宣布與曠視共建北京智源-曠視智能模型設計與圖像感知聯合實驗室。北京智源學者計劃北京智源學者計劃是智源研究院打造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隊伍的引領性工程,旨在面向當前和未來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選拔並培養一批德才兼備、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領軍人才和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術英才,構建富有創新能力、梯隊合理的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創新團隊,建立面向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高端人才儲備,引領未來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方向,推動北京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