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身高"忽高忽低" 到底是怎麼測出來的?了不起!

2020-12-11 博客園

1975 年 5 月 27 日,中國人第一次測得珠峰高程,8848.13 米。整整 45 年後,2020 年 5 月 27 日,中國人又一次完成了同樣的任務。

2020 年 12 月 8 日,官方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 米!

驚嘆之餘,仍有不少人會產生這樣的困惑:珠峰高度是怎麼測量的?珠峰高度為啥會變來變去?測量珠峰有什麼意義?今天,就為大家揭秘!

珠峰高度是怎麼測量的?

2020 珠峰高程測量綜合運用北鬥/GNSS 定位、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衛星遙感、三維建模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精確測定珠峰新高度。

首先,準備階段。我國目前法定的海拔高程起算點,是位於青島市觀象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實現。

珠峰測量,先從青島觀象山上的水準原點施測至日喀則一等水準點。

然後從珠峰地區的日喀則一等水準點起測珠峰高程,通過將高程傳遞至珠峰腳下的 6 個交會點,在交會點上對準峰頂架設的測量覘標進行三角高程測量和交會測量。

登頂隊員在峰頂架設 GNSS 接收設備,接收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的信號,獲得峰頂幾何位置 GNSS 觀測數據。

不過由於受到地球內部質量分布不均勻和自轉的影響,地球表面各點的重力方向不同,海平面高度也不一樣。為準確測定珠峰峰頂巖石面高程,在峰頂利用冰雪探測雷達設備,對冰雪層厚度進行準確探測,完成外業測量。

其次,由於溫度、氣壓、大氣折射、地球重力、天氣等因素會使測量產生誤差,需要結合外圍開展的珠峰周邊的重力測量和航空重力測量。

外業測量隊員需要將直接採集經檢查後合格的各類原始觀測數據,基於大地、高程、重力測繪基準網等我國長期維護數據基礎上進行了科學嚴密的改正與歸算。

然後進行大量數據處理、分析和解算等工作。

最後,計算平差後獲得初步的珠峰高程結果,還要經過測繪單位的兩級檢查一級質量檢查驗收程序。

同時組織聯合尼泊爾方面、中科院以及專家學者成立驗收團隊,進行珠峰高程綜合確定,組織開展成果驗收。

珠峰位置與高度為啥會變來變去?有什麼趨勢?

之前,很多國家都對珠峰進行過測量,測量數據如下:

1852 年英屬印度測量局測量珠峰高度為 8840m

1856 年英屬印度測量局使用三角測量的方式測得珠峰高程 8839.2m

1870 年英屬印度測量局採用 1852 年計算出來珠峰高程 8839.8m

1902 年印度測量珠峰高度為 8888m

1907 年印度測量珠峰高度為 8882m

1921 年印度測量珠峰歸算到大地水準面高程為 8863.3m

1954 年印度測量珠峰高度為 8847.6m

1958-1960 年中國用水銀氣壓計測定珠峰高度為 8882m

1968 年中國測量珠峰高度為 8849.75m

1975 年中國測量珠峰高度為 8848.13m

1987 年義大利求得珠峰高度為 8872m

1992 年中國測取珠峰高度為 8848.82m

1998 年中國測量珠峰高度為 8848.58m

1999 年美國測量珠峰高度為 8849.87m

1999 年中國測量珠峰高度為 8848.45m

2005 年中國測量珠峰高度為 8844.43m

2010 年尼泊爾測量珠峰高度為 8847.11m

目前,包括尼泊爾在內的大多數國家,仍在沿用 8848m 這個數據。還有一些國家,比如英國、澳大利亞等,用的是美國 1999 年「千禧年計劃」測量所得的 8850m。

但是,珠峰的高度一直在發生變化。

根據 1994 年 5 月在珠峰地區測定的數據分析,珠峰每年上升 1.27cm。

2005 年至 2015 年期間,珠峰地區以每年約 4cm 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以每年約 0.3cm 的速度上升,10 年位移 40cm、上升 3cm。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王虎副研究員(2016 年)利用 GNSS 觀測資料發現,中國珠峰區域以每年約 4 cm 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垂直方向以每年約 0.2 cm 的速度上升。

