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論發動機技術,本田是世界第一嗎?

2020-12-16 寶姿禮儀課堂

單獨說發動機技術,本田即使不能排第一,也絕對屬於一流;其實在小國還很小的時候,就因為一輛摩託車稀裡糊塗地變成了本田粉,三菱粉一直粉到了大學之後才轉向,因為那時開始迷戀三菱的EVO,或許是受了頭銜D的影響!

本田是一個實力雄厚、故事豐富的品牌,其強大的發動機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即使是現在說的日本田-終生的本田,也從未停止過,也許有些誇張,也許有些虛偽,但它最終證明了本田機器的經典;如下圖所示,就是因為這個大傢伙,才使本田初識。

本田車的引擎就像一把走偏鋒的刀子。

和豐田、日產不同,本田更願意使用極限升功率,而不是發動機的總功率;幾十年前,很少使用大排量發動機,但將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升功率做到了表面上最強;比如曾經的神話中的F20C和由F20c改進的K20a,沒有一個不是自然吸氣領域的王者;試想一下,一臺排量僅為2.0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其功率達到240P左右,還是差不多20年前的水平,可以想像本田在自然吸氣領域的實力。

希望提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功率要比增壓發動機困難得多;無外乎增加排量,或者同時提高轉速,許多主機廠為了提高功率都選擇了增加排量,而本田卻敢選擇一條最難走的道路(就像馬自達一樣,屬於沒有困難為自己製造困難的那類)

也就是說,拉高轉速,要知道對於內燃機來說,功率與發動機轉速成正比,因此在保持排量不變的情況下,轉速的不斷上升從理論上看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此本田不顧一切地將其投入到高轉速發動機的發展中(也許是受高轉速摩託車引擎的影響)。

以較大缸徑、較短行程實現超高速;K20A活塞以令人驚嘆的每秒23米的速度運動,極限為25米每秒,即使F1也無法突破這一極限,因此,本田的高轉速自然吸氣註定是王道,當年自然吸氣最強的三家企業分別是本田、法拉利、寶馬,其中本田名列前茅。

變量閥技術的貢獻

本田首次就可變氣門正時、可變氣門升程開發相關技術,為自然吸氣領域提供了重要貢獻,此後,世界各大主機廠紛紛仿效,均將可變氣門升程與國產性能自然吸氣發動機標配(可變氣門升程與可變氣門正時仍有一定差距,但只將其用於高性能自然吸氣發動機)

不知有沒有朋友問過,為什麼變頻升程技術會由本田率先提出?為何本田會率先觸及這一領域(首當其衝的就是可變氣門配氣相位和氣門升程電子控制系統)?事實上,由於本田一直在拉高發動機轉速,因此率先遇到了高轉速下進氣不足的瓶頸;早期的可變氣門技術並不像今天這樣具有多種功能,例如轉換周期等。

變氣門技術的出現僅僅是解決發動機在高速運轉時吸氣不足的問題!速度過高,引擎在每一循環的四個衝程之間交替得過快,氣門開啟、關閉得同樣快,這樣進氣時間不夠,引擎就無法吸進足夠的新鮮空氣。

而且那個時期貌似還是化油器時代,油門直接控制著噴油,大量的噴油卻沒有足夠的空氣去燃燒,因此高轉速下進氣不足成了阻礙,因此本田率先提出了可變氣門升程,通過改變氣門的開啟、關閉時間,以及增加等效進氣段面積(升程)來確保發動機在高轉速下有足夠的進氣量;這就是本田在可變氣門技術方面的貢獻!

然而在渦輪增壓時代來臨的今天,幾乎沒有發動機進行再升程,因為增壓式進氣可以保證發動機在各個轉速下都能獲得足夠的進氣量,所以現在既有渦輪,又有可變氣門升程的發動機似乎只有TYPER了。

本田的發動機特點鮮明,極端,不像日產汽車那樣平衡,也不像豐田汽車那樣平庸,但正是這種極端的特性讓本田的發動機深深地紮根於人們的心中;第一款發動機的設計理念過於寬泛,某一領域的第一併不能代表全方面的第一,突出鮮明的動力,就必然無法獲得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因此有時甚至連本田也無法做到。

看起來,本田的引擎永遠是一把妖刀,但卻未必善守,這幾乎是同級別中最強的推動力,給了本田進攻的信心。但是也要清楚,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第一引擎技術。

由于衡量發動機好壞的維度太多,再好的發動機也無法涵蓋所有維度,就像動力,油耗必然要保一頭而折一頭,所以討論誰是第一太幼稚!現在是渦輪增壓時代,動力提升變得容易,所以再靠功率來衡量誰強誰弱已經沒有意義了。

