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女性每個月都會來月經,就是一次排毒的過程」。似乎「月經有排毒作用」這一觀念已經深入老百姓之心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女性朋友覺得自己「月經太少,排毒不乾淨」來院就診的人多過「月經過多」的人。
因為「月經少了,很憂心,怕毒排不出去了影響身體」、「月經多了的人就會覺得很高興,毒終於排出去了,頓時感覺一身輕鬆」。那是不是不來月經,就不能「排毒」了?真相到底是什麼,月經真的是在排毒嗎?
月經的叫法有哪些
關於月經說法有月事、月水、月信、例假、大姨媽、見紅,中醫裡面我們稱為經血,因多數人是每月出現一次而稱為月經。
月經專業的說法應該是:伴隨卵巢周期性改變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其實從這個說法就可以籠統得看出來月經組成包含了:出血、子宮內膜脫落。
月經裡到底是什麼「毒」?
那麼月經具體的組成部分是什麼呢,我們一一來認識下月經的組成部分。
1、血液:就是子宮內膜脫落後小血管斷裂的出血,和我們全身血管裡流淌著的正常血液一樣。
月經無論是量多量少與內膜厚度、內膜面積、凝血功能、出血時間長短等有關,月經的顏色是鮮紅或暗紅,這些跟動脈血靜脈血的不同含量及是否及時排出有關;月經裡面有沒有血塊,它其實與出血速度過快時血液凝聚有關。所以時候,無論怎麼說它都只是血而已。
所以,月經量過多的女性們,不能單純認為「月經量越大越多越好」。
月經量一旦超過80ml就是月經量過多了,一旦持續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誘發女性出現失血性的貧血,還可能生殖系統的器質性病變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厚、子宮內膜異位等。
2、子宮內膜的碎片:就是脫落的子宮內膜。子宮內膜那是孕育胎兒的溫床,胚胎都是在子宮內膜上著床。所以,這當然也不會有什麼毒素。
3、炎性細胞:咋聽起來有點嚇人,但這僅僅是一個叫法而已。其實就是在我們血液、組織中都大量存在白細胞、淋巴細胞等,並不是「發炎了的細胞」,當然也不是什麼毒嘍。
4、宮頸黏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這相當於只是在經血流出過程中從河道裡帶走的一點泥沙而已。
由此可見,月經裡除了血液,還有子宮內膜碎片、炎性細胞、宮頸黏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所以,月經血中根本沒有所謂的「毒」,月經又怎麼會排毒呢。
月經既然不是排毒,為什麼要來月經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子宮內膜是受精卵著床時的「床」,可以說它每個月都在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除了青春期前、絕經後、孕期),但不可能每個月都懷孕吶,所以每個月成熟的子宮內膜就「瓜熟蒂落」一次,從而就形成了月經。為什麼絕經以後人會衰老?
其實,真正讓女性保持年輕的是兩顆功能正常的卵巢,來月經也是因為卵巢有正常的周期性變化。當卵巢老了,功能衰竭了,子宮內膜也不增厚了,也不周期性出血了,就絕經了。
雖然月經並不排毒,但不是所有不來月經的情況都對身體沒有影響。一些隱患也可能導致停經、閉經。也就是說,月經不來,還是要去檢查一下的,根據病因排除隱患,注意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