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以演員身份出道,歌手身份大紅,化身導演成就了《後來的我們》,這其中也充斥著自身難剪難理的故事吧!
初識劉若英,還是《人間四月天》裡不被愛的張幼儀,與「文藝青年」徐志摩(黃磊飾)飾演夫妻,包辦婚姻終究抵不過內心的真實,劇中兩人已離婚告終,但卻在現實中萌生出在愛情、友情、親情之外的第四種感情。
《夜奔》是他們合作的第二個本,劇中他們仍是夫妻,遺憾的是劉若英依然是不被愛的那個。《似水年華》是第三個本,黃磊為劉若英量身打造的劇本。這次劇情如大家所願,英(劉若英飾)在烏鎮與文(黃磊飾)相遇,雖然結局是相愛未能相守,但總歸是「文」還是愛上了"英"。此時兩個人的默契已經到了心照不宣的境地.......
多年後,烏鎮裡一家酒吧開始營業,門檻上方泛黃的牌子上寫著「似水年華」,小姐姐們喜歡裡面一種名為「我等你」的奶茶,小哥哥則會選擇「臺北之夏」雞尾酒,這裡的故事我們就不言而喻了.......
2004年3月6日,劉若英開了一場演唱會,舞臺上她說:昨晚有一個男孩打電話給我,他低聲問我,我希望他結婚嗎?如果不希望他就不結了。我現在可以給你回復了,我希望你可以幸福。兩天後,3月8日,那個曾經愛上「英」的「文」低調結婚,從此「英」與「文」再無交集。
誰讓瞬間像永遠,誰讓未來像從前。年華似水匆匆一瞥,多少歲月輕描淡寫。
再次看到劉若英,是那個「為愛痴狂」的「結婚狂」。在她和陳昇的故事中,也有些許「結婚狂」的影子。
1991年,一個好友介紹劉若英認識了臺灣滾石樂隊的著名歌手兼音樂製作人陳昇。起初在為陳昇做助理期間,並沒有得到陳昇的重用,也沒有打算帶她走上歌唱的舞臺,更不會為她寫歌,只是簡單地讓她做一些打訂外賣、背吉他、買檳榔、掃衛生等雜事。那段時間也許是劉若英最灰暗的日子,每月一萬塊臺幣薪水,除去房租8000,僅剩的2000根本滿足不了溫飽的需求,可以省去早飯,中午和晚上就刷臉在公司蹭飯吃,最拮据的時候只能四處借錢維持生計。最不可思議的是,夜裡下班身無分文,恰巧路邊在賣叉燒肉,當時只覺得根本控制不住口水,與同樣餓得不行的朋友,確認過眼神,直接用鉤子偷出來一塊,瘋狂跑過好幾條街,才敢肆無忌憚地吃,好像那一刻才是屬於她的時間。
三年的時間匆匆溜過,也許是從小沒有父親陪伴的原因,也許是陳昇對於關照有加,她愛上了才華橫溢的陳昇。正值花季的劉若英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此時的陳昇已為人夫、已為人父。
2002年,沒有那第一場雪,在陳昇臺北的演唱會上。劉若英面對陳昇,懷著忐忑而又滿懷期待的心情問陳昇:「你能給我一個擁抱嗎?」這一聲懇求卑微地像是犯了錯的孩子,在所有歌迷的滿懷期待中,陳昇猶豫了,他只是像個父親一樣用手掌拍了拍劉若英的頭,像是告訴她你自己可以的。那是劉若英2002年的第一場雪,她才終於明白,他要將與她的一生緣分都寫成「師徒」二字,那個為她量身打造《為愛痴狂》的人終究沒能成為裡面的男主角。
《為愛痴狂》MV中,白色連衣裙裡的劉若英,在一片花海中,一遍遍地唱著:「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你說過那樣的愛我。」不知是否唱出詞曲作者想要她唱出的那種對愛的執著與痴狂,而到底誰敢,誰不敢,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再後來,奶茶選擇與快樂為伴,她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2011年劉若英終於找到了愛情,為愛痴狂多年的她終於找到了一個為愛痴狂的人,41歲的她步入婚姻的殿堂。
2017年,劉若英登上熱搜,小巨蛋的那場演唱會中,一切按程序順利進行,與歌迷互動、與樂隊合拍,只是在唱《後來》的時候,她聲淚俱下,那一刻真的心疼奶茶,心疼這些年她的努力與付出,心疼這些年她的為愛痴狂,心疼這些年她隱藏的孤單。就像歌曲中唱出的,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的時候,那個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早已經遠去不在身邊,何其悲涼。劉若英坦言在歌曲中會產生共鳴,裡面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次演唱就好像過電影,這次不是因為後來沒有了我們,而是後來只是我和你,再不是我們,即使每次演唱中都有回憶的影子,但當歌曲結束,我和你回到現實,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越長大越孤單,最害怕某一天突然聽懂了一首歌,因為那一刻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曲終人散。《後來》已經陪伴我們20年了,其中有每個人的故事,有遺憾、有錯過、有不舍、有心疼,就是再也沒有了「後來」。
最後,我們也終於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2018年,演員升級成了導演,《後來的我們》上映,異鄉漂泊的見清(井柏然飾)和小曉(周冬雨飾),在回家過年的火車上開始了一段難捨難分又不得不分的糾纏愛情。他們身上有對未來的憧憬、有對理想的期許、有對人生的感悟、也有對愛情的遺憾。
命運好似樹的年輪,偶然相識,平行離開,時而交叉,回歸平行。故事始終有「然後」,而現實中她與陳昇、與黃磊,再也沒有了「然後」。
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再並肩了...........