相關焦點

  • 哪種發動機在日系車裡最耐用?從來都不是本田
    要說到汽車的性能,那發動機當然是第一重要的。發動機掌控著汽車最主要的功能,它的性能也影響著汽車的駕駛安全和舒適度。日系車在世界上就以性價比著稱,或許有人會說,日系車最好的發動機就是本田了,買日系車首選本田。事情真是這樣嗎?其實,本田的發動機從來沒有在日系車裡出類拔萃。
  • 最新發動機熱效率排行榜!紅旗第五,本田第三,第一竟不是豐田
    作為目前熱效率最高的國產發動機,其熱效率高達39%。為了實現高熱效率,一汽採用了全鋁合金缸體材質、350bar缸內直噴、進排氣雙VVT氣門正時系統以及熱管理模塊等技術,儘管技術相對複雜,但最終結果還是十分讓人滿意。
  • 日系最好的發動機,其實一直都不是本田
    發動機作為汽車的心臟,關係著汽車的使用壽命、使用者的駕駛體驗等等,所以人們常常將發動機作為自己挑選汽車的首要參考。因此,新手們往往也會得到最簡單粗暴的建議,想要購買發動機比較好的汽車,當然首選日系本田了。事實真是如此嗎?老司機告訴你,日系最好的發動機,從來都不是本田。
  • 世界上第一輛超級摩託車——本田CB750
    1969年4月5日,在大都會酒店舉行的布萊頓摩託車展,首次展示了兩個全新本田CB750的模型機。作為首款量產的摩託車,它不僅具有四個氣缸,而且還具有盤式制動器和電啟動器,因此它使行業變得更為「複雜」。實際上,這也是第一個「超級摩託車」,也正因如此,一個新詞進入了我們的世界。
  • 本田新專利:F1賽車技術移植到摩託車發動機 或成行業發展大勢
    據悉,本田已經申請了一項,在摩託車上採用一級方程式技術的發動機專利,該專利旨在提高熱力學性能並減少燃油消耗,該設計可以應用於控制排放或提高性能。當前的1.6升渦輪增壓V6 F1動力單元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先進的內燃機,只有四家製造商已經投入了巨大的投資來製造它們,而本田在2021年後退出該系列時,已經在研究如何將為該系列開發的技術轉移到量產車上。你可能會想到汽車會是受益者,但從許多方面來說,摩託車發動機都更接近F1中使用的高轉速,高比功率設計,並且至少有F1最新時代的關鍵技術之一有望使F1成為現實。
  • 日系車三大巨頭,豐田本田日產到底誰強,網友:原來一直買錯了!
    對於大多數資金充裕了消費者來說還是比較放心買合資車型,特別是日系的豐田,本田和日產,日系車在國內的銷量還是挺不錯的,包攬世界很多國家的巨大份額。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很多人喜歡買日系車,那同為日系車,豐田本田日產哪家質量更好呢?這三者在產品質量上的差別,那麼應該說不會很大,但是產品的屬性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別的。都是比較老的車企了,不過即使相差無幾,區別還是有的。
  • 紅頭依舊,本田K系列發動機淺析!
    三個階段變換和世界排放法規轉變的見證者。自1988年開始,來自於摩託車引擎的VTEC技術被本田首度應用到汽車引擎上之後,本田引擎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是本田特有的VTEC技術,能夠讓自然吸氣發動機爆發出超高的轉速、超高的升功率以及伴隨著VTEC開啟之後高亢的"冠軍"聲音。
  • 其他汽車的發動機艙都很規整,為什麼本田車型的都那麼的凌亂?
    部分日系車車主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以本田為代表的日系車看起來發動機艙很亂,各種流線交錯,這是第10代本田思域的發動機發動機,是43年之久搭載的車型,發動機發動機的各部件和配管的布局,看起來到處都是零亂的。
  • 同樣是1.5L發動機,為什麼大眾跟本田的差距這麼大?
    本車搭載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代號L15B2,最大馬力131匹,最大功率96千瓦,最大扭矩155牛米,性能數據十分搶眼,本車百公裡加速無需改裝就能輕鬆跑進9秒,被稱為都市小流氓,絕對是有底氣的。這款發動機採用了缸內直接噴射發動機,並採用了本田的ivtec技術(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技術),可以提升發動機的功率,同時也可以降低汽車的油耗,被稱為地球夢科技。
  • 全球發動機最耐用的三大汽車品牌,沃爾沃墊底,第一名實至名歸
    我們知道汽車的重點部位是發動機,所以消費者買車大部分是看發動機的好壞,現在大家對名牌車比較追求,不管去看哪個品牌的投訴網頁,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問題,一些小問題還可以忽略,但作為核心發動機出現問題,可能對汽車品牌的評價有很大影響,世界上,發動機方面完美的品牌很少,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世界發動機耐用排行榜前三的汽車品牌
