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的蘋果種植產業中,中國、美國、土耳其、義大利、印度是蘋果總產量前5名的國家。
一
中國蘋果發展趨勢
蘋果總產量呈逐年增加的態勢。從建國之初10萬噸,到今天全國蘋果產量4000萬噸以上,中國蘋果產業的發展是個奇蹟。
蘋果總體價格持續走低。蘋果總量供大於求,榨汁加工用果減少,蘋果出口受阻,蘋果進口大增,國內經濟調整,增速放緩,加上國內各類瓜果數量猛增(近五年,每年瓜增300萬噸,果增800萬噸),蘋果在國內瓜果消費佔比下降,價格持續下滑。
蘋果生產成本繼續上升。尤其是人工成本增加顯著,今年山東果區套袋工酬達到240元/天,農藥、肥料、紙袋等價格上漲使蘋果生產費用逐年增加。
規模化蘋果生產開始上路。現在全國蘋果產區幾十畝、幾百畝、幾千畝規模化蘋果種植園越來越多,採用新的栽培模式、使用機械、設備減少人工,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提高商品市場競爭力。
生態蘋果種植越來越加重視。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增施生物有機肥,不用除草劑,保護環境,生產健康安全產品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蘋果優良品種不斷更新。近十年來中國蘋果產業不僅引進不少蘋果新品種,中國自有智慧財產權的蘋果品種目前也不斷投入生產。全國3000多萬畝蘋果,國產品種佔比在增大。其中遼寧寒富,陝西秦陽、瑞陽,河南華冠、華碩,山東煙富優系、魯麗等優良品種就是其中的代表。
蘋果質量繼續改進。在國內和國際蘋果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中國蘋果由好看為先正在向好吃好看轉變。中國蘋果含糖量近兩年平均增加1-2度。不論是內在質量,還是外部包裝方面都進入世界前列。
中國蘋果企業品牌效應突顯。國際蘋果市場山東佳農、王家山(津成泰)、小蜜蜂(匯源)、GY(朗源)、甘肅奧神州、河南鴻豐等。
國內市場陝西華聖,北京秋香、山東DDD、德豐、金創,廣東百果園東方紅,山西華榮,靜寧德美果,遼寧東馬屯,新疆曾曾果園等一批代表中國蘋果形象的好品牌正在被國內外市場所認可。好品牌的脫穎而出無一不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蘋果果汁業恢復性增長。我國蘋果濃縮果汁經歷了艱難的調整期,通過行業協會協調,全國統一去庫存,今年果汁出口同比增加30%以上,行業止虧轉盈。
蘋果出口進入上升軌道。儘管今年中國蘋果出口印尼受阻已經4個多月之久,但今年1-4月全國蘋果出口同比數量增加127%,金額增長108%,出現近十年來少有的增長局面。
二
中國蘋果品種單一問題突出
雖然優良品種有所更新,但從整體上看還是存在比較嚴重的品種單一問題。
在種植上,中晚熟蘋果中以日本引種過來的紅富士蘋果品種為主,而早熟蘋果中又以美國的嘎啦蘋果品種為主。整體上,紅富士蘋果在我國蘋果產業中是「一花獨放」的局面。
在消費市場上,各大超市、水果店中,紅富士蘋果是全年主要的商品蘋果;6-9月,市場上賣得多是早熟品種中的嘎啦蘋果。
另外,還有一種地域品牌性很濃的「花牛蘋果」,也就是美國引種過來的元帥系蘋果中的新紅星品種。
除了這3種蘋果外,諸如金冠、青香蕉、印度青、王林、雞冠、世界一等十幾個風光一時過的老品種蘋果,都已經被打入冷宮,市場上已經比較不常見了。
我國這些年的新品種蘋果,比較熱門的還是富士系中選育出來的或者直接是富士系的芽變品種。這些在口感和品種性狀上,與傳統的紅富士蘋果差別不大,不作討論。
唯一一個從日本引入的稍微熱門一些的蘋果品種是維納斯黃金蘋果,又叫「威海金」,是從金冠系蘋果中選育出來的。目前,在種植端有熱度,但是在消費市場上,所佔的比例太小了,可以忽略。
也就是說,在我國,普通的一個水果超市中,最多也就3-6種的蘋果品種。
反觀美國的蘋果產業。
在種植上,美國有200多個蘋果品種。沒有類似我國紅富士那樣「某個品種一家獨大」的格局,較為主流的品種也至少在15個以上。嘎啦、元帥系、蜜脆、金冠等都有栽培。近年來又推出了「爵士蘋果」和「宇宙脆」蘋果兩個比較知名的新品種。
在消費市場上,美國超市中也有100多個蘋果在銷售,每個地區、每個超市都有著不同類別、不同風味的蘋果品種。沒有千篇一律,也沒有到處都是「紅富士」。一些地區,會在超市裡銷售一些比較獨特的地方品種,量不是很大,但種類比較多。
很多美國果農會在庭院中、或農場中,種植一些地方特有的蘋果品種,並在當地進行銷售。這也讓美國的蘋果品種變得豐富多樣。
實際上,從全球來看,像我國蘋果品種如此單一化的國家並不是太多。紅富士蘋果起源於日本,但是日本的蘋果品種也是多樣化的。
以王林蘋果為例,在我國,王林蘋果已經淪落到只能當其它蘋果的「授粉樹」來種。而在日本,王林在消費市場上的銷量和口碑都非常好。
這就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為什麼我國蘋果產業會逐漸變得「單一化」了呢?