但是,珠峰的高度也有下降的時候。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爾 Ms8.1 級地震對我國珠峰地區及周邊地震同震位移影響。2015 年 6 月 15 日,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稱,產生了約 33 mm 的西南方向水平位移,垂直方向下沉約 20mm。

5000 萬年前,印度板塊向亞歐板塊發起俯衝,擠壓作用使青藏高原隆升為世界屋脊,兩個板塊交界處的「縫合線」就是喜馬拉雅山脈,珠峰就在其中。

珠峰還處於「幼年期」,是地球上上升最強烈的地區之一。印度板塊還在持續向北推移,珠峰也還在以每年 0.3cm 以上的速率持續抬升,珠峰高度整體的變化趨勢應該是升高的。

這種推斷是根據百萬年為時間單位的地質事件實現的,但這種增長並非無限制,因為它還有風化破壞這個「強大敵人」。

珠峰為什麼一定要人登頂測量?

2020 年 12 月 8 日,最終確定了「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為 8848.86m。

珠峰峰頂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 20 多平方米的面。GNSS 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必須由人攜帶至頂峰,才能確保目標點一致,精確測得角度和距離。

在珠峰高程數據處理中,珠峰的高程並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雪面大地高」「雪面正常高」「雪面海拔高」「巖石面海拔高」四個高程,珠峰高程數據處理也是圍繞這四個高程的精確解算進行的。

2020 珠峰高程測量,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相關數據達到了歷史最高測量精度。

精確測量珠峰到底有啥用?

1、可以給地球動力學和板塊運動等領域提供研究數據和一手資料,將用於研究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相互作用,對今後地震預報和防災減災有重要意義。

2、首次將 5G 和北鬥結合,驗證分析了高寒、高海拔環境下的北鬥觀測質量,這是對我國測繪科技水平的檢驗,彰顯了國家綜合實力與測繪技術的進步。

3、2020 年是人類首次珠峰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 60 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 45 周年。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可以結束國際上珠峰高程不統一的混亂局面,為世界地球科學研究做出貢獻。

從 8848.13 米到 8844.43 米,再到 8848.86 米,對珠峰高程的一次次追問,是我國測量技術不斷創新突破的發展史,更是我國一代代測繪人和登山隊員不懈堅持和無私奉獻的奮鬥史。

再次祝賀,珠峰測量成功!

上一篇:

相關焦點

  • "忽高忽低":測量珠峰高度到底有什麼用?-珠峰,測量,身高 ——快...
    1975年5月27日,中國人第一次測得珠峰高程,8848.13米。整整45年後,2020年5月27日,中國人又一次完成了同樣的任務。2020年12月8日,官方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驚嘆之餘,仍有不少人會產生這樣的困惑:珠峰高度是怎麼測量的?珠峰高度為啥會變來變去?測量珠峰有什麼意義?
  • 珠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聊點科技【珠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8848.86米!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雪面高程一經發布,旋即引起網友熱議。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珠峰高程測量運用GNSS衛星測量、航空重力測量等技術;用時3個月完成數據處理和反覆檢核計算昨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與副研究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揭秘1 為何重測珠峰「身高」?
  • 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防疫期間,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測體溫成了必選項~為啥體溫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發熱意味著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1分鐘了解5個關鍵問題測出的體溫為什麼忽高忽低?專家介紹,體溫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體溫會隨環境、時間、狀態、年齡、生理等因素而忽高忽低。
  • 【防控課堂】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防疫期間,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測體溫成了必選項~為啥體溫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1分鐘了解5個關鍵問題測出的體溫為什麼忽高忽低?專家介紹,體溫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體溫會隨環境、時間、狀態、年齡、生理等因素而忽高忽低。
  • 珠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珠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8848.86米!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雪面高程一經發布,旋即引起網友熱議。珠穆朗瑪峰有多高?提及此問,不少國人可能會下意識地直接說出「8848.13」「8844.43」這兩個數字。今天,這一數字又進一步增長,達到「8848.86」。
  • 珠峰「身高」怎麼測出來的?
    珠穆朗瑪峰有多高?提及此問,不少國人可能會下意識地直接說出「8848.13」「8844.43」這兩個數字。今天,這一數字又進一步增長,達到「8848.86」。為什麼要在今年重新測量珠峰高度?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忽高忽低,忽上忽下,為什麼明星顏值總是出現bug
    今天跟著小編去看看到底是為什麼。No.1 胡一天說到胡一天,小編不得不說他是在娛樂圈絕無前例的一個代表。他爆火的速度趕超以往所有的精心包裝過的明星。他出道的形象被誇上了天,然而現在人們對他的評價卻越來越不如從前。小美好過後,他頻頻出現在公眾面前,不得不說,真的有些視覺疲勞。當初對他的長相大概停留在青春裡的美好少年。
  • 黃曉明的演技,為什麼會忽高忽低?
    如今即便時隔十幾年,再拿出來看還是十分的經典,但是再想想,其所出演的《鹿鼎記》、《神鵰俠侶》以及《錦繡緣,油膩、霸道這種詞彙便立刻映入腦海。也正是因為黃曉明在多部電視劇中所扮演的都是霸道總裁,而且演技都十分的油膩,所以才被大家取名為"油膩教主"。
  •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專家:受多種因素影響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不少人遭遇體溫過低情況,人類在「變涼」?專家:測量方式、環境、設備都會影響數值▲3月4日,羅女士使用額溫槍測量額頭溫度,顯示36℃。」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 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起來頗有難度。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原標題: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據新華社消息,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 王一博的顏值在鏡頭前忽高忽低,究竟是為什麼?
    很多粉絲都超級迷戀王一博的顏值,但是,也有很多人提出質疑,為什麼王一博的顏值在鏡頭前總是忽高忽低呢?對此,我是這麼看的,王一博的長相干淨利落,五官俊朗,但是面對高清鏡頭,很多明星都會出現不在狀態的情況。那麼,這些不在狀態的情況是怎麼出現的呢?
  • 珠峰最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珠峰高程是如何測算出來的?怎麼看待珠峰的最新高程?珠峰測高意義何在?記者就讀者關心的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如何測算?「我們從日喀則國家一等水準點向珠峰腳下布測了數條水準線路,首次將我國國家高程基準傳遞至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人類還首次實現了實測珠峰峰頂重力值,航空重力測量首次連片測量了人類無法涉足區域的重力值。」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介紹。
  • 「顏值忽高忽低是什麼體驗?簡直就是女神vs女神經!」
    「顏值忽高忽低是什麼體驗?簡直就是女神vs女神經!」 今天看到一個話題: #你見過顏值忽高忽低的人是什麼樣的?
  • 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 測出的體溫忽高忽低怎麼辦?關於額溫計的10大疑問,計量專家這麼說
    新民晚報訊疫情期間,市民進小區、進公司、進商場,都需要被測一下體溫,而針對紅外額溫計、耳溫槍等器具的疑問也不少。今天,記者就市民關心的問題採訪了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計量處專家,希望解答關於額溫計的10大疑問。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如何確定「頭」和「腳」?——珠峰測高原理解讀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海拔從哪兒算?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確定,到底是怎麼測出來的,和青島有關
    近日,珠峰新身高結果發布,在過去的一兩年裡,中尼兩國克服種種難題,最終確定珠峰新身高為8848.86米。此次測量珠穆朗瑪峰是我國進行的第六次測繪工作,而測量高度就是以青島作為水準原點。水準原點就好比是小孩測量身高時,在牆上畫的第一條橫線,最初的橫線就是小孩之後測量身高的起點。所以說水準原點就是一個參考線,是測量珠峰身高的一個標準。我國海拔高的起算點位於青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不管珠峰有多高,都要從這裡算起。簡單點說的話,珠峰身高測量首先是從青島開始,一步步將將基準傳到珠峰。
  • 在家測血糖為啥忽高忽低?聽中國科大附一院內分泌科主任問您解答
    為什麼在家測量血糖總是忽高忽低?自測血糖有哪些步驟?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邀請了安徽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葉山東為您解答。需要注意的是,體重指數≥28 的肥胖者(體重指數=體重÷身高);有糖尿病家族史(一級親屬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曾分娩嬰兒體重大於4kg 或曾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合併高血壓(≥140/90mmHg)、合併血脂異常(HDL-膽固醇≥35mg/dl 和或甘油三酯≥250mg/dl)等人群糖尿病篩查的年齡應降低,篩查間隔的時間應縮短,並每3 年進行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