  • 輝煌了30年,本田的VTEC到底是什麼厲害的技術?
    上世紀90年代,本田推出了一項很有名的技術叫VTEC。嗯!沒錯就是本田粉心目中的VTEC is best。算起了這項技術已經面世30年了,但在本田粉的心目中,它還和剛剛誕生那樣充滿興奮感。不過今天本田發動機上的VTEC與當年相比,意義已經不太不一樣了。
  • 25張發動機技術原理動圖匯總、52種發動機技術詳解
    發動機被稱為汽車的心臟,尤其對是高檔車來說發動機性能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作為汽車愛好者,或私家車車主,你知道你的車使得的是什麼發動機嗎?快來一起漲知識!
  • 為什麼本田傑德銷量低?傑德發動機也有機油問題嗎
    本田JET不僅發表了這一消息,還在轎車精緻的外觀和超巨大的乘坐空間中掀起了一時的銷售熱潮,但是,像線香菸花一樣散落了,為什麼現在不賣傑德?下次我們一起去看真相。傑德提供了兩種動力選擇,實際拍攝的車型採用了1.8L的自然吸氣引擎,1.5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1.8L發動機一致的是5AT變速器,1.5T是CVT的無階段變速器,跑車系統仍然有一種超速的感覺。
  • 「湯叔解惑」插混本田很靠譜?詳解本田Plug-in HEV技術
    本田的插電混動技術根源來自本田的 i-MMD 混動技術,這一點與豐田有些相似。由於豐田 THS 比本田 i-MMD 上市早了十多年,技術雖然成熟可靠,但是那時候還沒有什麼汽車電氣化的思想,Hybrid 的目的是為了節油。所以豐田 THS 從 Hybrid 升級到 Plug-in 遇到了巨大的技術問題。這主要是因為THS採用的是行星齒輪進行動力分流,這會導致在純電模式下,發電機的轉速會超速運轉。
  • 發動機技術各出奇招,哪些才省油耐用?三大「開不壞」發動機盤點
    文/簡嶼對於一臺車而言,發動機似乎就是身上最為重要的部件,儘管還有變速箱和底盤被並稱為「三大件」,不過消費者對於發動機的關注程度,還是要遠遠高於變速箱和底盤。經歷了數百年來的發展,汽車發動機技術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那麼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目前「開不壞」的幾款發動機。首先登場的這臺發動機來自日系車中特立獨行的操控王者,而配合這臺發動機,不僅在操控上十分出眾,更是有著出色的動力表現和燃油經濟性。馬自達的創馳藍天SKYACTIV引擎,燃油熱效率可以高達50%,而在壓燃版本的馬自達3上,這臺發動機將有著更加出眾的表現。
  • 本田地球夢遇到「勁敵」了,轉子發動機將強勢歸來
    在許多日系汽車品牌中,本田算是數一數二的技術大咖,特別是在發動機開發領域,日產和豐田兩大企業更強,本田在這一系列中的表現力很好,很多年來都被認為是低性能的發動機,但是,最近有新聞說馬自達的旋轉發動機恢復得很強,很多日系車的粉絲瞬間爆發了,據說本田地球夢遭遇了「強敵」,一起調查一下馬自達的旋轉發動機有多強
  • 2019本田凌派購車體驗分享,三缸發動機抖動,值得購買嗎
    您好,我是biaojia,本田凌派,被稱為小雅閣,經過一個新版本,空間尺寸與老款相比有了質的飛躍,不僅更大,而且設計更運動時尚,給人以視覺衝擊力。內飾也有了很大的改進。整個系統標配的是1.0T三缸引擎,這讓很多想買的人都心急如焚,擔心三缸引擎抖動和很多故障。
  • 深度解析Jeep發動機上的一項名叫MultiAir的電子液壓氣門控制技術
    第二代MultiAir相比於第一代MultiAir技術優化了硬體以及控制邏輯,使得性能進一步提升。 制表:太平洋汽車網 不帶MultiAir技術的1.4T發動機搭載於自由俠上,與指南者的1.4T發動機差別加在於是否帶有MultiAir技術。
  • 兩廂思域來襲,本田黨們準備好為信仰充值了嗎?
    第一代本田思域到了第三代車型,本田將一臺動力比同期對手車型強20-25%的發動機,裝到了思域上,派生出思域Si運動版車型。從此,「高性能」出現在思域的標籤中。思域Si的出現,讓世人對運動車型有了全新的認識。
  • 649cc水冷的本田CB650R,這車真的好嗎?
    在「眼花繚亂」萬千摩託車世界裡,摩託車品牌只有準確定位才能脫穎而出,今天要說的這款本田 CB650R正是如此,他是649cc水冷的本田 CB650R,這車真的好嗎?。本田 CB650R是本田在街車中的一次重要戰略定位,充分發揮它亮眼的動力數據,契合了消費群體把馬力參數作為購車第一要件的需求點,因此在摩託車市場中打下了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