這一「大罪過」,還是得歸到「紅富士蘋果」身上。不是說紅富士蘋果不好,而是因為它太好了。木秀於林,把其它蘋果品種都秀死了。
在紅富士蘋果之前,我國蘋果在種植端也好,在消費端也好,都不是「單一化」的。或許某一個時段某一個品種很風靡市場,但緊跟著另一個蘋果品種又會衝殺上來分一杯羹。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蘋果種植產業和消費市場,都是蘋果品種亂戰的局面。
但紅富士品種得到認同以後,以其最全面的商品屬性,贏得了種植市場和消費市場。耐貯藏,外觀美,甜度高,口感清爽、抗病性強、豐產等特點讓紅富士蘋果迅速走紅。
再加上,在經濟作物的種植上,一直以來我們都有一個」跟風」的習慣。什麼掙錢快、什麼火,就種什麼。本來僅僅是煙威地區在種植紅富士蘋果品種,但一火,就有很多地方跟風種植了。
一些地方本來還保留著地方特色的蘋果品種,當看著種紅富士利潤高,就都砍了老品種的樹,去種紅富士了。
真正能保留地方上的特色品種,不去跟風種富士系蘋果的也就只有「花牛蘋果」了。像陝西禮泉,本來是種秦冠蘋果,但這些年價格低的太狠,也有很多果農不種了。
種植端上,紅富士已經搶佔了主流。如果不是紅富士6月份熟不了,恐怕嘎啦都有可能被它幹掉。
種植端上「富士蘋果一家獨大」,消費市場上,也只能被迫接受了。大家都種紅富士,你想吃別的?對不起,沒有!
整個產業鏈上都形成了一個共同的認識:果農認為種紅富士能賣錢,收購商認為收紅富士能賺錢,超市認為消費者都愛吃紅富士。
消費者還能說什麼?
哪怕很多消費者懷念老品種蘋果的風味,希望能吃一些其它的蘋果品種,也很難在短時間內來改變這個情況了。
蘋果是果樹,不是菜,不能一年換一次果樹品種。栽了紅富士,那這10年內,可能也就是紅富士了,換的成本太高。
就算如今開始換品種,結果也得3年以後了。
整個種植上的生產周期,不是消費者的意願能短時間改變的。
三
思考
中國現有蘋果栽培面積達3500萬畝,其中80%以上的蘋果園樹齡在20年生以上,蘋果園更新改造是未來10年蘋果產業的首要問題。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蘋果到了由產地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型、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重要關口。應適時利用近幾年果品價格出現下跌的機遇,從品種調整、樹種改良等多方面入手,對蘋果品種搭配進行統籌規劃,避免因產量過大而造成豐產不豐收,樹立現代果品產業化經營觀念,實行名牌戰略,帶動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建設,力爭解決「好蘋果買不到、爛蘋果賣不掉」的尷尬局面。
品牌農業參考編輯整理
轉載請註明
品牌農業參考,已經成為新農人品牌經營讀物。平臺挖掘新農人創業故事,啟發新思路、新渠道、新模式,與廣大農人共同見證品牌的誕生,推廣農業品牌。
如果您有品牌創業故事,農業行業觀點等,請聯繫我們。
投稿請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